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外膜肺氧合在高危重症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来源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jbfg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体外膜肺氧合(ECMO)是在体外循环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体外生命支持技术,为各种因素造成的高危重症冠心病(CHD)患者提供暂时性心肺功能支持,为原发疾病治疗和恢复争取时间.随着CHD患者病程的进展,病情日益加重,需要ECMO支持治疗也随之增多,及时给予患者ECMO辅助治疗,可维持高危重症CHD患者体内循环的稳定性,纠正组织缺氧状态,继而提高重症CHD患者的生存率,本文针对ECMO辅助治疗在高危重症CHD患者中的应用现状、术后并发症及发展方向等方面进行综述,以便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理论指导.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甲磺酸阿帕替尼对标准治疗方案失败后卵巢上皮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对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于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期间收治的31例标准治疗方案失败后卵巢上皮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开展前瞻性研究,卵巢上皮癌患者在标准治疗方案失败后给予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分析治疗1个月后客观缓解率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治疗前与治疗1个月后血清肿瘤标志物与细胞免疫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患者客观缓解率为51.61%;消化道反应Ⅰ ~ Ⅱ、Ⅲ ~ Ⅳ级占比分别为58.06%、19
苗医文化源远流长,其作为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痹证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其治疗方法包括外治法、内治法、饮食疗法等.苗医外治法作为一种民族医学特色疗法,在治疗痹证方面具有较大优势,其在临床上的常用治疗方法包括针刺疗法、熏蒸疗法、外敷疗法、刮痧疗法、药枕法、天泡灸法等等.通过文献学习及相关临床报道,本文将对苗医外治法治疗痹证做简要介绍,以期为苗医外治法治疗痹证进一步提供科学依据.
目的:探讨自拟益气宫宁饮治疗早期妊娠不全流产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北京市昌平区中医医院2020年2月-2020年8月收治的92例不全流产患者,随机纳入对照组(46例)和中药治疗组(46例).对照组采用传统西药治疗,中药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口服益气宫宁饮治疗,对比患者总有效率、阴道出血时间、腹痛情况、彩超复查宫腔内残留情况.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61%,中药治疗组为95.65%,数据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治疗组阴道出血时间低于对照组,数据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目的:观察关刺法配合压痛点推拿疗法治疗颈源性头痛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临床已明确诊断为颈源性头痛的患者6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患者采用关刺法配合压痛点推拿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针刺配合推拿方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头痛程度(NRS评分)、头痛持续时间、头痛频率、颈部活动度(ROM评分)及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总有效率则为80.00%,两组患者治疗后效果经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
目的:对三七总皂苷白蛋白微球注射液(PNS-BSA-MS-inj)在家兔体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进行研究.方法:以新西兰大白兔为模型动物,以血塞通注射液为对照制剂,关节腔注射PNS-BSA-MS-inj和血塞通注射液,运用UPLC-MS/MS技术检测家兔体内人参皂苷Rb1的血药浓度变化,同时建立人参皂苷Rb1的血浆定量分析方法.利用DAS 2.0软件分析PNS-BSA-MS-inj和血塞通注射液的药物代谢动力学参数差异.结果:家兔关节腔注射PNS-BSA-MS-inj和血塞通注射液后,药物代谢动力学参数如下:
目的:基于中医辨治特点,引入文本挖掘法,改进研究方法,结合原始医案数据进行集内关联挖掘,形成医案解析,从中分析中医对于男性湿疹的临床辨治经验.方法:采用优化的集内关联规则数据挖掘方法,进行医案解构分析.结果:本次研究涉及医案148则,患者148人次,365诊次,涉及病机40条,症状175条,脉象11条,舌象58条,药物350种,药物种类覆盖8大类.经集内关联挖掘后,产生核心症状规则28组,舌象规则28组,脉象规则22组,治法规则24组,药物规则32组.结论:中医临床辨证论治男性湿疹时,临床高关联症状为糜烂
对分课堂是近年来提出的一种互动式教学方法,将教师授课、学生内化吸收、课堂讨论有机结合在一起,强调生生互动、师生互动,重视学生自行发现及解决问题,提高了教学效率,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能很好地满足教育部提出的“金课”建设要求.笔者在中医学基础的教学过程中部分运用对分课堂,发现相比于普通授课的班级,学生自主思考能力更强,期末考试中对分课堂部分得分率较高,且课后大部分学生反馈愿意接受更深度的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总体而言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本文将简述运用过程,并进行总结分析与思考,探索中医学基础的“金课”建设方法
目的:统计近40年来治疗小儿遗尿症的主要穴位干预方法,分析相应穴位干预方法的取穴组方规律.方法:运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通过检索中国知网(CNKI)、维普数据网(VIP)、万方数据库(CECDB)近40年来治疗小儿遗尿症的文献,统计分析其穴位干预方法及取穴组方规律.结果:治疗小儿遗尿症最多的穴位干预方法是穴位贴敷(36篇,占24.49%),其次是普通针刺、穴位注射.取穴次数最多的腧穴是三阴交(占14.19%),其次是关元、中极、肾俞、膀胱俞.针灸穴位疗法与其他穴位刺激方法都是三阴交、关元、中极、肾俞为主要取
目的 探讨补肾活血汤联合经皮椎体成形术对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疼痛情况及伤椎Cobb角、椎体高度的影响.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上海市青浦区中医医院于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接收的52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分为对照组(26例,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与观察组(26例,补肾活血汤联合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术后30 d为1疗程,连续服用3个疗程),两组均随访至术后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的临床疗效,术前及术后3、6个月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AS)评分,术前与术后6个月伤椎Cobb
整理和分析网络药理学与高效液相色谱在中药配方颗粒质量控制的相关文献,为中药质量控制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通过中国知网,维普,PubMed等数据库,检索了近几年来,中药配方颗粒质量控制方法的文献,并按照不同的作用机理进行了分类.通过整理发现中药配方颗粒的质量控制方法主要是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但是结合网络药理学的文献鲜有报道.目前对中药配方颗粒质量控制的研究还不够完善,并且发现在配方颗粒的质量控制的研究中,结合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和网络药理学技术找出药效的作用机制,能较全面反映中药所含有效成分种类与含量,进而对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