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旭的小纸条

来源 :故事家·花开不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one6012879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话剧舞台上,朱旭在经典劇目中塑造了一系列经典形象。而在影视领域,朱旭54岁时初涉影坛,2018年获得“中国话剧杰出贡献奖”。他的表演,不着痕迹而又精准到位,风格以风趣幽默、细腻传神著称,其周身散发的悲悯温情气质,在众星云集的北京人艺独树一帜。
  朱旭最爱把自己的台词写在小纸条上,一有空就从兜里掏出来看,一直在琢磨,看该怎样能把台词说得更好,几十年的“小抄”是朱旭的习惯。
  2003年,北京人艺在打造新戏《北街南院》时,有一段台词是朱旭自己改编的,他把台词工工整整地抄在几张小纸条上。为了声情并茂地完成好这段独白,朱旭经常把这些小纸条揣在兜里,坐车的时候、散步的时候常拿出来看看,还经常晚上站在自家的阳台上反复琢磨。
  朱旭的舞台谢幕演出是2012年10月的《甲子园》,那部院庆献礼大戏中,朱旭的角色很小,却依然成为他的高兴时刻。小纸条同他家的春饼一样,几乎成了朱旭老爷子的标志。那次也不例外,虽然戏份同以往自己演过的主角相比少了许多,但依然少不了小纸条的陪伴。每演完一场戏,朱旭都会掏出小纸条来温习下一场。
  蒋雯丽在与朱旭合作《大地之子》《日落紫禁城》《刮痧》《我们在天上》的时候,经常看见朱旭手里拿着小纸条看。朱旭对蒋雯丽说:“你千万别小看这些小纸条,俗话说,好记性还不如一个烂笔头呢,有些台词我就是通过看这些小纸条并琢磨后才记住的。”蒋雯丽特别受触动,受益匪浅。
  朱旭在舞台上不拿老艺术家的范儿,认认真真地塑造着每一个角色,“小纸条”成就了“大艺术”。
其他文献
时光很残忍,可它也足够温暖,它在我还少不更事,无法领悟生命的重量时,结束了爷爷的人生,也带领我不断地成长,让我逐渐明白,爱是永恒。  在我很小的时候,父母外出打工,把我留在爷爷身边,因为年纪小,就算犯了错,爷爷也总舍不得骂我。  小时候那会儿多机灵,知道爷爷是宠自己的,哪怕对方板着脸训话,也从不害怕,偶尔自己也觉得自己做得太过分,就可怜巴巴地撒娇。爷爷拿我没办法,原本垮着的嘴角立马上扬,怒气在一瞬
期刊
鸦雀无声的考场,数学期末考试中,同学们都在答题,只有我焦灼地盯着卷子,大脑里一片空白。忽然铃声大振,监考老师面无表情地收回考卷。  我急得大哭,然后从睡梦中醒过来。  自从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考砸以后,我就掉进了考试的噩梦中,每次噩梦里我都像赶鸭子上架一样对着满卷的数学题无所适从又紧张万分,每次从梦中醒来,我的手心里全是汗。  这一切全怪自己。  曾经我是一个多么优秀的学生,品学兼优,勤奋刻苦,中考
期刊
云里雾里,昼夜攀岩;一路高歌,逐日追风。对于华山的向往并非一朝一夕一念之间,而在三年的朝思暮想中。作为礼物,赠予热血沸腾的青春。那些日子,我的生活是灰暗无度的,压抑的神经找不到释放的出口。日日在硝烟四起的教学楼上静候日出的温暖,从微寒的颤意等到挥洒的肆意。那一刻,日出在心中弥足珍贵,华山在脑海中赫然耸立。  想要为华山辉煌壮丽的日出赴汤蹈火,必须要经历难熬的攀登,登上海拔2090米的朝阳峰。这一切
期刊
我从未掩饰过我对北欧的喜爱,就好像我从未掩饰过对于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崇拜。北欧高耸入云的树,北欧极昼极夜的天空,才诞生了奥丁的传说,才孕育了维京人的战吼。越是往北,越是直白到不加掩饰。  我放弃了飞机,选择游船从丹麦出发抵达挪威,这片海域是波罗的海中最美丽的存在,安徒生童话里让星辰都为之动容的小美人鱼便是居住在这里——“矢车菊般的大海”。海风扑面却一点儿都不凛冽,刚好裹着裙摆勾勒出姑娘们健美的腿
期刊
青海小姐妹的上学路:骑马100公里,翻越5000米雪山  周桑一家四口住在青海省无人牧区,放牧是周桑家赖以为生的收入来源。周桑家虽然世代放牧,没有接受过正式的学校教育,但他的两个小女儿——卓玛两姐妹都在天峻县苏里乡小学求学。学校离家100多公里,途中要翻越5000多米的雪山,同时正赶上夏季牧场向秋季牧场转场,骑马爬山约需要3-4个小时。翻過雪山后,他们还得骑上80公里的摩托车才能赶上开学时间。(来
期刊
从华中科技大学材料学院获悉,93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崔崑又拿出180萬元,注入到他和夫人朱慧楠教授2013年设立的“勤奋励志助学金”,帮助品学兼优的贫困学子。据了解,“勤奋励志助学金”设立至今,崔崑院士和夫人共捐资600万元。2013年,崔崑将一家人省吃俭用积攒的420万元捐给华中科技大学用于设立助学金。对助学非常大方的崔崑夫妇生活上却一直很节俭,崔崑院士的一件衬衣可以穿30年。(来源:科学网)
期刊
四川成都都江堰举行的第九届世界体育舞蹈節,作为年龄最大的参赛选手,徐彤吸引了场内所有人的目光。她和72岁的搭档庄先生,在常青组12队人马的角逐中,夺得第三名。徐彤不是第一次参赛了。生于1939年的她说起话来精神抖擞又不紧不慢:“第一次比赛好像是2001年,年代久远,都记不太清了。”2003年,徐彤开始参加四川省体育舞蹈(国标舞)锦标赛,直到2013年,她与搭档拿下十连冠,最高荣誉从未旁落。跳国标舞
期刊
她是“两弹一星”元勋郭永怀的遗孀,被称作“中科院最美的玫瑰”“中关村的明灯”……没人数得清,中科院的老科学家,有多少是她的學生。最终,时间定格在2018年10月12日1时26分,李佩先生因病逝世,享年99岁。“像,真像,像当年一样优雅。” 鲜红绸布落下,塑像露出,现场不少人发出感叹。2018年10月14日,在中国科学院大学建校40周年庆典上,我国著名语言学家、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李佩塑像揭幕。(来源
期刊
他是一名90后化学老师,一个多重跨界的“麻辣教师”——他像明星一样出现在课堂上,用开演唱会的方式进行教学,甚至让学生叫他“亚洲男神”;他一言不合就唱歌,课堂上的知识点都被他編成段子、rap、freestyle。他就是重庆市育才中学化学教师赵镭,在他身上没有传统教师那种沉稳严肃的痕迹,而是阳光、欢乐、幽默,有时还有一点“自恋和浮夸”。也许,他为了让学生轻松学习、快乐学习、爱上学习,不断探索、不断尝试
期刊
“复眠”(网名)是一位16岁的宁波高二女生。从小热爱绘画的她,在国庆假期里,做了个让人吃惊的选择——她来到宁波鄞州人民医院的肿瘤科病房里,走近乳腺癌病人,用自己的画笔为她们画画,陪她们聊天。她不想简单地给他们贴上“病人”这个标簽。在她看来,这些病人所迸发出的生命力,让“活着”变成了一个全新的名词。回家后,她写下一篇千字长文,题为《十月一日晴》,记录下她一天的人生感悟。文章的最后,她写道:“我被她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