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高职协调发展

来源 :职业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sshei5z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国大力推行中高职协调发展过程中。要做到标本兼治,标,即制度的衔接;本。即课程的衔接。(1)治标:以制度创新实现中高职的政策衔接。制度是规范和实现中高职衔接的政策支撑.因此.要及时出台和完善促进中高职衔接的政策法规。(2)治本:以课程革新实现中高职的内容衔接.中高职衔接的关键“接口”在课程设置上.要合理确定中高职衔接的课程科目和内容范围.课程的衔接可以从专业设置、培养目标、课程体系等多方面展开。
其他文献
摘要:从两种教学模式的比较入手,提出了工艺专业化教学模式,以实例介绍了该模式的具体应用,对该模式的优势及弊端做了简要论述。  关键词:工艺专业化;中职;汽车维修专业;实训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727(2011)05-0133-02    目前,汽车维修企业中的技能传授大都采用“一对一”的师傅带徒弟的方式。师徒二人一教一学,一讲一听,一做一看,一动一跟,一段时间
《家畜解剖学》是中等职业学校养殖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改进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既注重教学内容的直观性和科学性,又讲究教学形
摘要:“教学做一体化”是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中国化”的结果,探究“教学做一体化”的内涵必须将其置于 “中国化”的历程之中。“教”、“学”、“做”在“教学做一体化”中相互依存、循环互动并各具深刻内涵。“教”是起点和方向,“学”是目标和归宿,“做”是纽带和核心。“教学做一体化”不仅是一种教学模式,更应是一种学习模式。教师和学生在“教”与“学”的实践中,均应结合各自角色定位明确自身要求。  关键词:教
摘要:教学工厂模式在苏州地区的创新运用主要采取两种做法:一是直接把企业引进学校,探索以项目为中心的教学方法;二是将学生直接送到校外企业进行实训。首先根据苏州本地实情,开发满足教学工厂要求的校本课程;其次选择并开发符合技能教学需要的企业环境;然后为学生量身定制“共享性校企合作课程”。  关键词:教学工厂;苏州;校本课程;校企合作课程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727(
摘要:以60名高职学生为研究对象,在语义加工与非语义加工两种条件下进行新英语单词学习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学习者对第二语言新词汇语义的深层加工对其学习词汇的结构产生一定的负面作用,这种负面作用在短期和长期内都存在。实验结果支持Barcroft提出的“资源加工类型的分配(TOPRA)”模型一说。  关键词:TOPRA模型;词汇学习;结构加工;语义加工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