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馆功能浅议

来源 :档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ma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功能,指事物或方法所发挥的有利作用。档案馆功能,即档案馆机构本身具有的功能或应起的积极作用。档案馆作为一种具有多重属性的特殊社会机构,它具备的功能是多方面的。在社会各方面发生重大而深刻变革的今天,有必要对档案馆的功能进行重新认识和定位。
  一、国外对档案馆功能的定义
  (一)、《日本国家档案馆章程》中规定:“国家档案馆接收并收集国家全部行政方面的档案、图书和古代文献史料,予以妥善保存和管理,并向国家机关和学术研究者广泛地提供利用。”
  (二)、《瑞士联邦档案馆条例》“规定:联邦档案馆对已进馆的文件负责保存、管理和提供利用”
  (三)、《意大利共和国关于国家档案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的法令》第一条规定:“国家档案管理机构的职能是:1、保存:(1)意大利统一以前的国家档案;(2)一般情况下不常用的国家立法、司法和行政方面的文件;(3)属于国家的或国家根据法律规定和以其他名义保存的档案或文件。2、对下列档案进行监督:(1)公共机构的档案;(2)私人的任何名义拥有、占有或保存的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档案”。国家档案管理机构的另一职能是:“向读者提供本条第二款所指的档案和文件,供科学研究和提供证据用”。
  通过这些规定,可以概括出来国外对档案馆功能的规定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收集,二是整理、保管,三是提供利用。有的国家的档案馆带有一定行政管理职能,例如意大利。
  二、我国对档案馆功能的界定
  档案工作在中国历史悠久,周代的太史寮、汉代的石渠阁、麒麟阁、兰台、东观、唐代的甲库。宋、元的龙图阁、架阁库,明、清的皇史宬、黄册库都是历代保管档案的机构,当然,它提供利用的对象只限于统治者。不过,在周代,因为史官是文化知识的垄断者,档案是知识的总汇,故他们所掌握的典籍也就成为教育贵族子弟的教本,史官亦是最早的教师,收藏大量档案典籍的机构——太史寮,就成为当时的最高学府,充当统治者教育后代的教育机构。
  新中国成立后,成立了由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各类档案馆,档案馆成为永久保存档案的基地。《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以下简称《档案法》)第二章第八条规定:“中央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各类档案馆,是集中管理档案的文化事业机构,负责接收、收集、整理、保管和提供利用各分管范围内的档案”。《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办法》(以下简称《档案法实施办法》)第十条又具体规定了中央和地方各级各类档案馆的主要职责是:“(一)收集和接收本馆管理范围内具有保存价值的档案资料;(二)对所保存的档案进行科学的整理和保管;(三)采取各种形式开发档案信息资源,为社会提供服务”。
  从《档案法》和《档案法实施办法》的规定来看,法律层面上我国档案馆的主要功能也是收集、整理、保管、利用,与世界各国对档案馆的定义区别不大。那么具体而言,档案馆的功能可以区分为基本功能和社会功能。
  三、档案馆的基本功能
  所谓基本功能,是指档案馆最本质最原始的功能,是档案馆其他功能可以正常发挥的基础。档案馆的基本功能,主要包括收集、保管。
  (一)、收集
  在档案馆的基本功能中,收集又是基本中的基本,核心中的核心,它是档案馆工作得以正常进行的基础。如果没有收集打前站,没有收集起来的一定数量的档案做基础,档案馆的其他功能将无从谈起,档案馆也就只是一个空架子,不能称之为档案馆了。现在有一种思潮,好像谈论档案馆收集、整理这些基本业务很丢份,不时髦,大家一股脑的大谈特谈怎么开发利用、怎么提高档案工作的社会地位、怎么利用新技术(电子文件啊、数字档案馆啊、大数据啊等等),对于收集这一基本中的基本反而很少提及,甚至有些嗤之以鼻。其实,这是一种本末倒置,大家想想,离开收集而来的档案这一物质基础,其他一切岂不都是无本之木、无水之源?
  但如何更好地发挥档案馆的收集功能,做好档案收集工作,这就需要每一位档案工作者开动脑筋调动智慧付出努力了。
  1、首先要改变服务思维,建立多元化的服务思维模式。从历史上看,档案机构的产生就是为统治者服务的,新中国成立后,档案馆也一直是面向行政机关,这就形成了档案工作者在思想认识上有一种“为国家”的思维模式;对社会大众来说,档案馆的面目也一直比较神秘,跟社会的距离比较远,但随着我国服务型政府的建设,2009年在上海召开的全国档案馆工作会议上,国家档案局局长杨冬权在工作报告中对新型国家档案馆作了明确的功能定位,即档案馆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檔案安全保管基地、档案利用服务中心、政府信息公开中心、电子文件管理中心(简称“五位一体”)。“五位一体”功能的提出,标志着档案工作者在思维意识上的改变;2012年的全国档案局长会议上,档案工作者的职责被官方郑重定义为“为党管档、为国守史、为民服务”(简称“三为职责”),虽然还“为党”、“为国家”,但也有了“为民”,而且,我认为,这三者的排名,应该是不分先后、轻重的。由这些举动可以看到,档案部门开始认识到档案工作不仅要“面向机关”,更要面向社会,面向公众,档案工作多元化服务思维正在逐步形成。
  2、改变收集主体,形成多元化的主体来源。多年以来,档案馆的密集架上塞满了来自“党委、政府、人大、政协等行政机关的文书档案,而且,在以前人们的心目中,红头文件是比较神圣而威严的,人们一提起红头文件那是一个“肃然起敬”,这“肃然起敬”使人们有意识地提高了其保管期限,扩大了进馆范围,这些令人“肃然起敬”的红头文件几乎都被收集进馆,“塞满货架”,而相应地,其他档案在这里却难觅踪影。与此同时,分散在厂矿、企业、集体单位及民间能工巧匠、艺人手中的珍贵史料、民间工艺档案,却无法进馆。这些无法进馆的珍贵史料很多会因为资金缺乏而无法得到妥善保管,更因为法律的规定无法自主处理,加上受环境、载体、信息可持续性等因素的影响,这些珍贵的民间档案的价值不仅得不到开发,甚至有可能慢慢损毁消失。如果这部分档案可以收集进馆,档案馆的馆藏结构就会得到彻底改善,馆藏丰富了,基础就打好了,高楼大厦是不是可以平地起了。   3、改变收集方式,建立多元化的收集方式。《档案法》第十条,以及《档案法实施办法》第十条、十三条、十四条明确规定了档案的采集方式。但这是一种被动式的采集理念,即向上移交向下接收。其实,“接收”作为一种有效的采集方式,在强制性和规范性上有其独特优势,但在当前社会结构变动、社会形态变迁、信息流转方式多样、民众观念差异化的背景下,单一的“接收”很难满足需求,建立多元化的档案收集方式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所以征集、交换、采购、受赠、寄存、馆际合作、国际合作、跨界合作等多元化的采集方式,正逐渐被尝试,成为现实,这种多元化的收集方式有利于采集散存于民间的档案,从而大大地优化馆藏结构。
  4、改变收集种类,形成多元化的资源种类。由于历史原因,档案馆在资源选择上过于青睐政府“红头文件”,造成了档案馆党政机关的文书档案“一统天下”,而那些与公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土地、房产、林权、婚姻、计生、保险等专门档案以及那些反映乡村记忆的婚庆、契约、族谱、庙宇、祠堂等内容的档案信息资源却很少被收集进馆;还有那些涉及科研技术的地质、测绘、水文、气象、土壤结构、农业生产的档案信息以及反映区域民俗文化的戏曲、民歌、曲艺、方志、票据、信函的档案资料更是难得一见,如果,在收集档案资源种類的选择上,能够形成多元化,那么档案馆的收集工作几近完美。
  (二)、保管
  档案馆的另一基本功能就是存贮功能。档案收集进馆后就开始发挥档案馆的保管功能,对收集进馆的档案进行科学的管理,维护好档案的完整与安全,为档案的提供利用打好基础。收集是保管的基础,保管是收集的接力,档案收集进馆后,如果保管不完善、不科学,致使档案火烧、水淹、虫咬、丢失、损毁、消磁等,那收集也是白收集。要做好保管工作,就要区别不同种类、不同材质、不同载体的档案,按照科学的标准,精心保管,确保档案安全。
  四、档案馆的社会功能
  档案馆的社会功能是通过向社会提供档案信息来实现的。档案馆的社会功能是多方面的,但随着社会的变化,社会对其要求会更多面。在档案馆的诸多社会功能中,凭证功能、社会服务功能、学术研究功能、信息传播功能,档案界的学者们已经多有论述,大家也已熟知,在此不再重复,对于一些大家不太熟知的功能,略加论述:
  (一)、历史记忆功能 对档案馆记忆功能的认识,是从二十世纪开始的。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实施“世界记忆工程”后,档案与社会记忆的关系引起了档案界学者极大关注,如“档案记忆”成为第十三届国际档案大会的主要论题之一;第十四届大会上西班牙国王胡安·卡洛斯更指出档案馆是保存人类记忆最为权威的场所;第十五届大会更是以“档案、记忆和知识”为主题。
  档案的本质属性是原始记录性,是对人们的社会活动最原始的一种记录,它客观地记录了人们在各个方面的历史发展过程。从整个人类文明的进步而言,档案是人类文明所达到的程度的一种反映和记录。因此,也可以说,档案是“人类的记忆”。档案不仅记录了人类社会政治发展的历史,同时也记录了人类社会在经济、文化、科技、军事、艺术、宗教等各个方面的历史。档案馆的历史记忆功能,应该说是档案馆之所以产生并得到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档案馆各社会功能中的首要功能。
  为了充分发挥档案馆的历史记忆功能,各级各类档案馆应合理地构筑馆藏结构。
  1、首先丰富馆藏 要丰富馆藏,从纵向而言,就要尽可能使馆藏档案所涉及的时间跨度拉长,不但要收集现代的档案,还要尽量收集近代的甚至古代的档案;从横向而言,则要尽可能使馆藏档案达到一定的广度和深度,这样才能较为完整地记录和反映历史。
  2、其次打破壁垒,由于现行的档案管理体制,国家机关形成的档案进入档案馆保存,其他一些社会机构和个人所形成的档案基本处于谁形成谁保管的状态,分散在不同行业和部门,导致档案信息资源在管理上条块分割,产生“信息孤岛”。要使档案真正成为社会的记忆,就不能困于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封闭起来搞建设,就要走开放路线,打破“信息孤岛”,做到信息共享,做到联横联纵,加强档案机构间、档案机构与相关文献机构间、记忆的保存者、形成者、研究者和利用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良性互动。比如2010年10月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国家记忆:美国国家档案馆收藏中缅印战场影像》,就是从美国国家档案馆复制了关于中、缅、印战场的全部23000张照片以及200个小时的纪录片资料,从中选取最有震撼力和代表意义的首批500余张照片结集,方成此书。编者章东磐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希望能通过他们的工作,保存一份“国家记忆”。
  (二)、资政决策功能 档案馆为资政决策服务,这也是社会设立档案馆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档案馆的这一功能是大家所熟知的,也是了解的比较透彻的,在此不加赘述,但这个功能的发挥,长久以来一直处于被动实现,利用者来档案馆查找利用,我也热情服务,不来,绝不“主动出击”。但在新形势下,要使档案馆的资政功能更好地实现,应改变档案馆的一贯“闭门坚守”的作风,主动“上门服务”。例如:中山路曾是青岛市最繁华、最重要的商业街,是青岛百年城市发展历史的缩影和青岛城市文化的典型代表。青岛市委、市政府对中山路的改造一直非常重视,为服务中心工作和“文化青岛”的建设,青岛市档案局主动以中山路为专题编辑《资政参考》,对中山路的发展历史和文化特色进行系统梳理和分析综合,全面呈现中山路在青岛城市发展中的历史作用和其文化内涵,为中山路的改造和保护提供了翔实的历史参考。
  (三)、公共文化功能 档案馆具有公共文化机构的依据:
  1、法定的文化属性。《档案法》第八条以及《档案法实施办法》第十条都明确规定各级国家档案馆是“文化事业机构”,这是最权威的法律界定。
  2、自身的文化属性。档案馆作为人类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的出现本身就意味着一种新文化的萌生,它存在的意义就是为了文化的传承、启蒙与沉淀。因此,从本质上来讲,档案馆就是一种文化的存在,它具有任何其他文化所具备的效果。
  3、资源的文化属性。虽然我国的公共档案馆在资源建设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不得不承认它汇集了人类最为重要的文化内容——档案,是社会文化最为重要的发源地,为曾经消失与断裂的文明提供了恢复的机会和可能。
  随着我国经济和科技建设的高速发展,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社会对档案馆也将提出更多的要求,这对档案工作者来说是新的挑战,同时也为档案馆功能的展示提供了更多更大的舞台,为档案馆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档案工作者应该努力拓展档案馆功能,努力使档案馆与社会联系紧密,那么,档案工作“边缘化”之类的担忧将不复存在。
  (工作单位: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档案局)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深圳市宝安区社会福利中心伴抑郁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联合应用莫沙必利与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入选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90例伴抑郁的
1949年3月,党中央离开西柏坡移驻北平。当时长江以南广大地区还没有解放,全国解放战争的硝烟尚未消散,对革命纪念地的保护尚未提上议事日程。中央迁走时,把旧址移交给了建屏县政府。县址与这里相距十几里路,又隔着滹沱河,不便使用,为了充分发挥这几百间房屋建筑的作用,县政府又借给了建屏师范。  中央边撤离,建屏师范学生会干部杨重庆、赵怀仙等人边接管。中央旧址中的家具,中央带走一少部分,县政府搬走一部分,留
临床医疗过程中,部分肾脏病患者为进一步明确诊断.常需作肾脏活体组织穿刺活检。由于B超导向介入具有高分辨率,对人体无损害,故临床应用较广泛[1]。但由于肾脏穿刺活检易并发内出
目的 探讨应用钛捆绑带固定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应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我科自2010年5月~2014年12月,采用钛捆绑带固定人工股
目的探讨结核病知识培训对结核病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对护理人员进行互动式的结核病知识培训,并在培训前后进行问卷。结果 51名护士培训后,对结核病知识知晓率发生了显著的
目的对假药中添加的未知化学品进行结构鉴定。方法采用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质谱联用(LC-MS/MS)法。选用Waters SunfireC18柱(150mm×2.1mm,3.5μm),甲醇-水-0.1%甲酸(60:35:5)为
本文介绍了真空倒扭摆内耗形变加载装置的结构特征和工作原理。该装置能够在不改变真空及温度环境条件下,对样品进行大载荷升温变形动态内耗及模量测试。对纯镍金属丝样品的
目的 调查门诊处方不合理用药情况,促进临床安全、有效、经济、适当地用药。方法随机抽查2008年3月至2009年2月医院门诊处方6000张,筛选出不舍理处方并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
摘 要: 随着现代科技的迅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对我国目前科技馆的建设和配套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适应当前形式,实现科技馆不断创新,本文就展品、展教形式和科教员工素质培养等方面简要论述。  关键词:科技馆 创新  科技馆是用富有趣味性的科学内容和方式向大众进行普适性教育的特殊场所。科技馆要想赢得观众,永葆蓬勃的生命力就必须不断创新。  一、展品创新  展品,是科技馆开展业务活动的基础,是科技馆
利用数值分类学中的聚类方法,对机器人夹持工件的触觉图像进行处理,可以有效识别工件及其数目、空间范围等。该方法对文中给出的峡谷大类工件都是适用的;在聚类处理过程中还可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