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钌(Ⅱ)三联吡啶配合物的合成及光电性质

来源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wl12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合成了含有配体4,4″二(P-甲基苯基吡啶)-2,2′:6′,2″-三联吡啶,4,4′-二羧基-2,2′-二联吡啶以及异硫氰根配体的钌(Ⅱ)三联吡啶配合物(Ru-1).通过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发射光谱、循环伏安、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时间飞行质谱(MALDI-TOF-MASS)以及元素分析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了该配合物作为光敏化剂制备的纳米晶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化性质.结果表明:钌(Ⅱ)三联吡啶配合物在570nm以后仍有较强的金属-配体电荷转移(MLCT)态吸收,有利于改善染料敏化纳米晶太阳能电池对太阳光
其他文献
中南民族大学智能无线通信实验室于2003年开始筹建,2011年12月被批准为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实验室包括无线通信理论与技术、短波电离层、智能移动多媒体信息处理、光载无线通信理
2012年6月,由中南民族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孙杰副教授、杜冬云教授、邓克俭教授等完成的“甲硝唑废水处理与综合利用的新技术”项目荣获了2011年度湖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在市场环境迅速变化的大背景下,成都印刷企业的经营情况正在改善,市场对数字印刷的需求逐渐有所增加。数字印刷的小批量、可变数据、个性化等特点是其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发展的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