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化学教学中对学生的兴趣培养

来源 :学周刊·A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n5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日渐成熟的新教材模式下,化学教学中如何渗透对学生的兴趣培养,是广大教师日渐关注的问题。本文从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的角度,分析了用趣味课堂、多媒体形式、第二课堂等的方法来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关键词:学习兴趣 直接兴趣 间接兴趣 趣味课堂 多媒体形式 第二课堂
  新课程已经运行了七年,其核心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真正参与教学过程。在日渐成熟的新教材模式下,学生的主体地位越发明显。而如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爱上学习、主动学习、对学习有兴趣,则成了广大教师日渐关注的问题。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此可见,在化学教学中渗透对学生的兴趣培养是一个关键性步骤。从心理学上看,学习兴趣是指一个人对学习的一种积极的认知倾向与情绪状态。它又可以细分为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两个阶段。下面我把在日常教学中对这两种兴趣的培养的点滴体会浅谈如下。
  一、巧用趣味课堂,唤起“直接兴趣”
  所谓“直接兴趣”,是指学生对所学教材或对学习过程所产生的直观兴趣。中学生活泼好动,乐于接受新鲜事物。教师倘若能够利用趣味课堂,在第一时间吸引住学生的眼球,让学生觉得化学有趣、好玩,定能很好地唤起学生学习化学的直接兴趣。
  (一)用趣味化学故事唤起“直接兴趣”
  相信很多教师都有这样的体会,每当在课堂上讲化学故事时,学生总会兴致盎然。的确,相对于学习课本的知识,学生似乎更乐于听教师津津有味地说故事。化学世界里徜徉着众多的化学故事,如元素的故事,化学家的故事,物质发现的故事等。教师如果能在教学中适时地加入一点“故事佐料”,让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接受新知识,显然能对学生的兴趣培养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用故事引入新课,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求知欲。例如在讲“油脂”时,我用了这么一个故事引入新课:“古埃及有一个国王的厨师做事经常毛手毛脚,有一天他不小心把一小盆油打翻在炭灰里,他担心国王追究,就用手把含有油脂的炭灰捧出来,后来他洗手时发现洗得特别干净,连以前洗不掉的油污也洗掉了。后来国王发现厨师们的手比以前都干净,那厨师就把秘密告诉了国王。国王十分感兴趣,含有油脂的炭灰为何能将油污除尽呢?你知道吗?”经过引入,学生对这堂新课立刻充满了好奇。这不但起到了良好的开题效果,同时也为之后皂化反应的学习做好了铺垫。
  除了新课,化学故事还能使相对沉闷的复习课、练习课充满乐趣。例如在电化学复习课上讲“格林太太的两颗假牙”的故事、在卤族元素复习课上讲“I2与指纹破案”的故事等,都起到了培养直接兴趣的不错效果。
  (二)用趣味实验唤起“直接兴趣”
  作为以实验为主的学科,化学实验手段自然是趣味课堂不可或缺的好方法。瑞典化学家贝齐里乌斯曾这样说过他的教学体验:当他讲课不做实验时,听课者寥寥无几,而当他讲课演示化学实验时,教室就挤满了人。由此可见实验对于学生的强大吸引力。而利用趣味实验进行课堂引入,能迅速引起学生的兴趣。例如,我曾经尝试在两个班级讲授“硫酸”新课时分别用“黑面包”实验引入新课和按正常教材编排顺序引入新课。两种授课方法对比,明显前者效果强于后者。授课效果好了,学生对方程式的印象也深刻了许多。由此可见在课堂上巧用趣味实验,能让学生的直接兴趣增色不少。
  二、妙用多媒体形式,发展“间接兴趣”
  所谓间接兴趣,是指对学习活动结果的兴趣。学生如果拥有间接兴趣,就会在了解概念的基础上,开始自觉探索变化的本质和规律。因此,间接兴趣,是直接兴趣的升华,是兴趣的高级阶段。倘若学生觉得化学有趣了,但在学习的过程中感觉到知识点难以理解,直接兴趣也会渐渐消失。因此,教师应该致力于将学生的直接兴趣发展为间接兴趣。多媒体形式,就是发展间接兴趣的好帮手。
  (一)用动画模拟发展“间接兴趣”
  要想发展学生对化学的间接兴趣,要致力于思考如何让学生觉得化学课通俗易懂,易于上手。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找到了成就感,就会拥有更多学习的动力。动画模拟就是一种常见的化难为易的多媒体形式。它能将微观抽象的概念形象化,让课堂顿时栩栩如生。
  例如,在“物质结构与基础”模块中,物质的微观结构和性质总让学生“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确,高中生空间想象能力有限,他们很难做到简单地通过课本想象物质的微观世界。这时动画模拟就解决了很多难题。在教学中播放“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形式”“共价键、离子键、金属键的形成”“碳原子的杂化形式”“配合物的形成”等动画,当抽象问题在学生面前变得形象生动,许多难题便可迎刃而解。
  又如,在“有机化学基础”模块中,有机反应的机理是一大难点,若只是口头讲解,学生总觉得生涩。而用动画模拟出取代反应“有进有出”、加成反应“只进不出”、加聚反应“手牵手”时,有机反应的机理问题也就豁然开朗。难点突破了,学生自然就有了更多深入学习的动力。
  (二)用工业生产视频发展“间接兴趣”
  要想发展学生对化学的间接兴趣,还要让学生亲身感受化学在日常生活、工业生产中的实用性,从而激发他们不断探索、努力求知的热情。而结合工业生产视频进行教学,会收获意想不到的好效果。新课改后的教材内容更体现了STS教育(即“科学—技术—社会”教育)的理念,强调了化学的学科技术在社会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要想让学生感受化学的实用性,仅靠课本上的讲解很难取得学生的共鸣。而高中生受到很多因素制约不可能前往众多化工厂实地参观感受。这时候,工业生产视频的播放便可起到很好的替代效果。它可以带领学生走出“纸上谈兵”的状况,使学生足不出户,却身临其境地在到各车间、基地,让学生直观地体验到化学在各行各业中的妙用。例如,在讲“电解池”时,我播放氯碱工业的生产视频,讲“硫酸”时播放硫酸工业生产的视频等,均有不错的效果。
  另外,一些工业视频的播放也有让学生大开眼界、叹为观止的效果。例如,我在讲“硅酸盐工业”时,播放了一段车间生产玻璃瓶的视频,在讲“塑料”时,我播放了吹塑法制塑料袋的视频,当学生看到一个个玻璃瓶被机器“吹出”,一个个塑料袋被机器“吹起”时,无不拍手称奇。相信这些视频的播放,对于学生感知化学的实用性,对于学习化学间接兴趣的培养,能起到一定的积极效果。   三、活用第二课堂,巩固学习兴趣
  当学生拥有了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之后,教师还应想办法让这些成果得到巩固。巩固学习兴趣,仅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还应该结合学生的个性特征开展丰富的第二课堂活动。相对于课堂教学,第二课堂由于其形式多样化、课堂气氛轻松而深受学生欢迎。我认为,第二课堂内容的铺设,应该有一定的针对性,即能与课堂内容同步,与课堂教学内容相辅相成。这样一来,既有了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又能很好地强化学生的知识结构。实现了第二课堂的活用,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能够得到巩固升华。
  (一)用学生动手实验巩固学习兴趣
  在化学学科中,学生最喜欢的第二课堂形式便是学生动手实验。他们既能享受自己动手的乐趣,又能感受现象的神奇。教师可以结合一些与课堂内容同步的题材进行趣味实验的编排。例如,在“氯气”的讲授过程中恰逢学校“科技节”,因此,我安排了学生趣味实验“颜色消失的秘密——饱和氯水使含酚酞的NaOH稀溶液褪色原因之探究”,让学生动手设计实验并亲自证明红色褪去的原因是NaOH被反应了还是酚酞被氧化了,使学生在动手的快乐中更加夯实课堂双基。
  (二)用选修课巩固学生兴趣
  选修课也是常见的第二课堂形式,学生可以通过它来丰富学识,学到更多课本外的内容。将选修课的内容设置与课堂内容相关,在课堂内容的基础上进行相应的延伸拓展,也能起到巩固学生学习兴趣的效果。在高二时,结合“有机化学基础”,我开设了选修课“化学与美容”,讲授了乙醇、水杨酸、维生素、凡士林等有机物在美容护肤中的功效,结合课本内容与学生探讨了烫发的原理、甘油护肤的用途、胶原蛋白护肤的妙用等美容知识。学生在课堂上兴致勃勃,而他们对化学的学习兴趣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巩固。
  正如爱因斯坦的名言所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应该在学生的兴趣培养上下足工夫,唤起学生的直接兴趣,发展他们的间接兴趣,同时想方设法巩固这些兴趣,真正在教学中做到寓教于乐,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化学学科的无穷魅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范杰.化学教学论.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3]沈鸿博.中学化学教材教法.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责编 高伟)
其他文献
新的教学理念对老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老师知识渊博,善于思考。在课堂中能够灵活机动的安排教学内容,处理教学中发生的各种问题。要求学生积极参与,积极思考。从
摘要:培养具有较强英语交际能力的专业人才,一直是当今高职院校英语教学发展的目标。本文介绍了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理念,在分析当前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现状的基础上,论述了基于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高职英语教学的优越性,并且提出了根据这一理论提高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英语交际能力 工作过程 高职英语教学    一、英语交际能力与我国高职英语教学现状  1.交际能力的含义。早在1972年,
国内多数省属本科院校在研究生培养上存在着人才、经费以及科研课题等学术资源匮乏的问题.本文针对学术资源匮乏问题.提出研究生联合培养机制应对策略。研究生联合培养机制是一
小学体育教学既能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放松心情,又能达到强身健体的教学效果。体育教学正确、顺利、成功的实施也正体现了我国素质教育的快速推广。而且小学生正是长身体的时期,在体育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正确有效的身体锻炼能够让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提高。因此,我们要重视小学体育教学,不断地加强体育教学的力度,不断地完善体育教学的方式,不断地培养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习惯。  一、小学体育教学应该把强身健体的思想
【摘 要】文言文理解翻译是难点,学生普遍得分不高。考前总复习时应对症下药,重点强化教材、整体、要点、练习等几个意识,提高答题水平。  【关键词】文言文复习 教材意识 整体意识 要点意识 练习意识    文言文阅读理解是大多数学生比较头疼的,以致有些学生应试时只是蒙、猜而已;而有些学生平时对此下的功夫倒不少,但事倍功半,能力水平的提高并不理想。结合实际情况,笔者认为文言文复习时必须有针对性地强化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