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红珊瑚》创作手法分析

来源 :黄河之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an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田露教授编导的民族民间舞蹈《红珊瑚》,首演于北京舞蹈学院五十周年校庆。该作品以山东秧歌为素材,从音乐《珊瑚颂》中获取灵感。作品中十五个婀娜的少女,脚踩秧歌的步伐,手舞火红的纱巾,以描绘珊瑚的外在形态,表现革命时期的昂扬斗志与革命乐观主义之情。该作品随后又获得了第八届桃李杯创作一等奖,表演二等奖。本文试图从《红珊瑚》的创作手法层面进行分析,通过对作品结构、舞蹈动作、音乐设计等方面的分析,挖掘此作品的深层含义,从而论述该作品的成功之处。
其他文献
本文以新时代边疆少数民族信仰现状为基础,探究边疆民族传统仪式音乐的主要内容、呈现方式,以及在生活实践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其的影响和变化发展趋势.
体验式教学理念作为现代创新教育中的典型内容,做好对其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能够为进一步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效果带来帮助。笔者结合实践教学经验,在文中先对
2019年12月吴碧霞在武汉音乐学院开办声乐讲座,笔者参与此次讲座,获益良多.文章通过对吴碧霞讲解的话语梳理来分析她的歌唱审美,吴碧霞提到的歌唱技法和情感处理都是建立在她
包括传统音乐在内的音乐文化,不仅能够给人带来心灵上的慰藉,更能在客观上促进当地的经济建设.我们都应该对传统音乐文化产业化的发展做出不断的努力.
随着当前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与发展,家长开始重视对学生各种技能的培养。钢琴教学在此阶段的发展是满足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并在满足人们对艺术性和专业性学科需求的角度
音乐教师教育是培养音乐教育人才的重要途径,本文以香港教育大学和湖南师范大学为例,围绕课程定位、课程内容、课程安排三个方面介绍了两校的课程设置,并分析比较了香港与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