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课题导入方法例说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veryhu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题导入,是课堂教学的前奏,是将学生由非学习状态转入学习活动的准备阶段。导入具有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习兴趣、密切联系新知识、把握学习目标和拉近师生距离等作用,因此,教师应重视并设计好导入环节,为有序而高效的教学课堂打下基础。
  关键词:生物教学;导入方法;案例
  导入设计得好,对实现课堂教学整体结构的优化起重要的作用。成功的导入是建立在熟悉教学内容,掌握课标,了解学生心理特点的基础上,教师利用各种教学媒体,用简明的语言,充沛的感情,带领学生步入学习情境中。本人总结的课题导入方法主要有以下五种:
  一、联系实际、生活导入
  高中生物许多知识都与生活实际相连,用学生生活中熟悉或关心的事例来导入新课,为学生创设引人入胜的学习情境,不失为一种好的导入方法。
  【案例】我们从小到大,为什么要打各种各样的疫苗呢?大家有没有想过这是怎么回事?为什么打了疫苗以后就不容易患病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解决的问题——特异性免疫,从而导入《特异性免疫》的课堂。一旦学生感觉到所学的知识有用,自然会产生浓厚的兴趣,同时也会使他们非常留意生活中的各种生物现象,从而培养了学生观察生活,探索生物知识的好习惯。再如,糖尿病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之一,糖尿病在中国的发病率达到2%,据统计,中国已确诊的糖尿病患者达6000万,并以每年100万的速度递增。该病若得不到有效的治疗,可引起身体多系统的慢性损害。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糖尿病并发症高达100多种,是目前已知并发症最多的一种疾病。它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损引起血糖代谢异常疾病。想获取更多相关知识,就让我们一起学习《血糖调节》吧!教师如果把这些生活中常见疾病同课堂上所要学习的内容联系起来,学生会非常乐于思考和探究。
  二、亲身体会、实验导入
  生物实验在生物教学中具有独特的作用,一方面是学生对实验教学形式本身持有更多的新鲜感,另一方面则是实验活动能够为学生更加直观地展示概念或规律。
  【案例】在《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一课可设计这样的实验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做一个“水往高处流”实验:把一个倒置的长颈漏斗固定在铁架台,在漏斗口用玻璃纸封好,漏斗内倒入质量分数为30%的蔗糖溶液,把一个烧杯盛大半杯清水,使漏斗口伸入水中,让漏斗内外的液面保持一致,然后静置观察。不过多久,漏斗管内的液面会升高,你信吗?现在我们开始实验。”学生通过亲自的体验,切身的感受,培养了他们观察事物、分析问题的能力。
  又如,在学习《酶的特性》时,做一个演示实验导入:把2毫升的过氧化氢溶液加入试管中,然后再滴加少量的新鲜猪肝脏研磨液到试管中,顿时产生大量气泡,这时试管放入带火星的卫生香,即可看到剧烈的复燃现象。在教学中,教师通过生动有趣的实验促使学生认真观察,积极思考,探索原因,从而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
  三、直观生动、“物”“影”导入
  在讲授生物新课时,如果能灵活地采用直观教学手段,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而且能使学生对所学课堂内容印象深刻。
  【案例】在讲授《DNA的分子结构》时,通过展示和介绍DNA模型,一开始就能给学生一个富有吸引力的直观印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理和学习兴趣,从而引起学生认真思考,教师可以很自然地导入新课。学生对直观教具非常感兴趣,一个模型、一个挂图、一张投影片都能引起学生的惊叹,对标本、实物更是情有独钟。又如,观看“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视频模拟动画,可以把学生轻松引入《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相关内容教学。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对微观事物进行模拟,对复杂过程进行简化,使教学活动充满了魅力。
  四、承前启后、复习导入
  高中生物课程的每个模块,每个章节的内容形成知识体系,课题之间的联系性较强。通过回忆、提问、练习等方式复习旧的教学内容,有目的地向新知识过渡。
  【案例】进入《基因工程应用》(选修3)的教学时,可复习提问基因工程的基本工具有哪些?基本的操作程序有哪步骤?基因工程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那么基因工程具体有哪些应用呢?这就是我们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这样可以使学生从已知领域自然地进入未知领域,明确学习目标,积极去探究问题。又如,先复习有丝分裂的过程及各个时期的特点,接着导入新课《减数分裂》。这样,不仅使旧知识得到巩固,而且能顺利过渡到新知识中去。
  五、设置问题、悬念导入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教学过程是一种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巧设悬念,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通过回忆、联想、分析、预测渗透到本课学习的主题。
  【案例】教学《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时,“假设你像小说中的鲁滨逊那样,流落在一个荒岛上,那里除了有饮用的水以外,几乎没有任何食物。你随身尚存的食物只有一只母鸡、15kg玉米。你认为以下哪种生存策略能让你维持更长的时间来等待救援:1、先吃鸡,再吃玉米。2、先吃玉米,同时用一部分玉米喂鸡,吃鸡产下的蛋,最后吃鸡。”让学生思考→讨论→选择,教师不做任何对错评判,而是留下悬念——我们学了《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这节后,自然能见分晓。悬念能使人们产生心理追踪,诱导人们兴致勃勃地去猜测,乃至欲罢不能,非要弄个水落石出不可的效果。再如讲授《DNA是主要遗传物质》时,“20世纪中叶,科学家发现染色体是由蛋白质和DNA組成的。在这两种物质中,究竟谁是遗传物质呢?若您是当时的科学家,你会做出怎样的假设呢?如何设计实验来证明你的设想?”在教学过程中巧设问题,让学生思考如何对问题进行研究,既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能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教材特点和本校学生实际,科学、灵活运用各种导入新课的方法,从而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龚锦萍.新课程理念下高中生物教学课堂导入法探讨[J].《教育界:综合教育研究》2015(16):69-69
  [2]李永扬.一“导”激起千层浪——浅谈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导入[J].《中学生物学》 2009, 25(6):30
  (作者单位:广西贺州市平桂高级中学 542827)
其他文献
以欧姆定律复习课为例,打破章节知识体系,按照一题多变、一题多问的方式设计问题链,从而将电表变化、电路设计和电路安全等常见考查知识融入一堂充满“智味”的复习课.
讨论了带Jacobi权的Bernstein-Durrmeyer算子在权空间Lwp(1≤p<∞)中的逼近问题,并与相应的K-泛函和光滑模建立了等价关系.
直观的物体,教具等可以称作有形,学生通过视觉直接感知,而数感是一种主动地、自觉地理解和运用数的态度和意识,是人的一种基本数学素养.如何培养小学生具有良好的数感?“数形
摘要:使用化学用语不规范,描述实验现象不准确,不单单是学生学好化学的障碍,也是学生考试失分的重要原因。影响学生规范能力的因素是多种的,本文主要从教师层面分析,并探究可行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规范; 化学复习; 细节  无论高考还是平时测验,由于化学用语的表达不规范使考生失分的现象十分惊人,如将硫酸铝钾的化学式写成“KAlSO4”;如何检查某溶液中含有Fe3 很多学生是这样表达:加KSCN溶液;
解析几何中确定参数的取值范围,几乎成了高考必考题之一,是综合性较强的一类问题。  在平时学习时,对于这类问题的求解普遍感觉困难。在学习过程中,总结归纳出解决这类问题的基本思路是:寻找所求变量与相关变量的关系,从中建立相应的函数方程或不等式,将问题转化为求相应函数、方程或不等式中有关变量的取值范围。即转化为代数中求值域或最值问题的求解,或建立相应关系式转化为几何表示,根据关系式的几何意义求解。  本
期刊
摘要:叶圣陶先生在语文教育的课程论、教材论、教师论和方法论等领域都有长期独到的思考,建立了全面系统的现代语文教育思想,它对当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具有极大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关键词:叶圣陶;语文教育;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基础性;工具性  叶圣陶先生批判与继承了我国传统教育理论,在语文教育的课程论、教材论、教师论和方法论等领域都有长期独到的思考,建立了全面系统的现代语文教育思想,为我国教育事业,特别是语
在初中教学阶段,地理学科的知识点普遍较多,如果不能采取相应措施进一步强化地理与生活的联系,将导致学生的地理学习过于被动.而乡土地理作为与学生所处生活环境较为贴近的地
摘要:很多学生以前在初中时候数学成绩拔尖,升入高中后成绩出现大幅度滑坡现象,感到数学难学失去信心而放弃这门重要的学科。本文通过自身实践,总结了几点如何提高学习数学成绩的办法。  關键词:数学成绩下滑;原因;解决办法  很多学生以前在初中时候数学成绩拔尖,升入高中后成绩出现大幅度滑坡现象,感到数学难学失去信心而放弃这门重要的学科。其成绩下滑的主要原因及解决方法如下:  一、成绩下滑的主要原因  数学
数形结合思想是中学到高等数学解题中极其重要的解题方法,数形结合思想是解决解析几何题的法宝,数学问题的解决中起着关键作用.数形结合思想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
趋吉避凶、祈福纳祥是人类社会的本能追求,当这种本能的追求演化为一个群体或一个民族约定俗成的集体习惯时,吉祥民俗也就产生了。由于文化传统的差异,不同民族对于吉祥的理解和表达吉祥的方式并不一致,表现在吉祥民俗上也是千差万别;又由于传统吉祥文化内容十分丰富,限于篇幅,本文仅对汉民族的吉祥民俗做一粗浅的介绍。  何谓吉祥民俗  从字源上看,汉语“吉”“祥”二字早见于殷商甲骨文中:“吉”为会意字,上面像兵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