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下腰痛的康复治疗进展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yuxinm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腰痛主要是指人腰骶部位的急性或慢性疼痛,一般在肋骨下缘与臀下皱褶之间疼痛,且存在下肢放射性疼痛。上述疼痛可能与椎间盘、椎体、肌肉、关节以及神经功能异常具有关联性。目前临床对于腰痛的命名尚未统一,在专业名词中一般以“下背痛”、“腰背痛”、“下腰痛”、“腰痛”等为主,但研究认为,以下腰痛命名更能符合人体解剖学定位。

【关键词】慢性下腰痛;康复治疗;进展

【中图分类号】R1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20)09-0073-02
  根据临床实践指南,临床通常将腰痛分为三种类型,其中以疼痛为主要症状的特异性腰痛,所占比百分之一至百分之二、神经根性腰痛,所占比为百分之五、非特异性腰痛,所占比高达90%以上,腰痛患者一般在4-6周疼痛得到缓解,故此临床指南将急性腰痛定位为病程小于4-6周人群,将慢性腰痛定位为病程在12周以上人群[1]。本次研究通过对慢性下腰痛的康复治疗进展作一综述,具体内容见下文。
  1.流行病学
  人群中LBP的患病率较高,随着腰痛人群不断增加,导致慢性下腰痛患者发病率不断增加,使医疗成本以及致残率不断增加,多数急性腰痛患者容易进入慢性期[2]。尽管儿童患有该疾病的发病率不高,但是研究显示青少年LBP发病率不断增加,而通过对急性下背痛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大约具有60%以上患者伴有复发情况,而实施2年的随访其复发率为20%以上。
  研究表明,年龄大于30岁、运动量小、怀孕、伴有心理压力的人群患有该疾病的发病率较高。相关研究显示,材料工该疾病发病率在30%以上,而伏案工发病率在10%以上。同时也和生活方式、心血管系统相关。
  2.腰痛机制
  研究发现,人体脊髓、神经、韧带、椎间盘病变、外周敏化、中枢敏化、精神、心理因素均可引起腰痛等情况,同时过度牵拉也容易导致人体腰肌拉伤,使人体肌纤维损伤,导致疼痛感发生。当人体韧带张力增加、也容易发生损伤变化,导致患者背部扭伤[3]。同时多项研究显示,退行性椎间盘容易导致促炎因子产生,例如IL-6、IL-1、NGF等等,上述促炎因子在该疾病的生理病理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易对人体疾病造成一定影响。
  3.康复治疗
  目前康复治疗提倡多学科协作,又被称之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该种模式主要是指患者和医疗人员共同制定的康复目标。
  外周敏化、中枢敏化产生有两种情况,例如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前者是指中枢神经系统自身存在的疼痛处理异常,而后者是由于外周持续的疼痛刺激输入,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发生可塑性改变,当外周输入解除后,中枢敏化也会随之减轻甚至消除。精神:由于患者长期受到疼痛的折磨,疼痛导致患者精神脆弱,在对患者实施治疗过程中,应对精神因素在疾病发病中的作用充分了解,与患者进行交流,获取患者的合作与信任,同时告知每位患者疼痛是由于情绪紧张而导致的机体变化,在必要情况下可以对患者采用抗抑郁药物。心理因素:心理因素对于该疾病的治疗和发病十分重要,相关研究调查显示,心理因素,尤其是心理躯体化因素、情绪等,均对患者具有影响,因此需要对患者实施心理咨询和心理宣教十分重要,内容包括:1.首先分析每位患者不良情绪的因素,同时给予患者进行心理辅导,使患者了解疾病发生的原因和预后,从而提高患者对慢性下腰痛疾病的认知度,利于患者积极配合治疗。2.同时还需要制定适宜的体位和姿势,使其疼痛感得以减轻。
  3.1药物治疗
  对于多数腰痛患者来说,无论其症状持续时间多久,非甾体抗炎药、乙酰胺基酚均能够对患者疼痛症状进行缓解。阿片类药物虽然具有显著的止痛效果,但其存在滥用风险,无法作为缓解疼痛的一线药物。对于急性腰痛的辅助治疗药物中,苯二胺?类以及骨髂肌肉松弛剂均具有重要作用,但易出现较多副作用,其中以镇静状态的概率高为主[4-5]。对于慢性下腰痛患者,给予其三环类抗抑郁药治疗存在微弱影响,但由于多数腰痛患者存在抑郁症状,故此需给予其对症治疗。
  3.2行为治疗
  由于人体的人格障碍、药物滥用的发生、情感障碍无法量化,且多数腰痛患者存在情感障碍。对于该类情况,需给予其综合治疗,其中包括:认知行为治疗、行为治疗、药物治疗等,通过对患者进行多方面的行为教育和辅导,能够使其疼痛感得以减轻,同时能够降低疾病复发率。
  3.3物理治疗
  在综合治疗方案中,物理治疗十分常见,而早期物理治疗能够使急性腰痛患者转变为慢性症状的风险得以降低。在常用物理疗法中,电疗十分常见,根据不同频率分为三种,即低频、中频、高频,其中低频电疗治疗较为广泛。
  超声波疗法在肌肉骨髂疾病中受到广泛应用,超声的应用能够使细胞的代谢率得以提高,同时使胶原的黏弹性得以增加,能够增加人体软组织的伸展性、肌肉收缩性,同时能够对组织修复进行调节,增加人体缓解软组织炎症反应的功能以及增加人体血流量[6]
  冲击波主要是在介质中传播的机械波,在治疗过程中采用体外冲击波中的单向波而并非超声波的双向正弦波,冲击波的生物学效应主要是通过人体细胞受到声波的力学刺激所实现的,其中外冲击波对改善慢性下腰痛患者的失能、抑郁和疼痛均具有显著作用,能够作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1]
  3.4运动疗法
  加强患者灵活性、协调能力的训练,在训练过程中注重患者功能,并鼓励其积极参与活动,且要求患者家属参与到康复治疗中。运动疗法与手法配合能够使患者疼痛感得以减少,其中脊柱手法治疗对部分症状具有显著效果,也是促进患者改善疼痛的重要方式[7]。在一项研究中,通过对运动控制训练在慢性下腰痛患者的疗效进行观察,研究结果显示,多数患者经腹横肌和多裂肌运动控制训练后,其运动耐力以及整体功能均具有明显改善。
  4.小结
  慢性下腰痛具有异质性,具有治疗种类多、临床表现复杂等特点,且临床对于治疗效果的判断具有多种指标,比如残疾或疼痛等。在以上研究中,认为综合康复治疗与单一治疗方案相比更具有优勢,且能够利于患者症状的改善,减轻机体疼痛感,促进康复。
  参考文献
  [1]王建兵,赵保礼.中药联合康复疗法治疗非特异性下腰痛的临床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9,28(7):732-735.
  [2]王瑞,王雪强.基于循证实践的腰痛康复治疗国际指南解读与启示[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9,34(12):1464-1469.
  [3]罗明辉.普拉提运动对慢性下腰痛患者的疼痛和腰椎功能的影响[J].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2019,38(7):3263-3267.
  [4]徐大星,纪木强,何斌, 等.密集型内热式银质针联合伤科黄水治疗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30例[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19,27(4):47-49,52.
  [5]印杰松,陆桂伟.表面肌电生物反馈指导对慢性非特异性腰背痛康复训练的疗效影响[J].颈腰痛杂志,2019,40(5):687-689.
  [6]葛瑞东,白硕,郭京伟, 等.局部肌肉振动对男性慢性非特异性腰痛患者腰背肌疲劳的即刻效应[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9,34(3):287-292.
  [7]梁育磊,高谦,桂昕, 等.内热针治疗慢性非特异性腰痛的剪切波超声弹性成像评价[J].颈腰痛杂志,2019,40(2):197-200.

其他文献
【摘 要】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对冠状动脉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40例冠状动脉狭窄或斑块的患者进行64排螺旋CT检查,评估临床检查斑块性质、狭窄状况,了解临床诊断价值。结果:40例64排螺旋CT检查结果为软斑块20个,钙化斑块16个,混合板块12个;无狭窄6处,轻微狭窄8处,轻度狭窄16处,中度狭窄10处,重度狭窄8处。结论:采用64排螺旋CT检查,可以良好的观察冠状动脉的形态,良好的判断冠
期刊
【摘 要】目的:评价经掌侧入路与背侧入路闭合复位herbert螺钉固定新鲜腕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新鲜腕舟骨骨折的40例患者经皮闭合复位herbert螺钉固定。掌侧入路20例,背侧入路20例,评价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的差异,以及采用Mayo功能评分表比较术后6月及12月的腕关节功能。结果:平均骨折愈合时间比较经掌侧入路(18.31±1.98)与背侧入路(24.04±4.27)比
期刊
【摘 要】目的:分析多潘立酮联合复方消化酶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8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平均分为实验组(多潘立酮联合复方消化酶)和对照组(多潘立酮)。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患者消化系统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临床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实验组患者采用多潘立酮联合复方消化酶治疗,多潘立酮每次10mg,每天3次,餐前半小时口服,复方消化酶每
期刊
【摘 要】目的:探讨难治性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焦虑和抑郁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与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2月-2019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难治性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焦虑和抑郁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而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再给予抗焦虑抑郁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的各项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HAMA和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
期刊
【摘 要】目的:探讨单臂外固定支架治疗开放性胫骨骨折的临床价值,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可参考依据。方法:选择88例开放性胫骨骨折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2组各44例,观察组给予单臂外固定支架治疗,对照组给予髓内针内固定术治疗,随访1年比较两组骨愈合时间及肢体功能康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1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
期刊
【摘 要】目的:分析降压药物的用药趋势及用药效果,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选取100例高血压患者临床资料分析用药情况。结果:降压药销售中血管紧张素II受体阻滞剂金额最高与日均药费最高,钙拮抗剂使用频度(DDDs)最高,患者用药中最多为二联用药。结论:从我院降压药物使用情况看,药物临床用药合理,价格低,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关键词】高血压;用药;降压药【中图分类号】R544.1;R587.
期刊
【摘 要】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干预对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实施临床药师干预前,在我院采取抗菌药物治疗的4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并且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实施临床药师干预后,在我院采取抗菌药物治疗的4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结果:观察组联合用药不合理率(0.00%)、用药不合理率(2.50%)、超适应证用药率(0.00%)、药品更换频繁率(2.50
期刊
【摘 要】目的:观察二氧化碳激光治疗面部及体表皮肤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40例皮肤病患者,将其平均分为激光组和对照组。激光组采取二氧化碳激光治疗措施,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措施。结果:激光组治疗有效率1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95%,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二氧化碳激光治疗面部及体表皮肤病中的临床治疗中,充分满足皮肤病患者生理和心理上的需求,有助于提高疗效,可帮助皮肤病患者治
期刊
【摘 要】目的:探讨MRI对骨质疏松致脊柱隐匿性骨折患者进行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骨质疏松致脊柱隐匿性骨折患者57例为对象,用X线检查后再用MRI检查,计算骨质疏松致脊柱隐匿性骨折阳性的准确率,分析患者的图像表现。结果:MRI检查57例患者的骨质疏松致脊柱隐匿性骨折为阳性,准确率100.0%。骨质疏松致脊柱隐匿性骨折的MRI图像表现:T1WI序列见椎体
期刊
【摘 要】目的:基于脉压变异度(PPV)的液体复苏策略在脓毒性休克患者中临床应用的评价及预后分析。方法:将36例脓毒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PPV组,每组各18例。 所有患者均给予脓毒性休克的抗感染等常规治疗策略, 对照组和PPV组分别采用中心静脉压(CVP)及PPV指导液体复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液体复苏前后血流动力学监测指标的变化及预后。结果:两组患者乳酸(Lac)、MAP、氧合指數(OI)、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