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分析

来源 :科学导报·科学工程与电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ng363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进入21世纪以来,建筑领域得以迅速发展,不断有建筑工程项目立项、建设施工,为了更好地满足建筑工程施工需求,很多先进的施工技术得以应用,并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尤其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建筑工程施工中存在的各类问题与隐患,有效地提高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基于此,文章首先简要对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进行了概述,然后针对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要点进行了详细分析,最后针对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应用中需要注意的事项进行了探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
  1.引言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且该施工技术应用效果将直接影响到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和效率。不过结合实际建筑工程施工情况来看,当前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往往由于相关工作人员的疏忽等造成一些质量问题,给建筑工程施工带来安全隐患。为了进一步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则必须加强对混凝土施工的重视度,提高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把握浇筑施工要点。
  2.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概述
  混凝土顾名思义就是将水泥、砂石、水等材料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而成的一种材料,该材料具有一定的强度和耐久性,因此多应用到建筑工程施工之中,且其质量对于整个工程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应用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时,为了尽可能的避免混凝土后续出现裂缝等问题,降低混凝土施工质量,在施工时,则必须充分考虑混凝土内外温度不一致以及水化热等问题,最大程度的避免混凝土表面出现裂缝。除此之外,为了确保混凝土浇筑施工质量,还保证混凝土浇筑施工所使用的水泥、砂石等材料符合设计要求。对进入现场的材料根据相关要求进行质量检验,确保材料质量符合要求之后,方可投入到建筑工程施工中。
  3.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3.1合理选择比例配制混凝土
  一方面,为了确保建筑工程施工中所采用的混凝土质量,必须要保证混凝土使用的原材料质量,这就需要在进行混凝土配制前,对使用的各种原材料性能、型号等进行全面化的检验,针对不满足设计要求的混凝土原材料,要严禁其進入施工现场。另一方面,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混凝土配比试验,选择最佳的混凝土配制比例。并在后续的混凝土配制中严格按照试验比例进行配比,在原材料添加时,要选用专业的称量仪器,严格控制比例误差。据有关数据统计分析显示,在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中,导致后期混凝土产生裂缝等问题的一个主要因素就是其配比与设计标准存在着一定的差异,间接的影响到了整个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和美观性。因此,为了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则应进一步加强混凝土配比的重视度,严格控制各种原材料添加量,为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的应用提供坚实的基础支持。
  3.2采用合理方式运输
  在混凝土配制完成之后,需要将其运输到施工现场,这时应该严格控制运输车辆地行驶速度,避免运输车辆急停、急加速,同时还应该选择平摊地道路,避免车辆行驶过程中过于颠簸,造成混凝土出现离析现象。一般情况下,要将混凝土从搅拌站运输到混凝土施工现场进行入模这一段时间控制在半个小时以内,若是超过这个时间,那么配制地混凝土则不能在进行使用,应重新进行混凝土配制,避免混凝土初凝,从而影响到整个建筑工程施工质量。
  3.3科学的进行浇筑
  混凝土浇筑时整个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控制整个施工质量的关键环节,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时,要确保混凝土的整体性,避免混凝土发生离析或者结团等现象。一般情况下,混凝土浇筑都是从某一端开始,逐渐向另一端浇筑,且是呈现一定的层次。在进行浇筑施工时,不管是采取上下层浇筑,还是水平层浇筑,都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段、分层浇筑施工作业。
  3.4加强混凝土捣实
  在进行混凝土振捣时,首先应做好前期准备工作,确保所使用的振捣设备运行状态良好,混凝土模板赶紧去、整洁。其次,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时,应严格按照相关流程开展,避免由于施工冷缝造成混凝土断裂。最后,在进行振捣施工时,一定要注意振捣过程的均匀,科学合理的控制振捣速度,避免出现过振、漏振等问题。
  3.5加强混凝土养护
  在混凝土浇筑施工完成之后,由于绝大多数混凝土都处于露天状态,非常容易产生脱水现象,导致水泥颗粒无法充分水化,从而严重降低混凝土粘结力,导致混凝土强度降低。与此同时,由于混凝土表面水分过快蒸发,混凝土体积将会出现较大收缩,这样一来,极有可能导致混凝土出现裂缝,影响到混凝土的耐久性。为了有效地避免此类事件发生,需要加强对混凝土的养护工作,严格控制其温度和湿度。在混凝土浇筑施工完成之后,应尽快进行收浆施工,并在收浆施工完成之后立即对混凝土进行覆盖和洒水,且洒水所采用的水要与混凝土配制所采用的水保持一致,一般情况下,养护洒水养护工作需要持续七天,具体视实际混凝土浇筑施工实际情况而定。
  4.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浇筑施工注意事项
  第一,在将混凝土浇筑入模施工时,为了避免混凝土浇筑产生的冲击对模板和钢筋骨架造成一定的影响,应避免采取集中倾倒方式,如果浇筑高度大于两米,那么则应该采用溜管或者串桶下料的方式,应将出料口到浇筑层之间的混凝土倾落距离控制在一米半之内。第二,在进行混凝土振捣时,应振捣至砼表面产生浮浆,
  不在产生气泡,混凝土不在下沉为止。另外,振捣器应采取梅花状均匀排列进行插点,并以行列次序进行移动,为了避免出现漏振、过振等情况出现,在移动振捣器时,应将移动距离控制在四十厘米以内。第三,为了确保混凝土浇筑施工质量,在浇筑施工完成,对混凝土进行收浆施工之后,应立即根据相关操作规范进行覆盖养护处理。等砼终凝后,还要进行洒水养护处理,并采用塑料薄膜等进行密封覆盖,如果塑料薄膜上没有水珠,那么则应继续进行洒水养护。养护时间要根据实际混凝土浇筑情况而定,例如,一般情况下,地下一层顶板需要养护地时间为十四天。
  5.结束语
  综上所述,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建筑行业的发展,提高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使建筑工程不断朝着多样化、大规模化方向发展。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作为建筑工程施工中最为关键的技术之一,在实际应用中,必须加以重视,严格控制技术应用要点,不断完善技术,并大胆进行创新,从而提高混凝土浇筑施工质量,保障建筑工程整体质量,促进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小东.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分析[J].装饰装修天地.2019(08).
  [2]胡灿强.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分析[J].建材发展导向(下).2018(12).
  [3]秦伟刚.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分析[J].建筑·建材·装饰.2018(16).
  [4]蒋代波.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分析[J].四川水泥.2018(03).
  (作者单位:榆林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其他文献
【摘 要】当前,我国水电站机械检修工作主要以传统方式为主,即机械设备出现问题之后,进行问题检修,缺乏主动性,并且检修管理工作中存在诸多不足,无法保障水电站机械正常运行。本文主要从安全管理、现场管理、项目管理三个方面具体分析了水电站机械检修运行体系。  【关键词】水电站;机械;检修运行体系  水电站机械作为水电站核心组成部分之一,其正常运行与电力质量息息相关。加强水电站机械检修是保障水电站机械正常运
期刊
【摘 要】10kV手车式断路器底盘车检修专用工具的研发,是基于长时间同种类型设备高频率出现问题,经常能遇到的故障而成的,它不仅极大的改善了现存底盘车故障难以修缮的重大问题,更是以其独特的实用性有效的解决了底盘车实际使用时的许多问题。本文就这款检修工具的研制结构及特点等问题,做一个简单的研究。  【关键词】底盘车;检修专用;闭锁结构;实用性  引言  所谓的检修专用工具,其实是专门检修10kV手车式
期刊
【摘 要】简述智能网联汽车概念,分析了目前的关键技术,包括环境感知、智能决策、控制执行、通信与平台、信息安全,并阐述了其发展趋势。  【关键词】智能网联;深度学习;V2X通信;自动驾驶  智能网联汽车是指搭载先进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等装置,融合现代通信与网络技术,实现车与X(车、路、人等)智能信息交换、共享,具备复杂环境感知、智能决策、协同控制等功能,可实现安全、高效、舒适、节能行驶,并最终替代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现代化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在我国的各个领域当中逐渐加大了对信息技术的应用,在我国的石油探索的技术领域及时加强现代化信息技术在勘测过程当中的应用能够进一步的加强对石油测井仪器的创新。基于此,本文首先研究了在石油测井仪器创新当中的科学技术方法,之后根据不同油井的探测方式对石油测井仪器进行分类,并从三个方面研究了我国的测井仪器创新措施,以供有关人士进行参考。  【关键词】石油测井仪器;
期刊
【摘 要】随着现代交通行业的不断发展,轨道交通也得以较好发展,并且在交通运输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人们出行提供很大的便利。在轨道车辆的实际运行过程中,为能够使其安全性及有效性得到较好保证,需要对轨道车辆技术进行应用,因而实现轨道车辆焊接技术的更好发展也就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及意义。本文研究中主要就是针对轨道车辆焊接技术及其发展简单分析,以实现轨道车辆焊接技术的更理想应用。  【关键词】轨道车辆
期刊
【摘 要】近年来,随着环境监测、食品检验和生物制药需求的增加,该仪器在应用上释放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仪器制造企业销售总额保持良好增长态势,然而,在我国制造业经济进入新的前沿的背景下,仪器仪表行业面临着不可预测的问题。本文分析了智能电表的技术应用及前景。  【关键词】智能;仪器仪表;应用  1导言  在国家一系列产业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十二五”时期极大地促进了智能仪器的发展。2018年是贯彻落实十九大
期刊
【摘 要】在当今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之中,人们对于供电质量也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因此在变电站之中,尤其是变电站的自动电力电子系统,更是对配电网络的底层开关有着更高的技术要求。基于这一情况,本文研究了一种基于IPM模块的智能断路器电动底盘车控制电路的设计,希望可以对变电站供电质量的提升有所帮助。  【关键词】变电站;IPM模块;智能断路器;电动底盘车;控制电路  前言  本次研究主要是为了与
期刊
【摘 要】光伏碎玻璃线在换型生产厚板玻璃时,冷端集中产生的大量废玻璃破碎机不能及时排出,影响正常生产,除尘系统排放布置不当,玻璃廊内二次扬尘造成现场环境差,直接影响员工的身体健康,通过技术改造解決了这些问题。  【关键词】破碎机;除尘;现场环境  概述:光伏冷端生产线碎玻璃采用在线回收,通过皮带机输送到玻璃料仓,但琴键下落板仓下方破碎机能力较低,在换型厚板时经常造成堵料,给料机线圈多次烧毁,故障多
期刊
【摘 要】社会的发展促使林业事业迎来新的发展良机,作为林业事业发展中的重要组成,林业生态可持续发展与营林生产之间存在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紧密关系。现阶段,基于友好型社会的发展,环境问题成为民众的关注热点,如何促进营林生产有效性,确保林业生态可持续发展成为社会发展的首要关注点。基于此,需要明确林业生态发展与营林生产二者之间的关系,提出促进营林生产以及林业生态可持续发展的针对性建设,实现林业资源的发展
期刊
【摘 要】随着船舶向大型化、高速化方向发展,其噪声也越来越强烈。当水下航行体航速比较高时,推进器成为主要噪声源。螺旋桨是整个推进系统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在舰船噪声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在舰艇噪声的分析研究中,开展螺旋桨噪声的预报和控制研究很有必要。本文就船舶无空泡螺旋桨诱导噪声研究展开探讨。  【关键词】螺旋桨;直接辐射噪声;流噪声;振动噪声  引言  船舶振动不仅会影响船上人员的舒适性、危害人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