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校长工作室”培养方式的思考

来源 :师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0年11月,广东省启动了以“中小学校长工作室”方式开展的中小学校长培养工作,全省首批共建有33个“校长工作室”,各地共选派出首批100名中小学校长进入工作室学习。时至今日,该项培养工程已经开展了近两年。笔者在作为受聘专家参与校长工作室培养工作的过程中,也对一些问题有所思考。
  一、关于“校长工作室”的培养方式
  工作室,原指一种工作、经营、生产方式,其存在的形式多种多样,有的是个人设立的工作单位,有的是由几个人共同建立的活动组织,有的具有公司模式的雏形,等等。许多工作室是志同道合的成员们为了同一个理想、愿望、利益等而走到一起来的小集体、小团体或小群体。
  当“工作室”这种活动形式被广东省教育厅引进为一种校长培训方式之后,校长工作室,就成为了广东省教育厅创新中小学校长培养方式,提高中小学校长的整体素质,加速培养一批具有教育家素质的校长队伍而实施的一种校长培养制度。
  相对传统意义的培养方式而言,这种中小学校长培养方式具有明显的优势。相对一般意义的“封闭式”集中培训而言,“工作室”把培训置于一种开放的现实工作情境之中,从而把培训与工作实际紧密结合起来,体现了教育培训的实践性要求。相对一般意义的“自学式”个体自主培训而言,“工作室”又提供了一种群体互动的工作研究情景,可以创造出“1 1>2”的活动效益。
  而为了超越一般“工作室”难以避免的松散性、随意性等主、客观局限,“校长工作室”加强了组织性、计划性的制度化建设,制定出“四个阶段、十个步骤”的活动规范。
  综上所述,广东省“中小学校长工作室”的制度设计,无疑为创新校长培训方式,更加有效地利用一批“名校长”的资源,加快中小学校长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但是,如果我们进一步思考就会发现,这种以省教育厅这一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主导构建的培训工作格局,要获得可持续发展,会面临着两个根本问题:
  一是在专业支持方面。如何保证这首批33个校长工作室除了开发、利用这些名校长的资源对进站学员进行培训之外,还有足够的专业力量促进这33个工作室主持人自身的持续发展?二是在行政支持方面。除了省教育厅这一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之外,如何构建起一个包括省级、地市级、县市(区)级等各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有机协调的运作体系以保障校长工作室的规范化发展?
  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就可能导致这种培训制度又陷入“虎头蛇尾”的窠臼。
  二、关于“校长工作室”的实施状况
  笔者以受聘专家的身份,参与了汕尾市文学荣校长工作室的培训活动,从而得以对广东省“校长工作室”培训制度的实施状况有直接的体验。总体而言,以汕尾市文学荣校长工作室为例,这些基层中的“校长工作室”,还是比较忠实地贯彻了该项培训制度的设计要求。
  (一)有比较准确的功能定位
  1. 把“校长工作室”作为自身发展的一个新平台。作为主持人,为了更好地履行工作职责,必须主动学习,主动发展,不断提高理论水平,不断提高管理效能,不断总结实践经验,不断提高科研能力。
  2. 把“校长工作室”作为实现校长培训效益最大化的资源整合平台。首先,以“影子培训”的方式让入室参加培训的学员,脱产到主持人所在学校当两周的“影子校长”,与主持人近距离接触,在参与学校的日常管理工作的真实环境和情境中,亲身感受和体验工作室主持人及其学校的办学思想和办学方略。随后,分四个学段进行跟岗培训,形成了“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的螺旋式提高和发展的过程。
  3. 以“校长工作室”所在学校为纽带,把进站学员所在学校连接起来,形成一种跨区域的资源共享、校际互动的合作发展局面。文学荣校长所在的学校位于汕尾市,而进站学习的饶平县华侨中学校长余怀中、平远县城南中学校长黄志东等两位校长所在学校分别位于潮州市和梅州市。这三所学校,通过校长之间、学校行政管理人员之间、骨干教师之间的人员互动,通过三所学校之间的工作交流,通过一些讲座在三所学校之间的巡回演讲,就形成了一种跨区域合作互动的发展局面。
  (二)有比较严谨的培养工作计划
  在《工作室研究培养工作计划》中,文学荣校长根据《广东省中小学校长工作室工作手册》,从培养目标、组织管理、学习研究方式、考核形式、课程培训计划、工作安排等方面制定了比较严谨的工作计划,对进站学员进行了包括制定学习研究规划、脱产学习、问题诊断、课题研究、岗位实践、专家指导、考察学习、撰写论文、学习总结等多方面的指导、培养。
  (三)有比较全面的培训课程
  在工作站培养工作计划中开列的培训课程安排,包括:
  1. 理论课程200课时,包括:中外名著选读(60课时);学校教育管理(60课时);专家课程(40课时);课题研究指导(40课时)等内容。
  2. 挂职学习研究200课时,研究内容包括:学校愿景规划;学校价值观的确立;学校工作计划的产生及制度的建立;教师团队建设;学校德育管理;学校课程管理和质量管理;学校后勤管理;校园文化和特色建设;工作总结评价。
  3. 岗位实践500课时:研究员按照工作室确立的实践目标完成如下任务:完成工作室确立研究课题的研究或实验,形成课题研究论文或实验报告;完成对研究员本学校的改进目标,实践三个提高:一是提高研究员自身的领导能力,二是提高学校的管理率效,三是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综上所述,这些分布在基层的校长工作室,基本上在按照《广东省中小学校长工作室工作手册》中的要求正常运作。但当我们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就会发现,如何保障这种培训方式的实效性,除了强调进站学员个体的主观能动性之外,客观上还有许多制度性建设需要完善。比如,这些实效性通过什么呈现方式反映出来?面对区域性的发展差异以及个体性的水平差异,该如何对进站学员的培训实效给予实事求是的考核和评价?等等。
  三、关于“校长工作室”的发展希望
  在《广东省中小学校长工作室工作手册》中,对“校长工作室”这种培训制度提出了三个明确目标:一是“创新中小学校长培养方式”,二是“提高中小学校长的整体素质”,三是“加速培养一批具有教育家素质的校长队伍”。
  对第一个目标——“创新中小学校长培养方式”,笔者以为,只要“校长工作室”按计划启动,正常运作,并完善其中的制度性建设,这项目标就已经初步实现了。
  对第二个目标——“提高中小学校长的整体素质”,实际上,只要第一个目标达到了,这第二个目标的实现也必然是水到渠成之事。当然,这提高的水平到底有多高,自然另当别论。
  至于第三个目标,笔者以为,别说实现“培养一批具有教育家素质的校长队伍”这项任务有多么艰巨,如果能在这次首批建设的33个“校长工作室”中,让这33位主持人对“具有教育家素质的校长”这一命题有比较清晰的认识和比较自觉的追求,就已经很具革命性意义了。因为,在《广东省中小学校长工作室工作手册》中,设计者很明确地提出了“突出主体性,促进自主发展”、“ 突出合作性,促进共同发展”、“ 突出研究性,实现成果引领”的具体要求,而对校长具有怎样的“教育家素质”,却有点语焉不详。
  笔者以为,以这33位主持人为培养对象,加速他们向“具有教育家素质”的转型发展,不但是可行的,而且是必需的。说是“可行的”,是因为作为名校长的这些主持人,自身已经具备了向“具有教育家素质”转型发展的良好基础。说是“必需的”,是因为我们要建设一个教育大省、教育强省,有一支“具有教育家素质的校长队伍”,是一项必具的硬件。而事实上,就我省当前基础教育发展的现状而言,则迫切需要有一批具有教育家素质的校长作为领军人物,带领我省的中小学教育突破窠臼,与国际先进发展水平接轨。
  (作者单位: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责任编辑 邹韵文
其他文献
这部其中处处是经是典又貌似荒诞不经的中国古代小说经典,几度西游,江湖中便有了传说中的各种译名,令人捧腹,如:《猴与猪:神魔历险记》等,更有好事者相传有译作《一个肉和尚与一群妖魔鬼怪的故事》者。人们谑笑之余,不禁油然而生一番“他们竟如此不懂我们”的感叹。  其实,这些听上去如此不靠谱的书名,都是译者对其所“选译”部分的印象式概括,而非对“西游记”的翻译。“选译”,选的总是合乎“他们”或“我们”的胃口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和个别访谈法,以西部S省1051名农村教师为调研对象,从农村教师职业认同、敬业精神、教学任务、教学方式、工作瓶颈等5个方面调查了农村教师工作的现状,并提出了“创新管理机制,解决农村教师敬业精神退化问题;完善调配制度,解决农村教师分布性矛盾;强化因需培训,解决农村教师结构性矛盾;搭建发展平台,解决农村教师工作瓶颈问题”四点建议。  一、过程与方法  1. 研究方法:2014年,本
一次学校招聘会的间隙,几位应聘者在闲谈,话题围绕着“闹钟”展开。  一位眉清目秀的姑娘,首先分享了自己的心得。她说,上半年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招聘会,晚上睡觉前,自己明明在手机上设定好了闹铃,第二天愣是没响,大好的机会就这样伴随着自己的甜梦白白流失了。从那以后,凡是遇到重要事件,她必定将家人的手机统统拿过来,分别设定好叫醒时间,以防万一。  众人纷纷点头,看来都是感同身受。这时,另一个小伙子接过话茬:
法国分科考,美国考想象  高考在中国是名副其实的“大考”,每年此时都会上演“全家总动员”甚至“全民总动员”。世界上其他国家虽然难见此景,但他们也会有形式各异的大学入学考试。美国的高考叫学术水平测试(SAT),法国的类似考试则叫中学毕业会考(bac)。  与中国一套试卷一道作文题、文理不分的作法不同,法国的“高考”作文题按文科、理科和经济社会科划分,不同科类有各自的作文考题,且会为每科考生提供3个题
(一)行囊  正如过去的终将过去一样,会来的总会来的。  没有商量的余地,没有改变的空间,只有一个选项,不管你愿意或者不愿意,“教师轮岗交流制”就在那等着你,不即不离,即行即走。在轮岗交流的旅途中,不断变换的是你行走的风景和到达的驿站,或者沙漠,或者荒原,或者野坡,或者沟壑,或者花园;永恒不变的是你背负的行囊与匆匆的的身影,或者光彩,或者疲倦,或者丰满,或者鼓囊,或者羞涩。  不做梦,不幻想。我们
记得自己参加高考的头一天下午,父亲特地带我到老家的一条小溪沟去散步。父亲说,儿子,爹不会讲大道理,爹知道你这些天情绪一直非常紧张,担心考不好将来没有出路。爹看你这些时间总吃不下饭,黑天白日地看书做题,爹心里很不是滋味儿。明天就要上考场了,爹不知道怎么才能让你宽心去,就想让你从现在起放下手中的书,忘记十年读书的那些事,和爹一起像城里人一样去外头散散步,松活松活心劲。  爹是个老实巴交的庄稼人,一天到
很多人看中医,都会被给出“湿重”的诊断,特别是夏季。“湿重”是中医特有的概念,到底是什么意思呢?所谓湿,通俗地说,就是该排泄出去但是没排泄出去的废物;如果从西医讲,可能是脂肪,是血糖,是过高的血尿酸,甚至就是没有及时排出去的水,都属于湿的范围。  之所以有湿,还是人体打扫垃圾的能力下降了:一种是相对的,这种人主要是吃进去的东西太多了,超过了垃圾清理能力;另一种就是绝对的,这种人未必吃太多油腻的或甜
今年暑假,我带领本校五年级的24名孩子赴澳大利亚修学旅行,与维州的友好学校——雷昂加沙小学进行了深度交流。来到一所学校,首先看到的一定是它的校门,这几乎是学校传递给人的第一信息。但在雷昂加沙小学,我们却没能找到校门,想留影纪念都没找着地方。这还是一所没有围墙的学校,似乎不管从哪个方向,都能进入校园,校园随时开放并与周边环境相融。学生、教师、家长是这所学校的主人,共同完成着一种独特的校园精神文化。的
课堂上教师的激励、引导语言,不仅具有调动学生思维、调节课堂氛围、推动教学进程等直接关系教学有效性因素的作用,而且还可能影响学生的心灵成长、内心体验、行为反应等深层次的心理发展因素。关注学生心理,因学而行的课堂语言,无疑是建设高效优质的生命化课堂的有效手段。  1. 回应召唤式  课堂是每一个学生的课堂,只有每个学生都获得生长,都能体验成长喜悦的课堂,才能真正实现课堂的高效、优质。然而,当前课堂的实
出于职业原因,我总会在每年高考开考后的第一时间去搜集当年的高考作文题,并不揣浅陋作出粗浅的分析。在做这项工作的时候,我曾兴奋过,也曾沮丧过。个中滋味,真是一言难尽。当我搜集、整理完2013年全国18套高考卷的作文题的时候,觉出的是一种淡淡的失望——或许缘于多年从事这一工作而产生的审美疲劳。  从总体上看,今年的作文题与前几年相比,从内容到形式均未有突破,质量上甚至有所回落。其主旨基本上还是“品不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