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互联网+”的陕西省高校体育资源现状调查及发展对策

来源 :陕西教育·高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dbc_j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互联网技术不断深入发展的推动下,人们迎来了大数据时代,传统课堂教学与互联网技术的结合为教学质量的提升创造了可能,与此同时对高校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知识结构的更新、教学模式的优化、教学能力的提升等方面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要实现教学目的需要不断丰富教学资源。在此背景下,本文以“互联网+”基础上陕西省高校体育资源现状作为调查对象,在对其建设水平产生系统认知的基础上,提出针对性发展建议,为推动高校资源更加适应“互联网+”时代的要求作出努力。
  【关键词】“互联网+”陕西省高校体育资源现状调查发展对策
  基于“互联网+”的陕西省高校体育资源现状调查
  高校的体育资源包括以体育为核心的器材、场地、设备等有形资源,也包括相关的师资教学水平、信息建设等无形资源。为对陕西省高校体育资源现状产生较系统的认识,本文借助互联网手段,针对陕西省260名高校在校学生进行开放式与封闭式相结合的问卷调查,其中有效回收的问卷241份,有效回收率达到92.7%。被调查对象分别来自西北政法大学、西安科技大学、长安大学、西安体育学院等43所高校,其中男生占72.2%,女生占27.8%;大一、大二、大三学生分别占53%、36%、11%;属于体育相关专业学生占29%,非体育相关专业学生占71%;对体育运动热爱、一般热爱、不热爱的调查对象分别占61.5%、30%、8.5%,可见本次问卷调查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结合调查问卷可以发现基于“互联网+”的陕西省高校体育资源现状表现出以下特征。
  1.陕西省高校体育网站资源的建设情况
  陕西省非体育类院校的普通高校中已经建立体育网站的数量达到51.34%,但其中已建有独立网站的仅有21.3%;而体育专业高校的体育网站建设数量几乎达到100%,其中已形成大型综合性体育网站的高校数量达到93.4%,可见目前陕西省大部分高校参与了体育网站资源建设,基本满足教学需要,但普通高校的体育网站建设仍需进一步完善。
  2.陕西省高校体育教学多媒体资源的利用情况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应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的普通高校比例仅达到31.7%,体育专业高校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也仅有49.8%,可见现阶段体育专业高校和普通高校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对信息科技的利用率较低。调查问卷中学生表示,多媒体教学资源仅在观看比赛和教学视频方面利用的概率达到97.6%,这也说明陕西省高校体育课程多媒体教学资源的利用方式较刻板。
  3.陕西省高校体育教师资源和设施资源的建设情况
  结合调查问卷可以发现,陕西省高校体育教师年龄在30岁至50岁之间的占80.6%,教师的年龄结构较为合理;学历为研究生及研究生以上的教师数量达到63.74%,职称为教授、副教授的占总调查数量的51.32%,表明陕西省高校体育教师的整体专业水平较高,这为陕西省高校借助互联网手段提升高校间体育资源利用率提供了可能[1]。另外,通过统计调查问卷数据发现,具有独立体育场地的高校数量达到96.74%,有基础体育教学设施的高校数量达到95.76%,有专业体育教学设施,如保龄球场馆、攀岩场馆等的高校仅占总调查数量的7.69%,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现阶段陕西省高校的基础体育资源建设充足,但部分专业性较强的体育设施却相对缺乏,不利于高校体育的专项型开展。
  4.陕西省高校体育资源借助互联网手段实现校际共享的情况
  借助互联网手段实现体育资源的校际共享是“互联网+”作用的具体体现,但在调查问卷中可以发现,对体育资源校际共享的途径具有一定掌握的学生数量不足19.6%。经过调查问卷发现,陕西省普通高校体育资源的分布较不平衡,专业性较强的设备主要集中于体育专业高校,但在资源短缺的条件下资源浪费的现象非常严重,如部分位置極为接近的高校同时建设大型体育场地等,这与高校忽视“互联网+”基础上的体育资源共享具有密切的关系[2]。
  基于“互联网+”的陕西省高校体育资源发展对策
  1.加大陕西省高校体育网站资源的建设力度
  高校相关领导应在整体上把握体育网站的建设方向,引导学生和教师有意识地应用体育网站,并积极为体育网站资源建设提供实用性建议。高校要有意识地培养教职工的信息技术素养,积极将有利于学生的相关体育知识定期上传体育网站,实现资源共享。例如,教师可以将近期开展的或具有一定意义的体育比赛视频、体育兴趣培养方法等上传体育网站,这对提升体育资源的利用率,调动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等方面均具有重要的意义[3]。另外,陕西省高校应通过丰富体育信息资源,使学生全面掌握学校在体育场馆建设、体育教学安排等方面的变化。除此之外,陕西省高校应利用体育网站的沟通功能,及时接受学生对体育资源需求方面的信息反馈,并针对性完善、优化体育资源建设,避免高校体育资源的投入与学生实际需求存在差异的问题发生[4]。
  2.提升陕西省高校体育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应用水平
  现阶段,大部分高校在文化课教学过程中已经认识到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的重要性,但在体育教学方面,受体育教学场地、内容等方面的影响,对多媒体资源的利用还不充分,而且形式较为单一。所以,陕西省高校应有意识地提升体育教师对多媒体设备的应用能力,使相关教师可以独立制作包括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多种形式资源的课件,将“互联网+”与体育课堂相结合。在加大多媒体建设的同时,也应结合高校体育教学的实际需要,避免资源浪费[5]。高校体育教师在满足“互联网+”的要求时还应结合体育教学实际,不断丰富应用方式,以培养学生体育兴趣等为目的,开展系列教学活动。
  3.推动陕西省高校体育教学有形资源的合理建设
  通过调查陕西省高校有形的体育资源建设情况可以发现,目前大部分高校都已认识到体育资源建设的重要性,体育设施建设均较为丰富,但部分专业性较强的体育资源建设仍存在缺失,这与高校体育资源建设经费有一定关系。在现有的高校体育建设拨款条件下,要提升高校有形体育资源的建设水平,不仅要高校全面、准确掌握体育教学和学生体育活动的实际需要,而且要求陕西省高校借助“互联网+”的时代背景积极转变校园资源建设的传统观念,寻求与其他高校的有形资源共享,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6]。例如邻近高校在可行的前提下,可合资建设大型体育场地,通过高校间课表的合理安排,提升体育场地的利用效率,减少不必要的资源重复建设。   4.深化陕西省高校间体育资源共享的程度
  高校是以培养综合型知识人才为主要目的,不仅要使学生掌握基本体育器材的应用,更要以培养学生体育兴趣、体育素养等为主要方向。但受资金、人力、物力等方面投入的有限性限制,大部分普通高校体育资源建设水平并不能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这要求高校在加强有形体育资源共享的基础上积极进行无形体育资源共享,提升陕西省高校整体体育资源的利用率[7]。例如,通过高校的体育教学课件共享,使教师教学手段不断丰富和优化,学生自行通过互联网向其他高校申请利用某项体育资源等。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手段虽然均有利于提升陕西省高校体育资源的利用效率,但其要建立在顺应“互联网+”时代要求的基础上,否则将失去可行性,可见提升高校相关管理者对“互联网+”的认知是基本前提。
  结语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发现,现阶段高校已经认识到“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对教学资源提出了新的要求,并有意识地针对教学资源不断加大建设力度。但现阶段陕西省高校体育教学资源仍存在一定的问题,不能满足“互联网+”时代的教学要求,所以应针对性完善,这是高校适应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姜静:《陕西省普通高校体育资源现状及校际共享研究》学位论文,西安体育学院,2010。
  [2]梅丽娜:《陕西省高校综合性体育俱乐部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经营管理者》2015年第6期,第274页。
  [3]黄显忠、殷谭锋、杨艳:《陕西省普通高校体育选项课教学现状调查》,《商洛学院学报》2015年第2期,第63-66、74页。
  [4]孙文琦:《高校体育资源服务社区体育现状及对策研究》,《安徽体育科技》,2009年第5期,第66-68页。
  [5]李金锋:《陕西省高等院校体育产业发展前景探析及对策研究》,《商场现代化》2007年第26期,第270-271页。
  [6]张卫军、张小强、郭可雷:《陕西省普通高校体育专业办学现状调查与发展对策研究》,《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6期,第81-83页。
  [7]郭光、田荣:《陕西省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俱乐部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期,第114-116頁。
  作者单位:陕西财经职业技术学院陕西咸阳
其他文献
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幅度检测器用于宽带CMOSVCO的自动幅度控制电路中,通过AAC确保了VCO在整个带宽内能够可靠的起振,同时,新的幅度检测器解决了传统幅度检测电路导致的VCO相位噪声
1 改造的内容对于110kV变电站的改造通常是为了满足当地电力发展需要的,提高电网供电可靠性,实现调度自动化。从目前来看,110kV变电站自动化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变电站自动化改扩建
应用Au/Ge/Ni系金属在InAlAs/InGaAs/InP HEMT上成功制作了良好的合金欧姆接触。采用WN和Ti双扩散阻挡层工艺优化欧姆接触,在样品上获得了最低9.01×10-8Ω.cm2的比接触
以具有屋顶型燃烧室的四气门汽油机MV377为例,结合改进的KIVA3V程序,提出了一种适应于该类型燃烧室的分块结构化网格划分策略及相应的动态网格调整方法,并基于该方法所生成的
采用谱解法模拟脉动风荷载场,根据风洞试验测得的车辆的空气动力参数,计算出作用在车辆侧面的风荷载;将风荷载加到人-车-路耦合振动系统方程中,建立起考虑其影响的系统耦合振
采用径向+轴向模式匹配法完成了蓝宝石回音壁的模式分析,包括高次回音壁模式谐振频率的计算和电磁场分布,并研究了回音壁模谐振器的金属腔体设计等关键问题。制作的高Q蓝宝石谐
采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对喷水推进器水力性能进行了预报,以判别制造过程尺寸超差对喷水推进器水动力性能的影响.建立由喷水推进器内流场与船体外流场构成的计算区域,用6面体结构
在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淀积(PECVD)系统中,采用等离子体氧化和等离子体氮化的方法,在单晶硅表面上成功制备厚度小于10nm的超薄硅基介质膜。通过X射线光电子谱(XPS)分析了超
刚构桥梁的抗裂性能是桥梁设计人员非常关注的问题.如何通过设计参数的调整来提高桥梁的抗裂性能需要予以研究.由于刚构桥梁的设计参数较多且存在耦合,研究难度较大.采用正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