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贸易摩擦的政治分析

来源 :世界华商经济年鉴·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xg11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印贸易摩擦的产生,除了经济因素以外,还交织着政治因素。在政治领域内两国现实利益的分歧,共同作用产生了一系列的贸易摩擦,这严重影响两国双边经济的健康发展,为此两国政府要不断的增加政治互信,促进两国经济发展。
  中印贸易;贸易摩擦;原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F75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646(2011)09-0010-02
  
  作为发展中的大国,中印两国经济联系紧密,双边贸易地位逐步加深,但是同为崛起的大国,各自经济的强劲发展,势必会引起合作竞争,双边贸易所出现的不均衡现象和摩擦,不可避免。本文就从政治方面对摩擦的原因及其对策做粗浅的分析。
  一、中印贸易摩擦的因素分析
  中印贸易摩擦除了与经济有关以外,同时还受到政治的影响。从国际关系理论的角度,笔者认为导致中印贸易摩擦的政治原因有如下几点:
  1.中印贸易所产生的摩擦是由国家利益驱动的。汉斯·摩根索认为国家利益是世界政治的主要推动力,是衡量一个国家对外决策的最高标准。[1]不同国家间贸易的本质就是获得最大经济利益,当经济利益得不到满足或者受到威胁的时候,国家常会用政治的手段,来捍卫国家利益。当中印贸易收支持续不平衡的时候,印度总是会采取行政手段加以干涉,比如实行贸易保护政策,这些措施势必会引起两国贸易的争端。
  2.国际关系本身包含冲突与合作两方面,但是冲突是绝对的,合作并不意味
  着没有冲突,[2]所以中印贸易摩擦是经济合作中的正常现象。中印两国的双边贸易关系,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日益变的紧密,两国通过合作不仅促进了自身的发展,同时为世界经济的发展也注入了活力。所以中印贸易是合作向前的,摩擦并不是主流,是经济合作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3.从地缘政治上看,中印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国,印度对中国经济快速的发展心存疑虑和戒心[3],把中国当作区域内的主要竞争对手,这也导致了两国贸易的摩擦。印度从尼赫鲁执政时期开始就逐渐形成了追求大国目标的思想,加上西方近年来,面对中国强劲发展而鼓吹的“中国威胁论”,促使印度把中国当作潜在的竞争对手,同时更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加强、影响力的不断扩大,印度决策层更是心存戒备,忧虑不断加深[4]。因此,印度在这种大国思想和忧虑之心的驱使下,不断的通过对中国采取一些像反倾销、补贴等贸易保护措施,力图来降低中国经济增长的速度,从而遏制中国的迅速崛起。
  4.印度在对华贸易上持重商主义的主观倾向,[5]这也会导致中印贸易摩擦,重商主义认为,社会的财富来自贸易顺差,国家间的贸易关系是零和博弈,国家要想获得权利和财富,必然要以他国的损失为代价。[6]然而现实中,从2006年起,印度对华贸易一直持续逆差的地位,这种贸易上的劣势,势必会促使印度政府采取一系列的贸易保护措施,来逆转这种局面,导致贸易摩擦。
  二、解决中印贸易摩擦的思考
  如何解决解决这一问题,根据以上分析,从政治上来讲,中印两国应该加强两国高层往来,增进战略互信,凝聚双方共识,妥善的解决中印两国所面临的贸易问题,以此来促进中印双边贸易的跨越式发展。中印两国同属于发展中的亚洲国家,无论是经济还是政治,都存在巨大的共同利益和战略共识,所以面对贸易摩擦,两国政府应该加强两国高层互访沟通,不失时机的扩大和深化利益交汇点,努力的缩小甚至消除贸易摩擦。面对“中国威胁论”,中国政府要要积极的宣传“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消除印度对中国存在的误解和忧虑[8],从而不断的增强双方的政治互信,为解决双边贸易摩擦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所以面对未来,中印两国应该珍惜所达成的共识,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从经济全球化以及两国发展的实际出发,解决贸易摩擦,促进两国经济的增长。
  三、结语
  通过分析,我们知道中印贸易摩擦是经济与政治利益共同作用的结果,并且近年来,随着两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摩擦越来越多,不断的影响双边贸易的发展。面对未来两国不断发展的经济形势,两国是否可以保持良好的外贸关系,有赖于两国在宏微观经济上所采取的举措和政治领域的良好沟通。所以在经济全球化时代里,中印两国在经济领域的合作与政治上的互动已经不可逆转,两国只有扩大双边利益,减少分歧,增进互信,加强合作,这样才会有利于双边贸易的发展,从而进一步促进两国经济的发展。
  
  [1]倪世雄.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6月版,P260.
  [2]倪世雄.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6月版,第319-321页.
  [3]张立.中印贸易摩擦的现状、原因以及对策建议[J].南亚研究季刊》,2008年第3期,第64页.
  [4]唐鹏琪.印度对中国实施反倾销的原因[J].南亚研究季刊,2002年第1期,第28-31页.
  [5]倪世雄.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6月版,第402页.
  [6]倪世雄.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6月版,第408页.
  [7]张立.中印贸易摩擦的现状、原因以及对策建议[J].南亚研究季刊,2008年第3期,第65页.
  [8]詹姆斯?多尔蒂等.争论中的国际关系理论[M].阎学通等译,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第498页.
  [9]陈继勇,刘威.解决中印贸易摩擦的八条举措[J].对外贸易实务,2006年第2期,第69页.
  曹乐凡(986.2—)四川广元人,现为四川大学经济学院南亚所09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国际关系。
  
其他文献
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今天,政府应对公共危机事件的能力已经成为检验政府执政能力的试金石。本文通过对政府公共危机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研究,最后提出科学应对公共危机信息管理的四大策略。  公共危机;信息管理;策略  [中图分类号]D63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11)06-0094-02    在高度信息化的社会里,政府作为公共管理的主体,如何有效地
期刊
在我国提出统筹城乡、建设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的政策背景下,农村的发展欣欣向荣,农民的收入不断增长。本文以辽宁省鞍山市台安县的设施农业为例,来看看新时期各地是怎么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怎么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如何促进农民增收的。  设施农业,农民增收  [中图分类号]F3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11)06-0085-02    一、设施农业的简介    设施
期刊
近年来,FTA成为区域经济合作的重要形式。亚洲特别是东亚地区的主要经济体缔结了大量FTA。本文阐述了东亚主要经济体各自的FTA战略动机与战略选择,并在此基础上展望东亚自贸区的发展前景。  FTA战略;自由贸易协定;东亚自贸区;东亚经济  [中图分类号]F114.46;F13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646(2011)09-0003-02    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特别是在1
期刊
以服务外包作为其主要特征和推动力的全球化给中国发展服务产业,完成产业升级,进入全球价值链中能创造更多价值和更多盈利空间的环节创造了机会。本文对中国服务外包产业进行SWOT分析和并据此提出中国服务外包市场的优化策略。  服务外包;全球价值链  [中图分类号]F71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11)06-0093-02    服务外包(Service 0utsourcing
期刊
我国政府采购开展时间不长,处在一个不断探索阶段。作为国家的一个财政管理手段,政府采购制度尚不完善,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成就,但是还存在着规模不大、机构设置不规范等问题,我们需要从调整采购目录、理顺管理体制等方面进一步促进政府采购制度的完善。  采购机构;监督管理机制;采购透明度  [中图分类号]F812.4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11)06-0095-02    一、
期刊
长期以来,体育教学都存在缺乏实效的问题,这固然是由于部分教师上课不认真,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更多的却是因为教学策略不合理,致使教学效率不高,学生学习困难。本文着重从优化教学策略的角度来谈谈如何提升体育教学的效果。  体育教学;教学策略;优化;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807.0;G633.9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646(2011)09-0006-02    教学策略是实施教学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646(2011)09-0009-02    认真理解中考数学总复习的任务和意义,怎样有效地、科学地组织引导好初三学生进行总复习,是教师十分关注的问题,也是广大学生关心的问题。下面仅就学生能力的训练与培养问题谈几点自己粗浅的看法,供大家参考。  一、知识梳理能力的训练与培养  扎实地梳理基础知识,使知识更系统,脉络更分明,这是中考总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646(2011)09-0008-02    集体备课是同年级、同专业、同学科的教师,根据教学计划的要求,在个人充分备课的基础上,由中心发言人主持,就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进度等展开讨论,求得共识的一种教学活动。它是在个人认真准备的基础上进行集体研讨的一种有效的教研活动。它的出发点是让教师合作研讨,以集中群体的智慧,发挥
期刊
体育教学的有效性比较丰富,从新课程的基本要求出发,综合研究体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分析:教学目标在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标准中占据了核心的位置,起着统领全局的作用。新课程标准下,体育课堂教学目标的本质应包含:价值性;是否符合学生需要;能否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一些不符合学生真正需要的体育教学目标将使体育课变成“表演课”。公开课上,体育教师为了能够取得好的“成绩”,不考虑学生的需求而进行的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646(2011)09-0014-02    原国家教育委员会副主任柳斌说过,一个不重视阅读的学生,是一个没有发展的学生;一个不重视阅读的家庭,是一个平庸的家庭;一个不重视阅读的学校,是一个乏味的应试的学校;一个不重视阅读的民族,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民族。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对于学生阅读方面的能力培养也有明确规定:“小学阶段背诵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