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芝兰生幽谷,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改节。” 孔圣人如深谷幽兰般坚持“仁”的思想傲立于乱世;“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元稹向世人展示了菊的坚贞与追求;“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放翁用梅一般的心来关注国家命运和天下苍生;“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郑板桥如劲竹般于乱石中坚定立场。
在花中四君子的高风中,书香扑鼻,洗礼灵魂——读书真好!
——摘自学生笔记
新课程标准改革的实施,作为语文教学主要的教学手段,阅读和写作在教学中越发受到重视,而这两部分内容在语文考试中所占的比重也显而易见。学生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的高低成为最终衡量语文学习优劣的决定性标准。
叶圣陶曾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广泛的阅读是旁征博引、笔力纵横的前提,是写作的源头活水;而学生在写作方面素材的匮乏和文采的不足又是促使其博览群书、不断借鉴提高的动力。二者可谓唇亡齿寒、辅车相依,连接二者并能使之并驾齐行、共同提高的方式便是做读书笔记。
而做读书笔记也由来已久,历史上许多文人名家都可作为范例。唐代文学家韩愈有写读书笔记习惯,“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清初爱国思想家顾炎武的《日知录》,可称得上是读书笔记中的巨著。“最淡的墨水,胜过最强的记忆。”俄国文学家托尔斯泰要求自己:身边永远带着铅笔和笔记本,读书和谈话的时候碰到一切美妙的地方和话语都把它记下来。
现阶段的语文教学中,学生做读书笔记已经得到普及,阅读时将文章精华摘录并写下自己真实的感悟,可谓阅读与练笔一举两得。学生精美而充实的笔记本,不仅是文海撷英、吐露心声的载体,也是青春时光中努力、成长的见证。
只是由于不同学校、教师对读书笔记的要求不同,效果也便参差不齐。学生有时会将笔记理解为新奇故事的集汇,不能形成写作的有效素材;有时又仅追求知识上的广博,不成系统;更多的是阅读与写作两者偏重一方,忽视了练笔。
在教学中需要规范和指导。首先是态度上的认真,让学生意识到读书笔记的重要性和深远意义,要求认真工整始终如一。其次条理清晰,不同内容的摘抄自成体系,才能一目了然。倡导阅读古典名著,大部头亦可。一味追求知识的广博,不能深入细细品味一部或几部名著,浮光掠影的阅读,收益并不好。同时要求学生注意培养自己文学上的个性特点,要有自己钟爱的名著、自己喜欢的语言风格,并能将其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来。教师在写作课上要尽量结合读书笔记,让学生感受到笔记提高写作的实效,体会到阅读和写作的相辅相成。此外,检查读书笔记的方式可以灵活多变,例如每次作业都让一部分学生背诵一段自己喜爱的语段或者自己的感想,师生共同欣赏点评,让读书笔记真正成为学生展示文才的园地,进而培养学生热爱阅读乐于练笔的好习惯。
(作者单位: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第一中学)
在花中四君子的高风中,书香扑鼻,洗礼灵魂——读书真好!
——摘自学生笔记
新课程标准改革的实施,作为语文教学主要的教学手段,阅读和写作在教学中越发受到重视,而这两部分内容在语文考试中所占的比重也显而易见。学生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的高低成为最终衡量语文学习优劣的决定性标准。
叶圣陶曾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广泛的阅读是旁征博引、笔力纵横的前提,是写作的源头活水;而学生在写作方面素材的匮乏和文采的不足又是促使其博览群书、不断借鉴提高的动力。二者可谓唇亡齿寒、辅车相依,连接二者并能使之并驾齐行、共同提高的方式便是做读书笔记。
而做读书笔记也由来已久,历史上许多文人名家都可作为范例。唐代文学家韩愈有写读书笔记习惯,“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清初爱国思想家顾炎武的《日知录》,可称得上是读书笔记中的巨著。“最淡的墨水,胜过最强的记忆。”俄国文学家托尔斯泰要求自己:身边永远带着铅笔和笔记本,读书和谈话的时候碰到一切美妙的地方和话语都把它记下来。
现阶段的语文教学中,学生做读书笔记已经得到普及,阅读时将文章精华摘录并写下自己真实的感悟,可谓阅读与练笔一举两得。学生精美而充实的笔记本,不仅是文海撷英、吐露心声的载体,也是青春时光中努力、成长的见证。
只是由于不同学校、教师对读书笔记的要求不同,效果也便参差不齐。学生有时会将笔记理解为新奇故事的集汇,不能形成写作的有效素材;有时又仅追求知识上的广博,不成系统;更多的是阅读与写作两者偏重一方,忽视了练笔。
在教学中需要规范和指导。首先是态度上的认真,让学生意识到读书笔记的重要性和深远意义,要求认真工整始终如一。其次条理清晰,不同内容的摘抄自成体系,才能一目了然。倡导阅读古典名著,大部头亦可。一味追求知识的广博,不能深入细细品味一部或几部名著,浮光掠影的阅读,收益并不好。同时要求学生注意培养自己文学上的个性特点,要有自己钟爱的名著、自己喜欢的语言风格,并能将其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来。教师在写作课上要尽量结合读书笔记,让学生感受到笔记提高写作的实效,体会到阅读和写作的相辅相成。此外,检查读书笔记的方式可以灵活多变,例如每次作业都让一部分学生背诵一段自己喜爱的语段或者自己的感想,师生共同欣赏点评,让读书笔记真正成为学生展示文才的园地,进而培养学生热爱阅读乐于练笔的好习惯。
(作者单位: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