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就是一场感悟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ngtianl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碚区复兴幼儿园 400700)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6-0295-01
  
  每个人活着都要选择一种最适合自己生活的人生之路来走,也就是说,人活着总该有一种令自己激动、令自己振奋、令自己不断进步的一种生活动力。我想生命的美丽就贵在有这样一份善良而美好的执着和体验以及由此而引起的我们对人生的一种感悟,这种感悟,使我们的生活不断前进、思想不断提升,使我们充满声拧不息、追求不止的激情,使我们对人生的意义更激情、更专注、更集中。
  什么是感悟?我想思索是一种感悟,提高是感悟,体验是一种感悟,思考是一种感悟,成功是一种感悟,失败也是一种感悟,选择是一种感悟,放弃更是一种感悟。
  曾经设想过种种自己长大后会选择的职业,可是最终还是选择了教师——这个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参加工作已有十四年,十四年说短不短,说长也不长。而在工作中,我也在不断的感悟,感悟我们的教育,感悟我们的教育精神。
  什么是教育精神?原区教委主任金赶年同志在《教师精神谈》中解释得很清楚。立足校园讲教育精神,其实就是讲教师精神。这样说的理由是:教育精神的核心是育人,而育人正是教师这一特殊职业的崇高使命。育人过程漫长、复杂而艰辛,需要精神的支撑,这个精神就是教师精神。离开教师,离开育人,无教师精神可言,也谈不上什么教育精神。教育精神与教师精神是同一的。
  回想参加工作的点点滴滴真的是感触颇多。我记得刚出来时我们有四个人,有三个班,可是那时我们的幼儿人数却只有50个。刚开始的满怀激情,在现实中被打击,甚至在心里想,怎么会这样呢?就因为我们年轻,就因为我们工作经验不足,家长就这么不信任我们?可是回过头想想,不是说万事开头难吗?我们不应该气馁。于是,我们四个在平常的工作中加倍努力,善待每一位家长,善待每一名幼儿,让幼儿的变化赢得家长。同时我们还在节假日深入农村,到有小朋友的家里去家访,请求家长相信我们。我还记得最远的那一次我们来回好象走了两个多小时,而且那天还下着雨,回来的那个样子,只能用狼狈来形容。在寒暑假也总是比别人早来十几天,然后在赶集的那天抬着展板上街宣传。那时的我们真的挺累的。可是,看着孩子们慢慢的越来越多,我们也觉得我们的苦值得。
  而随着小朋友的增多,其他的要求也更高。环境就是一个方面。刚开始创办幼儿园的时候,到处是一片空白(除了桌凳)。于是我们几个就利用下班后以及周末的时间来布置环境。我记得有一天,我们没有时间上街买菜,加班以后也是晚上11点了。如果到外边吃,街上的饭馆都已经歇业。没有办法,我们只好自己煮面吃,没有菜,只好请幼儿园后边的一位退休老师扔了一点菜过来。而且那一次我们的周园长也陪着我们一起加班,陪着我们一起吃简单的饭菜。
  “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首先应该有一桶水。”对于我们而言,也许自己桶里的水远远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教育,也无法与“与时俱进”的时代节奏相提并论,常会发出“书到用时方恨少”的感叹。所以,在闲暇之余我们总是阅读一些幼教方面的书籍,而且还去进行学历的进修。给自己多充电,尽量往自己的捅里多装优质的水,我想,这不仅是对我们自己负责,也是对家长,对祖国的未来负责。
  说到负责,我想到了雷老师。那时,她们大班有一名幼儿叫王月,本来家长到学校签过安全责任书说下午放学以后让她自己回家。可是有一天,下午4:30放学,然后6:00还没有到。家长着急了,打电话到幼儿园来,询问她出园了没有。本来这件事与我们幼儿园已经没有太大的关系,可是雷老师还是把这件事告诉了我们周园长。周园长得知后,马上询问了她们家的住址,借了手电,和我们一起帮助家长寻找幼儿,等找到已经是8点多了。原来是她跑到同学家玩去了。家长很感激我们的园长以及我们。
  记得还有一次,我们幼儿园的小朋友由于刚开始读书,不熟悉情况,坐车的时候走错了方位。等到好心的司机再送回来的时候已经没有车了。当时,在复兴居住的并不多,我们周园长就叫我把他送回去。当时,运气好,去的时候刚好还有一班环成车,回来的时候已经没有车。而且那边的路前几年并不好,到处坑坑洼洼,唯一的交通工具——摩托车也太危险了。所以,我回来的时候是走路回来的,走了大概一个多小时吧。可是那时,我们都不觉得累,因为家长的微笑,家长对我们工作的支持与理解,成了我们最好的回报。
  我们是幸福的,因为家长越来越愿意把孩子送到我们的幼儿园;我们是幸福的,因为我们的老师也是团结的。常听以前的朋友说她们的单位之间人际关系的复杂,同事间的勾心斗角,甚至朋友的彼此陷害。可是,在我们幼儿园没有。尽管人在不断的变化,有进有出,大家还是能够在参加区级活动时互相的协助,互相的参考,互相的打气。因为我们相信你快乐所以我快乐,你成功所以我成功。
  不怕吃苦,不怕累;负责任;团结互助;不断进取;乐观开朗;我想这就是我们复兴幼儿园的教师,这就是我们复兴幼儿园的教师精神吧。
其他文献
(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市高级中学 164100)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6-0277-01    磁通量是高中物理电磁学部分一个重要的物理量,在高中物理学习中起到非常关键的承上启下的作用。无论是对前边知识的进一步理解,还是对后面知识的进一步学习,都是不可或缺的。例如:磁通密度是指通过垂直于磁场方向的单位面积的磁通量,它等于该处磁
期刊
(重庆市渝北区回兴小学401120)  【中图分类号】G423.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6-0287-02    设计理念  引导总结蝴蝶一生要经历四次大的变化,激发学生关注昆虫身体的兴趣,通过观察、比较、概括总结了解昆虫的共同特征,从而建立昆虫概念来识别昆虫。  教学目标  1.科学探究  (1)通过分析整理,取得新发现。  (2)能学习“观察——比较
期刊
(江苏省徐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高级中学 221000)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6-0291-02    【背景】  期中考试后,按照惯例学校又要召开学生家长会了。我感到这几年,我校学生家长会每次到会的人数都不足应到人数的一半。究其原因,每年的家长会过于程式化而且缺少应有的实效性。也就是校长介绍学校取得的辉煌成绩尤其要强调去年的高考又
期刊
(河南省洛阳文化艺术学校实验艺术团 471000)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6-0289-01    花园里,有红花开,还得有绿叶配;舞台上,有主角,还得有配角。一朵花,没有绿叶扶持,花就不会艳丽,没有神韵;一出戏,只有主角演,没有配角配,那就成不了一台戏,"万紫千红才是春",有了各种角色表演才能成为一出异彩纷呈的戏剧艺术晶。所
期刊
(山西省吕梁市方山县峪口镇横泉寄宿制小学033100)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6-0294-01    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爱学生是教育成功的钥匙,实践证明,教师真正用爱滋润学生的心田,就能赢得学生永远的尊敬和爱戴。但热爱学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的爱更困难。有研究人员曾随机愁问过数名教师是否热爱学生,95%以上的
期刊
(福建省南平市教师进修学校 353000)  【中图分类号】G252.17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6-0257-01    著名语文特级教师余映潮老师认为:“‘主问题’是阅读教学中立意高远的有质量的课堂教学问题,是深层次课堂活动的引爆点、牵引机和粘和剂,在教学中显现着‘以一当十’的力量。”它是相对于课堂上随意的连问、简单的追问和习惯性的碎问而言的,指的是课
期刊
(吉林省白山市浑江区文良小学 134300)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6-0293-01    教育的目的就是使每个孩子更好的成长,使他们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达到这一目的,就要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提高教学质量。  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特别是新课标的实施要求我们教师既是一个学习者,又是一个研究者。做到终身学习,不断的自我
期刊
(湖北省随州市曾都区五眼桥小学 441300)  【中图分类号】G423.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6-0283-01    一、说教材  1.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送元二使安西》是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20课《古诗两首》中的第二首古诗。《送元二使安西》是盛唐著名诗人、画家和音乐家王维所著的一首脍炙人口的送别诗。这首诗别巨匠心地借别筵将尽
期刊
(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小学450000)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6-0294-02    责任“心”是一个人在出自内心的要求下,对某一件事产生的一种强烈的解决欲望,也是一个人在学习和生活中长期积累的结果。责任意识一旦形成之后,它就具有相对的稳固性,不会随着任务的完成而消失。特别是责任心与爱心紧密结合后,其稳固性更强。良好的责任“
期刊
(重庆市潼南县闇公职业中学 402675)  【摘要】 学校教育中,教师、教材、学生是缺一不可的要素,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教师是联系学生与教材之间的媒介,教师不能是教学活动中的颐指气使者,不能把学生视作一块白板,一只空桶,一味地涂抹、填塞;而应树立多元智能的观点,注重学生独立的主体地位,从学生怎样才能更好更快更主动地获取知识的角度出发,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建构自己独特的知识体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