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下里巴人,妙弹阳春白雪

来源 :教育教学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pp11089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运用 “下里巴人”式的通俗教学语言,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巧用打比方、举例子,化解深奥难懂的 “阳春白雪”式的专业历史名词,让学生轻松学历史,这是是实现课堂效能的重要一环。
  【关键词】下里巴人;阳春白雪;打比方;举例子
  Using the popular literature or art, and playing the highbrow——Discussion on history teaching in junior class of popular language
  Zhou Zongyi
  【Abstract】The “popular literature or art” of the popular language, using different teaching methods, drawing an analogy, for example, to resolve the abstruse“ highbrow” type of professional history, so that the students can learn the history, it is an important link to realize the classroom efficiency.
  【Key words】highbrow art and literature; popular literature or art; for example; for example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的语言素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 马卡连柯也说过:“同样的教育方法,因为语言不同,就可能相差二十倍。”可见课堂教学语言是教师进行教学的最重要的工具,它的成功运用与否,直接关系到课堂效能能否有效实现。教师课堂语言需饶有风趣,生动形象,通俗易懂才能抓住学生心灵,使学生精神振奋,促使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川教版历史新教材图文并茂,内容丰富,但教材中偶尔会出现一些深奥难懂的专业历史名词,尽管新课标并未要求学生完全掌握,但在学习过程中如果不正确理解其意义,学生便不能更好地理解历史现象与实质,因而会降低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阻碍学习历史的深度。所以,如何运用 “下里巴人”式的通俗教学语言,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化解深奥难懂的 “阳春白雪”式的专业历史名词,让学生轻松学历史,这是教师课堂教学语言素质的体现和语言艺术的展现,也是实现课堂效能的重要一环。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巧用打比方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学的技巧并不在于预见课的所有细节,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判断,巧妙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因此,当教材中深奥的专业历史名词的犹如“黑夜”蒙住学生的“眼睛”时,教师要灵活的运用打比方的办法,为学生“寻找光明”,让学生在课堂上继续前行。打比方能生动形象,让学生通晓明白,但要注意,打比方一是要抓住问题的核心,原问题和所打的比方必须具有共同的关键,二是要用学生熟知的简单的东西来比喻复杂的问题。
  例如在讲“绥靖政策”时学生对 “绥靖”不好理解,我在教学时是这样处理的。第一步是解释,“绥靖政策”是二战前英法等欧洲资本主义国家讨好法西斯、纵容战争的妥协政策。绥靖就是安抚,抚慰怨愤、平息争斗的意思。显然,学生对这“阳春白雪”般的解释理解不深甚至不知什么意思;所以第二步是用打比方——面对一只狂吠的狗,你会用什么方法去安抚它以达到不被咬的目的?最好的办法自然是扔几块狗骨头,堵住它的嘴,当然最好这几块狗骨头还是别人的。在欧洲战场战事一触即发的情况下,德国就是那只狂吠的狗,而英法等国为了避免祸及自身,先后用奥地利、捷克等国作为“狗骨头”去“平息争斗”满足德国以达到自保目的,还自相情愿地认为“德国法西斯狗”会去咬苏联这块更香更大的“骨头”。这样的阐释虽然有点“下里巴人”的感觉,但对于“绥靖政策”的含义、目的、实质,学生自然领会了。
  “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善于举例子
  古人云:“学贵有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只有让学生在质疑、探索、释疑中真正明白自己所困惑的问题,才能理解和记忆更加深刻,才能内化为自己的能力,才能在学习中得到快乐。面对教材的一些历史术语,学生往往“山穷水复疑无路”,教师要运用巧妙的事例进行阐释,让学生豁然开朗。
  例如在讲日本明治维新时,教师都会提及中国的戊戌变法,那两者的性质一样吗?对这一“疑”,学生七嘴八舌也没有定论,我在教学中首先是根据教材观点,明确两者的性质:戊戌变法是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明治维新是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然后针对改革和改良这两个历史术语,我让学生查字典,改良的意思:①是改善;②是去掉事物的个别缺点使它更适合要求;改革的意思是把事物中旧的不合理的部分改成新的、能适应客观情况的。对于字典的解释,学生仍然疑惑依旧,我首先对于字典意思进行点拨,改良是改“个别”,改革是改“不合理部分”,学生有点明白了,我再举例子:你准备去砍一株大树,锯子太钝了,你把锯子磨快再去砍,提高了速度,这是改良;你把锯子扔了,采用电锯,从手工到机械,这就是改革。通过这一通俗例子,学生便有了豁然开朗的感觉,达到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
  采用举例子阐释专业历史名词,注意一是要查阅资料,寻求权威工具、著作文献或规范网页,形成自己对其概念的科学理解,二是在准确掌握概念的基本含义后,对照联系学生熟悉的事物事例,用现实生活语言准确阐释,使学生一听就懂,从而对“阳春白雪” 理解更深刻。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紧扣教材
  历史现象是纷繁复杂的,部分历史问题在史学界是有争议的。但由于课堂教学时间的有限性,我们不可能对每个历史术语、历史问题进行专业的详细的阐释,也不可能旁征博引详尽论证,作为基础教育的初中阶段也没这个必要去纠缠个别术语和争议,教师应尽量以教材为中心,以教学大纲为指南,即我们所说的“以书为证”,这样紧扣教材内容,采用教材观点,才能顺利教学,让学生口服心服,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境界。
  例如,在川教版历史八年级第二学习主题“中国近代化的起步”这一单元的教学中,抽象的 “近代化”这个概念难点怎么去突破呢?不可能把关于“近代化”问题、争议详细向学生讲解,但又不可能不给学生解释,我在教学中是这样处理的。首先简单向学生说明:“近代化”就是中国的资本主义化。在单元小结时,请学生归纳中国向西方资本主义学习的“近代化”有哪些具体事例,结合教材,简单概括如下:“近代化”包括学习西方经济的洋务运动,学习西方政治的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学习西方文化的新文化运动。通过这样的解释,学生对“近代化”便会有一个基本的认识了。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着意耕耘,自有收获
  在历史教学中,讲历史要有历史味道,要反映历史学科的特色,用语要准确清楚,生动形象,通俗易懂,条理分明,表述的历史史实准确。这样才能启发学生探索知识的欲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运用 “下里巴人”式的通俗教学语言,化解深奥难懂的 “阳春白雪”式的专业历史名词,仅仅是教学语言中的冰山一角,但教学语言这个基本功不是一朝一夕能锻炼出来的,需教师长期不懈的坚持。我国宋代教育家朱熹说得好:“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这就说明教师必须加强语言修养,在口语表达上,下一番长期刻苦锤炼的功夫,只有这样,教学时才能收到预期的良好效果。古语云:“天道酬勤”,只要锐意进取,刻苦磨炼,并虚心博采他人教学语言之所长,日积月累,勤学不息,终归会达到妙语连珠信手拈来的境界。“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让我们取长补短,相互交流吧!
其他文献
【摘要】文学社的成立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让学生写出有自己个性的作文,是一种良好的辅助教学方法,有利于完成新课标的教学任务。  【关键词】文学社;个性写作  The literary society promotes the student individuality of writing  Zhu Yan  【Abstract】literary society was founded to
期刊
【摘要】作文教学,只要努力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引导他们积累素材,掌握写作的技法,学生就会熟悉门径,并且热爱写作,写作已成为学生一项急于展示的“绝技”了。  【关键词】作文;教学;兴趣  Influences subtly, stimulates the student to write the interest  Zhao Wensheng  【Abstract】Thesis teaching,
期刊
【摘要】学校教育需要家庭的配合,家庭教育也需要学校指导,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具有互动作用。不同的家庭结构对孩子的教育是有差异的,而且家庭环境、父母的素质、言谈举止等都对孩子的道德观念、行为习惯的形成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必须紧抓当前家庭教育中不良现象,实事求是,因地制宜,探索学校德育工作与家庭教育有效结合、分头实施的途径与规律,充分发挥教育的整体功能,形成优化的教育合力,达到教育的最优化。使学
期刊
【摘要】学生为什么怕写作文,因为脑子里没有素材,因为不能巧妙组织语言,因为没有足够的耐心和信心。  【关键词】作文;难解;分析  Feels awkward for the student custom dispels doubt  Lu Ping  【Abstract】Why did the student fear writes the thesis, because in the brain
期刊
【摘要】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农村初中英语教学的问题日显突出和严重,而这些越来越多的问题正阻碍了农村初中英语教学得以顺利进行。也是制约农村初中英语教学质量难以大面积提高的瓶颈。由此引起了诸多教育同行和社会的广泛关注。这其中,有很多原因,本文主要分析了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同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初中;英语教学;问题;对策  Discussion on
期刊
【摘要】分数应用题的教学在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采取有效的教学效率。在教学实践中,整合教材,分步教学,从读、找、画、写、列、算这六个方面进行强化训练,就会水到渠成,事半功倍。  【关键词】分数应用题;如何提高;教学效率
期刊
【摘要】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的模式下,我们的教学还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灌输式的、填鸭式的传统,教师独占发言权,学生只是接受知识的容器,自然而然就形成了教师中心、课堂中心、教学中心,这种教师权威、知识本位和精英主义的价值取向的教学的最大弊端就是师生缺乏交往和沟通,它否定了教学的本质意义——对话,否定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也否定了教师在教学中所具有的真正的指导作用。新课标中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
期刊
【摘要】在新课程高考试题普遍重视新材料、新情境的创设与运用背景下,如何让高三复习更能适应变化的需要,本人尝试采用材料解析式复习法以取得复习的针对性,从而提高复习效率,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关键词】新课程;材料解析;高三复习  The analysis of materials review method in three high review application——to the perso
期刊
【摘要】作为老师如何才能创设一种积极交流的氛围,吸引这一群沉默的大多数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呢,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  【关键词】教学;课堂;设计  The careful design teaching process, attracts the student to participate in the classroom  Luo Guilin  【Abstract】Can es
期刊
【摘要】物理综合题不仅要求学生熟记物理基本概念基本规律,而且要运用这些概念规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尤其是图表类综合题还考查学生归纳概括的思维能力和学习探究物理学的方法。  【关键词】中考;物理题;复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