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酸在Aucore@Ptshell/Pt电极上电催化氧化的原位SERS

来源 :物理化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xiete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用化学还原法合成了Aucore@Ptshell纳米粒子,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X射线衍射(XRD)等技术对纳米粒子进行表征;采用电化学原位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技术对甲酸的电催化氧化过程进行了研究,成功地获得了甲酸在Aucore@Ptshell/Pt电极上解离吸附的原位SERS.结果显示,在开路电位时,甲酸能在Aucore@Ptshell/Pt电极表面自发氧化,解离生成强吸附中间体COad和弱吸附中间体HCOOad,在电位为+0.10V时检测到氧化产物CO2的谱峰.研究结果表明,Aucore
其他文献
采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法合成了聚苯乙烯-b-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PS-b-PNIPAM)两亲性嵌段共聚物,并以其为模板,聚乙烯亚胺(PEI)作为银离子和嵌段共聚物PS-b-PNIPAM的交联剂以
采用脉冲激光沉积法在不锈钢基片上制备了纳米结构的CuF2薄膜,其充放电性能显示该薄膜具有540mAh·g^-1可逆容量,对应于每个CuF2可与2.0个Li发生反应.其循环伏安特性显示
以SiO2表面的富水吸附层为纳米反应器制备CuO纳米粒子.不同水量下的吸附量测定、溶剂置换和反应后吸附对比实验结果表明,SiO2表面存在吸附水层,并且该吸附水层是反应的主要场
通过详细的热力学计算和推导,对高铁CaO-FeOx-SiO2(CFS)体系(铁含量50%-60%,x=1-1.5)氧化过程中铁氧化物的价态和组分相赋存状态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结合SEM、EDX及XRD确定物相组
从大理石芋螺毒液中分离得到一种新型的含有D型氨基酸,并属于M超家族的芋螺毒素——芋螺马芬.应用2DNMR方法测定了芋螺马芬在pH5条件下的三维结构,由205个距离约束,8个二面角
利用电沉积法将纳米Pt固定在巯基丁二酰胺铜(II)自组装金电极(Au/CuL)表面,制备了一种纳米催化电极(Au/CuL/nanoPt).分别以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原子力显微镜(AFM)、光电子能谱(XPS),表
在PC+EC+DMC复合溶剂体系中,研究了Et4NBF4(四氟硼酸四乙基铵)与LiPF6组成的复合盐电解质对石墨负极材料界面性质的影响.用循环伏安和恒电流充放电测试方法研究了电解液与石墨负
用浸渍法制备了不同La2O3含量的Ni/La2O3/γ-Al2O3催化剂,用CH4/CO2体积比为1的混合气体模拟沼气,考察了La2O3对沼气重整制氢催化剂Ni/γ-Al2O3的结构及催化性能的影响.运用X
采用线电爆炸(WEE)方法是在高温、高压的环境中将Zn-Cu合金(w(Zn)=0.65))制备成平均粒径为60-90nm的Zn-Cu复合纳米颗粒,在500℃焙烧2h得到纯净的ZnO-CuO纳米复合氧化物.通过XRD和S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