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隐性心肌缺血的动态心电图监测护理及其临床意义

来源 :今日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ra_summ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对动态心电图(DCG)监测反映隐性心肌缺血程度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探求护理对策。方法:对194例冠心病患者在DCG中的表现进行监测和分析,并在实行药物治疗后再次监测其对冠脉流量的改善情况。结果及结论:DCG监测有助于评价缺血性心脏的活动性,能及时反映心肌缺血程度;中药复方制剂是对心肌缺血病例进行保守药物治疗和护理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 老年人 隐性心肌缺血 动态心电图监测 护理
  本文对老年隐性心肌缺血在动态心电图(DCG)中的表现进行监测、分析;并针对研究结论提出药物治疗和护理对策。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
  选择按WHO标准诊断的194例冠心病患者,年龄60~85岁,平均年龄70岁,其中男性99例,女性95例。
  1.2 方法
  采用美国惠普公司生产的43420AB型携带式双道24h全息记录仪做DCG监测,受检者将24h内的一切活动和症状做详细记录。
  1.3 判断标准
  采用近年欧美国家所推荐的“三个一”标准,缺血性ST段为丁点后80ms呈水平型或下斜型压低≥lmm,持续时间≥lmin,两阵次缺血之间至少相隔l min,为阵次心肌缺血,并按记录的症状作对照。
  2 结果
  2.1 发作及心电图表现DCG监测记录到心肌缺血表现者106例,其中无任何症状者64例(占60%),共检出心肌缺血1052次,每例发作1~25阵次,ST段压低幅度为1~4mm,最深达5.4mm,无痛性心肌缺血(SMI)1704阵次(占67%)。
  2.2 发作时段SMI与症状性缺血发生频度均具典型昼夜周期,均以5:00~12:00时频率最大,共有520次心肌缺血发生在这一段时间(占49%)。
  3 讨论
  目前对“有心肌缺血不一定有心绞痛”这一事实已确信无疑。常规心电图仅能反映短时的心脏活动,只有在心肌缺血达到一定程度时才能表现出来。DCG监测有助于评价缺血心脏活动性,能够及时反映心肌缺血程度。因为临床上出现心电图ST段缺血改变及/或心绞痛以前已经有了心肌缺氧所致的心肌细胞代谢异常及心脏整体舒缩功能障碍。这些变化并不出现在心绞痛以后,而是发生在心绞痛以前,而无心绞痛的心肌缺血并不能使病人免于发生心律失常及心功能不全。
  SMI及症状性缺血在上午时段发生率增高与病人在该段时间内体力和精神活动有关。此时交感神经活性显著增加,血浆儿茶酚胺水平增高,循环中α-肾上腺素能使血管受体的敏感性改变,易致血管痉挛,血浆皮质醇增高使心外膜血管对缩血管因素的敏感性增高,抗凝血酶水平下降,从而激活冠状动脉狭窄部位的凝血,另外,活动后心律加快,心肌耗氧量增加,也可诱发心肌缺血。DCG监测冠心病心肌缺血(有或无症状),是观察心肌缺血进展情况及评价疗效的一项新技术,特别对SMI具有简便、准确、适时、可重复、可定量等优点。SMI不但可发生于冠心病患者,也可见于正常人,其与心绞痛、急性心肌梗塞及心性猝死的关系极为密切,且发病率甚高,故SMI的防治可有效改善冠心病患者的预后,可以说SMI的防治已成为重要的公共卫生学问题。
  无症状心肌缺血又叫无痛性心肌缺血或隐匿性心肌缺血,是指确有心肌缺血的客观证据(心电活动、左室功能、心肌血流灌注及心肌代谢异常等),但缺乏胸痛或与心肌缺血相关的主观症状。这些患者经冠状动脉造影或死亡后尸检,几乎均证实冠状动脉主要分支有明显狭窄病变。无症状心肌缺血在冠心病中非常普遍,且心肌缺血可造成心肌可逆性或永久性损伤,并引起心绞痛、心律失常、泵衰竭、急性心肌梗塞或猝死,因此它作为冠心病的一个独立类型,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有资料表明,心绞痛患者75%也同时存在无症状心肌缺血,且发作次数是有症状心肌缺血的3~4倍,而在不稳定性心绞痛中无症状心肌缺血者高达84%~90%或更高,无症状心肌缺血病人由于从未诊断过冠心病或不在当时表现为冠心病,对其诊断相当困难,应将老年、安静时心电图有ST T段改变或高血压、高血脂、吸烟、糖尿病、肥胖等易患人群列为首要检查对象。
  目前可以肯定地说,无症状心肌缺血的发作可以引起心脏功能改变,心肌电生理活动及心肌代谢异常,与有症状发作的心肌缺血比较具有同等程度的影响,且具有一些潜在的并发症。因此,对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应做到早期发现、早期治疗,以改善心肌缺血的状态,防止冠心病意外的发生。药物治疗应针对心肌供氧、需氧两个方面,即关键是使氧的供应与消耗重新达到平衡。治疗手段主要为两种:一种减少心肌耗氧量,另一种是改善冠脉血流量。现有心肌缺血的治疗手段很多,单独服用鈣离子拮抗剂(如硝苯吡啶)或β-阻滞剂(如倍他乐克、博苏),均可使心肌缺血发作减少,但两者合用效果更佳。[1]
  在心率较缓慢者,应用硝苯吡啶更为合理,但要注意血压的改变。目前一般采用药物、介入性方法或外科搭桥手术均可减轻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发生。对危险性高、药物疗效差或多支血管病变的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应采取积极的冠脉介入治疗或外科搭桥手术。对在低运动量时出现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患者,也需积极进行内科或外科处理,包括溶栓治疗、PTCA及旁路手术等。目前保守的药物治疗是公认有效而安全常用的方法,它对延长患者的生命和改善患者的生命质量有重要作用。相当一部分心肌缺血的患者兼有高血压症状,因此在应慎用钙离子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药物。
  参考文献
  [1]薛一涛,刘 伟.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诊断价值的研究进展[J].心脏杂志,2004,16(6):581-582.
其他文献
当前进一步深化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思政课教学的前瞻性和前沿性问题,探寻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有效性提升的路径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诉求,通过提升教育者实践教学的意识
世界技能组织(World Skills International)的宗旨是,通过成员间的交流合作,促进青年人和培训师职业技能水平的提升;通过举办世界技能大赛,在世界范围内宣传技能对经济社会发
目的:观察规范化弱视治疗护理与健康教育对青少年依从性的影响.方法:观察对象为2013.8~2017.9我校校医室弱视诊治的137例弱视青少年,为137例青少年提供规范化护理与健康教育服
近年来,随着国企改革和中石化专业化重组的深入,我校加大了转型和发展的力度,承办的高层次培训班也越来越多.在高层次培训班中,受训学员往往具有很高的专业素养,不但在本单位
【关键词】 主动脉破裂 人工血管置换术 危重护理  外伤性降主动脉破裂近年来发病率明显增高,且死亡率极高,大部分伤者在送达医院前已经死亡,假性动脉瘤形成者才有抢救成功的机会。[1]降主动脉瘤的手术方法目前尚未统一,其原因是手术方法的选择必须依据动脉瘤的性质和范围而定。而影响手术成功的关键因素是脊髓保护,也是降主动脉瘤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本科室在2013年9月13号收治一名体外循环深低温停循环下降主
医院感染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是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保障人民生命健康的重要工作,护理人员如能正
作为刚刚崭露头脚的一门新型实践工程项目,深基坑支护技术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在房屋施工建设发展过程中衍生出许多施工工艺和先进技术,推动这我国现代化的发展进程.同时,随着
目的:探讨分析健康教育在小儿哮喘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到2017年6月接受治疗的60例患儿随机分组,主要分为观察组(实施常规护理进行护理服务,n=30),对照组(实
建筑项目施工中,人们通常相对重视主体部分,但是部分重要位置的施工质量与施工水平也会对最后的质量与效果形成特别大的影响,不过这些新型的建筑结构虽然充分的体现出新时代
现代制造企业生产管理中生产计划已经具备新的模式和特点,市场多样化和定制化需求的变化下,生产计划问题日趋复杂.在此基础上,本文分析了在信息化发展下离散型制造企业生产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