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大数据职业教育黄埔军校

来源 :中国计算机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H51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什么是大数据?也许你不能准确地给它下一个定义,但是,不管你了解或者不了解,它就在那里,已经渗透到你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该如何应对这场被一些人称为“第四次科技革命”的全球新竞争?又如何培养适应大数据时代要求的高层次人才?大数据培训机构联立众合CEO王艳云给出了一些答案。
  王艳云认为:“大数据就像一头大象,每个人摸到的地方不一样,不过,摸到的地方越多,就越可能接近真相。我们企业本身就是以技术为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对大数据不仅仅是概念层面上的认识,更多的是认知层面的理解。大数据其实一直存在,只不过以前没有电脑和互联网,数据量没有像现在飞速增长而已。”
  “大数据”概念最早由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和肯尼斯·库克耶在《大数据时代》一书中提出。它指的是“不用随机分析法(抽样调查)的捷径,而是采用所有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大数据有4V特点,即Volume(大量)、Velocity(高速)、Variety(多样)、Value(价值)。大数据是巨量资料,指的是那些需要新处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力和流程优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
  数据如果要产生价值,则需要采集、挖掘、建模、可视化、应用开发等一系列环节的技术支持。
  进入大数据(DT)时代,对我们意味着什么?王艳云认为:“DT时代意味着我们进入一个有足够强大的数据搜集和数据处理能力的时代。”《大数据时代》一书中提出“样本不再是万分之一,而转变成了‘样本就是全部’。样本,就是万分之一万。”
  在全样本时代里,要素间的相关性变得很重要,因果关系变得不那么重要,只要知道“是什么”,而不需要知道“为什么”。该书中列举了这样的例子:沃尔玛通过对超市里人们购买行为的大量数据分析,发现男人们来买啤酒的时候,通常也会买尿布;这样的发现就让超市将尿布和啤酒摆放在一起出售,从而提高利润,这里面是不存在明显的因果关系的,但是相关性很强。
  大数据将使地球上所有人的隐私权受到挑战,同时也会为技术的革新和生活的改变带来质的飞跃。
  大数据产业已经初显规模,那么如何看待大数据产业发展?王艳云表示:“目前,大数据广泛地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中,几乎无处不在,形成‘大数据 ’。”
  2016年8月底,易观智库发布的《中国大数据市场年度综合报告》指出,2015年我国大数据市场规模达到100多亿元,未来3年至4年,市场规模增长率也将保持在30%以上。预计我国大数据市场将在2020年前后进入成熟期,生态体系也将不断完善,这里包括建立数据交易中心、完善数据质量评估和定价、数据真实性检验、增强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等。
  数据正在成为一种生产资料,成为一种稀有资产和新兴产业。任何一个行业和领域都会产生有价值的数据,而对这些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分层、挖掘和应用开发则会创造意想不到的价值和财富。
  普通大众可能觉得“大数据”特别高大上,甚至有些遥不可及,大数据的应用与我们有什么密切的关联吗?王艳云表示:“大数据的应用其实很广泛,不论在政务应用、商务应用、个人应用方面都有涉及,并且已经影响到我们的工作与生活。最经典的案例莫过于Google利用用户搜索记录判断出美国流感疫情的现状,在时间上比美国疾控中心的预测还快两周。比如更贴近我们生活的网购中的商品推荐机制和广告精准投放背后也是大数据技术作支撑。在出行上,高德地图通过大数据分析出实时路况,为我们优化出行方案。还有利用可穿戴装备,比如智能手表、手环等生成最新数据,可以对我们热量的消耗,以及睡眠模式来进行追踪,从而判断身体是否健康,并提出建议甚至预警。目前,我国也已经把大数据产业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无论从民生、消费、安全还是其他方面,大数据都是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大数据产业的应用与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王艳云表示:“据联立众和的市场研究部的调研结果显示,目前全国的大数据人才不到50万,未来3~5年内大数据人才的缺口将高达150万。随着缺口逐渐扩大,大数据人才的薪资将水涨船高,而企业将在很长时间内疯狂抢夺大数据人才。”
  正是看到了行业巨大的人才缺口,以及企业内部的人才需求不足和大数据产业人才供需不平衡的问题,联立众合汇聚了国内和国际大数据技术领域专业的人才、教育培训领域的资深行家,共同解决大数据人才培养痛点,切入大数据职业教育市场。
  对于我国的大数据人才培养现在处于何种阶段,王艳云认为:“大数据人才的培养目前主要有两大主力:高等院校和职业教育机构。高等院校作为创新人才的主要输出源,目前人才的培养多集中在统计学和计算机方面,专门开设大数据课程的很少,但是有些高校这两年已经开始有所尝试。由于大数据重要技术和知识等都来自于知名互联网企业,教学能力相对较低,急需增设相关课程,丰富教学内容,并且进行相应的师资培养。”
  联立众合目前已与国内众多高校初步达成合作意向,在大数据专业共建、实训基地建设、大数据实验室建设、人才定向培养等方面进行合作,共同培养大数据人才。
  在职业教育领域,特别是大数据培训领域,目前已经有不少机构在做大数据方面的培训,联立众合为什么在这个时机来做大数据培训教育?有哪些核心优势?针对这样的疑问,王艳云表示:“做这件事是因为大数据人才供给严重短缺,我们公司招聘到的大多是‘理论’型人才,实战能力较低,上岗培训周期较长。为了满足联立众合内部对大数据的人才需求,同时也为了给大数据产业的发展助力,我们公司抽出一部分有实力的技术实战人员与一些国内外的实战人才建立了培训教育团队。虽然目前已经有一些机构做这一领域的培训工作,包括一些知名的IT教育机构,但从产业人才需求和技术发展角度来看,目前的大数据课程从课程设计到课程模式都还远没有满足市场需求,还有很多痛点需要解决。”
  联立众合的课程理念是“实战为导向、追求极致、苛求完美”,每一个环节上都确保符合教育规律,用科学的方法学习大数据技术才能事半功倍。毕竟技术是枯燥的,所以这就需要进行科学的课程研发和行之有效的授课方式方法。“我们的目标是打造大数据技术职业教育培训基地,做大数据技术人才的黄埔军校。”王艳云这样描述自己的培训基地。
  王艳云的基地汇聚了国内国际大数据技术领域专业级人才、教育培训领域资深行家。课程设计以实用为原则,为学员提供优质的大数据技术课程,涵盖数据采集、挖掘、建模、可视化、开发应用各个层面。联立众合不论是在课程产品上、师资力量上,还是在技术支持方面都具备很大优势。因此,公司在2016 年荣获“2016年度中国大数据行业优秀培训机构”殊荣。
  很多要从事大数据工作的人可能会有一些茫然,不知道自己是否该涉足该领域,需要一些职业发展方面的建议,王艳云对此表示了自己的看法:
  首先,大数据是很多企业的战略,而人才则是该战略中的重要一环。目前在市场上大数据人才炙手可热,但大数据人才是多学科复合型人才。众所周知,现在进行数据分析,要有数据库和软件等计算机方面的知识,还要有數学和统计学方面的知识。所以,要成为大数据人才,不仅需要专业技术,同时还需要跨学科的知识。
  其次,大数据相关工作非常重视应用,在学习过程中必须重视实践环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产生不错的学习效果,对知识的把握才会更扎实,在实际工作中也能更快适应各种环境。
  联立众合作为专业大数据职业教育机构,以实战为导向打造了大数据技术职业教育培训基地,建立业界领先的大数据课程体系,实现了“学习 就业”一条龙培训。联立众合搭建了大数据人才的供需桥梁,与所有从事和关注大数据人才培养的人员共同为大数据人才培养和大数据技术传播而努力,推动中国大数据产业加速发展。
其他文献
本报讯 近日,由江南计算技术研究所承研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E级计算机关键技术验证系统”项目验收前检查会召开。科技部高技术发展中心项目主管谈儒云带领专项专家组对项目完成情况进行了检查。这是神威E级原型机在7月份正式验收之前的最后一次“预验收”,结果符合预期目标。据了解,神威E级原型機下月即将运往济南,正式落地国家超算济南中心。  国家超算济南中心副主任潘景山向记者表示,“E级计算机关键技术验证系统”
本報讯 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委托北京理工大学建设和运营的新能源汽车国家监管平台发布信息,2018年7月5日,平台累计接入新能源汽车突破百万辆,这标志着新能源汽车监管正式跨入“百万级时代”,也意味着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大数据时代真正拉开帷幕。  截至7月17日,新能源汽车国家监测与管理中心的数据显示,接入监管平台的新能源汽车102.5万辆,超过全国新能源汽车全部保有量的一半。累计碳减排298.7万吨。
本报讯 5月10日,由中国工程院、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主办的“2017智能制造国际会议”在北京召开。  本次会议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理事长李培根主持。来自中国、德国、美国的智能制造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协会、学会、新闻媒体等近300家单位的500多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作了题为“深入推进智能制造,加快培育全球经济发展新动能”的主旨报告。  苗圩指出,智能
本报讯 6月19日,国家机器人创新中心在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揭牌,这是设立在辽宁的首个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  據悉,该中心将着力培育发展机器人整机及关键零部件检验检测能力、机器人核心零部件中试孵化能力、应用示范能力及行业支撑服务能力等,形成集研究开发、成果转化、行业服务、人才培养于一体的国家机器人产业协同创新基地。
在数字货币掀起一波又一波热潮的当下,区块链也成为众人讨论的高频热词。作为数字货币的底层技术,区块链却又显得高深莫測。数字货币仅是区块链技术的应用之一,淡化炒币热潮的影响,区块链广泛的用途尚在探索之中。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区块链研究室主任李鸣表示,未来区块链行业会与IT行业一样,与应用场景相融合,成为信任的连接器和价值传递的技术保障,成为所有行业发展的必要基础设施。
本报讯 7月24日,社交电商全球时刻宣布獲得中通快递集团A 轮战略投资,中通商业与全球时刻将开启战略合作,在供应链、运营、渠道、仓储和物流等资源和体系实现全面共享与互通。下一阶段将重点用于“智慧物流圈”和“生态城市计划”的打造。
本报讯 近日,比特币跌破8000美元整数位心理关口。除了比特币,数字货币集体下跌。以太币大跌7%,瑞波币大跌6.61%,比特幣现金大跌7%。莱特币跌9.5%。Twitter 3月26日表示,将禁止ICO及加密货币的广告。此前,Facebook和谷歌已经宣布禁止加密货币广告。
越来越“听话”的智能客服,比你更懂你的智能投顾。  刘罡在深圳一家互联网公司工作,最近他在手机上办理了微众银行开户,体验全然一新。  刘罡先通过手机上的微众银行APP扫描了身份证,之后屏幕上显示出一段阿拉伯数字,需要他跟读。在读数的时候,系统开始识别人像是否和身份证上的是同一个人,确认表情是否自然。如果系统自动识别出来没有问题,刘罡很快就能通过开户审核,办理这家银行新的账户,整个过程不超过3分钟。
5G不仅是新一代的移动通信技术,更是未来实现万物互联的基础。随着5G标准制定完成,5G商用的步伐越来越近,智慧城市、工业互联网、车联网等各种5G应用场景将越来越多地出现和普及,5G将改变并重塑出一个智能化的世界,成为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5G与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与增强现实等技术的深度融合,将连接人和万物,成为数字经济发展的关键基础设施。5G以超高可靠性、超低时延的卓越性能,将在工业
CCF第五届“大数据与计算智能大赛”(Big Da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