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施工定位系统设计与研究

来源 :交通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yjlx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隧道施工中人员、车辆、机械的定位问题,结合信息化技术和隧道施工的特点,设计了基于物联网的隧道施工定位系统。在隧道中按一定距离间隔布局安装集成了无线AP功能的UWB定位基站。当装配有定位设备的监测对象进入施工工地,定位基站将探测到定位设备的位置,并将该位置信息通过无线网络发送至定位服务器,然后通过互联网发送至监控中心数据库。定位系统由定位感知层、网络传输层、信息应用层3部分构成,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监测对象的定位功能及轨迹追踪功能,同时实现紧急情况一键告警功能。本系统对提高隧道施工的信息化管理水平与安全应
其他文献
基于定西市交通基础设施发展现状及问题,通过分析建设发展思路,并结合黄河流域生态保护要求,提出了定西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措施建议,以便更好地促进定西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发展。
结合公路桥梁养护与加固维修技术的实际应用案例,介绍了公路桥梁病害类型及成因,分析公路桥梁的养护要点,并对采取的养护与加固维修技术予以全面阐述。研究表明,为增强桥梁的安全性能,应根据不同的桥梁病害选择相应的维修及加固技术。
为进一步明晰高速公路路域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和评估其生态风险,以G25长春至双辽段、G12白城至松原段和松原至长春段高速公路为例,分别沿公路走向,按到公路不同距离采集表层土壤样品,利用ICP-OES和ICP-MS测定土壤重金属(As,Cd,Cr,Cu,Hg,Ni,Pb,Sb,Zn)含量,通过应用SPSS对数据统计分析,分别采用内梅罗指数法、地质累积指数法及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进行污染评价。结果表明:9种土壤重金属平均含量均大于其对照样,受公路交通影响比较明显;随着到公路距离的增加,土壤重金属含量基本在30m以
以某特大桥工程为例,针对桥梁主墩溶洞发育情况,详细论述了勘察的过程,分析了溶洞的特征及成因,并对岩溶地区桩基施工提出了施工建议,为岩溶地区勘察与生产实践提供参考。
介绍了高强特种焊丝用50-G5盘条的技术要求和开发试制。转炉采用双渣冶炼,合金化留氧操作,终点w(C)≤0.04%、终点w(P)≤0.010%;LF炉微正压操作,离站前纯钙线处理;连铸采用全程保护浇铸及电磁搅拌技术,拉速恒定控制在2.2 m/min。开轧温度990~1030℃,吐丝温度880~910℃,风机全关,保温罩仅开启1#,辊道速度0.15 m/s。盘条抗拉强度736~775 MPa,产品质量符合目标要求。
结合冗余度理论,介绍了冗余度理论对结构初设设计评估的效果,分析了基于冗余度的悬索桥吊索失效原因,并针对结构性能参数对冗余度评估体系进行了优化设计。研究表明,在工程结构初步设计的过程中通过冗余度理论对结构进行评估和优化,评估结构体系中的薄弱区域并进行针对性的优化,能够有效应对桥梁生命周期内的不利因素。
钢混梁在桥梁工程中是重要项目之一,且钢混梁的建设成本较高,对于桥梁的整体稳定性和综合性能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作为桥梁主要的受力部分,钢混梁的质量应受到足够的重视。基于实际需求,阐述了桥梁工程中钢混土梁的特点和要求,并对钢混梁性能关键分项的情况和试验评定进行分析,旨在提高钢混梁施工质量。
简述了公路桥梁中测绘测量技术的意义,结合某桥梁工程实例,对测量与测绘技术进行研究,研究测量技术在桥梁规划设计阶段、施工阶段、完工运营阶段中的具体应用,旨在提高测量测绘技术的水平,提高测量数据的准确性。
介绍了桥梁全寿命设计定义、方案设计的主要内容,并通过案例对跨线桥方案进行设计,对成本和指标进行分析。研究表明,相比于一般设计,桥梁全寿命设计主要增加内容有耐久性设计、养护设计、风险评估以及成本分析等。全寿命设计可有效提高强度来抵抗破坏力,减少费用支出,有利于提高桥梁的安全性。
以都匀至安顺高速公路项目第T6合同段,即新平河特大桥钢混组合梁施工项目为具体研究案例,主要探究大跨径钢混凝土组合梁桥施工的关键技术。首先简要概述项目工程概况,其次分析大跨径钢混凝土组合梁桥施工关键技术,分别从施工方案确定、面板施工技术、钢结构施工技术、施工管理控制四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希望能够进一步推动我国大跨径钢混组合梁桥施工水平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