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霞的诗

来源 :绿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njaminzs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陈霞,又名蕙风,祖籍绍兴,曾供职于安吉报社、安吉电视台。自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文学创作,先后在《上海文学》《黄河》《浙江诗人》《国家诗歌地理》《湖州日报》等报刊发表组诗,至今创作诗歌600多首。
  春天的晚上
  夜阑时分,迷醉于
  窗外三月的风
  蛰伏的情事在柳梢窃窃私语
  白梅凋谢,如纷纷花雨
  她在窗口停留,让你
  毛孔里积蓄飘泊的梅花香
  踏春者小小的愿望
  犹如春天的每一个细节
  都与绿色有关
  在淅淅沥沥的雨水里
  必得用心去回应春天的心跳
  才懂得大地的脉搏,那么强劲有力
  残存的冬寒,静默,仓促退场
  蛰居的一条毛毛虫
  在惊蛰的第一声春雷里
  破土而出,接受
  节气给予的平等待遇
  一粒种子被归还泥土
  春风里,活色生香
  一个半梦半醒的孩子
  坐在夜的深处发呆
  是什么惊醒他的梦
  我想,一滴雨就是一个宇宙
  夜色再深,也要
  努力去体验生活的美妙和缤纷
  春天,我为之发呆
  春风一路肆意涂鸦
  撒开双腿在田野上奔跑
  一夜间绿满枝头
  把一幅春天美图挂在天空下展示
  而我,只管耐心地坐在河岸
  敲一敲早春二月的冰河
  在融化的瞬间
  问问鱼儿东风送暖的感受
  河边站着一枝孤零零的白梅
  堆满云彩非常耐看
  因为春风吹来落下一片片花瓣
  整个下午我被一杯梅花香包围
  春天一来,春光就明媚
  草木纷纷脱掉消瘦的外套
  忘记漫长冬夜里沉寂无边的黑
  忘记指尖曾经说出的冰凉词汇
  破土而出的芽,露出半张素脸
  青涩得让人眼睛生痛
  春天是唐诗宋词里的桃红柳绿
  春天是万物苏醒后的蠢蠢欲动
  我不由为之发呆
  在春天,常常迷失于一花一草
  忘记回家的路
  春天的绿在枝头上召唤我
  年复一年地遇见
  如果,年復一年地遇见
  是前世之约
  就让,这花开花谢飞满天的景致
  还给天空还给
  大地,还给泥土的爱情
  可是,为什么,在你纷纷扬扬里
  脚步总是为你停留
  春风十里,铺一地嫣红
  到底哪一片花瓣上
  有我亲手为你写下的诗
  我已忘记,从前,从前是哪一年
  年复一年,你在我窗前
  开花,凋谢
  闹得死去活来,活来又死去
  时光的树梢上,诗人吹起了口哨
  往事随风,将逝,樱花雨纷纷
  薄凉的春天哪,雨水也纷纷
  在一棵花树下,不得不思考
  我与一朵樱花的共同命运
  轮回里,轻如微尘
  睫毛上,一滴忧郁的泪,沉默不语
  花开花谢,新的一天又开始
  一场大雨
  一场大雨,突然而至
  漫天都是三月飞花,狂舞
  一朵乌云落下,褪去大地华丽的春装
  谁来收拾,一地落红、残妆
  狂风,暴雨,雷声,尘土里尖叫
  慌不择路的行客匆匆,其实
  你早应该知道,一场大雨
  来临之前,上天发出的预告
  一枝花草,被撕裂被摧残被蹂躏
  尚未来得及道别,就被风吹散
  离开亲密树枝,又不知
  会飞向哪一块泥土,不堪一击的宿命
  想想草木的一生,人类共同的命运
  历经悲壮的风雨洗礼
  让重生的面孔,清明,清亮,清新
  有多少花草凋零,就有多少花草向死而生
  大雨下个不停,千丝万缕,坐在阳台上的人
  随手拿来一本书架上的书
  就着风雨声,一个字一个字读下去
  老 墙
  每天经过的小路
  长满野草,藤蔓伸向更远处
  一些植物扶着老墙,想让身体挺直些
  一次次走过这里
  也一次次遇见大树
  因为太高,我要抬起头来仰望
  因为弱小,我就在树下站一会,看看老墙
  风吹过来,会带来一些季节的声音
  杂草丛生的小路,一面老墙
  满脸苍凉,身上落满尘世的忧伤
  索然面对,这个凉薄的秋天
  到底是植物装饰了老墙还是它
  依附植物,了此残生
  没有一个人从墙那边走出来
  更没人关注它的一生
  有过怎样的伤痛、欢喜和绝望
  老墙上,移动的一道道斑驳光影
  许与人类光怪陆离的想象
  岁月的影子碎碎合合
  丢失的往事,枯叶,落了一地
其他文献
一  1972年的春节,较往年晚了许多,过年时,已“打春”十多天了。年还没过完,正月初五夜,我家里聚集了许多人。这些人都是我的亲戚,有祖辈有父辈,还有成年的同辈。他们都神情严肃,抽烟的人,一支接一支抽劣质纸烟,不抽烟的默着声低头沉思,看他们的神情,我便知道,有一件重大的事,将要在我家发生了。   信,非得带孩子走吗?   沉默是被那位我叫四爷爷的长者打破的。信——是在叫我父亲——父亲的大号叫姜
期刊
梁斌,男,汉族,1963年1月生于四川梓潼,大专文化,1982年走进军营,历任战士、班长、文化教员、营部书记、团政治处组织干事、政工科副科长、宣传科科长、师文联常务副主席,现任兵团文联组联部部长。  2017年2月—2020年2月,选派第三师五十三团八连“访惠聚”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  消除贫困自古以来就是人类孜孜以求的梦想。兵团文联驻五十三团八连“访惠聚”工作队從进驻连队那天起,便把群众的冷暖
期刊
戴国华,男,浙江长兴人,作品散见《青年文学》《星星》《浙江诗人》《诗歌月刊》《诗选刊》等刊物。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湖州市作协全委会委员,省作协第三批“新荷计划”人才,出版有诗集《在江南,遇见你》,合集《一三一四》《箬溪风云》。  迷 失  乌鹊的号叫刺破雾霾,隐匿,  在这个春天无法生长。如同荒芜  逃不出祖宅的墙门,悲恸  跨不过血脉的河流。  我们都可能在一场雾霾里迷失,  作为线索的枝丫错综
期刊
舒航,1966年生,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湖州市作协诗创委副主任、南浔区作协副主席。写作三十多年,发表诗歌、评论、散文200余篇,入选《新生代诗选》《浙江先锋诗歌》《浙江诗典(1976-2006)》《2006中国新诗年鉴》等。  岁 月  流水的付出。否决不掉河底的石头  河边叫嚷的小商铺,晚上  十一點半还未打烊,叫春的猫  不叫,打着哈欠,陪伴在老人床头  这是一位即将离开的老人  唯一的儿子正
期刊
1  岳母打来电话,我们正在钓鱼。如同以往,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一条鱼也没钓上来。林冉和小岚早就不耐烦了,跑到一边玩沙子。三十米外,一个大胡子男人不断抛竿、收竿。同一条河,鱼更钟爱他。新买的鱼竿,本来预想会有新的收获,可惜还和往常一样。   夕阳挂在对岸的树梢上,水面粼粼波光,我的眼开始疼,鱼竿和水面失去平衡,眼里尽是星星点点。小岚用一把小铲子在河边挖出了一个坑。此刻,她正准备在坑和水面之间挖一
期刊
王伟卫,男,70年代出生,浙江长兴人,浙江省作协会员,当地村支部书记。诗歌作品散见《青年文学》《山东文学》《诗歌月刊》《诗潮》《江南》《浙江诗人》等。  故人艳  风在窗外,裙摆不用及地  束腰的黑,种在灯光下  如一株植物,打开芬芳  长一寸,就要击中五月的三寸  多么幸运,不至淤青  悬崖边,还能做一棵松  挺拔,或躬身  你经过,原谅了我举着白云的白  撩开半掩的蓝天,不说粉墙黛瓦  不说囚
期刊
石人,本名石鹏飞,浙江湖州人。诗作发表于各种期刊,部分被收入各种诗歌选集和年刊,曾获《星星》《飞天》《青春》等诗歌奖十余种。  周末访钱山漾遗址  申嘉湖高速公路凌空飞渡,与钱山漾干涸以后交叉  形成复式犄角,那尖锐的外延部分簇拥着  一群新人类,他们在滑行中起居的速度超过钢铁熔化  锻造惯性形状的时间。大腿浑圆。食物炙为灰烬,  抛洒在空旷中如野草生长,谁还能踏进这里  翻开填土寻找一条女性之鱼
期刊
丰收,落生丝绸古道驿站,成人西部荒原。有《西上天山的女人》《镇边将军张仲瀚》《蓝月亮》《西长城》《珠穆朗玛的眸子》《童话青格里》《还是那轮天山月》《骆驼峰》等问世。获天山文艺奖、国家五个一工程奖、徐迟文学奖、中国报告文学奖、鲁迅文学奖等奖项。  沿天山北坡一路西行,走过冰蓝色的赛里木湖,就进入伊犁河谷的门户果子沟。   传说,果子沟为成吉思汗西征大军铁蹄踏凿。与其说果子沟是西进伊犁的第一道关隘,
期刊
德良,姓氏文刀刘,陕西华州人氏,乃名其祖父所命,降生至今未曾更改,另无其他字号。上天总会天设地造,古人亦成美好之事,德良,寓意一直顺应自然、社会和人类客观需要去做事,从不违背自然规律的发展,去提升自己。这真是人如其名,名副其实。德良魁伟英武,星目传神,好个才貌佳郎,经常西装革履,既显得文质彬彬,又不失英俊潇洒,颇有文德武功的儒将风范。  童年的德良,深深地烙下了“文革”的印记,这个印记是“观风雨,
期刊
小书,原名邵小书,女,80后。浙江省作协会员,出版诗集《缓缓》。诗歌作品散见刊物或诗歌选本。  在德清莫干山居图,你是你自己  ——致女儿6周岁生日  在莫干山居图  午后的时光是随意漂移的运河  你新奇一只猫安静地自我游戏  追随它的踪迹直到它进入午后的酣睡  我們在流动中相对静止  在高举架的玻璃顶下方  在伸展至整面高墙的巨大书架前  在木质长桌上  你从容施展小魔法  将一只猫的酣睡移植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