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将合唱表演训练融入音乐课堂,会在很大程度上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审美修养,提升艺术气质,并最终使学生能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自信、大气、善于与人交流、合作的优良素质。
关键词 气质 合唱训练 乐趣 勇气 知名度
在校园里,大家可能发现一种现象,即参加校内外舞蹈队、合唱队、器乐队、朗诵队等艺术特长队的学生,在形象气质方面要明显胜于没有参加的学生。比较而言,参加艺术特长队的学生更加自信、大气并善于与他人合作交流……为什么会这样呢?略一分析,不难找到答案,参加艺术特长队的学生都有过舞台表演经历。通过训练,他们知道站立、走路的姿势应该是抬头、挺胸、收腹;知道自信快乐的表情是最容易让人接受和欣赏的,知道要想演出成功不仅要靠自己的努力,还要善于与他人交流合作等等。通过调查,参加艺术特长队的绝大多数学生没有因为参加训练而学习成绩下降,相反,更多学生的学习成绩反而提高了。通过训练,学生们自信心提高了,与他人合作能力增强了,对某一件事情的分析理解更加全面客观了。
也许有人问:既然参加艺术特长队这么好,为什么不全员参加,让所有的学生都能提高自己的能力?因为目前还不太可能。一个学校如果人人参加艺术特长班,且不说学生家长是不是愿意,学校方面又需要投入多少人力、物力、财力?这不是一个普通学校能做到的。我们如果真的想让全体学生都能提高艺术气质,就要想出更加切实可行的办法。作为多年从事小学音乐教学工作的音乐教师,本人愿和同行分享自己的一些想法。
艺术特长队不是面向全体学生,但音乐课是每位学生都要上的。因此本人认为可将这种特长训练融进音乐课堂。这些年提倡将器乐、戏曲、舞蹈融入小学音乐课堂,这在一定程度上确实改变了以往音乐课堂单调乏味的状况,但本人觉得如果将合唱表演训练融入音乐课堂,会在更大程度上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审美修养,提升艺术气质,并最终使学生能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自信、大气、善于与人交流、合作的优良素养。本人认为合唱表演普及训练对学生的气质修养提高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合唱训练简单易行
一个学校的合唱训练,只要有音乐教室、一架琴、几十名学生和一名业务能力强的指导教师就行。具体训练方法是每学期,音乐教师在音乐课本中或课外歌曲选中集中选择2首~4首适合本年级学生合唱的曲目,利用音乐课的时间每月训练2次~4次。为什么我更提倡合唱训练,而不是其他形式的诸如器乐、舞蹈等艺术训练呢?因为,合唱训练简单易行,每个学生都能练。而器乐训练需要每个学生都要持有器乐,器乐的购买、存放、维修都是问题。舞蹈训练又对学生自身条件要求高,而且对场地要求也较高,不是每位学生都有机会参加的。
二、短时间内就能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只要教师指导有方,一首简单的合唱曲通过3个星期的训练就可以在校内公开演出。学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大大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对合唱训练会更有兴趣,更加积极,合唱训练势必进入良性循环。
三、提升学生的形象气质
合唱表演对形体有一定的要求,必须要抬头、挺胸、收腹。通过训练,学生自然而然的在日常生活中就习惯抬头、挺胸、收腹,从而很快就提升了学生们的外部形象气质。
四、在日常生活中与他人交流会更加轻松自然
很多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不善于与他人交流,与旁人说话时,表情也不够自然,甚至眼睛也不敢大方地与人对视,显得畏首畏尾,其对话的效果也就大打折扣。合唱表演对面部表情和眼神的要求较高。基本要求是自然而放松,再根据音乐情绪要求相对地做出快乐、痛苦、愤怒等表情,眼神要求定向、有神,不准左顾右盼。学生通过这样的合唱训练,在日常生活中与人交流的眼神和表情就会更加轻松自然。
五、增强学生表现自己的勇气
合唱表演需要学生敢于面对很多观众展示自己的演唱能力,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学生敢于展示自己的勇气,这也是学生自身的能力素质得到提高的重要表现。
六、提升学校知名度
音乐课训练的合唱节目可以用来参加校内外的很多活动及比赛,一方面提升学校知名度,另一方面也锻炼学生能力。通过这些活动和比赛,学生视野更加开阔,并为今后的更快发展奠定了基础。
提升学生的审美修养和艺术气质绝非一日之功。音乐教师们应不怕辛苦,不怕失败,根据各自所在学校的地区差异、环境、学生、师资、人文等特点,在实践中摸索出一些更加切实可行的方法,培育学生成为优秀的人才!
关键词 气质 合唱训练 乐趣 勇气 知名度
在校园里,大家可能发现一种现象,即参加校内外舞蹈队、合唱队、器乐队、朗诵队等艺术特长队的学生,在形象气质方面要明显胜于没有参加的学生。比较而言,参加艺术特长队的学生更加自信、大气并善于与他人合作交流……为什么会这样呢?略一分析,不难找到答案,参加艺术特长队的学生都有过舞台表演经历。通过训练,他们知道站立、走路的姿势应该是抬头、挺胸、收腹;知道自信快乐的表情是最容易让人接受和欣赏的,知道要想演出成功不仅要靠自己的努力,还要善于与他人交流合作等等。通过调查,参加艺术特长队的绝大多数学生没有因为参加训练而学习成绩下降,相反,更多学生的学习成绩反而提高了。通过训练,学生们自信心提高了,与他人合作能力增强了,对某一件事情的分析理解更加全面客观了。
也许有人问:既然参加艺术特长队这么好,为什么不全员参加,让所有的学生都能提高自己的能力?因为目前还不太可能。一个学校如果人人参加艺术特长班,且不说学生家长是不是愿意,学校方面又需要投入多少人力、物力、财力?这不是一个普通学校能做到的。我们如果真的想让全体学生都能提高艺术气质,就要想出更加切实可行的办法。作为多年从事小学音乐教学工作的音乐教师,本人愿和同行分享自己的一些想法。
艺术特长队不是面向全体学生,但音乐课是每位学生都要上的。因此本人认为可将这种特长训练融进音乐课堂。这些年提倡将器乐、戏曲、舞蹈融入小学音乐课堂,这在一定程度上确实改变了以往音乐课堂单调乏味的状况,但本人觉得如果将合唱表演训练融入音乐课堂,会在更大程度上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审美修养,提升艺术气质,并最终使学生能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自信、大气、善于与人交流、合作的优良素养。本人认为合唱表演普及训练对学生的气质修养提高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合唱训练简单易行
一个学校的合唱训练,只要有音乐教室、一架琴、几十名学生和一名业务能力强的指导教师就行。具体训练方法是每学期,音乐教师在音乐课本中或课外歌曲选中集中选择2首~4首适合本年级学生合唱的曲目,利用音乐课的时间每月训练2次~4次。为什么我更提倡合唱训练,而不是其他形式的诸如器乐、舞蹈等艺术训练呢?因为,合唱训练简单易行,每个学生都能练。而器乐训练需要每个学生都要持有器乐,器乐的购买、存放、维修都是问题。舞蹈训练又对学生自身条件要求高,而且对场地要求也较高,不是每位学生都有机会参加的。
二、短时间内就能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只要教师指导有方,一首简单的合唱曲通过3个星期的训练就可以在校内公开演出。学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大大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对合唱训练会更有兴趣,更加积极,合唱训练势必进入良性循环。
三、提升学生的形象气质
合唱表演对形体有一定的要求,必须要抬头、挺胸、收腹。通过训练,学生自然而然的在日常生活中就习惯抬头、挺胸、收腹,从而很快就提升了学生们的外部形象气质。
四、在日常生活中与他人交流会更加轻松自然
很多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不善于与他人交流,与旁人说话时,表情也不够自然,甚至眼睛也不敢大方地与人对视,显得畏首畏尾,其对话的效果也就大打折扣。合唱表演对面部表情和眼神的要求较高。基本要求是自然而放松,再根据音乐情绪要求相对地做出快乐、痛苦、愤怒等表情,眼神要求定向、有神,不准左顾右盼。学生通过这样的合唱训练,在日常生活中与人交流的眼神和表情就会更加轻松自然。
五、增强学生表现自己的勇气
合唱表演需要学生敢于面对很多观众展示自己的演唱能力,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学生敢于展示自己的勇气,这也是学生自身的能力素质得到提高的重要表现。
六、提升学校知名度
音乐课训练的合唱节目可以用来参加校内外的很多活动及比赛,一方面提升学校知名度,另一方面也锻炼学生能力。通过这些活动和比赛,学生视野更加开阔,并为今后的更快发展奠定了基础。
提升学生的审美修养和艺术气质绝非一日之功。音乐教师们应不怕辛苦,不怕失败,根据各自所在学校的地区差异、环境、学生、师资、人文等特点,在实践中摸索出一些更加切实可行的方法,培育学生成为优秀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