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欢喜》周奇:青春欠我一个方一凡

来源 :意林·少年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xiaofengkob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9年的暑假,小编在追剧的路上可谓步履不停:先是追着《少年派》回忆学生时代,又在《亲爱的,热爱的》里一边吃糖一边回顾热血青春,最后陷入《小欢喜》的旋涡里重新感受“被高考支配的恐惧”。要说《小欢喜》“春风四子”中谁的支持率最高,那必须是以一票之差险胜的“挨打担当”方一凡。

问题学生VS宝藏男孩


  电视剧《小欢喜》中的方一凡刚刚升入高三,他对弟弟温暖,对朋友仗义,唯一的缺点就是太过调皮,不爱学习,温暖少年的人设引得无数網友大呼:“青春欠我一个方一凡!”无巧不成书,方一凡的饰演者周奇拍戏时也正值高三,与剧中人物有不少相似之处。电视剧中,方一凡文化课成绩垫底,因为在歌唱跳舞方面有天赋最终选择了艺考的道路。而现实生活中,从小就学习舞蹈和声乐的周奇也有个“音乐剧的梦”,他是《声入人心》的演唱成员之一,更是从小就开始演戏的“宝藏男孩”。他们拥有一样的题海与艺术相伴的高三,一样精彩的十八岁,和似在眼前又不在手边的未来时光。相似的生活、学习经历与艺术理想,让周奇驾驭起方一凡这一角色来得心应手。
  观众对周奇的演技赞不绝口,对此,他表示演戏的诀窍在于“生活”。电视剧中,有一个方一凡一边做题一边“做美甲”的细节,而现实生活中,周奇也有“啃指甲”的习惯,“我觉得演员拍出来的戏就应该是生活。戏源于生活,离不开生活”。

“明星中的普通人”


  很多网友评价周奇是“明星中的普通人”,剧中方一凡也调侃自己“鼻孔大”,而相较于颜值,周奇更在意演技。“我觉得这样说挺好的,因为我对自己的定位就是一个普通人,一个普通的在上学的孩子,拍拍戏,生活很简单”。

“爱演戏的老艺术家”


  2000年出生的周奇年龄不大,演戏的经验却很丰富。他从11岁时就开始做群众演员,先后出演了《芈月传》《老男孩》《海上牧云记》等多部影视作品。最开始,只是觉得演戏好玩,但看了电影《流浪猫鲍勃》后,周奇对于表演有了一种突如其来的热爱,而演员这一职业对于周奇的吸引,在于去不同的地方,欣赏不同的风景,体会不同人物的人生。
  电视剧中,方一凡考入南京艺术学院,开启了自己的艺术之门,而周奇虽初出茅庐,却也拥有无限希望。
其他文献
行走于网络江湖,密码乃防身绝技。不知阁下属于哪个门派呢? 01.直来直往派  @发木兰:我所有的密码都是我名字首字母 123hhh,从来没忘过密码。  @惊喜正在降临:我只有一个密码——QQ号 QQ号。  小编点评:此门派众人性情笃厚,头脑简单,无论置何险境,遇何敌人,都只用同一套招法。招不在新,管用就行,然而一旦被看出破绽,便毫无招架之力。 02.学霸派  @对面台阶:×大行星名字 对應的π的第
今天,我家的法庭在我的提议下又开庭了。审判长是我家目前唯一的高中生——我的姐姐,这次我是原告,爸爸则成为被告,妈妈在一旁观看。  “原告,姓名?”审判长把法槌往桌上一敲。  “我,郑佳颖!”我站起来大声喊道。  “好,接下来,由原告先来陈述事实!”审判长严肃地说道。  “事情是这样的:上个星期五,我放学回家,碰巧看见被告鬼鬼祟祟地在我的书桌边晃悠,忽然,我看见他拿起桌上的日记本,翻看了几下,之后就
火红的枫叶飘落,金黄的稻谷铺满田野,美丽的秋天展开了一幅幅画卷,待我们来描绘,那么快来欣赏一下意林驻湖南省泸溪县白沙小学小记者站的小记者们笔下唯美又动人的秋天吧! 1  作者:曹肖静  飘落的枫叶  铺满地上一层  夕阳余晖  黄昏归途  孩子眼眸的欢欣  徜徉在大人们心里 2  作者:刘佳慧  秋在飘落的枫叶里  秋在金黄的稻田里  秋在天高气爽的蓝天里  秋在黄澄澄的橘园里  我们去郊外秋游 
昨天我到学校食堂去打饭,顺便要了一只鸡腿,回到寝室先吃鸡腿,好辣!仔细一看,我晕!居然是块姜。  大学时候,一同学和我争论问题,我一直处于下风,情急中我一拍桌子,起身大叫:“你胡说,我又不是不傻。”  玩一个网页游戏,正和别人PK,就快赢的时候,对手突然说:“按F5得神器!”我怀着万分感激之情按下了F5……结果,退出了游戲!  一个老伙计总丢车,有点丢怕了!于是,这次当他把新买的自行车放在楼下时,
说到树木结出的果实,大家想到的肯定是苹果、梨等这些我们经常吃到的水果。其实,树木结出的果实不只有这些,有些树木会结出让人大吃一惊的食物呢。除了吃的食物,一些树木身上还藏着好喝的“饮品”。快瞧瞧这些树木中的“美食大师”吧。明星烘焙师——面包树  面包树是木本粮食植物的一种,它结出的果实吃起来很像面包,因此得名面包树。太平洋南部的岛国萨摩亚是面包树的老家。萨摩亚人加工面包果实的方法非常传统,他们用刀把
鼓励别人时,我们总爱用上这么一句: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发光发热是一种展示自我的方式,通过这样的方式将自己与别人区分开来,也是为了让普通、平庸等标签能离我们远一点。但现实中,我们一方面希望自己能够被看到,能够被理解;另一方面又害怕自己过于特别不被接受。最终导致畏首畏尾,不敢展示自己,更有甚者,刻意压抑真实的自己。  世界上不存在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我们每个人也是独一无二的。正因为存在这些独特之处,才构
前几天网购了一箱水果,老板说:“果子肯定好,跟网店展示的图片一模一样,你就放心吧。”今天收到快递,打开一看,老板说得真没错,十二张图片包装完好地躺在箱子里。  为了训练自己的记忆力,今天收到快递取件码后在心中默默记下,然后不带手机下楼取件。非常顺利地输入密码拿到快递后,真想为自己机智的头脑点赞。这时发现没带手机和钥匙,回不了家了。  我上学那会儿,不認识的字就读半边,直到有一次老师问我:“你是不是
人体创造能量最简单的方法是将碳水化合物转化为葡萄糖。肉類中碳水化合物的含量很低,而若没有足够的碳水化合物,我们的身体只能燃烧脂肪和重要的蛋白质以维持能量。这样虽然能够减脂,却对健康无益。另外,蔬菜瓜果中富含维生素C。只吃肉,维生素C的摄入量会严重不足,无法产生胶原蛋白,甚至患上坏血病。最后,如果只吃肉,没有粗纤维的摄入,我们还会遭遇便秘的尴尬。当然,如果只是短期仅以肉类为食,对身体机能不会有明显影
@布吉卟叽补集翔0808:小时候为了擦干电视机,看排风口比较脏,又擦不到,就往排风口用滋水枪滋水,弄干净以后还坐在小板凳上等妈妈回来夸,后来……  @Baronhhh:我记得小时候在农村,我拿了很多竹条回去,我妈就问我:“这么多竹条拿回来干吗,又没用,我给你丢掉。”我一急就说:“怎么没用?你可以拿来打我啊。”就这样,竹条陪伴了我整个童年。  @娜什儿:小时候农村用米缸存粮食,我为了给家里人减少洗米
汗水不必让全世界都知道  人的成长应当历经从“外放”至“收敛”的过程,如何跟生活面对面过招,如何惊险走步,抑或留下皮肉之伤,这些通往终点的路上的琐碎石块,自己揣在兜里就好,不必为它们裱框纪念。一旦努力搭上表演欲,便显得单薄无着,最后往往容易滑落为自我感动。真正的努力,是一个噤声的过程,因为专注目标,无心中途领赏。就如梁田,在天赋的背后,是她日复一日的勤奋和努力;在备受关注的当下,她依然有一颗谦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