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大学在区域化国际合作中的目标取向

来源 :学术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sb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高等教育国际化更加广泛而深入发展格局下,区域化合作趋势也日益凸显。其动因一是应对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激烈竞争,二是参与主体对提高国际合作效率的追求。本文基于高等教育国际化理论、合作及效率理论和相关经验,从大学这一微观主体角度与合作效率角度,分析我国大学在区域化国际合作中应有什么目标取向,以及实现目标取向的策略选择。本文认为:第一,我国大学参与高等教育国际化应转变目标过度发散的状况,根据自身办学定位凝炼国际合作的方向,尤其注重发展具有更多共同点的区域化国际合作。第二,着力转变大学国际合作浅层次、非连续、短期化
其他文献
本文从十九世纪德国大学学者对科学发展的贡献、十九世纪德国大学理念对世界大学办学模式的改变出发,通过少数事例的追踪,探讨德国大学对世界科学发展的影响。
结核性胸膜炎多见于青年人,近年来有增多的趋势。病程长,病情相对较轻,加之患者对所患疾病的认识不够,有不少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不规则化疗或过早停药现象,导致治疗失败。07年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