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程鑫:谁说努力不是一种天分

来源 :意林·作文素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gengwh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明明可以靠脸蛋,偏偏要努力
  一俊遮百丑,大多数人都会原谅俊美之人的种种不足。然而,长得好看的丁程鑫却不原谅自己“唱歌走音、气息弱,跳舞力度不够”,跟自己较上了劲。因为努力,我们才得以看到更美好的丁程鑫。
  流过的汗会精致你的人生
  不具备当明星条件的人当了明星,我们看得见丁程鑫身上闪烁的光环,却看不见背后流下的汗水:天刚亮一直到深夜才能收工,夜深了还在酒店对着镜子细抠动作,一个人在舞蹈室一遍遍地练习……这样努力再不成功,连成功都会愧疚得脸红。流过的汗,绝不会辜负执着的心。
  (特约教师 张亚凌)
  丁程鑫第一次走进粉丝视线是在2013年由TF家族自制综艺《TF少年GO》第一季。11岁的他,含羞腼腆,话不多,但还是可爱得让粉丝印象深刻。
  刚开始,他没有唱跳功底,也没有立刻显现的才艺天赋,但他乖巧精致的脸,懂事有礼的性格,萌化了无数的姐姐粉。同时也被人诟病为漂亮的花瓶——唱歌走音、气息弱,跳舞力度不够,就连普通话都不标准。时间一长,他得到的评价就成了两个极端:“这张脸太好看了”和“除了脸,根本不具备当明星的条件”。
  这两种极端评价持续到2017年4月10日,当天,他在微博发布一则视频:“训练记录01:青花瓷片段”,看过这个视频后,不少人发现,丁程鑫唱歌进步了。在随后的训练日常中,大家发现丁程鑫唱歌不仅进步了,而且是在飞速进步,不仅音准还能边唱边跳而不急喘,有音乐老师看了丁程鑫曾经和现在的视频后,说:“以丁程鑫曾经的唱功要达到现在的水平,是很难的。想知道他是怎么训练的,让我也学习一下,好用于以后的教学。”
  甚至曾经被人批评跳舞力度太弱、卡舞点不准的他如今已经能指导其他小伙伴了,还自编一支舞蹈,惊艳了大家!“丁程鑫到底經历了什么,怎么进步这么大”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后来在2017年的纪录片中,人们才知道,这些看得见的飞速进步都是人们看不见的无数次训练的结果。2017年夏天,他参演了由鹿晗、关晓彤主演的《甜蜜暴击》,这期间又恰逢他要参加师兄TFBOYS的周年演唱会和练习生夏日嘉年华共三场表演。拍戏的地点在深圳、舞台集训的地点在重庆,而且,他常常是天刚亮就要去拍戏现场,直到深夜才能收工。
  在他刚开始集训的时候明显跟不上节拍,无法和小伙伴默契配合,不是慢半拍就是动作不熟练。后来,纪录片出现关于他的画面不是深夜拍戏收工还在酒店对着镜子细抠每一个动作,就是在舞蹈室一遍遍地练习。台下的他不再是台上那个元气满满、笑容爽朗、妆容精致的小小偶像,而是眼神坚定的小小少年,因为舞蹈练习太多,衣服被汗打湿,甚至在他做动作的时候,都能看见从头发上甩出去的汗珠。
  之后,不管是录制《我要上春晚》,还是录制《快乐大本营》,边吃饭边跟着舞蹈视频比画动作,对他来说已经是习惯,正如他自己所说:“如果要消除对实力不足这种担忧的话,只有不断地练习。”
  曾经“丁程鑫没有天赋”“丁程鑫虽然长得好看,但是实力不行”……而现在,提起他,更多的评价是:“明星级的表情管理,天生的爱豆,合格的偶像。”
  世界上有两种天才,一种是天生的天才,一种是努力的天才。作为一个有舞台梦的人来说,有天分很重要,可是谁说天分就一定是唱跳技能?能努力,能吃苦,能正确面对批评,不也是一种天分?
  2018年是丁程鑫成为TF家族练习生的第五年,前方未知,但少年志在必得,披荆斩棘。
其他文献
第102届普利策奖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揭晓。今年最引人注目的一个变化,是获奖结果首次由一位女性,同时也是首次由一位非白人来宣布,她是普利策奖评选委员会新任行政总监达娜·卡内迪。由这位记者出身的非洲裔女性宣布评选结果是很“应景”的选择,过去一年,女性和少数族裔等弱势群体的权益受到侵害,都是美国社会关注和新闻輿论界追踪的热点问题,因而也顺理成章地成为本届普利策奖关注的焦点。  不过,普利策奖越是突出这种
期刊
【适用话题】扶贫 爱心 真与假 形式主义  新闻回放 >>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一款名叫“社会扶贫”的APP成了2018年4月份的热点话题。该APP是一个连接贫困人口和社会爱心人士、爱心企业的网络服务平台。可是,一些基层党委、政府为了在考核中获得好评,就下任务、下硬指标给基层企事业单位和乡镇党委政府,让爱心人士的注册量成了考核的硬杠杠,淘宝上甚至出现了代注册爱心人士的“抢手生意”,7毛钱
期刊
作文君:正义无国界。了解了美国普利策奖后,让我们把目光转向国内。在我国新闻工作者中,也有着大量兢兢业业、坚守正义的身影,曾被人“悬赏500万”的王克勤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1964年,王克勤出生在甘肃永登。他的家境不好,挨饿受冻是常有的事儿。饿得受不了了,经常会捡别人剩下的包子。为此他努力读书,在1982年考入了兰州的大学,毕业后来到当地政府宣传部工作。在宣传部,他发现有一个同事会写一些东西投给
期刊
【适用话题】挫折 改变 解决问题  据瑞典媒体2018年4月报道,2017年11月,负责诺贝尔文学奖颁发的瑞典学院因卷入一起性侵丑闻而面临成员相继辞职的窘境,甚至有媒体猜测2018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将因没有院士主持工作而不得不停发。2018年4月18日,瑞典国王卡尔十六世·古斯塔夫在一封聲明中表示:“我想要修改瑞典学院的规定,清楚表明,如果有人要求离开也是可能的。”这改变了瑞典学院两百多年来的院士终
期刊
【适用话题】梦想 坚持 年龄不是问题  2018年4月23日,“温州抹灰哥小石”的视频蹿红网络。视频里,一位小哥头戴工程帽,正揮毫泼墨。画面一转,小哥站在室内的钢架上,正在用泥模粉刷墙面。《人民日报》官方微博点赞:“有梦想谁都了不起。”“温州抹灰哥小石”是个90后,名叫石建国,在温州当抹灰工,业余喜欢写字画画。《人民日报》官方微博的点赞转发,让越来越多人知道了这个来自河南濮阳白罡乡的普通工地小伙。
期刊
【适用话题】杰出女性 男女平等 改正  当地时间2018年4月11日,美国《纽约时报》在其讣告栏目刊发了一篇63年前的“旧”讣闻。这篇报道包含了是林徽因的讣闻和其一生的故事,然而林徽因在1955年4月1日就已过世。《纽约时报》解釋称,自1851年创刊以来,该报的讣闻一直以白人男性为主。为弥补当年因“性别歧视”造成的遗憾,自今年3月起,该报推出“被遗漏的”栏目,讲述一些(已故)女性的故事,以及她们给
期刊
【适用话题】科研与经济 矛盾 影响  2018年4月25日《中国青年报》报道,北京地铁4号线列车开通以后,北大价值11亿元的精密儀器中4亿元的仪器受到影响。对北大精密仪器来说,地铁几乎意味着“灾难性打击”。为了减少地铁振动对这些仪器的干扰,北京市和北大都付出了巨大努力。地铁公司铺设了最先进的减振轨道,北大在较远处新修了综合科研楼,但地铁振动的影响仍难以消除,一些学者只能在地铁停运后的半夜做实验。北
期刊
【适用话题】母亲湖 感恩生态环境 环保意识  2018年4月19日中新网报道,四川泸沽湖摩梭族人阿窝弄加抱着“保护母親湖”的信念,选择成为一名环卫工人,一干就是十几年。阿窝弄加表示,旅游业的发展给摩梭族带来了切实的益处。“旅游发展了,游客多了,生活好了,这些全都靠我们的母亲湖。”但早年间摩梭人的环保意识较低,偶尔会有人去湖里游泳,也不注意保护环境,但近年来这一现象已经消失。这些年来,“绿水青山就是
期刊
【适用话题】舆论 网络暴力 善心 理性  新闻回放 >>  2018年4月22日,一篇主题为“要饭的也是人,别瞧不起任何人,那样你连人都不如”的帖子刷屏。该帖显示,一年轻女子为乞讨老人买了面条,而商家不让老人用店里的碗吃饭,该年轻女子质疑店家歧視乞讨老人。帖子发到网上后,迅速引发热议,甚至有人呼吁网友远离涉事面馆。但是,有媒体采访时发现,该乞讨老人常年来店里乞讨,致使众多食客不堪其扰。对此,江南大
期刊
【适用话题】科学研究 好奇心 钻研精神 有趣与严肃  时事引读 >>  2018年4月13日,第七届菠萝科学奖高举向好奇心致敬的旗帜,聚焦一拨科学家不正经的高光时刻。菠萝科学奖今年的主题是“寻找尤里卡”。尤里卡是一句古希腊语,意思是“我找到了”,相传是阿基米德发现浮力的秘密时的欢呼。今年的菠萝科学奖有“使用脏纸币与商贩缺斤短两之间的关联研究”“‘宅着’生活方式更节能吗”“菠菜如何探测爆炸物”等九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