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毡毛忍冬抑制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激酶活性及活性部位UPLC—Q—TOF/MS分析

来源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lent_snak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应用高通量药物筛选技术,筛选发现具有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growthfactorreceptor,EGFR)激酶抑制活性的中药提取物,同时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与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仪联用技术(UPLC-Q-TOF/MS)对其活性部位进行分析和鉴别。灰毡毛忍冬药材经石油醚渗滤、乙醇提取、乙酸乙酯萃取和水煎煮后,得到4个相应的提取部位。采用均相时间分辨荧光(HTRF)法检测抑制EGFR激酶活性,于波长为620和665nm处测定荧光信号的变化及信号值,计算提取物对EGFR激酶的抑制率。采用Acq
其他文献
从青梅(Vatica mangachpoi Blanco)的茎中分离鉴定了10种成分:豆甾-4-烯-3-酮(Ⅰ),3-羟基-4-甲氧基苯甲酸(Ⅱ),丁香醛(Ⅲ),东莨菪内酯(Ⅳ),对羟基苯甲醛(Ⅴ),2,6-二甲氧基苯醌(Ⅵ),4-羟基-3,
采用S180荷瘤小鼠模型比较注射用长春瑞滨脂质体(L-NVB)与长春瑞滨注射液(NVB)在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及其肺、骨髓、肿瘤组织中的分布差异。药代动力学研究显示L-NVB的AUC0-∞、Cmax
2013年2月22日,江苏省人民政府隆重举行2012年度全省科技奖励大会。中国药科大学副校长,本刊副主编王广基教授主持的科研成果“中药药代动力学关键技术体系的创新及应用”荣获2
二肽基肽酶-Ⅳ(DPP-Ⅳ)抑制剂结构中含有伯胺或仲胺基团,与DPP-Ⅳ谷氨酸残基Glu205、Glu206形成氢键,被认为是抑制DPP-Ⅳ活性的重要因素。通过DPP-Ⅳ抑制剂分子对接计算研究发
苏木(Caesalpinia sappan Linn.)种子的甲醇提取物经萃取、结晶和各种柱色谱分离方法得到一个新的卡山烷型呋喃二萜(1),命名为phanginin N,并通过理化鉴别和波谱分析确定了该化合
脑缺血再灌注后出现的胶质瘢痕,主要是由增殖的激活星形胶质细胞构成。研究证实胶质瘢痕不利于神经再生,由其构成的物理化学性屏障一方面会阻碍轴突再生,另一方面由激活星形
期刊
以化合物马蹄金素[N-(N-苯甲酰基-L-苯丙氨酰基)-O-乙酰基-L-苯丙氨醇,MTS]为先导化合物,设计并合成了10个马蹄金素衍生物,所有化合物均为新化合物,其结构经NMR、ESI-MS确认。
期刊
以白桦酸(BA)为先导物,将BA的28-位-COOH通过不同的连接基团与硝酸酯或呋咱氮氧化物等NO供体偶联,合成了11个目标化合物。其结构均经IR,MS及1H NMR确证;采用MTT法测定了所有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