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得到锻炼与提高。教师要构建多重保障,实现研究性学习组织到位;分段逐级实施,确保研究性学习有序推进;成果助推发展,使师生综合素质大幅提升。
关键词:拓展教育;生活实践;研究性学习;成长
中图分类号:G622;G4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27-0046-01
青少年时期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最佳时机,学校要紧紧抓住这一关键时期,不失时机地保护学生发现问题、试图解决问题的意识,对有效提升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研究性学习进行不懈的探索、研究与实践。
一、构建多重保障,实现研究性学习组织到位
科学构建研究性学习环境,设立多重保障,做到“六个到位”,确保研究性学习顺畅实施。一是建立机构,保证研究性学习的领导到位。学校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教学副校长任副组长、学年组长任成员的研究性学习领导小组,成立了由校领导和骨干教师为主的研究性学习指导小组,成立了以教导处为核心的研究性学习督导中心,负责课题的调查、活动的调度,解决活动中遇到的困难与突發事件。定期以年级组为单位,召开研究性学习讨论会,确保研究活动目的性、周密性、安全性。全校学期末举行研究性学习活动周,还规定每学期举行两次大型成果展示。二是强化培训,保证研究性学习到位。加强对研究性学习的理论知识学习,把握思想实质。学校定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专题讲座,分阶段开展研究性学习大讨论,组织举办研究性学习理论测试活动。三是健全制度,保证研究性学习的政策到位。学校将教师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情况列为年度考核内容之一,并建立了完善的评价奖惩制度,通过跟踪了解、成果展示过程鉴定,遵循以表扬激励为主的原则,对学生的课题研究进行讨论辩证。四是强化宣传,保证研究性学习的认识到位。学校相继召开学生动员会、宣传会、开题会,让学生认识研究性学习,了解研究性学习,接受这种新型的学习方式。五是聘请专家,保证研究性学习的指导到位。六是加大投入,保证研究性学习的硬件到位。借助新校舍建设之机,学校充实了图书室、阅览室。微机室全天对学生开放,节假日也安排了专人值班,为学生开展研究开启一路绿灯。
二、分段逐级实施,确保研究性学习有序推进
为提升研究性学习的活动成效,学校划分了六个阶段,并有条不紊地扎实推进。一是组织发动阶段提兴趣。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校组织开展了研究性学习的专题讲座、参观访问,并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渗透了研究性学习的相关知识,做足了前期铺垫,有效激活了学生的知识储存,诱发了研究动机,提高了研究兴趣,让学生产生了深厚的研究欲望。二是学习选题阶段强指导。课题的选择是研究性学习的关键点。课题选得好,学生在研究过程中才会有所创新、有所收获。学校在区教育局、教师进修学校的指导下,在1年级~2年级设立了“巧用易拉罐”的活动主题;在3年级~4年级设立了“小区环境的调查研究”的活动主题;在5年级~6年级设立了“‘鹤’文化的研究”的活动主题。在此基础之上,各研究小组结合自身的特点,设立了自己的子课题,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确定题目。三是计划拟定阶段促完善。采用学生自由结合、教师适当协调的办法,组成课题组,制订研究计划。课题小组设定3人~6人,每小组确定1人为课题负责人。为保证研究切合实际,能取得成效,研究课题确定以后,学校还组织适当范围的教师和学生共同开展课题论证会进行论证,由校课题领导小组讨论确定,并对研究计划提出指导性修改意见,待计划完善后再进行研究。四是实施研究阶段重过程。为保证研究性学习顺畅实施,学校为各研究性学习小组提供必要的场所,保证研究的时间,进行必要的指导,并给予一定的物质帮助。同时要求各课题组成员随时记下自己的活动情况、感受、体会。五是结果处理阶段求质量。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各研究性学习小组整理原始资料,加工处理信息,以恰当的方式实事求是地表述研究结果。研究结果既有论文、调查报告,摄影、绘画作品,编织、手工制品等,也有解决某一实际问题的方案、建议、对策、活动设计等,形式涵盖了五大类三十余种,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作力。六是成果展示阶段求发展。在各小组的研究成果出来以后,学校积极组织召开成果展示交流会,通过交流研讨分享成果、激发灵感、开阔思路、思维碰撞,使认识得以提高,情感得以升华,为下一步的新课题研究和研究习惯的养成做好铺垫,使本次的研究得到总结,使参加研究的所有成员获得成就感和成功的愉悦。
三、成果助推发展,使师生综合素质大幅提升
通过一段时间研究性学习的开展,成效已经初步显现,师生综合素质有了大幅度提升,有力地助推了学校的发展。研究性学习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培养了学生的协作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促进了学生的身心发展,促进了教师的队伍建设。
四、结束语
总之,研究性学习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使他们的学习有了自由性、积极性,逐步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学习成绩呈现普遍上升势头。而通过对研究性学习的探索,教师变传统教学为“导学、助学、共同学”。相信经过广大教师的努力,研究性学习一定能开创素质教育的新天地。
参考文献:
[1]周健.小学研究性学习的实践和探索[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07(03).
[2]叶玲娇.小学研究性学习本土化策略探析[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5(07).
关键词:拓展教育;生活实践;研究性学习;成长
中图分类号:G622;G4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27-0046-01
青少年时期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最佳时机,学校要紧紧抓住这一关键时期,不失时机地保护学生发现问题、试图解决问题的意识,对有效提升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研究性学习进行不懈的探索、研究与实践。
一、构建多重保障,实现研究性学习组织到位
科学构建研究性学习环境,设立多重保障,做到“六个到位”,确保研究性学习顺畅实施。一是建立机构,保证研究性学习的领导到位。学校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教学副校长任副组长、学年组长任成员的研究性学习领导小组,成立了由校领导和骨干教师为主的研究性学习指导小组,成立了以教导处为核心的研究性学习督导中心,负责课题的调查、活动的调度,解决活动中遇到的困难与突發事件。定期以年级组为单位,召开研究性学习讨论会,确保研究活动目的性、周密性、安全性。全校学期末举行研究性学习活动周,还规定每学期举行两次大型成果展示。二是强化培训,保证研究性学习到位。加强对研究性学习的理论知识学习,把握思想实质。学校定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专题讲座,分阶段开展研究性学习大讨论,组织举办研究性学习理论测试活动。三是健全制度,保证研究性学习的政策到位。学校将教师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情况列为年度考核内容之一,并建立了完善的评价奖惩制度,通过跟踪了解、成果展示过程鉴定,遵循以表扬激励为主的原则,对学生的课题研究进行讨论辩证。四是强化宣传,保证研究性学习的认识到位。学校相继召开学生动员会、宣传会、开题会,让学生认识研究性学习,了解研究性学习,接受这种新型的学习方式。五是聘请专家,保证研究性学习的指导到位。六是加大投入,保证研究性学习的硬件到位。借助新校舍建设之机,学校充实了图书室、阅览室。微机室全天对学生开放,节假日也安排了专人值班,为学生开展研究开启一路绿灯。
二、分段逐级实施,确保研究性学习有序推进
为提升研究性学习的活动成效,学校划分了六个阶段,并有条不紊地扎实推进。一是组织发动阶段提兴趣。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校组织开展了研究性学习的专题讲座、参观访问,并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渗透了研究性学习的相关知识,做足了前期铺垫,有效激活了学生的知识储存,诱发了研究动机,提高了研究兴趣,让学生产生了深厚的研究欲望。二是学习选题阶段强指导。课题的选择是研究性学习的关键点。课题选得好,学生在研究过程中才会有所创新、有所收获。学校在区教育局、教师进修学校的指导下,在1年级~2年级设立了“巧用易拉罐”的活动主题;在3年级~4年级设立了“小区环境的调查研究”的活动主题;在5年级~6年级设立了“‘鹤’文化的研究”的活动主题。在此基础之上,各研究小组结合自身的特点,设立了自己的子课题,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确定题目。三是计划拟定阶段促完善。采用学生自由结合、教师适当协调的办法,组成课题组,制订研究计划。课题小组设定3人~6人,每小组确定1人为课题负责人。为保证研究切合实际,能取得成效,研究课题确定以后,学校还组织适当范围的教师和学生共同开展课题论证会进行论证,由校课题领导小组讨论确定,并对研究计划提出指导性修改意见,待计划完善后再进行研究。四是实施研究阶段重过程。为保证研究性学习顺畅实施,学校为各研究性学习小组提供必要的场所,保证研究的时间,进行必要的指导,并给予一定的物质帮助。同时要求各课题组成员随时记下自己的活动情况、感受、体会。五是结果处理阶段求质量。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各研究性学习小组整理原始资料,加工处理信息,以恰当的方式实事求是地表述研究结果。研究结果既有论文、调查报告,摄影、绘画作品,编织、手工制品等,也有解决某一实际问题的方案、建议、对策、活动设计等,形式涵盖了五大类三十余种,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作力。六是成果展示阶段求发展。在各小组的研究成果出来以后,学校积极组织召开成果展示交流会,通过交流研讨分享成果、激发灵感、开阔思路、思维碰撞,使认识得以提高,情感得以升华,为下一步的新课题研究和研究习惯的养成做好铺垫,使本次的研究得到总结,使参加研究的所有成员获得成就感和成功的愉悦。
三、成果助推发展,使师生综合素质大幅提升
通过一段时间研究性学习的开展,成效已经初步显现,师生综合素质有了大幅度提升,有力地助推了学校的发展。研究性学习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培养了学生的协作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促进了学生的身心发展,促进了教师的队伍建设。
四、结束语
总之,研究性学习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使他们的学习有了自由性、积极性,逐步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学习成绩呈现普遍上升势头。而通过对研究性学习的探索,教师变传统教学为“导学、助学、共同学”。相信经过广大教师的努力,研究性学习一定能开创素质教育的新天地。
参考文献:
[1]周健.小学研究性学习的实践和探索[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07(03).
[2]叶玲娇.小学研究性学习本土化策略探析[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