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学霸宋文鑫:学习语文,核心还是在“阅读”

来源 :意林·作文素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ojian425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君:今天介绍的这两位学姐,都是2020年刚参加完高考并且以优异成绩被名校录取的学霸,她们来自河南省示范性普通高中、被北大和清华评为“全国中学名校”的河南太康县第一高级中学。她们平常到底是如何学习的,怎么做到这么优秀的呢?赶紧学起来!
  宋文鑫
  2020年高考语文成绩139分,考入中国人民大学。2017年,她曾代表学校万余学子给太康县第一高级中学家印校区捐建人、恒大集团创始人许家印先生写了一封热情洋溢的感谢信。感谢信字迹清秀、情感真诚、文采飞扬,广受好评。进入高三,多次大型联考,她的作文凭借清秀雅致的文面、清晰严谨的结构、丰厚扎实的内容、烟云飞动的文采、真挚深切的情感获得高分,甚至满分。可贵的是,她没有满足目前的水平,每篇作文都进行新的探索。
  刚刚参加过高考,热爱语文的我很想同大家分享几点语文学习方法,比如如何积累素材,如何提高作文水平等。起初洋洋洒洒写了两千字,但仔细梳理过后,竟发现核心还是在“阅读”二字。
  因为阅读能够带来理解能力、阅读速度的提升、知识面的拓展,有利于汲取思想营养、借鉴写作技巧。这些对备战高考语文,显然十分重要。然而在紧张繁忙的高中时期,花费大量时间品读经典名著、鸿篇巨制无疑是一种奢侈。
  这里,我结合亲身经历,就阅读的内容和方法给大家提几点建议:
  一、细读期刊
  我个人对《文学与人生》和《意林·作文素材》爱不释手,每天都会读上几页。里面的文章短小精悍,妙趣横生,是很好的阅读材料。为什么说是“细读”呢?不少同學可能认为此类书籍只需浅尝泛观,随便翻阅后便可弃置一边,结果读的不少,收获却甚微。我从高二下半学期开始准备了一个精美的笔记本,专门摘抄和剪贴书里令我眼前一亮的素材和句段。厚厚的一大本给了高考前的我满满的成就感和自信心。
  二、诵读课本
  对课本内容的掌握不只是基础,更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语文水平的高度。从鲁迅到帕斯卡尔,从《水龙吟》到《醉花阴》,从《过秦论》到《归去来兮辞》,名著选段、国学经典、哲学理论……可以说,课本,是贯穿整个高中语文学习的知识宝库。“学过了”不等于“学会了”,“学会了”亦不见得“学得好”。高三后期,我每天早晨都会大声朗读课文,复习课下注释,享受温故知新的乐趣。
  三、重读试卷
  我个人认为,高中阶段的语文学习是一个通过应试训练提升素养,通过考试检验素养的过程。一张优秀的试卷所承载的文章或语言优美,内容丰富,或构思精巧,论证严谨,当我们完成一套试卷,不妨重读自己喜欢的文章——读论述文,学习论证思路和方法;欣赏散文,为自己的文章增添文采……试卷既可以检测我们的语文水平,也可以提升我们的语文素养。
  四、品读作文
  对作文而言,我们应多读满分作文,品味,思考,修改,背诵。同学之间也可以交换作文,共同研究和改进。
  因为承担着挑选优秀作文标题的任务,我总会看完班里每一位同学的作文,读得多了,便更能从“阅卷人”的角度,总结写作方法。当然,读别人的文章,不是为了死记硬背。最终,还是要内化为自己的气韵,更加舒服地运用文字表达思想。
  语文学习的确是一个循序渐进,日积月累的过程,尽管它可能不如数理学科提分快,但请不要用功利的眼光审视语文。优秀没有一蹴而就,试题要一道道做,作文要一遍遍改,笔记要一句句总结……真正体味到阅读之乐,发自肺腑地热爱语文,踏实耐心地做好该做的事,或许,这就是学习语文的最好方法。
  最后,衷心希望以上建议对学弟学妹的语文学习有所帮助。愿你们的高考因语文而出彩!
其他文献
有句话叫作“破镜不照”。  破了的镜子就不要再照了。不要对过去了的事情耿耿于怀,努力向前才是最重要的。失败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原地止步也毫无意义。不要停留在原地,快快迈出下一步——禅里也有这种积极的精神。  反省,不是要求你去做自我批评。只是要你冷静地回顾自己。失败了,当然要好好分析失敗的原因。一定要把教训铭记在心,以免再犯同样的错误。不过,反省完了,就不要再耿耿于怀了。  “没事儿没事儿,总有办法
期刊
要是一部小说从头至尾,每一页都扣人心弦,那它肯定不是一部伟大的作品。伟人的生平,除了某些光彩夺目的时刻,总有不那么绚丽夺目的时光。  苏格拉底可以日复一日地享受着宴会的快乐,但是他的一生,大半时间还是默默无闻地和他的妻子一起生活,或许只有在傍晚散步时,才会遇见几个朋友。据说在康德的一生中,从来没有到过哥尼斯堡以外10英里(约16千米)的地方。达尔文,在他周游世界以后,余生都在他自己家里度过。马克思
期刊
崔小龙:“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只要提起花木兰,我最先想到的一定是这句话。  姐姐荣归,亲友齐聚好不热闹,岂能少了好吃的?来,去圈里瞅瞅,挑头肥的宰了,拾掇好了下锅,桂皮陈皮料酒香叶,花椒大料盐巴蚝油,一通撒将进去,糊它两个钟头,应该能烂得差不多,出锅前撒点葱末……我曾一度怀疑,那个初中一年级的崔小龙之所以能成为全班第一个全篇背完《木兰辞》的孩子,完全是出于吃货的本能。可恨当时无知小儿,既
期刊
人种庄稼,天种草。  一场春风,唤醒了沉睡的野草。小草的嫩芽开始刺破泥土露出尖尖的一点。一声春雷,那是一针兴奋剂;一点春雨,那是一滴甘露。  春风拂过的沟坎披上了绿装,染上了诗意。  鲜嫩肥美的草是牛儿绝佳的饲料。记忆中,爷爷奶奶经常挎着柳条筐带着我到田野里去割草。我屁颠屁颠地跟在他们身后,到田野里去撒欢。  在8岁那年,我去割草。家中的两头肥牛是大胃王,能吃能喝。在一群杂牌部队中,我是最小的。别
期刊
1语言  在西单听见交通安全宣传车播出:“横穿马路不要低头猛跑。”我觉得这是很好的语言。  在校尉营一派出所外宣传夏令卫生的墙报上看到一句话:“残菜剩饭必须回锅见开再吃。”我觉得这也是很好的语言。  这样的语言真是可以悬之国门,不能增减一字。  语言的目的是使人一看就明白,一听就记住。语言的唯一标准,是准确。  北京的店铺,过去都用八个字标明其特点。有的刻在匾上,有的用黑漆漆在店面两旁的粉墙上,都
期刊
且说这日宗璞闲来无事,出外胡乱行走。走过一扇大门,迎面一座大假山,写着“曲径通幽”四个字,便知是大观园了,不觉走了进去。  循着幽径弯弯曲曲来到了芍药圃,见一女子卧于石上,满身的芍药花瓣。趋前观看,忽然悟到这是史湘云啊!正好史湘云睁开眼睛,见面前一个老婆婆鸡皮鹤发,站在那里摇摇晃晃,忙起身让座,一面自己低头拭泪。  宗璞笑问:“你是史大姑娘?一部《红楼梦》还未见你哭过,何事伤心?”  湘云叹息道:
期刊
近期,爱上了石川啄木诗集《从前的我也很可爱啊》,尤其是当中的一首短诗:“在漫无目的心情不好的一天,无缘无故地想要去看海,来到了海边。”我悄悄隐去了最后一句,将前两句抄在了自己的桌面上,好像整个人都被笼罩在抑郁的薄雾中。  其实诗的本义不是这样,啄木本人是一个乐观到甚至有一点“嚣张”的人,他嘴上总说“从前的我也很可爱啊”,却透露着一种“我现在也很可爱”的感觉。他的肆意,无论是罢课,还是发表一些不合时
期刊
从初中到高中,语文的格局变了很多,我也在转变,与它打了三年交道后,我对语文有了一些自己的体会,下面就从作文和读书兩方面说吧。  初写议论文,没写多少,便觉得文思枯涩难以为继,以致搜肠刮肚敷衍成篇,内容更是贫乏无料,后来也算幸运,较早摆脱了枯燥的阶段。高中议论文素材名言、优秀文段必不可少,我有几个单独的语文笔记本记这些。  “天地之功不可仓卒,艰难之业当累日月”,做个有心人,课本、资料、课外书籍、同
期刊
【题目展示】  75年前,中国人民同世界人民一道,以顽强的意志和英勇的斗争,彻底打败了法西斯主义,取得了正义战胜邪恶、光明战胜黑暗、进步战胜反动的伟大胜利。75年前,中国人民经过不屈不挠的浴血奋战,打败了穷凶极恶的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者,取得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如今,国泰民安,经济发展,中国正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没有先烈的牺牲就没有新中国的浴火重生;没有英雄的奉献就没有山河无恙;没有功臣模范
期刊
这已经是第四稿了,为了这次作文比赛……  作文比赛,作为理科达人的我本来不想参加,可是班主任严老师说这次作文比赛是集体活动,作为班集体的一员要积极参加,为更多的同学进入复赛创造机会。看着我勉强的神态,班主任又给教数学的妈妈发了微信,我就这样被严老师和妈妈拉进了作文竞赛的赛道。  为了初赛,妈妈把作文比赛历次获得一等奖的作文整理出来,要我每天读五篇:找出富有内涵的句子,列出构思独到之处,模仿精彩片段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