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结肠类缘性疾病肛管测压、直肠黏膜活检和钡灌肠检查的意义

来源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kteach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根据病理学的诊断依据,评价先天性巨结肠类缘性疾病(HAD)中直肠肛管测压、直肠黏膜活检AchE组化染色和钡灌肠检查的特点,了解其在诊断上的意义.方法 1999~2001年间92例临床诊断为先天性巨结肠(HD)或巨结肠类缘性疾病并施行手术的患儿,根据病理诊断排除HD和HAD共存病变病例,筛选出HD 40例,其中男36例,女4例,平均年龄21个月;HAD 34例,其中男21例,女13例,平均年龄63个月.研究二组的临床征候指标以及在经典的测压、组化以及钡灌肠三项检查上的差别.结果二组病例相比,三项检查每项指标间都存在着极显著差异(P<0.01):在HAD组患儿,85%都存在有直肠肛管抑制反射,其反射波出现特征性的"W"、"U"波形;直肠黏膜AchE组化染色79%为阴性;钡灌肠常不能发现明显的狭窄、移行段,但有明显的结肠扩张和24h钡滞留.结论 HD和HAD是都以便秘为主要表现的两种不同的疾病.经典的三联检查在HAD的诊断和鉴别上也具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1996年2月至1998年1月收治喉癌累及会厌根及声门下患者10例,按1987年 UICC 标准10例中 T_3N_(1b)1例,T_3N_28例,T_4N_21例,其中4例系喉癌行喉部分切除后复发,病变均为双侧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