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膜覆盖小麦的生态适宜性及其配套技术研究

来源 :生态农业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kok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不同生态类型区地膜覆盖小麦必须配套栽培技术;最达推广地区首先为易遭受低温危害的冷凉山区和下湿地区;灌区推广可起到节水保水作用,但适宜播期应相应后移7 ̄10d;晚茬麦地膜覆盖有促进晚茬赶早茬的增产作用;干旱作用推广必须以休闲期残在覆盖增加底墒为前提;半干旱丘陵沟壑区实施地膜栽培与集水补灌措施相配套;半湿润偏旱区平地地膜覆盖要与田间垄沟微区集水技术相配套;注意覆盖前的化学除草剂使用,施肥技术、机械作
其他文献
介绍以对氟苯酚为起始原料制备大豆田除草剂氟胺草酯,该工艺具有工业化可行性。
文章从固态体制气象雷达的补盲角度,介绍了传统的补盲方法和频率分集三脉冲补盲方法,并给出了实际工程应用效果。结果表明,频率分集三脉冲补盲方法的拼接点更加平滑,可以极大
文章基于AG型超声波蒸发传感器的现场校准方法,组建了数学模型。根据JJF1059.1-201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规范,运用测量不确定度传播定理,分析了蒸发传感器现场校准结果的不确定度,运用不同的评定方法,对测量不确定度分量进行合理评定,并结合多年自动气象站现场校准实际工作,例举了AG型超声波蒸发传感器示值误差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实例,得出示值重复性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是影响测量不确定度的主要因
用20%克无踪溶液200ml/667m^2喷施稻田,保持田面无水3天,然后灌水浸泡田间,3天后抛秧,可有效控制免耕抛秧稻田的草害。
为减小误差、满足工程应用需求,文章对单经纬仪小球测风各影响要素进行了分析,建立了高空风矢量计算公式和风速各影响要素误差传递的数学模型。以美国30g测风气球为典型研究对象,依据GJB 6556.3-2008和GJB 6076-2007,参考美国联邦气象手册《Rawinsonde and Pibal Observation》,对单经纬仪风速测量的各项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进行了分类计算和分析。减小气球跟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