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血仪式

来源 :大自然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rwa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虽然并无考古记录明确显示对奥尔梅克放血仪式的刻画,但是考古学家发现了奥尔梅克人举行放血仪式的间接证据。例如,他们在多座奥尔梅克遗址发现了天然和陶瓷的黄貂鱼刺及龙舌兰角,还发现了其他一些放血工具。这表明,奥尔梅克人有可能实施了中亚美利加洲最早的放血仪式。
  放血是一种宗教仪式,即刺穿自己的某些身体部位来放血,由此完成一系列理念和文化功能。放血在中亚美利加洲古代社会尤其是玛雅社会中很常见。当统治阶层进行自我放血时,这一行为对维护社会文化及政治结构来说非常重要——统治阶层用它证明自己的统治权合法,尤其是自己通过放血来赋予整个社会或定居点福祉。
  放血部位是身体的柔软部位,例如舌头。放出的血洒在圣坛上,或收集在纸上用来燃烧。这种燃烧象征着:通过升起的烟雾,向神灵供奉祭品。穿刺是用黑曜石棱柱形刀刃、黄貂鱼刺或鲨鱼牙齿完成的。在一些情况下,拴着角刺或黑曜石刀刃的绳索被穿透舌头或耳垂。考古学家在中亚美利加洲发掘到了用于放血的玉石或尖石及牙齿,它们中的一部分被实际使用过,另一部分则属于仪式性器物,并未真正使用过。放血部位与放血目的有关。例如,从私密部位放血是为了象征或提高生育能力。
  放血仪式一般由贵族、定居点首领或宗教人士(例如巫师)自我实施。放血仪式举行地点是在金字塔顶或加高的平台上,目的是让公众围观和看清楚。男女贵族都可能自我放血,这在墓穴壁画等处有记录。中亚美利加最著名的过梁——亚齐连24号过梁,显示了“索克夫人”用有挂钩的绳索穿过自己舌头的场景。在她面前,她的丈夫(亚齐连统治者)手拿一只火炬。
  在中亚美利加人尤其是玛雅人的核心理念中,包括放血在内的祭祀象征着神圣能量的更新和生命延续。放血的功能是基于玛雅信仰体系中两个互相交织的理念。一个理念是,神灵为给予人类生命而牺牲自己的一些身体部位。第二个理念是,人血象征玛雅生命。人血的一部分正是神的血。因此,为了继续维持玛雅宇宙的秩序,神血必须还给神灵。有学者试探性认为,一块年代被粗略测定在公元155年的中亚美利加石碑上的象形文字,讲述了一名统治者为自己放血的事件,同时放血的还有他的妹夫。
  放血充斥着玛雅生活。玛雅国王在每一次主要政治事件中都要放血。神庙奠基、葬礼、大婚和诞生仪式上都要放血。放血还被用来寻梦。结合禁食、失血甚至致幻剂,放血者就可能产生看见了祖先或神灵的幻觉。一座中亚美利加洲蹴球场石碑上刻画了雨神放血的场面,放出的血流进装着仪式用的龙舌兰酒的罐子。
  在西班牙殖民者1521年征服阿兹特克人之后,许多西班牙传教士和人种学者都非系统性记录了当地的放血仪式。
  最后,让我们回到本文开头所说的玉米棒形神秘物品。2012年,为阿罗约·佩斯科罗考古项目工作的一名潜水员,在一条河道水面下大约2~3米处发现了它。这个深度的能见度几乎为零。那里有许多障碍,包括大圆木、小碎块、部分腐烂的树叶及其他植被。尽管如此,这名潜水员还是意外发现了这件由黄白杂色硬玉制作的器物。它高约8.7厘米,最宽处宽约2.5厘米。它看起来是对玉米棒的抽象表达。玉米、蚕豆和南瓜是古代中亚美利加洲人的重要食物。
  考古学家推测,这件器物有多种用途。它很可能曾经是一把放血工具的手柄,或者是权杖上的装饰物。最终,它被作为供品放进河流。过去50多年来,这条河及其附近已经发现了成千上万件供品。发现这些器物的地方是淡水与海水交汇处。暴雨季节,来自海洋的水母可进入河流。对奥尔梅克人来说,这一淡水与海水的交汇可能有着重要的象征性和宇宙观意义,因此这里是放置供品、举行仪式的好地方。
  迄今为止,考古学家尚未在阿罗约·佩斯科罗发现年代在公元前900年~公元前400年的建筑。但考古学家说,真正具有重要性的是这里的水。对日常生活来说至关重要的淡水,在这片死水微澜的沼泽地相对匮乏。难怪泉水、溪流和其他淡水资源集中地会成为神圣之地。在这些地方向神灵供奉物品,是奥尔梅克宗教仪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其他文献
风笛和苏格兰裙是苏格兰民族特有的文化符号。风笛曲调优美,时而气势磅礴,时而如泣如诉,时而轻松欢快,在《勇敢的心》里,风笛吹奏豪情悲壮的自由之歌,在《泰坦尼克号》中,风笛渲染感天动地的冰火之恋,全世界的观众都为雄壮凄美的风笛动容。然而,当动人的风笛遇上苏格兰裙的时候,英雄的苏格兰人一扫历史的阴霾和悲伤,立即飞快地旋转起来,跳起热情奔放、华丽多姿的高地舞,高地舞被认为是世界上最为复杂的民族舞蹈之一,高
东京塔,讲述的却是一个“巴别塔”的故事:不该发生的爱情,不应当有的巧遇,不该放纵的欲望,不应奢求的幸福。两个弱冠少年,两段畸形之恋,两种无言结局。  18岁的透遇到了妈妈的好友——比他年长20岁的诗史,大概气场特殊,两个人一见钟情。诗史是那种优雅而恬淡的女人,脸上身上虽然已有了岁月的留痕,却积累了少年所望尘莫及的从容与知性;透是那种敏感而脆弱的男孩,听歌剧时会流泪,总担心美好的事物会转眼间消逝得无
约翰·多恩,1572年生于伦敦的一个富商之家,1631 年3月31日卒于伦敦。自小信仰罗马天主教,但在1615年其42岁的时候改信英国国教,并于1621年起被任命为伦敦圣保罗大教堂的教长,成为当时著名的布道者。多恩是玄学派诗歌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他的创作启迪了包括乔治·赫伯特、安德鲁·马维尔等一大批杰出诗人在内的所谓“玄学诗派”。作品包括爱情诗、讽刺诗、格言诗、宗教诗以及布道文等。诗歌节奏有力
巴黎老佛爷百货商店(Galeries Lafayette)位于巴黎市第9区奥斯曼大街40号。在拜占庭式的巨型镂金雕花圆顶下,来往的顾客人影绰约,仿佛赴一场中世纪的盛会,购物成为一种享受。在这里不仅可以欣赏世界顶级设计师的佳作,而且还能了解时装和纺织品的流行趋势。一个历史悠久的世界名牌大商店之所以经久不衰,不仅因为他们拥有世界上几乎所有的时尚品牌,而且还因为他们具有放眼全球的目光和文化视野。    
2019年6月,美国宇航局的科学家通过哈勃太空望远镜,首次发现星际空间中存在带电的C60离子,有望帮助科学家揭开星际介质(充斥于星际空间的气体和尘埃)的神秘身份。  C60也叫巴基球,是由60个碳原子构成的中空球形分子。天然C60在地球上十分罕见,只存在于某些罕见岩石或矿物中,有时高温燃烧产生的煤烟中也会有C60。恒星释放出的紫外线使C60分子失去一个电子,成為带一个正电荷的C60阳离子。此前人类
那个被誉为“新古典主义音乐奠基人”的俄国老头,以其新奇独特的视角和异乎寻常的技法成全了俄罗斯舞蹈音乐的复活,而正当人们将这种卓绝的、爆炸性的、甚至堪称为“洪水猛兽”的新风格看做是其个人提交的音乐名片时,他,却抽身而退,一头扎进了古典主义音乐所特有的秩序和规则中,以隔岸观火的冷静面对此起彼伏的争论。可谁又能担保这位年近古稀的老人不再玩出点什么新花样?果然,十二音体系与自我个性的创作融合,又一次令所有
不过,海獭和人类的关系却并不总是这样美好。尽管这些可爱生物为生态环境的改变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对于以采贝为生的人们来说,海獭可以算得上是他们的“敌人”了。  当海獭种群数量持续性偏低的那些年中,当地海域中的鲍鱼、蛤蜊、蟹类、海胆的数量持续增长,并为当时北美地区的渔民和渔业商人带来了丰厚的利润。而现在,随着海獭逐渐回归到阿拉斯加至加利福尼亚地区的海域时,这些“大胃王”们陷入了与当地渔业之间的“冲突”
舰队街,与赫赫有名的英国皇家海军舰队没有丝毫关联,以前,这里是伦敦城外的一条小河。人们填河后使之成为一条宽阔的马路。1702年,舰队街上发行出版了第一份报纸《每日报》,这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张定时定期出版的报纸。从那年开始,舰队街便和报社、报纸与印刷厂结下了不解之缘。《泰晤士报》、《每日电讯报》、《独立报》、《镜报》、《太阳报》、《观察家报》、《卫报》、《每日邮报》、《旗帜晚报》等100多家报馆纷纷
神奇的柬埔寨吴哥古迹与中国的万里长城、埃及的金字塔、印度尼西亚的婆罗浮屠并称为东方世界“四大奇迹”。199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吴哥古迹为世界文化遗产。    神秘莫测的洞里萨湖    我在柬埔寨工作期间,曾约我的两位柬埔寨朋友一同前往吴哥参观。从柬埔寨首都金边前往吴哥旅游,有空中、陆路和水路三条通道。我选择的是水路,从金边乘游艇通过洞里萨河和洞里萨湖前往吴哥,这使我既能饱览世界闻名的吴哥古迹
罗马兵锋显煊赫,地中海上称豪雄。  图拉真帝建功勋,纪功柱上故事多。  西方名言曰“条条道路通罗马”。地域辽阔、历史悠久的罗马帝国,有着数不尽的风流英雄,诉不完的煊赫战功,后人在追溯这段历史时不禁会悠然神往。地中海千年风雨涤荡着历史的天空,亚平宁半岛沃土承载了罗马的荣耀,当我们穿越时空再去追寻那悠悠过往、缅怀英雄时代的丰功伟绩之时,罗马这座永恒之城向我们展开了她的迷人面纱。  气势磅礴的伟大建筑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