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昔阳大寨人

来源 :中国西部·旅游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kunbaob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红旗飘飘的小县城
  昔阳县城不大,地处山西省中部,层峦叠嶂的太行山腹地,属晋中。老城建筑在黄土坡的台地上,一条南北走向的老街纵贯其间。刚到县城边,就远远看见了毛主席的画像,画像下面喷涂着已明显褪色的“农业学大寨,红旗一条街”的红色字样。老街保持着五十多年前的原貌,略加修葺、粉饰。徜徉老街,一丝丝久远的气息荡漾于空气中,仿佛可触可感,街道两旁都是当年的机关、商店,保留着原来的“人民邮电”、“新华书店”、“副食品商店”、“红星大队”、“红旗大队”的地名和门牌。高出屋檐的女墙上写有“继续革命,奋勇前进”、“农业学大寨,工业学大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的建设社会主义”的标语。整个昔阳老城,俨然已经全部成为那个改天换地年代的历史博物馆。
  这条街过去叫上城街,那时候街上的百货商店是人们向往的地方,名字很通俗,叫“人民商场”,房屋外面的女墙上写着“发展经济,保障供给”。里面格局是四方形的,记得商店里曾有一台黑白电视机,每到中午,会有好多人蹭着看看稀罕的电视节目。 特别要提的是,这条街上还有个当时被认为很神圣的地方——新华书店。那时的书都放在玻璃柜台里或是柜台后面的书柜上,非买不能读。柜台里面站着一位容貌气质俱佳的女营业员,表情冷冷淡淡。如今柜台改为了开放式,而那位女营业员竟然还在,正背靠书柜和同事旁若无人地聊天。


  自立更生的大寨村
  从昔阳县城到大寨只有五公里路程,马路宽敞笔直,一路上红旗飘飘,多座战天斗地的雕塑沿路而立,自力更生、丰衣足食的大寨精神充溢于青山绿水间。大寨村口,是一座用石块砌成的
  高大石门牌坊,牌坊顶部写着“大寨”两个鲜红的大字。门洞上方的横幅书写着“大寨人民欢迎您”,门洞两侧各有一条红色标语:“自力更生”“奋发图强”。不由得又让人忆起了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人们的记忆被不知不觉间带回到那个火热年代。
  沿着大寨村口西边的盘山公路蜿蜒而上,往日层层梯田的虎头山上此时已经是另一番景象,绿树葱笼,浓荫匝地。相传,宋元相争时,宋兵在虎头山扎下营寨,就叫大寨。几十年前,虎头山由一片片一条条贫瘠的山梁沟坡组成。“七沟八梁一面坡”说的就是虎头山复杂的地形。那时大寨是有名的穷村子,全村不多的耕地,散落各处,正是大寨人用愚公移山的决心,用了十余年的时间将七条大沟,几十条小沟,改造成了肥沃的梯田,并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粮食增产的奇迹。也正是在这种积极开拓的奋斗中,大寨的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农业学大寨”,大寨不仅是一面旗帜,也是艰苦奋斗、自立更生的象征。
  站在虎头山头放眼远看,夹在东西两山之间的大寨全貌尽收眼底。大寨村,如同一个卧在虎头山粗壮臂弯里的婴儿。只见村子西侧是依着山势一层层梯田般修起的房屋,这些排房的上下、两侧都留有通道出入,构成了一间间奇特的“楼房”。“楼房”下面是“挤”在山窝里的一间间房屋,青灰色的屋顶与其南侧一座座整齐的二层小院形成鲜明对比。而在大寨村东南,老村对面的山坡上,掩映在翠绿的树丛和庄稼地里的则是一排排新建的红瓦粉墙的漂亮别墅群和单元楼,这是大寨的新村,据说全村有近一半的人住进了新居。
  绿意葱笼的虎头山


  今日的虎头山,从上世纪60年代以来,每年不间断地植树造林,已经是满眼绿意,成为一座名符其实的森林公园。绿树成荫、松柏成林,清灵而静穆,散发着一种自然美的神韵,徜徉在山间,杏树、桑树的鲜花果实点缀在绿叶之中,百鸟婉转啼鸣,空气清新润洁。那曾经引起数千万朝圣者啧啧称奇的狼窝掌,只见层层梯田之上,绿油油的玉米长势喜人,游人问道:“这里就是狼窝掌吗?”山谷间回音响起。“对,这就是狼窝掌。”几个锄草的老农从田间直起身来,自豪地答道。当年大寨人“三战狼窝掌”的故事家喻户晓,那艰苦岁月里土法上马改造大自然的精神永远不会被湮灭。如今的狼窝掌已经成为生态农业观光示范区。
  走至半山腰处,一块巍峨的石头上镌刻“虎头山”几个遒劲有力的大字。这是1977年,中央副主席叶剑英应邀来虎头山参观时,欣然题写的。山上还有大寨人民为周恩来总理兴建的纪念亭,周恩来总理三次陪同外国贵宾来大寨视察,每次来,周恩来总理都要带着外宾爬上虎头山。郭沫若纪念碑和作家孙谦墓等名人足迹也隐缀山间,虎头山上弥漫着浓浓的人文气息。
  背靠青山面朝村子的虎头山中央,耸立着陈永贵墓和碑。一座花岗岩的陈永贵的半身雕像,足有二层楼高,需仰视方可见其头。头上扎着“白羊肚毛巾”的永贵大叔慈祥地微笑着,深情的双眸俯瞰着他曾经热爱并为之付出了一生心血的大寨,这是他永久的精神家园。
  与陈永贵雕像遥遥相对的是大寨展览馆。这是一座平面呈倒“山”字形的仿古琉璃瓦建筑,占地600多平方米,四周松槐柏柳相间,极为雅致洁净。馆里的实物、图片和文字告诉我们,大寨曾是一个“打长工,没铺盖。卖儿郎,当乞丐,有女不嫁穷大寨”的穷山沟,是他们艰苦奋斗才成为全国农业战线的一面旗帜;后来又同样经过艰苦奋斗又重新挺立潮头。周恩来、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留下了历史的足迹,134个国家、2.5万多名外宾,近千万国人参观访问过大寨。大寨藏品中,有一个个被定格的珍贵瞬间,一件件凝结历史的物件,生动地展现和见证了这个小山村乃至大中国半个世纪的发展和变迁。
  面貌如昨的故居
  走进大寨村,眼前豁然一亮,这里有个小小的广场,广场的地用砖、石铺成,干净整洁;广场左侧靠近门洞的地方有栋漂亮、气派的二层楼房,门外挂着“大寨村党支部”、“大寨村民委员会”的牌子,这是大寨村的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和大寨集团公司的办公楼。不远处有棵枝繁叶茂的大柳树很是显眼,过去农村人在吃饭时有端着饭碗到外边扎堆儿的习惯,这里就是当年大寨人扎堆儿的“饭场”。连环画上,时任大寨大队党支部书记的陈永贵就经常利用吃饭的时候,在这里给社员们开会,布置生产任务,传达上边的精神,讨论村子里的重大事情,征求大家意见……如今,柳树依然繁茂,村里已发生了不小的变化。   广场的右侧是长长的一排窑洞式的用条石砌成的二层楼的民居,这是在上个世纪60年代由大寨人集体(大队)出资修建,然后分给队里的社员们免费居住的。这在当年中国的农村是件很了不起的事。窑洞依然结实如初,但已经改头换面,修起了围墙,隔成了小小的院落,变成一家家“农家乐餐馆”、“窑洞旅店”和旅游纪念品商店,花花绿绿的招牌令人眼花缭乱。


  陈永贵故居位于大寨村的中部,夹杂在这条旅游商业街尽头的一条巷道里,一点也不起眼。要不是门外那个红底白字的“陈永贵故居”灯箱,人们几乎注意不到它的存在。走近细看,故居门楣上悬挂着一块黑色的匾额,镶嵌着“陈永贵故居”5个金色大字,两侧是一副繁体字对联“一生耕耘锄月创神农新路,半世从政为官显清廉哲贤”,向人们默默地讲述着主人从农民到国务院副总理的传奇人生经历。踏进故居大门,窑洞正面墙壁中央,是身穿浅灰色中山装的毛泽东与头扎白羊肚毛巾的陈永贵双手紧紧握在一起的大照片。临窗的土炕上,放着一部醒目的老式电话,据老乡说,这部电话,当时可以直接拨打给毛主席。
  风采不减的铁姑娘
  在大寨展览馆,我巧遇了当年的铁姑娘——队长郭凤莲。她如今已是六十多岁的老年人,步履依然矫健。这位有着大寨党支部书记和大寨经济开发总公司董事长双重身份的女强人在展览馆被游人团团围住,说起大寨的前世今生,她正动情地娓娓漫谈。艰苦奋斗的年代里,她以钢铁精神冲在前面,成就了大寨人不畏苦难、顽强奋斗的形象,而后大寨从沉寂到重新焕发活力,她更是功不可没。一九九一年重返大寨担任党总支书记,毅然决然地,她以大寨的品牌优势和资源优势同外地商家联姻,组建起大寨经济开发总公司,使经济实力被发展壮大的大寨,再度回到人们的视线,书写出新的传奇。
  老劳模,老妇女主任宋立英如今开起了“宋立英旅游精品超市”,80多岁的她仍然身体硬实、精神矍铄、思维清晰。“你们也进来看看我的商店吧。”宋立英热情招呼我们看看她儿媳开的商店。商店一旁,有一桌子,上面放有“宋立英签名售书”的牌子。宋立英在《流金岁月——贾进才、宋立英轶事》等书上写下“自力更生,宋立英”几个字。打开书我们看到的是两个勤劳朴实的人,一曲艰苦奋斗的歌。


  宋立英家门对面是“铁姑娘饭店”。当年铁姑娘突击队中年龄最小的李元眼,如今当了奶奶和饭店“老板”。她还租用邻居六七眼窑洞,在高中毕业的儿子的帮助策划下,把窑洞分别布置成为解放前、50年代、60年代、70年代、80年代、90年代和新世纪的模样,一个窑一个样,时期不同,景致有别。游客在此“夜宿”,便可做个“六十年乡村居住变迁”梦!如今游客一进大寨,满目是“大寨牌”:大寨窑洞、大寨饭店、大寨书、大寨醋、大寨布老虎、大寨小杂粮,甚至农家常吃的玉米面压饼也成了旅游食品。大寨人不是在村里的企业里上班,就是做旅游生意,看来现在大寨人不出门就能挣到钱,腰包鼓了,日子也过得殷实了。
  历史文物的收藏热


  土生土长于大寨乡的李建伟,二十多年间倾心“大寨文化”,把大寨一个个历史时期的东西都收集起来,藏品包括邮集、老照片、实物等十四大类一千余件,他还多次获得了邮展一等奖与特别奖,无论是藏品种类还是规模,李建伟都堪称全国大寨文物收藏第一人。
  每到节假日,李建伟就走访山西的大小村镇寻找有关大寨的物品,大街小巷都留下了他奔波的身影。他多次跑大寨,成了村民的老朋友,村民们把一些图书、宣传画赠送给他。他还与废品收购站的民工们打成了一片,从他们那里买到一些将要被遗弃的大寨物品。只要是他认准了的东西,掏再多钱也要买到手。
  李建伟潜心收藏大寨文物的举动,感动了许多人,八十多岁的宋立英老人是大寨第一任村干部贾进才的妻子,她把李建伟当自家孩子一样看待,还把老英雄当年用过的烟荷包送给了他,并几次随李建伟到北京寻找当年的山西省委领导陶鲁笳、王谦等“农业学大寨”见证人。提起自己为什么要收藏大寨文物,李建伟表示:“希望更多的人看到这些藏物。收藏是为了抢救大寨文化,这是一件有益于历史,有益于民族,意义重大的事。传播大寨精神,弘扬大寨文化,就是我最大的心愿!”
  当我离开昔阳时,一抹晚霞染红了天边,昔阳老城的“农业学大寨”几个大字被染得愈加红艳,这个只身隐藏在太行山中的小城,曾是许多人心目中的“圣地”,而今,经过岁月洗礼,神圣的光环虽然已经褪去,但既往的热烈红火本色却依然不减;大寨是千百年来的中国农民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改变生活、生产环境而不懈努力的缩影。今天,它在奔小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道路上继续奋进。

其他文献
大计谋而后定,大势察然后行。2014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一年,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至关重要的一年,做好经济工作意义重大"。稳"和"改"是辩
长久以来语文教学都面临着"轻支持重责任"的困境,语文教师难以在基础知识、高考大纲以及素质教育、人格教育等要求中寻求到平衡点。什么才是科学的语文教育?有人为这个问题,坚持
正而有美德者即为雅  刚忙活完银行对接工作之后,坐下来的王自松端起茶杯,娓娓道来。这位顶着中国家具界创新“少帅”光环的青年才俊,宁静而又儒雅。  王自松是中国家具行业领导品牌好风景家居的老总,但他所在的中国家具业却早已进入“红海”,厮杀一片。业内人士评论,现在的家具业已经进入“战国时代”。  “软实力也许会成为下一轮家具业竞争突围的法宝利器。”王自松认为,“对家具文化内涵的挖掘,既是产品创新的需求
通过对洱海流域2697个耕地土壤样品化验分析,全流域耕地土壤有机质、氮素含量丰富,钾素较为缺乏,而磷素分布不平衡,硼严重缺乏,硫、镁和锰部分缺乏,酸化土壤面积大。针对土壤
妊娠期孕妇有着特殊的生理和药代动力学变化,妊娠期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有其特殊性和重要性,故临床用药应顾及胎儿安全.
由水利部水文局组织实施,长江委水文局和西藏水文局正在对西藏第一大湖泊色林错进行测量工作,目前野外测量即将完成。
7月18日,国家旅游局在其官方网站上公布了全国5A级旅游景区承载量,并要求已核定公布最大承载量的各旅游景区都要严格按照《旅游法》要求,强化最大承载量管理,依法实施最大承载量控制措施,切实提升景区旅游安全管理水平,确保游客人身财产安全。  《国家5A级旅游景区最大承载量统计表》上公布了各大景区“日承载量”和“瞬时承载量”两类数据,统计表中日承载量最高的景区为杭州市西湖风景名胜区,其承载量为每日79.
"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永无止境。"教育毫不例外,基层教育更应发扬首创精神,先行先试……
坦率地讲,尽管教育人、家长都知道体育对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但在高考这个终极效益输出点的作用下,教育人和家长却默契地选择了忽视体育。相应地,在近年
一位“驴友”说:“旅行,不是走出去,而是把自己找回来!”去过牛背山,我对这句话有了些体会,在简直无路可行的路上,在艰难的跋涉中,我知道自己一直在前进,直到爬上牛背山,找到自己想要的风景,宽阔辽远的视野,壮丽的日出,还有那份不愿服老的自信。而在达瓦更扎,我又一次“把自己找回”。旅行与拍摄最大的好处,不是能见多少人,能抓拍多美的风景,而是走着走着,在某个际遇中,突然之间又能重新认识自己。  达瓦更扎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