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天然纳米纤维捕鸟蛛丝的物理化学结构表征

来源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c54lul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蜘蛛丝作为功能性结构材料, 其独特的纤维成型方法与优良的结构和性能引起许多人的关注.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有关蜘蛛丝的研究报道日益增加[1]. 与高温高压下或由溶剂纺丝成型的合成纤维相比, 蜘蛛丝在空气中凝固成型, 丝纤维成型安全、无害, 从腹部若干不同吐丝器产生不同种类的丝具有不同的用途[2]. 蜘蛛拖曳丝(dragline silk)的比强度大于钢丝, 且具有较大的断裂伸长率(9%~30%)[3,4], 抗张强度1.1~1.4 GPa. 在相对湿度50%和应变速率100%/min的条件下, 模量值可
其他文献
铕(Ⅲ)和二苯甲酰甲烷(HDBM)形成的有机配合物与聚丙烯酸(PAA)(Mn=5 000)、聚(苯乙烯-丙烯酸)(PSAA)(Mn=3 000)发生配位反应, 分别得到配位聚合物Eu(Ⅲ)-DBM-PAA和NaEu(Ⅲ)-D
在MP2/6-311++G(3d,3p)电子相关校正水平上, 对CH3F二聚体可能存在的几何构型进行全自由度能量梯度优化和频率验证, 发现3种势能面上有极小点的构型. 进一步在高级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