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英语;听力教学;图式知识;
文化图式;结构图式;语
调图式
〔中图分类号〕 G633.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0)
02(A)—0048—01
在听力教学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是,学生即使具备了比较充分的词汇积累,即使能听懂每一个单词,也很难在听完一段听力材料后能得出正确的答案。这是因为多数情况下他们只停留在语义辨析这个较低层面,而听力材料里的语言内涵却未被挖掘出来。这种理解就好像雾里看花,自然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因为听力不仅包括辨音解义的能力,还涉及理解语言内涵的能力,即从词义、句义到文章的中心大意,学生要迅速辨析、思索、组合、归纳,并从中归纳出讲话内容的中心所在。因此,在听力训练的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图式知识所具备的预测和推理功能,从各个层面激活图式知识,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
一、激活文化图式
文化图式指的是关于“文化”的知识结构块,是人类通过先前的经验建立起来的一种关于“文化”的知识组织模式。由于历史背景和地域的差异等诸多因素,以汉语为母语的民族和以英语为母语的民族在思维方式上有所区别,因此,增加对目标语国家的背景及文化知识的了解,并在听的过程中运用背景知识排除“负迁移”的干扰,必将提高记忆效率,促进理解能力。一般说来,听力材料的内容往往涉及英、美等国的政治、 经济、文化、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以及生活常识。因此,在听的过程中,听者必须对所听语言中的文化图式加以正确的解码,才能促进其正确理解。在听力教学中,教师可一方面有计划地介绍东西方文化的差异、英美国家文化背景,另一方面鼓励学生拓展视野,积累多方面的背景知识,利用充足的背景知识减少听者对语声的依赖,增强其描述能力和推理能力,进而正确地理解所听到的材料。
二、激活文本结构图式
文本结构图式在书面上表现为文本语言的编排方式和文体类型。熟练的听者运用结构策略来理解文本内容,因而理解能力较强;技能差的听者缺乏文本结构图式的背景知识,不会利用文本的结构来记忆和理解,回忆起的内容像一种无序的信息罗列。实际上,听语篇时,听者没有必要也不可能把整个单词或单句听得很清楚,可通过预测选择要点,根据选择项推知听音材料大致涉及什么内容,会出现哪类专有名词,会提出什么样的问题,这样听者便可争取主动,对即将听到的语篇做到心中有数,解题时也就得心应手了。此外,也可通过捕捉段首句和过渡性词语来加强理解。这是因为段首句大都是表达段落中心思想的主题句,它简明扼要地告诉听者段落的内容,而过渡性词语则表现出出题人的思路、时间和空间、举例和例证、对照和比较、引申和转折、推论和总结等逻辑关系,它对整个语篇的理解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以这种方式让听者运用自己的背景知识从篇章层次上对听力材料进行理解,效果很佳。
三、运用音质与语调图式
这是要求让听者运用听觉知识在音素、词、句子层次上依次对听力材料进行辨认和理解。音质是说话者给予听者的一种总体的听觉印象,它赋予语音以交际功能。不同的音质可以表达不同的感情色彩,从而表达出不同的意思。在听力教学过程中,激活学生头脑中已存的音质图式对听力理解至关重要。首先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激发学生母语中已存在的各种音质图式,如让学生用中文说一句话并表达出诸如喜悦、悲伤、震惊、愤怒等情感。这样一来不但可以促进学习者的参与热情,而且可以帮助学生分析音质的组成部分及各部分在表达不同感情时的不同作用。这样,在提高学生听的能力的同时,也潜移默化地促进了他们说的能力和读的能力的提高。
语调图式也会对听力理解造成影响。英语会话中,语调有其基本的规律。特殊疑问句在大多数情况下要用降调,偶尔用升调是表达惊讶或想让对方重复,有时是出于礼貌,而一般疑问句,不知道答案时要用升调;可能知道答案,要用降调。附加疑问句,比如,“She’s knowledgeable,isn’t she?”如用降调,听者所期待的答案是肯定的;如用升调,则表示听者不能确定答案是什么。同时教师还要提醒学生注意,这些基本规则并不能概括所有的语调选择。一定要将语调的选择与所说的内容联系起来,才能更好地利用规则去理解内容。
文化图式;结构图式;语
调图式
〔中图分类号〕 G633.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0)
02(A)—0048—01
在听力教学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是,学生即使具备了比较充分的词汇积累,即使能听懂每一个单词,也很难在听完一段听力材料后能得出正确的答案。这是因为多数情况下他们只停留在语义辨析这个较低层面,而听力材料里的语言内涵却未被挖掘出来。这种理解就好像雾里看花,自然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因为听力不仅包括辨音解义的能力,还涉及理解语言内涵的能力,即从词义、句义到文章的中心大意,学生要迅速辨析、思索、组合、归纳,并从中归纳出讲话内容的中心所在。因此,在听力训练的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图式知识所具备的预测和推理功能,从各个层面激活图式知识,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
一、激活文化图式
文化图式指的是关于“文化”的知识结构块,是人类通过先前的经验建立起来的一种关于“文化”的知识组织模式。由于历史背景和地域的差异等诸多因素,以汉语为母语的民族和以英语为母语的民族在思维方式上有所区别,因此,增加对目标语国家的背景及文化知识的了解,并在听的过程中运用背景知识排除“负迁移”的干扰,必将提高记忆效率,促进理解能力。一般说来,听力材料的内容往往涉及英、美等国的政治、 经济、文化、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以及生活常识。因此,在听的过程中,听者必须对所听语言中的文化图式加以正确的解码,才能促进其正确理解。在听力教学中,教师可一方面有计划地介绍东西方文化的差异、英美国家文化背景,另一方面鼓励学生拓展视野,积累多方面的背景知识,利用充足的背景知识减少听者对语声的依赖,增强其描述能力和推理能力,进而正确地理解所听到的材料。
二、激活文本结构图式
文本结构图式在书面上表现为文本语言的编排方式和文体类型。熟练的听者运用结构策略来理解文本内容,因而理解能力较强;技能差的听者缺乏文本结构图式的背景知识,不会利用文本的结构来记忆和理解,回忆起的内容像一种无序的信息罗列。实际上,听语篇时,听者没有必要也不可能把整个单词或单句听得很清楚,可通过预测选择要点,根据选择项推知听音材料大致涉及什么内容,会出现哪类专有名词,会提出什么样的问题,这样听者便可争取主动,对即将听到的语篇做到心中有数,解题时也就得心应手了。此外,也可通过捕捉段首句和过渡性词语来加强理解。这是因为段首句大都是表达段落中心思想的主题句,它简明扼要地告诉听者段落的内容,而过渡性词语则表现出出题人的思路、时间和空间、举例和例证、对照和比较、引申和转折、推论和总结等逻辑关系,它对整个语篇的理解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以这种方式让听者运用自己的背景知识从篇章层次上对听力材料进行理解,效果很佳。
三、运用音质与语调图式
这是要求让听者运用听觉知识在音素、词、句子层次上依次对听力材料进行辨认和理解。音质是说话者给予听者的一种总体的听觉印象,它赋予语音以交际功能。不同的音质可以表达不同的感情色彩,从而表达出不同的意思。在听力教学过程中,激活学生头脑中已存的音质图式对听力理解至关重要。首先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激发学生母语中已存在的各种音质图式,如让学生用中文说一句话并表达出诸如喜悦、悲伤、震惊、愤怒等情感。这样一来不但可以促进学习者的参与热情,而且可以帮助学生分析音质的组成部分及各部分在表达不同感情时的不同作用。这样,在提高学生听的能力的同时,也潜移默化地促进了他们说的能力和读的能力的提高。
语调图式也会对听力理解造成影响。英语会话中,语调有其基本的规律。特殊疑问句在大多数情况下要用降调,偶尔用升调是表达惊讶或想让对方重复,有时是出于礼貌,而一般疑问句,不知道答案时要用升调;可能知道答案,要用降调。附加疑问句,比如,“She’s knowledgeable,isn’t she?”如用降调,听者所期待的答案是肯定的;如用升调,则表示听者不能确定答案是什么。同时教师还要提醒学生注意,这些基本规则并不能概括所有的语调选择。一定要将语调的选择与所说的内容联系起来,才能更好地利用规则去理解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