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数据库系统原理是计算机应用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具有很强的操作性,相关的命令要求具有一定的英语基础,而高职院校的学生相对而言,英语基础比较差,所以对SQL Server 2005课程教学方法进行研究和改革,从而找到一种合适高职院校学生的有效的教学方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将“项目驱动法”应用于SQL Server 2005课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SQL Serve 2005;教学改革;项目驱动法
0.引言
SQL Server 2005这门课的实用性和操作性都很强,并要求学生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只有在理解和掌握相关语法的基础上才能把这门课学好。传统的教学方法就是教师按照章节讲解理论知识,再用实例讲解,然后学生上机练习,最后教师点评。由此可看出,传统的教学方法是以老师为主,学生为辅的一种教学,这种教学未能充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得学生处于一种被动的地位。因此,要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学习积极性,就必须找到一种适合高职院校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方法。本文就项目驱动法在SQL Server 2005这门课程中的应用进行探讨和研究。
1.项目驱动法
1993年美国教育部在《用教育技术支持教育改革》中指出:“现代教育改革的核心是使学生变被动型学习为投入学习。让他们在真实的环境中学习和接受挑战性的学习任务。”[1]因此应该尽可能的将与现实世界中相关的学习情景和任务融入到项目当中,使得学生带着与自己有密切联系的任务进入学习,从而使学生的学习直观化和形象化。
项目驱动法是指专业课程以项目开发作为教学总目标,项目由若干个子任务所构成,不同教学阶段的项目功能和难度都是不同的。其过程是:教师先给出一个具体的项目,然后提出子任务,在任务的驱动和教师的合理引导下,逐步完成子任务,同时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从而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能力。由此可以看出项目驱动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主动学习的教学方法。
项目驱动法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方法,有具体的学习目标,能很好地将理论知识融入实践教学中,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加学生的学习热情;能更好地培养学生主动思考、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综合运用的能力;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开拓学生的学习思维。
2.项目驱动法的应用
SQL Server 2005数据库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计算机应用专业课,理论部分比较抽象难懂,实践部分又有非常多的操作技能,牵涉到大量的语法结构,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具有很大的难度,不容易掌握。采用“项目驱动”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可以将枯燥的理论知识融入到实际的项目当中,让学生直观、形象地理解所学的知识,从而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之上,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
下面简述“项目驱动”教学法在《SQL Server 2005数据库原理与实训教程》课程中的具体实施过程。
2.1项目的设置
在设置项目的过程中,应将教学的知识点基本涵盖,而且项目应是学生感兴趣的,否则学生就会失去主动学习的积极性;项目应该与学生生活相关,难度不易太难也不能太容易。
项目驱动法中项目是由多个子任务是组成的,所以子任务的设置也非常重要,任务设计得好坏直接影响到教学的效果。任务要体现出具体的目标,涵盖知识点。学生通过完成各子任务实现对知识点和技能的掌握,所以子任务的设置不仅要有实践性,应从实践中来,而且任务要具有针对性,代表性,前后任务要相互关联。
根据前面的要求本课程可分为三个项目,分别为初识数据库、成绩管理系统数据库、针对表的各种查询操作。而各项目又由一个或多个子任务所构成,如项目二(成绩管理系统数据库)可由设计成绩管理系统数据库、设计学生信息表及数据库的备份、恢复、导入和导出等子任务所组成。
2.2 学生自主思考、相互讨论
在这一阶段,学生可以由前面所学的知识进行分析任务、讨论研究,找到处理问题的基本方法。学生可参照前面数据库的创建,通过自主探索和相互讨论,得出创建表的方法。
2.3 教师引导,讲解新知识点
在这一阶段,教师针对上一阶段学生所碰到的问题和疑难点引入新知识点,讲解表创建的方法,并用实例进行演示。这样学生为了完成任务,带着疑问去听课,必然会很认真,这样就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效率也得到了提高。
2.4 总结
通过学生的自主思考和教师的引导,學生的思维方式得到了锻炼,同时也能将自己的薄弱之处找到,也获得了一些经验。学生通过完成任务建立自己的认知结构,但为了达到让实践上升到理论高度的目的,教师有必要对学生完成任务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并讲解规律和技巧,从而达到实现教学目标的目的。
3.结束语
高职院校要培养的是技能型人才,以学生为主体的“项目驱动法”教学法不仅能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而且能让教育更加贴近现代社会的实际需要。实践证明,在教学中,采用“项目驱动法”能让学生在具体的项目中掌握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教学效果得到明显提高。
【参考文献】
[1]吴献文,陈承欢.“项目驱动+案例教学”模式在高职教学的探索与应用[J].计算机教育.
[2]赵颖.任务驱动法在高职计算机教学中的运用[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8:125-126.
[3]刘建,解红.“任务驱动”教学法在程序设计语言课程中的探索与应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
【关键词】SQL Serve 2005;教学改革;项目驱动法
0.引言
SQL Server 2005这门课的实用性和操作性都很强,并要求学生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只有在理解和掌握相关语法的基础上才能把这门课学好。传统的教学方法就是教师按照章节讲解理论知识,再用实例讲解,然后学生上机练习,最后教师点评。由此可看出,传统的教学方法是以老师为主,学生为辅的一种教学,这种教学未能充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得学生处于一种被动的地位。因此,要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学习积极性,就必须找到一种适合高职院校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方法。本文就项目驱动法在SQL Server 2005这门课程中的应用进行探讨和研究。
1.项目驱动法
1993年美国教育部在《用教育技术支持教育改革》中指出:“现代教育改革的核心是使学生变被动型学习为投入学习。让他们在真实的环境中学习和接受挑战性的学习任务。”[1]因此应该尽可能的将与现实世界中相关的学习情景和任务融入到项目当中,使得学生带着与自己有密切联系的任务进入学习,从而使学生的学习直观化和形象化。
项目驱动法是指专业课程以项目开发作为教学总目标,项目由若干个子任务所构成,不同教学阶段的项目功能和难度都是不同的。其过程是:教师先给出一个具体的项目,然后提出子任务,在任务的驱动和教师的合理引导下,逐步完成子任务,同时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从而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能力。由此可以看出项目驱动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主动学习的教学方法。
项目驱动法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方法,有具体的学习目标,能很好地将理论知识融入实践教学中,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加学生的学习热情;能更好地培养学生主动思考、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综合运用的能力;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开拓学生的学习思维。
2.项目驱动法的应用
SQL Server 2005数据库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计算机应用专业课,理论部分比较抽象难懂,实践部分又有非常多的操作技能,牵涉到大量的语法结构,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具有很大的难度,不容易掌握。采用“项目驱动”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可以将枯燥的理论知识融入到实际的项目当中,让学生直观、形象地理解所学的知识,从而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之上,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
下面简述“项目驱动”教学法在《SQL Server 2005数据库原理与实训教程》课程中的具体实施过程。
2.1项目的设置
在设置项目的过程中,应将教学的知识点基本涵盖,而且项目应是学生感兴趣的,否则学生就会失去主动学习的积极性;项目应该与学生生活相关,难度不易太难也不能太容易。
项目驱动法中项目是由多个子任务是组成的,所以子任务的设置也非常重要,任务设计得好坏直接影响到教学的效果。任务要体现出具体的目标,涵盖知识点。学生通过完成各子任务实现对知识点和技能的掌握,所以子任务的设置不仅要有实践性,应从实践中来,而且任务要具有针对性,代表性,前后任务要相互关联。
根据前面的要求本课程可分为三个项目,分别为初识数据库、成绩管理系统数据库、针对表的各种查询操作。而各项目又由一个或多个子任务所构成,如项目二(成绩管理系统数据库)可由设计成绩管理系统数据库、设计学生信息表及数据库的备份、恢复、导入和导出等子任务所组成。
2.2 学生自主思考、相互讨论
在这一阶段,学生可以由前面所学的知识进行分析任务、讨论研究,找到处理问题的基本方法。学生可参照前面数据库的创建,通过自主探索和相互讨论,得出创建表的方法。
2.3 教师引导,讲解新知识点
在这一阶段,教师针对上一阶段学生所碰到的问题和疑难点引入新知识点,讲解表创建的方法,并用实例进行演示。这样学生为了完成任务,带着疑问去听课,必然会很认真,这样就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效率也得到了提高。
2.4 总结
通过学生的自主思考和教师的引导,學生的思维方式得到了锻炼,同时也能将自己的薄弱之处找到,也获得了一些经验。学生通过完成任务建立自己的认知结构,但为了达到让实践上升到理论高度的目的,教师有必要对学生完成任务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并讲解规律和技巧,从而达到实现教学目标的目的。
3.结束语
高职院校要培养的是技能型人才,以学生为主体的“项目驱动法”教学法不仅能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而且能让教育更加贴近现代社会的实际需要。实践证明,在教学中,采用“项目驱动法”能让学生在具体的项目中掌握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教学效果得到明显提高。
【参考文献】
[1]吴献文,陈承欢.“项目驱动+案例教学”模式在高职教学的探索与应用[J].计算机教育.
[2]赵颖.任务驱动法在高职计算机教学中的运用[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8:125-126.
[3]刘建,解红.“任务驱动”教学法在程序设计语言课程中的探索与应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