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我國电力建设事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10kV供电系统实现变配电自动化逐渐成为今后发展的必然选择。变配电自动化将能够使得供电系统运行效率得到有效提升,这对于提高管理质量也具有重要意义。此外供电系统的供电可靠性也将能够得到提升,各种负荷也将能够得到合理调配。正因为如此,在今后工作中对此就必须要进行深入分析。
关键词:配电自动化;10kV供电系统;应用分析
当前,经济水平的提高推动了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从而对电力系统的供电质量和安全稳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配电网作为电力系统的末级,与用户直接相连,其运行质量的好坏直接体现了供电企业的供电品质。因此,对配网自动化进行研究也是一项重要举措,要对其不断进行完善,为电能运输提供安全保障。
一、应用前提
配电自动化在10kV供电系统中的应用必须要满足一定前提条件,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科学应用。从实际情况来看主要是要满足以下几个条件:使用分段负荷开关。这里的分段负荷开关也主要应用的是真空开关或者是六氟化硫开关。采用这样一种开关更能够满足实际需要。这种开关的操作电源是直流48V或者是24V。为了能够有效延长其使用寿命,三相CT、PT以及开关必须要进行一体化设计。这样更能够满足实际需要。通信系统的建立。为了能够真正满足需要还应该建立起完善的通信系统。通常情况下配电自动化水平越高对通信系统的要求也就越高。在新形势下为了能够实现变配电自动化就需要构建起高水平的通信系统。
二、配电自动化的应用关键技术
2.1通信技术
现阶段光纤技术与设备蓬勃发展起来,配电自动化通信技术应首选光纤通信。光纤通信技术以光纤传输为媒介,构建了点到多点结构、无源光纤传输,采用以太网无源光网络,具体解决某一站点失去电源,直接对同一环路上的其他站点通信产生影响的问题。另外由于铺设限制造成了光纤无法覆盖的区域,可采用电缆屏蔽层通信载波技术,此技术安装方便,不易受外力破坏,也是一种较为适合配电自动化的通信技术。
2.2智能分布式馈线自动化技术
目前馈线模式主要包括集中控制、综合控制和分布式控制三种,其中集中和综合控制的原理是将各个馈线的终端信息全部发送到主站并进行处理,这无疑增加了主站的工作量和负担,降低了整个系统的运行效率,同时由于各个馈线终端不具备控制功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电力系统的供电可靠性。而智能分布式馈线自动化技术根据配电终端之间的故障处理逻辑,隔离了故障区和非故障区,将故障区隔离的同时保障非故障区的正常供电。
2.3馈线自动化测控终端技术
在配电自动化系统中,馈线自动化终端有效降低了主战及子站的运行压力,肩负着故障的检测、筛查以及隔离故障区、上报主战等工作。馈线自动化测控终端能够在持续高温、低温以及各种天气状况下,保持正常稳定的运行,并且能够将详细的故障信息高效、准确的判断出来,从而自动实行故障隔离及恢复供电。
三、10kV配网自动化的构成
配电系统的配网自动化指的是,在某一配电区域内,所有的配电线和各项设施的总称,其主要是由配电变压器、各级电路、配电所、变电所等一系列相关设备所构成的复杂电路系统,这种系统在我国被称为配电网。根据配电网所属地区的不同,可以具体划分为城市配电网和农村配电网这两种类型。城市配电网所包含的范围主要是城市市区和郊区的电力网,城市配电网以及为其提供电源的变电站和输电线路共同被称为城市电力网。而农村电力网就是为县城以及农村提供电力的配电网。配电网也可以分为高级、低级等不同等级,高级电压一般为220kV的送电网,其中文章中所提到的10kV配电网属于中级电压配电网,220V属于低压电网。10kV配电系统是一个具有较强的综合性色彩的系统,具体的管理主要是对配电系统的变电、配电进行监视,以及对电力使用进行监视管理。配网自动化这一系统的结构其实非常简单,也非常完整。它主要包括了主站网络、通信网络、供电网络以及运动系统这四个环节。
四、配电自动化在10kV供电系统中的应用
4.1信息交互平台构建
信息交互是基于消息传输机制,实现实时信息、准实时信息和非实时信息的交换,支持多系统间的业务流转和功能集成,是实现配网自动化系统与其他相关应用系统之间的信息共享基础,因此如何实现信息交互对配电网自动化系统设计是否满足低压配电网络安全可靠运行要求来说非常重要。信息交互的内容来源分析:由地区调度自动化系统提供的35kV、110kV高压配电网的网络拓扑、相关设备参数、实时数据和历史数据等。
4.2智能开关和馈线监控终端的应用
开关对于各个电路和整个电网有着十分重要的控制作用,当线路出现问题的时候,开关应当关闭,减少对于整个电路和电网的影响,在以往的操作过程中需要人工进行操作,整个过程非常不方便,不能真正达到相应的效果,同时也会增加人力成本。因此,智能的开关应运而生了,当电路发生故障等问题时,智能开关自行判别,自动关合,最大程度上减少了损失,因此值得在现实中推广和使用。馈线监控终端能够在整个线路和电网的终端进行数据的收集和监控,当终端的电路和电网出现问题的时候,监控系统会将实际的数据和情况上传到总部,保证整体网络的稳定和有效性。
4.3控制过程
配电自动化系统在10kV供电系统中应用的主要作用是实现监控功能,体现在自动收集系统运行数据上。系统运行数据的自动收集和处理是以配电间隔这一单元为基础,在现场级高压开关柜中直接安装一些数字式的测控装置,例如“PA-100”、“DMR300”、“ACM3720”等。经各个测控装置测控并以集中供电的方式所提供的电源,有效提高了可靠性和抗干扰性能,另外通过直流屏集中或者220V交流电可获得监控器的供电源。设备的运行通过操控指令的传递来自动完成,并随时将系统数据传输到总站的主机上,进而分析和汇集所接受到的信号,通过实际数据的分析,实时了解系统的运行情况,从而完善和优化10kV供电系统的自动化控制。
五、结束语
在电力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实现配网的全面自动化已成为电力系统的发展趋势。在10kV供电系统中应用配电自动化技术,有利于保障供电系统的正常稳定运行,高效满足了电力用户的电能质量需求,提升了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配电自动化在10kV供电系统中的应用[J].刘洋.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5(12).
[2]配电自动化在10kV供电系统中的应用[J].韦潇.智能城市.2017(07).
[3]变配电自动化在10kV供电系统中的应用[J].刘彦齐.广东科技.2013(22).
[4]配电自动化在10kV供电系统中的应用[J].贺敏.技术与市场.2016(05).
(作者单位: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三明供电公司)
关键词:配电自动化;10kV供电系统;应用分析
当前,经济水平的提高推动了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从而对电力系统的供电质量和安全稳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配电网作为电力系统的末级,与用户直接相连,其运行质量的好坏直接体现了供电企业的供电品质。因此,对配网自动化进行研究也是一项重要举措,要对其不断进行完善,为电能运输提供安全保障。
一、应用前提
配电自动化在10kV供电系统中的应用必须要满足一定前提条件,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科学应用。从实际情况来看主要是要满足以下几个条件:使用分段负荷开关。这里的分段负荷开关也主要应用的是真空开关或者是六氟化硫开关。采用这样一种开关更能够满足实际需要。这种开关的操作电源是直流48V或者是24V。为了能够有效延长其使用寿命,三相CT、PT以及开关必须要进行一体化设计。这样更能够满足实际需要。通信系统的建立。为了能够真正满足需要还应该建立起完善的通信系统。通常情况下配电自动化水平越高对通信系统的要求也就越高。在新形势下为了能够实现变配电自动化就需要构建起高水平的通信系统。
二、配电自动化的应用关键技术
2.1通信技术
现阶段光纤技术与设备蓬勃发展起来,配电自动化通信技术应首选光纤通信。光纤通信技术以光纤传输为媒介,构建了点到多点结构、无源光纤传输,采用以太网无源光网络,具体解决某一站点失去电源,直接对同一环路上的其他站点通信产生影响的问题。另外由于铺设限制造成了光纤无法覆盖的区域,可采用电缆屏蔽层通信载波技术,此技术安装方便,不易受外力破坏,也是一种较为适合配电自动化的通信技术。
2.2智能分布式馈线自动化技术
目前馈线模式主要包括集中控制、综合控制和分布式控制三种,其中集中和综合控制的原理是将各个馈线的终端信息全部发送到主站并进行处理,这无疑增加了主站的工作量和负担,降低了整个系统的运行效率,同时由于各个馈线终端不具备控制功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电力系统的供电可靠性。而智能分布式馈线自动化技术根据配电终端之间的故障处理逻辑,隔离了故障区和非故障区,将故障区隔离的同时保障非故障区的正常供电。
2.3馈线自动化测控终端技术
在配电自动化系统中,馈线自动化终端有效降低了主战及子站的运行压力,肩负着故障的检测、筛查以及隔离故障区、上报主战等工作。馈线自动化测控终端能够在持续高温、低温以及各种天气状况下,保持正常稳定的运行,并且能够将详细的故障信息高效、准确的判断出来,从而自动实行故障隔离及恢复供电。
三、10kV配网自动化的构成
配电系统的配网自动化指的是,在某一配电区域内,所有的配电线和各项设施的总称,其主要是由配电变压器、各级电路、配电所、变电所等一系列相关设备所构成的复杂电路系统,这种系统在我国被称为配电网。根据配电网所属地区的不同,可以具体划分为城市配电网和农村配电网这两种类型。城市配电网所包含的范围主要是城市市区和郊区的电力网,城市配电网以及为其提供电源的变电站和输电线路共同被称为城市电力网。而农村电力网就是为县城以及农村提供电力的配电网。配电网也可以分为高级、低级等不同等级,高级电压一般为220kV的送电网,其中文章中所提到的10kV配电网属于中级电压配电网,220V属于低压电网。10kV配电系统是一个具有较强的综合性色彩的系统,具体的管理主要是对配电系统的变电、配电进行监视,以及对电力使用进行监视管理。配网自动化这一系统的结构其实非常简单,也非常完整。它主要包括了主站网络、通信网络、供电网络以及运动系统这四个环节。
四、配电自动化在10kV供电系统中的应用
4.1信息交互平台构建
信息交互是基于消息传输机制,实现实时信息、准实时信息和非实时信息的交换,支持多系统间的业务流转和功能集成,是实现配网自动化系统与其他相关应用系统之间的信息共享基础,因此如何实现信息交互对配电网自动化系统设计是否满足低压配电网络安全可靠运行要求来说非常重要。信息交互的内容来源分析:由地区调度自动化系统提供的35kV、110kV高压配电网的网络拓扑、相关设备参数、实时数据和历史数据等。
4.2智能开关和馈线监控终端的应用
开关对于各个电路和整个电网有着十分重要的控制作用,当线路出现问题的时候,开关应当关闭,减少对于整个电路和电网的影响,在以往的操作过程中需要人工进行操作,整个过程非常不方便,不能真正达到相应的效果,同时也会增加人力成本。因此,智能的开关应运而生了,当电路发生故障等问题时,智能开关自行判别,自动关合,最大程度上减少了损失,因此值得在现实中推广和使用。馈线监控终端能够在整个线路和电网的终端进行数据的收集和监控,当终端的电路和电网出现问题的时候,监控系统会将实际的数据和情况上传到总部,保证整体网络的稳定和有效性。
4.3控制过程
配电自动化系统在10kV供电系统中应用的主要作用是实现监控功能,体现在自动收集系统运行数据上。系统运行数据的自动收集和处理是以配电间隔这一单元为基础,在现场级高压开关柜中直接安装一些数字式的测控装置,例如“PA-100”、“DMR300”、“ACM3720”等。经各个测控装置测控并以集中供电的方式所提供的电源,有效提高了可靠性和抗干扰性能,另外通过直流屏集中或者220V交流电可获得监控器的供电源。设备的运行通过操控指令的传递来自动完成,并随时将系统数据传输到总站的主机上,进而分析和汇集所接受到的信号,通过实际数据的分析,实时了解系统的运行情况,从而完善和优化10kV供电系统的自动化控制。
五、结束语
在电力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实现配网的全面自动化已成为电力系统的发展趋势。在10kV供电系统中应用配电自动化技术,有利于保障供电系统的正常稳定运行,高效满足了电力用户的电能质量需求,提升了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配电自动化在10kV供电系统中的应用[J].刘洋.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5(12).
[2]配电自动化在10kV供电系统中的应用[J].韦潇.智能城市.2017(07).
[3]变配电自动化在10kV供电系统中的应用[J].刘彦齐.广东科技.2013(22).
[4]配电自动化在10kV供电系统中的应用[J].贺敏.技术与市场.2016(05).
(作者单位: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三明供电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