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E Automation和AutoIt在计算机性能测试中的应用

来源 :军事通信技术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famz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满足部队训练用计算机设备选型的需求,文章在训练用计算机性能测试系统中,提出了针对具体应用程序和操作进行性能测试的设计思想和功能实现。运用OLE Automation技术和AutoIt软件,通过编写测试脚本,直接控制目标应用程序的自动运行或目标操作命令的自动执行。通过对脚本的完成时间和运行效果进行有效地测量,最终得到完整的测试结果。通过应用程序测试,能够掌握计算机对特定应用的处理能力和应用水平,反映用户在实际操作时的使用感受。
其他文献
主要对江汉平原村落点空间分布规律进行探讨,分析其与平原微地形结构间的关系。本文采用GIS空间统计方法对研究样区村落点空间分布模式进行分析;并根据平原微地形起伏特点,采用一种局部形态分析方法进行微地形结构提取;进而对村落点空间分布与微地形提取结果进行空间叠加分析。研究表明:村落空间分布与微地形结构之间表现出明显的空间相关性。约75.40%的村落点与所提取微地形凸起部位的空间位置重合,而83.94%的
期刊
2009年10月下旬与11月上旬,南京及其周边地区接连经历了两次严重的空气污染过程.第一次污染过程表现为持续性灰霾天气,第二次污染过程主要受秸秆焚烧和区域输送的混合影响.利用地面污染监测数据、气象要素观测资料、卫星遥感火点资料结合后向轨迹模式,采用聚类分析的方法讨论了局地源及区域输送对两次污染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两次污染过程积聚模态气溶胶数浓度较高,与该地区之前观测结果比较气溶胶浓度峰值向大粒径
期刊
为了研究曝气池空间内水质的分布及变化规律,采用了YSI6600 V2多参数水质检测仪对成都市三瓦窑污水处理厂的一期工程传统污泥法(CAS)、二期工程缺氧、好氧和内源呼吸(AOE)工艺中的曝气池分别进行了包括DO、NH3-N、NO3--N、pH、氯化物和温度等水质指标的场的检测,通过分析这些数据,揭示了曝气池内部水质变化的规律,并比较了CAS工艺与AOE工艺内水质处理效果的差别。结果表明,(1)溶解
期刊
采用大气污染排放处理模型SMOKE,整合东亚区域排放清单及北京本地大气污染排放数据,结合人口、路网等地理信息数据,处理获得较高空间分辨率的网格化排放源,通过嵌套网格空气质量模式(NAQPMS)模拟验证表明,排放更新后,模式对2006年8月PM10小时浓度模拟效果显著提高.市区各站点平均偏差MB由-87.4~-43.2μg·m-3改善为-31.0~13.4μg·m-3;市区平均的MB由-57.3μg
期刊
利用1987、2000、2008年民勤县TM遥感影像数据,基于GIS技术和统计分析方法,分析民勤县土地利用/覆被生态风险的时空特点和结构演变,并选取土地利用综合指数和景观格局指数研究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地生态系统造成的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民勤县土地利用/覆被存在的生态风险主要集中在草地和未利用地,两者的面积占研究区总面积的75%以上。耕地、草地、未利用地三种土地类型间的相互转化是民勤县22年间最主
期刊
基于成都市1998~2008年统计数据,运用生态足迹法、生态承载力以及GIS空间分析法,从时空两个尺度对成都市这10年间的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进行了计算,并据此对2009~2019年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进行模拟分析。结果表明,1998~2008年成都市土地生态足迹和生态赤字数值逐年升高,区域差异显著;在其所辖的9区4市6县中,中心城区生态赤字一直处于较高水平,生态赤字增幅以双流县、崇州市、青羊区最
期刊
基于遥感解译和实测径流资料,分析了额济纳绿洲生态状况与水资源的关系,结果表明,无论从时间尺度上还是从空间尺度上,额济纳绿洲生态演变和水资源之间均具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水资源减少是生态退化的决定性因素。在此基础上,结合西北内陆河产水和用水特点,认为产流较弱的绿洲区生态需水量是为维持一定规模绿洲所需区外补给水量。随后建立了额济纳绿洲生态需水计算的"正切"模型,通过与其他方法的比较,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
期刊
实验采用静态箱式动态吸附采样,利用热脱附——气质联用分析研究了一品红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组成及含量的日变化规律。检测到八类共49种挥发性有机物,包括烷烃、酮类、醇类、醛类、烯烃、酯类、芳香烃类和其他物质等在内的。其中三氯乙烯,1,1,2,2-四氯乙烷,苯乙酮,枯烯,甲苯,乙苯,萘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等8种挥发性有机物为EPA重点控制空气中有害污染物。实验发现,各种物质的释放具有显著的日变化规律
期刊
研究了运用粗糙集(RS)和证据理论(DS)组合模型识别出智能变电站建设的关键环节。首先基于所构建的智能变电站建设环节三级体系建立决策信息表,并运用粗糙集理论对其进行属性约简;然后邀请一定数量的专家对约简后的属性进行重要程度打分;最后利用证据理论Dempster合成规则对属性得分进行合成。
期刊
针对数字化造船精度控制测量中三维可视化应用问题,研究船舶建造测量中特有的三维空间理论和技术方法.首先,提出适合造船测量作业的船台测量坐标系的建立方法,然后,基于精密工业测量空间坐标转换理论,提出船舶建造精密分析理论与方法,用于解决设计对比分析,分段模拟搭载、余量分析等用于控制船舶建造精度的三维空间分析应用问题,并结合三维编程技术予以实现.通过编写软件系统实验验证相关理论与方法的可行性,实验表明,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