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水浮式桥梁浮箱式承台水动力特性分析

来源 :世界桥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Shunsheng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研究不同设计参数条件下深水浮式桥梁浮箱式承台的水动力特性,基于势流理论,采用水动力软件AQWA对吃水深度10 m、排水量21000 m3的浮箱式承台开展数值模拟和参数化分析,研究承台截面形状(圆形、长方形、端部倒角形、端部圆形、端部尖角形、椭圆形)、垂荡板、承台潜深等因素对其水动力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减小承台迎浪面尺寸、合理调整承台截面形状可显著降低其横荡方向的波浪力,其中,椭圆形截面承台效果最佳;承台横荡波浪力随入射角增大会逐渐减小,同一入射方向下各形状承台波浪力大小关系基本保持不变,可基于主入射角开展研究;垂荡板的设置可有效调整桥梁固有周期,使其避开能量集中波浪周期域,从而减小桥梁运动响应;半潜式承台的受力和经济性均优于全潜式承台.
其他文献
九江市新建快速路上跨铁路立交桥采用(99+250+116)m非对称高低塔斜拉桥,主梁为混凝土箱梁,采用转体法施工,转体长度分别为(95.5+114)m、(132+112.5)m,转体吨位分别为4.14×104 t、4.76×104 t.转体结构主要由上转盘、球铰系统、下承台、牵引系统和助推体系组成,上转盘和下承台采用C55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总高10.3m;球铰最大直径7.2m,高1.49m,分上、下2片.采用有限元软件对转体结构进行空间有限元分析,并根据规范对承载力进行验算,结果表明转体结构受力性能良好,
珠海洪鹤大桥主航道桥为首尾串联的2座主跨500 m双塔双索面叠合梁斜拉桥,其中跨洪湾水道的主航道桥3号桥塔位于防洪大堤背水侧,受现场施工环境限制,塔周梁段无法采用常规的施工工艺进行安装.结合现场地理环境特点及实际施工需要,塔周梁段采用不对称安装工艺,即先搭设中、边跨不对称支架,利用大型履带吊进行墩顶(0号梁段)、边跨侧(S1~S3号梁段)以及中跨侧起始梁段(C1号梁段)安装,再拼装桥面吊机和提梁站,利用桥面吊机悬臂安装中跨侧后2个梁段(C2号、C3号梁段).采用M IDAS Civil软件对不对称施工过程
为了解钢格室顶板对混合梁斜拉桥钢-混结合段受力性能及传力机理的影响,以主跨530 m银洲湖特大桥为背景,采用A baqus软件建立有、无顶板的钢-混结合段局部钢格室有限元模型,在与足尺模型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模型准确性的基础上,分析2种钢格室模型各构件的受力分布及传力比,并研究了钢梁加劲段长度对钢格室受力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2种钢格室模型均处于明显的偏压受力状态,结构底板侧混凝土承担了大部分荷载作用;同一高度处的PBL连接件承担荷载高于栓钉连接件;7000 kN荷载作用下,去除钢格室顶板使连接件承担荷载
常泰长江大桥为主跨1176m公铁两用钢桁梁斜拉桥,6号墩采用平面尺寸95.0m×57.8m圆端形沉井基础,沉井总高64.0m,需穿过粉质黏土-砂土交互层.沉井在精确定位着床后,分3次浇筑井壁混凝土、3次取土下沉至终沉标高.取土下沉遵循“台阶法”,在核心区18个井孔内先清除非盲区地基土,再清除核心区井孔内盲区地基土,至核心区支承作用完全解除后在外圈18个井孔内取土作业,取土施工按照核心区与外圈井孔交替作业的顺序.以下沉系数为1.0,且各个井孔内取土深度达到预定的深度限值作为取土下沉与井壁混凝土浇筑工序转换的
芜湖长江三桥主桥为(99.3+238+588+224+85.3)m双塔双索面高低塔钢箱钢桁结合梁斜拉桥,2号桥塔下横梁采用落地支架法施工.下横梁支架由底模、承重梁、分配梁、牛腿和立柱等组成.立柱采用2排4列φ1000 mm×12 mm钢管立柱,承重梁采用异形变截面工字梁以适应下横梁圆弧段线形,支承于立柱顶分配梁上.通过分层浇筑下横梁混凝土并张拉部分预应力有效减小了支架受力;计算支架变形并结合预压实测数据设置预拱度,有效控制下横梁线形;采用合理温控措施有效减小了因下横梁混凝土水化热产生的裂缝.
为研究不同桥面铺装方案的疲劳性能和经济性,以遵余高速乌江特大桥(主跨680 m钢桁梁悬索桥)为背景,采用有限元法建立钢桁梁节段模型,分析1.0倍设计荷载下,16 mm厚钢板+35 mm厚GA10+40 mm厚SMA13(方案1)、16 mm厚钢板+45 mm厚UHPC+30 mm厚SMA10方案(方案2)、14 mm厚钢板+55 mm厚UHPC+30 mm厚SMA10方案(方案3)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疲劳构造细节处的应力幅值,并对方案2和方案3造价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1.0倍设计荷载下,沥青混凝土铺装方案(
为了解近活动断裂带大跨悬索桥的抗震性能,以主缆跨径(125+485+125)m的双塔单跨钢板组合梁悬索桥——紫坪铺特大桥为背景,采用S A P2000软件建立桥梁有限元模型,计算桥梁结构动力特性,采用非线性时程分析法分析地震作用组合下桥塔和桩基的内力及加劲梁位移,并提出设置粘滞阻尼器的减震优化设计.结果表明:大跨悬索桥高阶振型密集,应重视高阶振型对结构动力特性的影响;E2地震作用下,桥塔和桩基各关键截面弯矩需求均小于截面抗弯能力,符合E2地震性能目标,塔柱横梁地震响应不大,采用常规设计可满足性能要求;纵向
针对传统车-桥耦合迭代算法在计算桥梁应力时程时适用性较差的问题,提出一种简明、实用的移动荷载动力计算方法.该方法利用形函数推导移动集中荷载到时变节点荷载的转化公式,根据轨道不平顺线形和列车蛇形运动轨迹,假设轮与轨始终密贴,计算车辆匀速行驶中的惯性力,将其与车辆轴重作为桥梁振动的激励源,通过MATLAB编写程序自动生成命令流文件,在有限元软件平台实现加载和计算.将该算法应用于重庆千厮门嘉陵江大桥,建立整桥多尺度有限元模型,计算局部细节应力时程,结果表明: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一致,2列列车对向通过桥梁时最大M
泉州湾跨海大桥海上引桥为多联3×70 m无支座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联间设置交接墩,交接墩与主梁固结,联间主梁设置15 cm宽梁缝.针对梁缝支撑与平面模板的安装及拆除难度较大问题,提出2种梁缝施工方案:方案1为梁缝支撑与平面模板同步安装,方案2为先安装平面模板后安装梁缝支撑,综合考虑梁缝支撑体系现场安装及后期梁缝支撑拆除施工工效,尽可能减小施工难度,选用方案1作为梁缝施工方案.通过试验对比分析方案1中梁缝支撑与平面模板的力学性能,选取1块10 mm厚钢板+2块21 mm厚维萨板+1块10 mm厚钢板作为
武汉青山长江公路大桥主桥为主跨938 m双塔双索面全飘浮体系斜拉桥.该桥成桥静载试验3个典型测试工况校验系数不在常值范围,动载自振特性试验未能测出主梁一阶计算纵向飘移频率.为反映大桥的实际受力状态,分析典型异常工况实测数据和计算值,确定支座摩阻力是影响试验结果的主要原因.成桥荷载试验前计算有限元模型是基于理想状态建立,未考虑支座摩阻力的影响,导致静载试验及自振特性试验测试结果异常.采用施加外荷载的方法模拟支座摩阻力,对初始有限元模型进行修正及试算.结果表明:修正后的有限元模型计算值与实测值吻合较好,校验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