咪达唑仑加强术后镇痛的临床观察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临床医学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eph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 探讨咪达唑仑加强术后镇痛的疗效。方法 选取于我院择期行手术病人60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咪达唑仑1--2ug/kg/hours+芬太尼0.4-0.5ug/kg/hours+氟哌啶1 ug/kg/hours静脉镇痛;对照组采用芬太尼0.4-0.5ug/kg/hours+氟哌啶1ug/kg/hours静脉镇痛。比较两组镇痛效果和镇痛持续时间,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在镇痛效果、镇痛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术后静脉小剂量咪达唑仑其镇痛效果确切,镇痛持续时间长,不良反应少,能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关键词:咪达唑仑镇静手术
  中图分类号:R971.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1)03-0160-02
  
  术后疼痛是机体对疾病本身和手术创伤所产生的一种复杂的生理反应。术后疼痛持续时间较短,疼痛程度较剧烈,易给患者造成精神上的打击,可引起一些严重的并发症,甚至造成严重意外或危及患者的生命。过去常用的术后镇痛方法包括口服用药、皮下注射镇痛、肌内注射镇痛、神经阻滞镇痛、静脉注射镇痛、椎管内注药镇痛等。近年来,随着对术后疼痛的生理病理认识的逐渐提高,术后镇痛已引起麻醉及外科医护人员的广泛重视[1],术后镇静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病死率[2],能促进伤口的愈合和患者的康复。我院采用咪达唑仑加静脉术后镇痛,临床应用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选取 2009年5月~2009年10月于我院择期行手术病人60例,ASAⅠ~Ⅱ级,术前均无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史,无中枢神经系统病史,无心血管系统病史,肝肾功能正常,无神经精神异常,无长期服用镇静镇痛药史。将纳入患者分为2组,观察组30例,对照组30例。观察组男20例,女10例,年龄21~73岁,平均43±10.3岁,外科手术11例,妇产科手术13例,骨科手术6例。对照组男23例,女7例,年龄19~67岁,平均40±13.6岁,外科手术9例,妇产科手术12例,骨科手术9例。两组患者治疗前在年龄,性别,病情等方面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腰麻-硬外联合阻滞和连续性硬膜外麻醉,术前肌注阿托品0. 5mg,苯巴比妥钠100mg。经L1~2或L2~3椎间隙硬膜外腔穿刺成功后置入腰麻针,推注腰麻液,再向上3cm留置硬膜外导管施行术后镇痛,效果欠佳或手术时间较长者硬膜外追注2%盐酸利多卡因,术毕注射试验量,确认导管在硬膜外腔。术后镇痛,对照组采用芬太尼0.4-0.5ug/kg/hours+氟哌啶1ug/kg/hours静脉镇痛,观察组采用咪达唑仑1--2ug/kg/hours+芬太尼0.4-0.5ug/kg/hours+氟哌啶1 ug/kg/hours静脉镇痛。
  1.3 观察指标[3]
  根据国际疼痛协会(IASP)标准和术后病人表现,用VAS评估疼痛程度: VAS≤4为轻度疼痛, VAS5~6为中度疼痛,VAS≥7为重度疼痛。两组镇痛期间监测麻醉过程中观察患者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并记录恶心、呕吐、尿潴留、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统计分析软件,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α=0.05。
  2 结果
  2.1 镇痛效果
  见表1。
  观察组轻度疼痛21例,中度疼痛8例,重度疼痛1例,对照组轻度疼痛13例,中度疼痛33.3例,重度疼痛23.3例,经统计学检验,X2=0.036,P<0.05,两组间镇痛效果比较有明显统计学差异。
  2.2 镇痛时间比较
  观察组术后镇痛时间10.3±1.7h,对照组6.2±2.1h,经统计学检验,两组镇痛时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
  2.3 不良反应
  观察组术后镇痛期间,恶心、呕吐2例,嗜睡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3/30);对照组恶心、呕吐5例,嗜睡4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0%(9/30),经统计学检验,X2=0.0348,P<0.05,两组不良反应时间发生率比较有明显统计学差异。
  3 讨论
  术后疼痛是机体对疾病本身和手术创伤所产生的一种复杂的生理反应,如不有效控制,可引起严重并发症的发生,适当的静脉镇痛可减轻机体应激反应,降低儿茶酚胺和神经肽水平,促进机体创伤愈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防止患者术后因麻醉药物的残余作用或其他因素的影响,表现出焦虑,恐惧和躁动等应激反应,以促进病人早期康复。
  咪达唑仑为新一代苯二氮卓类药物, 具有水溶性及半衰期短的特点, 故其可控性强,随剂量具有镇静、嗜睡、肌松、抗惊厥和顺行性遗忘等作用,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轻微,能明显缓解术后疼痛,且呈节段性镇痛[4]。咪达唑仑主要通过苯二氮卓受体(BZ 受体)作用于脑干网状结构和大脑边缘系统。BZ 受体是 γ氨基丁酸(GABA)受体的一部分。当 GABA 与受体结合后引起 Cl- 内流增加,细胞膜发生超极化,兴奋性降低。BZ 与其受体结合后通过变构性调制作用,增加 GABA 启开 Cl-通道的频率,从而产生中枢神经的抑制效应,使进入脊髓和脑干等二级神经元的神经递质释放减少,而发挥镇痛作用[5]。咪达唑仑大剂量应用时出现心肌抑制和扩张外周血管作用[6],甚至呼吸抑制。 本研究结果,观察组加用咪达唑仑静脉镇痛,观察组在镇痛效果、镇痛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术后静脉小剂量咪达唑仑其镇痛效果确切,镇痛持续时间长,不良反应少,能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 张宏.老年患者术后镇静镇痛药的合理选择[J].实用老年医学,2000,14(4):187-189.
  [2] 付春玲,孙欲敏.小剂量咪达唑仑用于小儿术后镇静的观察[J].新疆医学,2009,39:88-90.
  [3] 朱世恺,谢亚丽.咪唑安定用于硬膜外术后镇痛的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08,10(8):37.
  [4] 邵兵,赖朝蓬,黄素清.咪唑安定用于硬膜外术后镇痛的临床观察[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01,7(1):47.
  [5] 孙丽华, 杨桐伟.咪达唑仑的临床应用进展[J].吉林医学,2006,27(12):1469-1470.
  [6] 茆庆洪,庄心良,李士通,等.咪唑安定对自主神经功能影响的临床研究[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3,19:222.
其他文献
[摘 要]目的观察对乙酰氨基酚与安乃近注射液的临床退热疗效。方法 选择有高热症状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200例(腋温≥39 ℃),随机分成两组,分别用对乙酰氨基酚和安乃近注射液肌注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用药后不同时间体温变化。结果 用药1h后两组药物退热效果和退热速度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对乙酰氨基酚在第2h就能使患儿体温降至接近正常体温,并在6h内逐渐下降至正常;安乃近注射液在退热过程中,未
期刊
[摘 要]发扬道地中药材对中医的发展至关重要,在医疗过程中作用至关重要;通过研究道地药材生长环境、栽培技术、加工保管的特点;通过对比道地药材与非道地药材在有效成分上和在治疗效果上的差异,阐述发展其意义和价值;探索保护优质中药材品种,发展道地药材的新思路。  关键词:道地药材 药材质量 疗效差异  Reflections on the Development of Genuine Medicinal
期刊
关键词: 脑出血 微创清除术 中药 逐瘀化痰  中图分类号:R722.15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1)03-0162-02    脑出血是一种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的脑血管病,急性期病死率约30%~40%[1]。我院自2006~2010年,在内科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微创清除术联合中药逐瘀化痰汤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36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
期刊
关键词:跟骨骨折治疗 骨折内固定术 钢板 临床研究  中图分类号:R68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1)03-0093-02    跟骨是人体最大的跗骨。跟骨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骨折之一,占全身骨折的2﹪,足跗骨骨折的60﹪【1】.其骨折线往往累及距下关节面,85-90﹪为关节面骨折。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大多数主张切开复位治疗。自2006年1月~2010年7月,我科采用手术切
期刊
关键词:肺心病心衰 生脉注射液 米力农注射液  中图分类号:R541.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1)03-0153-02    慢性肺原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是由于肺部、胸廓或肺动脉的慢性病变而引起肺循环阻力增高,导致肺动脉高压和右心负荷加重所致,急性发作期的治疗比较棘手。2007年~2009年,笔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用米力农注射液和生脉注射液治疗收到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期刊
[摘 要] 目的 探讨小剂量芬太尼在小儿氯胺酮麻醉手术中的安全性和效果。 方法 将60例1-10岁进行氯胺酮全麻的小儿病人随机分为两组:芬太尼组和单纯氯胺酮组,在氯胺酮基础麻醉下分别记录两组病人术中以及手术结束时的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 、镇静评分和术后病人苏醒时间。 结果 两组均能顺利完成手术,芬太尼组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术后病人苏醒时间均明显小于单纯氯胺酮组。 结论 小剂量芬太尼在
期刊
难得清闲,偶翻开三十年前随师日记,选出四则,许会对同道有所帮助,以勉共同进步。  1 八○年四月,李姓女,年三十,住8656部队,观面色暗黄欠泽,表情寡淡,如睡刚醒之状,问其苦何?曰:“头痛且胀,不欲饮食,时心慌失眠,倦乏无力,欲呕恶,月水天,色暗有少量血块,白带量多。”诊其脉虚而无力,观其舌,淡而苔薄白。我随问师此为何病?师曰:“以四诊合参乃为脾胃虚寒是也。”何因致之。师曰:“此因饮凉贪冷伤其中
期刊
[摘 要]选择适宜的时间对胎儿进行超声检查,将畸形尽可能的检查出来,是现阶段产科超声工作者面临的最主要工作。  关键词:时期 畸形 检出率  中图分类号:R714.5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1)03-0123-02    由于超声检查受到仪器分辨率的限制,在组织胚胎学上,很多畸形已经产生,但是超声下未必能够显示出来,有的需要在畸形产生后数月超声下才能显示出来,有相当
期刊
[摘 要] 目的 探讨术前使用氟比洛芬对全身麻醉用药量的影响。方法 75例接受同类手术的患者随机分成三组,每组25例。手术中静脉吸入复合维持麻醉。A组麻醉诱导前未使用氟比洛芬。B组麻醉诱导前静脉注射氟比洛芬1mg/kg。C组麻醉诱导前静脉注射氟比洛芬2mg/kg。手术中吸入笑气的浓度不变,根据血流动力学指标调节静脉麻醉药用量。记录手术时间、血流动力学指标、异丙酚与雷米芬太尼用量。结果 三组患者的一
期刊
梅核气是以咽喉部经常有异物阻塞感为主要症状的临床常见病。笔者采用针刺疗法治疗本病,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临床资料:24例患者,男2例 ,女22例;年龄最小27岁,最大63岁,病程最短者两周,最长者七年。  诊断标准:患者感觉咽喉内有异物存在,时时梗阻不适,咽之不下,吐之不出,犹如梅核塞於咽喉。检查咽喉各部所见均属正常,无任何有关的阳性体征。(咽喉部口腔镜检查一切正常,必须排出口腔咽喉部及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