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北部盆地构造沉积演化与高原向北生长过程

来源 :地球科学进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perumt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可可西里到河西走廊的青藏高原的北部地区 ,地貌具有独特的“盆—岭”相间的特征 ,是青藏高原隆升增长过程中长期地质作用的产物 ,沉积盆地记录了这一过程的演化历史。对可可西里盆地、柴达木盆地和酒泉盆地新生代的沉积充填与盆地动力学背景的研究发现 ,3个盆地的演化序列具有相似性 ,盆地的早期为走滑盆地或伸展盆地性质 ,中期发育前陆盆地 ,最后以山间盆地结束。以南北向挤压短缩为动力背景的前陆盆地是高原北部造山带运动的直接响应。高原北部前陆盆地的发育时序为 :可可西里前陆盆地 (5 3~ 2 3Ma)、柴达木前陆盆地 (46~ 2 .4 5Ma)和酒泉前陆盆地 (2 9.5~ 0 .13Ma) ,反映了青藏高原北部在新生代具有向北阶段性生长的特征。
其他文献
<正>辽宁沈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棚户区改造工作,努力将这项民生工程落到实处,通过加大货币化安置力度,使棚户区改造居民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搬进新居,生活得到改善。一、棚
采用窟野河温家川站1954-1993年的水文资料和降水量资料,应用多种统计分析方法,系统分析了窟野河径流的年内分配及年际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窟野河流域径流年内分
郑州市的棚户区改造在提升城市承载能力、带动群众资产升值、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提升社会管理水平、增强城市竞争实力及强化党的执政基础方面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成效;究其经验,
市政工程建设工作受到自然和气候等外部因素的影响比较大,施工过程中常会遇到突发状况,如何对不稳定的因素进行有效控制,增强对造价的控制能力,是市政工作的一个重点同时也是
过去30年里,中国历史气候的研究取得了世所瞩目的成就。这一研究领域中每次重要的进展,都伴随着资料的开拓和方法的创新。有鉴于此,本文主要对近三十年来历史气候研究中文献
本文澄清隋代清禅寺遗址的性质并非僧侣墓葬,而是佛塔地宫所在。考订隋代净觉寺的位置不在曲池坊,而应在晋昌坊;崇先寺不在长安,而在洛阳。另外,本文梳理了恒济寺以及武则天
以沙土作为相似材料,观测了圆桶模型内部裂纹的分布规律及沿轴向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在若干沙土层间预制界面,然后将各层沙土依次从铁桶中压出的实验方法可以更深入地观测
本文通过对敦煌和西域发现的古代文献中关于账簿、借贷、契约等文书的分析,对吐蕃不同阶层属民的财产所得形式及收入来源进行了分析和论述。
基于分形理论在中国旱涝灾害研究方面所存在的问题,首先系统地分析了中国华北区、西北区等不同区域和松花江、长江等不同流域旱涝灾害的分形结构,其次以唐山市为例系统分析了
【目的】筛选适合广西桂中南部干旱蔗区种植的优良品种。【方法】以新台糖22号、桂糖00/122、台04/32、柳城06/241、柳城03/1137和柳城03/182等6个甘蔗品种(系)为材料,调查出苗率、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