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组织 加大投入 重奖激励

来源 :河南教育·职成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y_ywt_2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刊讯(记者 王鹏飞)4月28日下午,河南省备战2014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动员会在郑州召开。省教育厅副厅长尹洪斌出席动员会并讲话。尹洪斌首先强调了举办职业教育技能大赛的重要意义,简要回顾了我省技能大赛工作取得的成绩,分析了目前面临的严峻形势。针对2014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备战工作,尹洪斌着重强调:
  一、精心组织,强化训练
  一是要精心组建专门的工作队伍特别是教练班子。要采取积极措施,组建高水平、强有力的教练班子,结合近几年的参赛情况,认真总结经验,努力查找问题的症结所在,针对薄弱环节,加强指导和训练。二是要进行针对性指导。要加强对竞赛方案、命题的研究,有效地进行训练指导;要加强对选手的心理辅导,重视提高选手的心理素质。三是要聘请专家指导。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积极邀请教育部有关竞赛专业和项目的专家及行业企业的专家到校进行技术咨询和现场指导;派出考察组到全国大赛协办单位、赞助企业考察学习,组织辅导老师到相关企业和先进学校专题学习。四是要定期进行模拟演练。严格按照国赛规程,创设真实的比赛环境,进行实战演练,提高选手的参赛能力。
  二、加大投入,提供保障
  省教育厅设立了省级技能大赛专项经费,支持技能大赛各项工作的开展。希望各省辖市教育行政部门、各院校都要设立技能大赛专项经费,集中人、财、物等各种优势资源,切实加大对竞赛所需实训设备、师资及强化训练等方面的投入,为技能大赛工作提供有效的条件保障。
  三、重奖激励,有效促进
  今年,省教育厅进一步加大对国赛获奖的奖励力度,在原有奖励政策不变的基础上重奖激励。一是对获取全国大赛一等奖的学校要实行“一个优先”“和”“两个直接认定”。“一个优先”是指在申报中央财政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时,予以优先申报;“两个直接认定”是指在申报省级职业教育品牌示范专业和特色专业时,直接认定为品牌示范专业点或特色专业点;在申报省级职业教育示范性实训基地建设项目时,直接认定为省级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同时,对获得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二等奖、三等奖学校的获奖专业,在上述申报项目中,予以加分倾斜。二是对获得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学校的校(院)长,在我省评选省级职教专家、省级职业教育表彰等方面予以倾斜,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评选、表彰。三是对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取得突出成绩的学校和市县,给予特别奖励。如2013年教育厅对河南信息工程学校、郑州市电子信息工程学校、洛阳市职教教研室等给予了特别奖励。
  尹洪斌希望全省上下共同努力,凝心聚力,力争在今年的全国大赛中再次取得更大成绩。
  郑州、洛阳、新乡、漯河市教育局主管局长、职教科长,参赛省辖市职教教研室主任,参赛学校校长、副校长及技能大赛具体负责人、省教育厅有关处室相关人员等140余人参加了动员会。会议还印发了《河南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公布参加2014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强化训练选手名单的通知》。在动员会上,郑州市教育局、洛阳市教育局、河南信息工程学校、郑州市电子信息工程学校、洛阳旅游学校等单位进行了交流发言。这些发言围绕技能大赛总结成绩,交流经验,探讨问题,并对备战工作提出了很好的建议。
  郑州市教育局副局长 葛 飞:
  把竞赛标准当教学标准,在教学中培养竞赛能力
  我们主要是从以下三方面着手:一是高度重视。20年来,郑州市坚持每年开展一次全市层面的学生专业技能竞赛。市教育局要求全市各中职学校在参赛前必须开展每个学生都参与的校内专业技能竞赛,市教育局技能竞赛组委会成员要到各学校全程督导。二是加大投入。郑州市教育局坚持拨付专项经费,专门用于开展校内技能竞赛、参加国家、省、市级技能竞赛。2014年,全市9所市直学校技能竞赛专项经费预算为342万元。另外,2013至今,郑州市建立了6个专业技能工作室。计划到2015年年底,郑州市将建成20个专业技能工作室,基本涵盖主要骨干专业。三是及时指导。坚持每年投入专门的资金和人力开展相应的竞赛培训和督导工作。市教育局每年都会投入大量的资金,分专业聘请专家开展相应的竞赛辅导培训,以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训练的辅导水平。在备战省赛和国赛期间,市教育局还要到各参赛学校进行专门的督导,尽可能为学校提供相关信息和技术指导。
  洛阳市教育局副局长 介建中:
  以技能大赛引领教学改革,全面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
  洛阳市教育局要求中职学校把技能竞赛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我们认为,竞赛是对学校教学质量的最好评价,也是对学校组织管理能力的一个最好检验。为此,我们按照上级要求建立了职业学校技能大赛制度,使技能大赛形成了一种全员参与的群体活动。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是做好职业教育技能大赛的关键环节。在洛阳市第一职业中专、洛阳旅游学校、洛阳市铁路职业中专等许多学校,从组与组、班与班的对抗到校级技能大比武,从校级竞赛到市级竞赛,从市级竞赛到省级竞赛,再由省级竞赛到国家级竞赛,各级各类竞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校园技能竞赛已成为洛阳市职业学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加大投入力度,是做好职业教育技能大赛的重要支撑。从2010开始,洛阳市教育局建立了稳定的经费投入机制,每年固定投入技能大赛专项资金,奖励资金与省奖励资金1∶1配套。
  洛阳旅游学校校长 韩会超:
  学校领导要当好大赛的“服务生”
  洛阳旅游学校借助大赛的平台,提出的整体工作思路是,“以竞赛带动教学,用教学提高技能,使学生的普遍提高与重点培养有机结合,让教师的日常教学与深入教研相生相长”。我们提早着手,认真选拔,精选参赛梯队。我们将金牌辅导教师与优秀青年教师进行组合,更快地促使青年教师骨干团队的形成。大赛在即,第一,我们将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聘请行业专家亲临指导。我们将请回历届国赛金奖的获奖者,为即将参赛的新选手介绍经验,增强参赛选手的心理素质和应变能力。第二,要抓住最后的冲刺时机,加强培训的力度和强度。学校领导要当好大赛的“服务生”,服务于培训教师,服务于参赛学生,服务于赛前准备的每一个环节。对于比赛中的需要和要求,领导要实行首问负责制,用速度与效率确保大赛各项准备工作的顺利实施。第三,对教师和学生实施封闭式训练,使备赛工作成为学校的阶段性首要工作,学校加大对比赛的精力和财力上的支持。
  河南信息工程学校校长 孙立国:
  把竞赛训练和日常教学更紧密地结合起来
  我校连续7年参加国赛,共取得6个一等奖、7个二等奖、22个三等奖。我们的主要做法和体会是:高度重视,把竞赛当作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提升学生技能的重要抓手;周密安排,把竞赛当作课堂教学过程再升华的有效途径;刻苦训练,把竞赛当作展示学生技术技能水平的平台;凝心聚力,把竞赛当作检验团结协作精神的一把量尺;平战结合,把竞赛当作推进学校全面发展的助推器。
  几点建议:一是要把竞赛训练和日常教学更紧密地结合起来。省里应组织力量對大赛进行分析研究,把课程教学和大赛标准以及动态信息结合起来,从中找出找到能够指导教学改革的信息,然后把这种研究成果转化成课程改革项目并做成课程模块进行推广。二是要建立、完善与竞赛相关的激励机制。我们建议对在国赛中获奖的学生,给予免试保送进入省内高职、高校相应专业就读的资格;对指导学生参加全国技能大赛成绩优秀的教师,在专业技术晋升、聘用、评优和评先等方面给予优先考虑;对竞赛中成绩突出的职业学校加大奖励力度,并在实训基地建设、项目申报、职教经费投入等方面给予重点倾斜等。三是要强化行业、企业对竞赛工作的参与度。
  郑州市电子信息工程学校 支德银:
  正视困难,积极备战
  通过省内选拔,今年我校将在国赛中派出15人名选手参加7个项目的比赛。今年,我们面临的形势更加严峻:一是多项传统优势停赛了;二是给排水、机器人技术、智能家居安装维护等项目与专业课程的结合程度还不够紧密;三是新增项目如电机装备与运行、户式中央空调等,设备的购置、师资培训、选手的培养等方面都没有进入稳定的周期。
  虽然有困难,但我们也在努力克服。一是总结和吸收以往的经验,在“走出去,引进来”这个关键点上做好文章,采取进厂实习、校际交流、省际交流等一系列手段,让教师和学生通过多种渠道汲取经验。二是针对国赛标准,加大设备投入,利用专项资金及时购置新项目训练所需设备,集中财力、人力保障训练耗材的供给。三是结合备赛制订方案,结合选手特点制订训练计划。我们根据种子选手的个性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调节、综合基本功训练、专项突破训练等培养环节,真正把训练工作做到有的放矢,不走弯路,提高效率。
  (责编 张红延)
其他文献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按照2014年度教育厅工作总体部署,总结2013年的工作,分析当前职成教工作面临的形势,安排部署今年的工作。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充分肯定2013年全省职成教工作成绩  2013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职成教工作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以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为目标,认真贯彻落实“三改一抓一构建”和“六路并
期刊
太原市创建学习型城市包括理论、政策和现实三个方面。终身教育理论、终身学习理论、学习型社会理论为太原建设学习型城市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武器;《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的战略目标,为太原建设学习型城市提供了重要的政策依据;践行“对标一流”工作、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推动城市化进程,为太原建设学习型城市
期刊
在学校组织的读书活动中,我有幸读到了李政涛博士所写的《教育常识》一书。该书荣获“《中国教育报》2012年度教师最喜爱的100本书”以及“《中国教师报》2012年度教育图书价值榜十大好书”等殊荣。一经打开,书中字里行间所流露出来的对人性的剖析、对教育的剖析、对教师的理解与尊重便使我震憾。它让我产生阅读的渴望,也让我为自己在教学工作中产生的心理纠结找到了答案,重新拾得那久违的“坦然”。  阅读,是教师
期刊
在“知天命”与“耳顺”之年的中段生命时光,来到了“旦复旦兮”的大学学习数日,甚幸矣。  临出发,一青年同事羡慕啧啧:哇,去上海,可以去奥特莱斯了。奥特莱斯是何物?在何处?俺“一头雾水”也。  哎唷,不去不知道。这里是上海市区南部的青浦别墅群中的一个购物中心。A区是“国际一线品牌”,如阿玛尼、巴宝莉等;B区和C区有休闲服饰POLO、TOMMY等;运动服饰有阿迪达斯、耐克工厂店等;还有牛仔服、箱包、鞋
期刊
付中承,河南省工艺美术学校校长,郑州轻院轻工职业学院院长。1953年9月生,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学历,教授,硕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河南省职业教育专家,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河南省学科带头人,河南省工艺美术职业教育集团理事长,河南省美术家协会设计艺术委员会主任。长期致力于艺术设计教育领域的教学管理、理论创新与设计实践研究,取得显著成效。  本刊曾于2010年第4期刊登了题为《软实力
期刊
在我校自2010年试行学分制以来,目前出现了百花齐放的新景象。学分制弹性中有规范,规范中有激励。以下便是我的一些感受:  一、教育教学的激励性  选修课的开设改变了教师以往“一人一课”单调循环的现象,教师课程的开设从“一人一课”转变为“一人多课”;选修课的开设改变了教师以往讲授者的角色,教师的角色从单纯的讲授者转变为校本课程的研发者;选修课的开设改变了以往一些课程的单独割裂,课程设置出现了选修课和
期刊
目前,职教学生就业形势良好,但不少毕业生工作几年后纷纷反映,“只能在一个岗位上‘折腾’”“想学习深造找不到渠道”。的确,从高考、考研、考博甚至博士后,到社会上的自学考试、成人教育等等,我国高等教育体系已很完善,而职业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获得再学习的渠道却并不畅通。  苏州建设交通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校长杨建良表示,学校正在探索“五年制高职与普通本科5+2分段培养”试点项目,与本地两所本科院校合作培养应
期刊
2009年到现在,学分制已经在郑州市试行了三年多,作为一名学分制软件管理员,这三年多来,我目睹了学分制实施以来学校的新变化,也听到许多一线任课老师对学分制的各种看法。  2009年上半年我还在一线教语文,但之后学校的语文课周课时逐渐从五节压缩到四节、三节,最后是两节。语、数、外等基础课老师因为没课上也陆陆继继地转行到行政岗位或是转教其他专业课。我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来到教务处,并接手学分制工作的。  
期刊
张海明,一个普普通通的大學生,毕业于河南工业贸易职业学院机电工程系,主修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在总结自己的创业之路时,张海明说了一句话:机遇永远留给有准备的人。作为一个寒门出身的农家子弟,作为从高职院校刚刚毕业三年的普通大学生,张海明的创业故事自然不能和那些白手起家然后拥有巨额财富的创业奇人相比,但他的创业故事依然感动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创业之路注定艰辛,一步一个脚印,汗水浸着辛酸。从筹划创业到开
期刊
第十届全国中职学校“文明风采”竞赛总结交流座谈会、颁奖典礼在北京举行  2013年12月20日,第十届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竞赛总结交流座谈会、颁奖典礼在北京举行。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做了讲话。座谈会由教育部职成教司司长葛道凯主持。  经评选,在参加全国决赛的4810件作品中,获一等奖151个,二等奖315个,三等奖445个,优秀辅导教师奖651个,学校组织奖409个,省级竞赛贡献奖16个,卓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