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做好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工作

来源 :文化产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fom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基层群众文化建设是文化站工作的核心基础。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广大农民对精神方面的需求越来越高,但是,当前的基层文化建设工作还满足不了农民的业余生活,与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不太相符。因此,文化站需要深入了解基层文化建设工作的实际情况,探索有效的方法和措施,使文化建设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切实搞好基层文化建设工作,为构建和谐小康社会贡献微薄之力。
  关键词: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现状;措施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人口分布呈现民族化,在人口分布上也具有一定的区域性。但是,人口无论何种分布,呈现怎样的特点,我国各民族文化发展的策略都是一样的,在文化建设中,各民族同时享受这个权利。为了让人们的生活丰富多彩,我国正在积极组织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工作,让基层群众参与其中,丰富群众的精神生活。同时,加强我国基层文化建设,也是弘扬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个重要方面。
  一、强化基层群众文化的意义
  (一)使中华民族的文化丰富多彩,源远流长
  丰富基层群众的生活,提高基层群众文化建设,让基层群众感受到中华文化的魅力所在。培养基层群众的文化交流,激发基层群众的兴趣,激发群众热爱生活的热情,升华基层群众的精神世界,让基层群众都有机会参与,使其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二)提高全民的文化生活水平,促进社会主义文明的发展
  基层群众文化活动所带来的不仅是群众生活的乐趣,也是民族兴旺的体现。全民参与文化建设,构建一个庞大、祥和的社会体系,也是国家发展兴旺的根本。所以,文化生活的丰富在一定意义上对于国家的强盛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百姓安居乐业,文化建设强盛,是国力发展、国家强大的重要体现。
  二、我国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现状
  (一)相关部门没有足够的重视
  由于文化站组织者的纰漏与有时候组织的不得力,导致有些地方基层群众没有在适当的时候有效参与活动,或者群众在没有强有力的组织下出现一系列的盲目性,不知道何时何地某种活动应当开展。因为相关部门组织协调不够,群众们对于文化建设的热情得不到回应,致使基层群众文化建设不能长久的、丰富多彩的运行,阻碍了社会文化的发展。
  (二)基层群众文化活动形式过于单调,缺少创新
  多年来,群众接受的文化教育、文化知识学习等方面都得不到充分的提高,群众对于开展的文化活动渐渐失去了信心,群众活动的效率也开始降低。以至于基层群众文化活动失去其自发性,而变成职能部门推动社会文明发展的任务。群众们对于文化活动的单调、乏味,逐渐开始敷衍,只作为完成的指标,甚至群众内心是抗拒的,长此以往,很难起到丰富群众文化的作用,导致文化活动开展达不到期望的要求。
  (三)经费不足
  基层群众活动经费上出现的问题也比较大,往往活动进行到一半经费就不够用了,剩下的活动就要从简而行,甚至严重到无法继续的地步。如果没有足够的经费,群众就无法施展自己的才华,群众文化活动就得不到长足的发展。所以经费也是当前困扰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工作的主要因素之一。
  三、做好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工作的有效措施
  (一)重视基层群体文化的建设工作
  作为基础群众文化工作者,我们要提高对基层文化建设工作的认识,重视基层群体文化的建设,大力发展文化活动,让每一位爱好者都可以参与,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加强基层群众文化建设方面的管理,明确目标,组织者耐心的为基层群众讲解,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并且协助他们完成。此过程应做到积极主动,提供文化活动所需要的用具与材料;其次,在活动的编排上要创新,激发基层群众的热情与好奇心,让基层群众体会到新颖的文化底蕴,开阔群众的眼界,激发他们的兴趣,使群众文化活动能够在愉悦的氛围中进行。
  (二)建立长效的资金投入机制
  增大经营投入的力度,相关部门应建立长效的资金投入机制,构建基层文化事业专用资金,不可以随意流转,不可以随意挪用,保证文化事业正常运行,开拓资金来源的渠道,从而支持基层群众文化活动,使基层文化事业的发展得到保障。例如:基层群众文化活动中的书法活动,在资金开拓渠道方面就可以利用书法爱好者的才能使其自给自足,将自己的作品与商家沟通,得到商家的赞助,既吸引了大批市民的参与,又进行了有效的活动,这样做不仅使活动变得有意义,还可以拓宽资金来源渠道,然后在利用得到的资金进行材料的采购与活动的组织,以加大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发展,丰富基层群众的精神思想,引领基层群众步入文化建设进入高层次。
  (三)全面提升基层群众文化配套设施的供应
  想要在合理时间范围内改善基层群众文化实践项目组织实效,一方面就必须尽快构建起健全完善的配套设施供应控制体系,全程为基层群众文化建设规划作指导依据,使得各类文化、博物馆、文化活动中心在全国范围内布置扩散开来,及时向社会大众提供稳固的技术设施支持服务,使得以政府主导、社会广泛参与的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管理体系得以全方位覆盖落实。另一方面,维持相关性社会优势服务资源的吸纳整编质量:第一,利用特殊技术手段获得特定机构支持功用,尤其要注意对财政支持的获取结果;第二,全面介入各类社会团体和民间力量,至此创设出彼此共赢发展的局势;第三,有机发挥综合文化站和基层文化馆等的功用,力求为基层社会大众提供更加富有趣味性且文化水准较高的精神食粮。
  四、结语
  综上所述,基层群众文化工作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群众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基层的文化建设水平也要逐步上升。面对新的形势和发展,工作人员要认真做好基层群众文化工作,开展各种群众文化活动,并让人们积极参与到这些活动中,使人们通过参与这些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受到文化艺术的洗礼,进而得到全面提高其素质,推进经济和社会的繁荣进步,实现物质和精神同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清苏.浅议提高基层群众文化建設有效性的方法[J].青年文学家,2014.
  [2]程宏伟.浅谈如何加强基层群众文化建设[J].北方文学(下旬刊),2015.
  [3]杨国琴.刍议文化站对加速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重要性[J].大众文艺,2014.
  [4]相继琴.加强基层群众文化建设,推进社会和谐发展[J].科学与财富,2012.
其他文献
摘 要:现如今,乡村旅游已成为了当下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村落依托其鲜明的的特色文化更是大受欢迎,因此,研究传统村落的旅游开发策略,对传统村落旅游的开发和保护有很大帮助。本文通过阐述妥乐村的旅游开发的现状及措施,论证了传统村落旅游开发与保护的要点,并就此给出一些补充建议。  关键词:传统村落;旅游开发;建议  随着社会城市化的蔓延,乡村旅游这种远离喧嚣、回归自然的新型旅游开始受到了极大的欢迎。传
期刊
摘 要:徽州木雕以其高超的雕刻手法和深厚的文化积淀,构成了徽州木雕艺术别具一格的艺术韵味。徽州木雕的艺术形式多样,线条优美;风格质朴,格调明朗;雕刻精美,绘画性强。它作为古徽州的民间民俗文化艺术,有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鲜明的审美品格。  关键词:徽州木雕;艺术;文化  一、徽州木雕是徽州民间雕刻艺术之一,与具有徽派风格的石雕、砖雕三种并称徽州三雕  从元末明初至清末民初,徽商崛起后,遵循儒家文化传统
期刊
摘 要:我国的文化历史源远流长,其中妈祖文化作为福建地区特色的文化,在旅游现代化开发中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在新时期旅游产业发展中如何挖掘妈祖文化的旅游价值,加强妈祖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本文要探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几点发展对策和思路。  关键词:妈祖文化;旅游发展;对策  妈祖是历史上被人们推崇的一个神话形象,她源于南中国海,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逐渐形成神奇的妈祖文化。妈祖文化是劳动人民千年来尊崇、信
期刊
摘 要:近年来,我国化工企业发展迅速,生产能力的快速增加,使环境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引发了一系列的环境保护问题。为降低污染,提高效益,发展循环经济成为企业的生存之道。  关键词:化工企业;循环经济;环境保护  一、什么是发展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在中国迅速发展,目前其理论研究与实践领域已经从废物回收利用逐步扩产到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  (一)发展循环经济是实施资源战略,促进资源永续利用,保障国家经
期刊
摘 要:随着经济发展,传统的旅游方式已经不能满足于所有的旅游者,自驾游成为了众多旅游者的出游方式。旅游者的这种跳过旅行社的方式虽然更加的自由,但是,由于不依赖于导游的讲解和带领,进入陌生的环境,这就对景区的标识以来程度更高。为了解决这种问题,景区都在尽量完善自身的旅游标识牌,希望这些全面的标识能更好的指示旅游者,详细的介绍本景区,以期吸引更多的旅游者。在此基础上,景区的旅游标识牌设计更有特色,能吸
期刊
摘 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历史发展的见证,又是珍贵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是连结民族情感的纽带和维系国家统一的基础.保护和利用好新疆哈萨克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对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哈萨克族定居工程给游牧民族非遗保护传承工作带来了很大的机遇和挑战。本文对新疆哈萨克族非
期刊
摘 要:青田石雕是青田石与青田雕刻技艺的完美结合,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它所承载的内涵包括原材料选择、传统雕刻工具使用、表现手法和工艺流程运用、创作题材构思、雕刻技艺传承等;它还形成了“因材施艺、因色取巧”的独特传统美术,堪称中国工艺石雕之精典,在中国石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2006年,青田石雕被列入國家级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保护名录。石雕文化是青田县地域文化的一大特色品牌,也是对外宣传
期刊
摘要:《辞海》对交通的解释为:“各种运输和邮电通信的总称。即人和物的转移和输送,语言、文字、符号、图像等的传递和播送。城市轨道交通方便、快捷、节能、安全集一身的现代化交通科技的产物,很适合现在城市上班族的代步工具。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设计  一、轨道交通的作用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有了路。我认为这句话用在城市轨道交通上一样适用。在古代没有汽车,科技不发达,
期刊
摘 要:本文以杭州西湖为分析对象,从时间、空间两个维度,物质、精神层面两个要素,来分析西湖上产生的水文化,以及这种水文化在空间、时间上的变迁,对杭州经济、社会、文学艺术、生活方式、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影响来探析西湖水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过程。  关键词:西湖;物质层面;精神层面;水文化  有水有人的地方,互相发现联系,自然就有了水文化。西湖之所以能够流芳百世,享誉中外,除了秀丽的自然山水之外,更重要的是在
期刊
摘 要:访谈法在社会学、民族学等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中稀疏平常,但与日常谈话不同。民族学中的访谈是交流双方共同建构文化实事的双向互动,通过口头对话、问答等方式获取一手资料的研究型对话,具有明确的内容和目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方式多是口传身授,传承人就是文化的载体,因此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便绕不开对访谈法的运用。本文意从非物质文化遗产——滩羊二毛皮制作技艺的研究入手,分析访谈法在实地研究过程中的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