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舞蹈专业“课程思政”的实践路径探析

来源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ili10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校舞蹈专业怎样顺应“课程思政”发展的新趋势,推动课程建设创造性转化,成为现阶段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结合舞蹈专业特色,从转变理念、转化内容、转移主体、转换思路四个方面,构建推动高校舞蹈专业课程思政的历史维度、内涵维度、价值维度和外延维度的实践路径。
其他文献
20世纪80年代,数字媒体技术的发展促成了一种新的实时交互舞蹈实践的出现。它通过某种形式的数字技术为编舞提供一个框架,从而为舞蹈作品的创作和呈现提供新的模式和思维方式。基于实时交互技术的装置舞蹈表演,一方面允许表演者在交互系统的逻辑框架内,根据自己的决定来“激活”或“触发”交互环境的改变,从而加速传统编演关系的重构,使创作者在关注作品的“交互”时,将“编舞”的权力移交给表演者;另一方面,它作为集视觉、听觉、运动觉的一种综合性表演实践,体现了舞蹈编导们对技术和艺术的双重认可与追求,要求不同领
代际学习为新时代老年教育带来了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美国多所高校秉承建设老龄友好大学理念,并将这一理念融入办学,逐步创设老龄友好的高校环境.结合高校学术及人力资源情况
2019年新文科建设的启动,不仅意味着整个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一次变革,对于舞蹈教育和学科体系的重组和改革来说也提供了一次历史性反思的机遇。从当前的地方舞蹈教育现状来认识新文科在地方高校舞蹈学科中推行可能存在的掣肘因素,将更加明确新文科语境下地方高校舞蹈学科发展思路,实现地方舞蹈高等教育的改革。把握和强化新文科舞蹈学科建设的“中国逻辑”“教育逻辑”和“融合逻辑”将成为地方高校舞蹈学科在人才培养、课程建设、学科理论和观念形态等方面探索的重点。
本研究对《第三军医大学学报》来稿中一图多用、图像裁剪拼接、图像局部篡改等典型学术不端图片案例进行辨析,调查国内外生物医学期刊的图片处理标准,结合《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从“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提出的背景出发,分析了卓越计划的目标,即世界一流和中国特色,然后对照卓越计划入选期刊的建设目标——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提出入选卓越计划期刊应处理好目标与过程、质量与条件、重点与一般、理念与措施、中国与世界5个方面的关系,旨在为卓越计划入选期刊出版者和项目管理者以及其他期刊办刊人提供参考,促进卓越计划顺利实施和中国科技期刊的健康发展。
针对科技论文中文字表述与数学公式不一致的现象,给出3类常见的不一致问题:文字表述与公式内容不一致,文字中的符号与公式中的符号表示不一致,文字引用与公式序号不一致.结合
中国古典舞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根基,其创作过程不可避免地要运用传统文化素材,并对其进行合理严格的筛选、提炼、解码与编码的再创造。创作过程中如何激活历史,使扁平化的形象和文献素材活动起来,是需要思考的。文章以中国古典舞编创为研究对象,从视觉建构维度以中国古典舞经典作品为例,阐述作品中的视觉表征所运用的符号或形象,从而分析中国古典舞编创中的视觉建构过程。
MOOC为各类学习者的能力提升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成为目前较为流行的学习方式.学习者完成课程学习,将学习体验以文本的形式反馈给教育者,产生了大量的文本数据.针对教育者对该
文章基于对舞蹈专业院校舞蹈表演人才课程模式的思考,以中国古典舞双人舞课程的教法为切入点,探讨教学如何以培养舞蹈表演能力为核心、以传授舞蹈表演方法为目的、以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重点开展,对舞蹈表演技术类课程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更新进行再思考。
文章以敦煌飞天乐舞图像为研究对象,运用舞蹈身体语言学和图像数据处理与分析的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试图对敦煌飞天乐舞图像进行整理归类、图像数据指标设计、实现敦煌飞天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