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怪的面部浮肿

来源 :大众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df1aasd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久前,一位58岁的妇女因面部浮肿四天前来就诊。之前的医生怀疑她的肾脏有问题,给她做了一些化验检查。病人因面部的皮肤绷得较紧而再次就诊。
  我检查了病人,面部是有一些浮肿,但并不是很厉害,左侧比右侧稍重一点。我认真询问了病史,病人没有特殊的饮食史,没有过敏史,而且自己服用息斯敏无效。我注意到,病人在发病的前一天晚上在外面步行了半个小时。那天天气比较冷,是不是寒冷所致?
  在再次询问了她的表现,她告诉我,脸部的肿胀怕热,一热就痒,就想用手抓。她害怕抓破了皮肤,就只敢用手轻轻打脸,但是外出遇到冷空气就非常舒服。
  说到这里,我终于明白了这位妇女的病:冻疮。我跟病人做了解释,告知了如何处理。
  那么,冻疮是怎样形成的呢?

冻疮遇热后症状更明显


  冻疮是冬春季的一种常见疾病,是因为天气寒冷引起的局限性炎症损害。当环境温度低于10度时,人体的皮肤就可受到低温的伤害,暴露部位的皮下小动脉遇冷后发生收缩,静脉回流不畅,发生局部的血液循环障碍,从而导致冻疮的发生。冻疮常出现在手、足、鼻、耳和面颊等暴露的部位。
  冻疮表现为患处皮肤苍白、发红、水肿、发痒、热痛,有肿胀感。严重的可出现皮肤的坏死、溃烂和流脓。局部性冻伤者病情较轻,以局部肿胀、麻木、痛痒、青紫,或起水疱,甚至破溃成疮为主症;全身性冻伤者病情较重,以体温下降、四肢僵硬,甚至阳气亡绝而死亡为主要特征。
  发生冻疮会出现瘙痒性局限性水肿性红斑,境界不清,可出现水疱、糜烂和溃疡。冻疮初起为局限性蚕豆至指甲盖大小紫红色肿块或硬结,边缘鲜红,中央青紫,触之冰冷,压之退色,去压后恢复较慢,自觉局部有胀感、瘙痒,遇热后更甚,严重者可有水疱,破溃后形成溃疡、经久不愈。
  冻疮的症状是局部发痒、发胀和灼热感,尤其是睡在暖和的被窝中更痒。有溃疡时,会感到疼痛。冻疮一到寒冷季节就可能复发。

如何预防凍疮复发


  体育锻炼法 进行适合自身条件的体育锻炼,如练气功、跳舞、跳绳等活动。或利用每天洗手、脸、脚的间隙,轻轻揉擦皮肤,至微热为止。这样可以有益于新陈代谢的加快,增强血液流动速度,提升抵御疾病的能力。
  温差水泡法 取一盆15℃的水和一盆45℃的水,先把手脚浸泡在低温水中5分钟,然后再浸泡于高温水中,每天进行3次,可以锻炼血管的收缩和扩张功能,减少冻疮的发生。
  服擦药物法 有冻疮体质者,可在入冬前一月增加维生素A、维生素C及矿物质的摄入。可口服烟酰胺片0.1克,日3次;钙片0.5克,日3次,可以提高机体耐寒力。也可在冻疮好发部位涂擦辣椒酊(取干辣椒20克,密闭浸泡于75%酒精500毫升中,7天后可用),每日擦2次~3次。
  中药内服外治 可内服人参养荣汤,当归12克,肉桂10克,白芍12克,川芎12克,桂枝10克,生姜皮10克,党参18克,黄芪18克,鸡血藤30克,煎水内服。外治法为,桑枝100克,桂枝30克,甘草30克,川芎20克水煎,等待温度适宜(温度为35℃~40℃),温洗或浸泡。每天2次。

冻疮夏治方


  冻疮是冬季常见的皮肤病,若能在夏季提前预防,冬季就可免却冻疮之苦。
  1. 鲜芝麻叶适量,放在生过冻疮的部位,用手来回揉搓20分钟左右,让汁液留在皮肤上,1小时后再洗去。每日1次,连续1周。
  2. 吃西瓜时,将西瓜皮适当留得厚一些,形成白中稍带红的样子,用它轻轻揉搓生过冻疮的部位。每次3分钟,每日1次,连续1周。
  3. 生姜60克,捣烂,加入白酒100毫升,浸泡3天即成。使用时用消毒棉签沾药液外搽生过冻疮的部位,每日2次,连续1周。

链接:应对冻疮小妙招


  1.用热盐水浸泡患处15分钟,连续1周。
  2.“十滴水”外擦冻疮局部,每天6次~10次,对于冻疮未溃者疗效较好。若局部皮肤破溃糜烂,可先用红霉素软膏涂擦,待炎症消散后再使用十滴水。
  3.冻疮刚刚开始时,每天晚上用电吹风边吹边揉,几天后就可见效。
  4.用伤湿止痛膏贴敷局部治疗皮肤红肿、自觉热痒或灼痛的一度冻疮,可以取得良好效果。方法是先用温水将患处洗净,擦干后将药膏紧贴在患处皮肤上,一般贴24小时可痊愈,如未愈可再换贴几次。皮肤破溃或过敏则不宜贴敷。
  5.冻疮未溃破者,用白酒将云南白药药粉调成糊状外敷,并注意保温。冻疮已溃破者,将患处洗净后,直接撒云南白药药粉于创面,用消毒纱布包扎,数日内可愈。
  6.每天擦3次~4次正骨水,对治疗冻疮有较好疗效。
  7.将患处洗净,取少许风油精涂搽患处,接着用手轻轻地揉搓,直至局部发热,每日3次,连续3周。适用于冻疮初起,局部红肿硬痛者,但冻疮破溃者不宜使用。
  8.每晚用热水洗患处后,取香蕉去皮,用香蕉肉擦涂皲裂处,涂擦后不要洗患处,每日1次~2次,数天即愈。
  9.冻疮初起时,用热醋涂抹,醋干后,再行涂抹,一日数次,可见效。
其他文献
普外甲乳外科陆辉主任医师并不是那种一眼看去热情洋溢的人,但不苟言笑的他却始终保持着一种淡定与平和,让病人感到随和友善;他的话不多,却句句实在,对患者而言,那些话就是“金科玉律”。 不端架子的外科医生  这是陆辉普通的一天。他一上午做了5台手术,紧接着下午门诊看了105个病人,直到晚上6点半才结束。按医院规定,专家门诊每次只需看满20个病人即可,如果加号,最多可加到40人。而现在每次门诊看近百位病
期刊
流言:  近年来,有很多家长听说“匹多莫德”这种药可以提高孩子免疫力。随着和睦家医院药师冀连梅最近写的一篇文章《一年狂卖40亿的匹多莫德,请放过中国儿童!》的发表,匹多莫德这种药引起了社会上更多的关注。类似的,还有人听说吃某些食物或保健品可以增强免疫力,例如吃点冬虫夏草、灵芝孢子粉、人参,喝点蜂王浆、鸡汤,补点锌、补点硒等等。  那么,吃这些食物就能增强免疫力吗?人的免疫力真的是可以“调节”吗?
期刊
近年来,我们经常看到关于突发性耳聋的新闻报道。在大家印象里,只有中老年人才容易发生突发性耳聋。但令人不解的是,很多年轻人也会出现突发性耳聋。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耳聋有哪些种类  按照听力损失的程度,耳聋可以分为轻度、中度、中重度、重度、极重度5型,需要在安静的隔音室内进行听力学检查才能明确,不过大家在日常生活中也可大致估计出来。如果只是交流费劲,但可满足日常生活需要,可能为中度听力损失。如果听不见
期刊
34岁的赵先生春节过年回家,发现父亲耳背的情况已经比较严重了,电视必须要开得声音很大才行。赵先生想给父亲买个助听器,却不知道怎么选择。看看网上一万两万的报价,总觉得不怎么靠谱,而且还要现场来配。赵先生心中一时凌乱,不知该怎么办。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开始关注听力健康,但是我们国家老年人的助听器佩戴满意度仍有待提升。这其中,还有很多错误认识,导致大批老人没有能够科学地佩戴助听器。那么,怎么才能
期刊
重新认识结核病   结核病是一种古老的疾病,它曾经让人谈之色变。现在,虽然有了有效的疫苗和治疗药物,但结核菌仍然不甘于退出历史舞台,它以不同的面目出现,仍然威胁着人类的健康。每年的3月24日是世界防治结核病日,这个日子提醒着人们,要时时警惕,防止结核病偷袭。本期,我们特别邀请了两位专家,请他们讲讲结核病防治的有关知识。            结核病,曾经的“白色瘟疫”,时至今日仍然是全球以及我国最
期刊
Q:结核病都有传染性吗?结核病是如何传播的?  A:结核病的病原体是结核杆菌,它主要通过呼吸道经空气传播。但并非所有肺结核病人都有传染性。一般来说,排菌的肺结核病人才具有传染性。有资料表明,一个未治疗的排菌病人,一年之内会将结核杆菌传染给周围10个人~20个人。当咳嗽、打喷嚏或大喊大叫时,病人口鼻会喷射出很小的含有细菌的痰液来,如果健康人离病人很近,就可能把含菌的飞沫吸入肺内而受到传染。另外,如果
期刊
有研究报道粘附分子在冠心病中起着重要作用,但关于粘附分子在急性心肌梗塞(AMI)和不稳定心绞痛(UAP)患者血中含量的变化尚少见报道.本研究探讨了AMI和UAP患者血中可溶性血管
前些日子,河北邢台一位35岁的李女士,妊娠38周时在家突然破水,家属用平车将患者推送到医院。医生询问病史,得知患者在七年前进行过一次剖宫产手术。综合考虑病情,医生认为需要立即再次行剖宫产手术。手术过程很顺利,全家人非常高兴。可是,手术后第3天,产妇开始腹痛、腹胀,连翻身都困难。医生发现产妇全腹部膨隆,叩诊呈鼓音,怀疑是肠梗阻。医生先后给予人工辅助通便、灌肠等治疗后,效果也不理想,最后行胃肠减压术,
期刊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指机体遭受 严重创伤、休克或感染后同时或先后出现2个或2个以上器官或系统的功能障碍或衰竭。本文 对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概念、分型、病因和发病机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rn这描述的是一种超然世外的心态,这是非常好的人生态度.但是对于有青光眼风险的人,这种心态和方式不可取,如果不积极应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