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路上有榜样 小鸡蛋做起大文章

来源 :大众致富指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bruc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起唐凤明这个人也许大家还不太了解,但如果谈到目前市面上流行的风味小吃烧烤鸡蛋人们便会耳熟能详了。唐凤明便是这个烧烤鸡蛋的始作俑者,在同行中间,被人们戏称为“中国烤蛋鸡蛋的第一人”。
  
   窘迫催人奋进 下岗激发创业梦想
  
   说到烧烤鸡蛋还要从老唐的创业说起,他的创业道路可谓是一波三折。已过而立之年的老唐从小就酷爱读书,从来没有打算过从事经商,更没有想过日后能在烧烤小吃上干出大名堂。在家人的眼中他是一个彻头彻尾的“书呆子”,没有人认为他能在商海中做出一翻大事业,按老唐的话说,“百无一用是书生,我从来没有打算过从商,对经营更是一窍不通。也没有想过要做一翻大事业,我只是过一种平凡的生活。”但事情并没有象人们预想的这样进行,事物的变化和发展总是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1990年老唐所在的单位面临着国有企业改制,就这样老唐成了第一批下岗人员。下岗使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境更是雪上加霜,孩子还要上学,年迈的双亲亦要奉养。妻子的收入并不多,微薄的收入只够维持家中的基本生计。
   就这样,唐凤明开始了自己的打工生涯。他先后做过私企公司的办事员,但心地耿直的他为人忠厚,很快就因为和老板不和被炒了鱿鱼。而后他又相继来到了一些私企,但都由于种种原因始终没有找到合适自己的位置。思来想去,替人打工不如自己做主。此后老唐又迷恋上了养殖行业,并买了许多关于养殖业的书籍,经商是门外汉,看书可是得心应手,就这样他开始了自己的养殖创业。妻子也曾劝阻过他,但并没有改变老唐的想法。三个月后,一个颇具规模的养鸡场建了起来。养鸡场主要以产蛋为主,书本上的知识让他在养殖事业上如鱼得水。事实证明,书本上的科学养殖可以让一个从前的门外汉变成一个行家里手。两个月后,老唐的辛苦没有白吃,成筐的鸡蛋给他带来了成功的喜悦的同时,也带来了滚滚财源。
   但老话说的好,叫做好事多磨。进展顺利的养殖事业让老唐很快收回了成本,可半年后的一场突发的鸡流感几乎让他的鸡场全军覆没,一手创办的养殖厂就这样跨掉了,他的养殖创业梦想也由此破灭了。这个打击让老唐再也支持不住了,他生了一场大病。养鸡赚到的钱都花到了看病上,创业的步伐又回到了原来的起点。这次失败虽然击跨了他的身体,但他的创业欲望似乎燃烧得更旺。曲折与荆棘,只是成功路上短暂的休憩。风雨的背后,寓意着更加灿烂的曙光。
   老唐还没等自己的病情完全康复,便不顾家人的劝阻又开始了寻找属于自己的创业项目。但日子总是要一天一天的过,生活还是要坚持捱下去。后来经朋友介绍老唐来到了一家木器厂,起先说是要做一个库管员,工作比较轻松。可是后来他才知道,库管员也和工人一样,要搬搬抬抬的。老唐身体十分单薄,但为了家中的生计,他只好承受了下来。这样一个月过去了,老唐原本秀气的双手上生满了老茧,原本白皙的皮肤也被晒黑了。妻子曾问他,“当库管员的活累吗,怎么每天回来都无精打采的?”面对妻子的问话,他只是笑了笑没有回答。想到自己一个月下来能挣到一千多元钱,这些钱不但可以让自己的父母吃好穿好,可以让自己的妻儿生活无忧。想到这些,老唐欣慰了,一个男人即便是这样也算是活出了男人的尊严。可他心中还是有着一种无以名状的感觉,其中的辛酸又有谁能够体会呢……
  
   商机不期而遇 创新引领市场前沿
  
   一次,老唐去参加同学聚会,在一家烧烤城用餐。故人见面,分外亲切。席间很多当年在一起的玩伴都已经事业有成,真可谓是春风得意。而自己却已经下岗在家,在木器厂里扛木头。看着这些曾经在一起的同学,再想想眼下自己的境遇,怎么能不让人触目惊心。一个曾经比较要好的同学问他,“现在忙什么呢?”这个问题让老唐支吾了好一阵,聪明的同学不再问下去了,把话题转到了其他地方。在他的眼光中流露出了一种怜悯与同情,而这种目光对一个真正的男人难道不是寓意着挖苦与嘲讽吗?一个男人在身触这种境遇时,那是何其的痛苦。于是他再也按耐不住自己的心绪,便一个人孤零零的离开了喧嚣的人群,走到了烧烤城的门外。天色已晚,穿梭不息的车流是如此冷漠。仿佛自己置身在一座陌生的城市,曾经如此熟悉的乡土,如今在自己的眼前变得如此模糊。这时门口烧烤炉子里飞溅出的火花打乱了他的心绪。老唐看到,在炉子上除了烧烤牛、羊肉以外,还烧烤着其他各种食物。有辣椒、黄瓜、鱿鱼、干豆腐等等。真是心有灵犀一点通,看到这里使老唐不禁眼中一亮,这不就是一个商机吗?自己何不就在烧烤上做做文章。自己曾开过养鸡场,家中还剩下很多鸡蛋。能不能来一个烧烤鸡蛋……
   第二天,老唐一大早就来到了市场。市场上经营烧烤的业主很多,但就是没有做烧烤鸡蛋的,有些是用所谓的实蛋烧制的,这根本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鸡蛋。此后一两天,一向做事谨慎的老唐又跑了几个市场,答案都是一样的。烧烤鸡蛋是一个冷门,目前市场还处在空白状态。
   说干就干,这一回老唐一改往日腼腆的书生气质,办起事来雷厉风行。按着他的话说,“创业就要创出名堂来,大不了还去打工,总是不能这样没有目的的混日子。”就这样,老唐开始研究这个烧烤鸡蛋的项目。起初,他把思路全都放在了传统烧烤方法上,但随着研究的深入,老唐发现传统烧烤鸡蛋存在着很多弊端。比如传统烧烤时,鸡蛋容易直接接触碳火,这样很容易产生制癌物,既影响鸡蛋的品质和口感,同时又影响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再者,目前市场上烧烤的所谓实蛋,其实并不是鲜蛋,所以根本吃不出来鲜蛋的味道,烧烤手法与鸡蛋的味道根本没有融合在一起。于是老唐便把自己的思路旁易,能不能研制出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烧烤鸡蛋呢?一向喜欢钻牛角尖儿的他又开始了新一轮的研究,他一改往日的沉着、谨慎,开始大刀阔斧的改革传统的烧烤态势,无论在烤制工具上,还是在烧烤手法上都进行了大胆的改良。其中经过了反复的实验,老唐不知道经历了多少挫折与失败,这些实验可谓让自己的妻子叫苦不迭。自家的铁饭锅给砸了,用做织毛衣的竹针老唐当成了串鸡蛋的钎子。按妻子的话说,“自从开始研究这个烧烤鸡蛋,老唐简直就象疯了一样。孩子的学习也不管了,家里的事情也不问了。从早忙到晚,却看不到一分钱,人家都能干些大事,他却只盯着鸡蛋做文章。”
   开始家里人都选择了沉没,既没有鼓励,也没有反对的意见。可是后来,人们见搞了这么长时间也没有搞出什么名堂来。家人便开始反对了,甚至有人在挖苦说,这是在糟害钱。但这回老唐已经认准了这行,甚至不惜和自己的妻子离婚。妻子见自己的意见他根本听不进去,便一气之下带着孩子回到了娘家,而老唐不但没有更多的挽留,而是又一头扎进了他的房间,继续进行着自己的研究。直到有一天老唐在做实验时,不小心出了一次事故,妻子才匆忙地从娘家跑了回来。看着满面鲜血的丈夫,妻子哭了,而老唐却笑着说:“我就要成功了。相信我,我们的好日子就快来了。”此后,妻子再也不离开老唐了,生怕他再出什么闪失。家里的钱几乎都用光了,甚至连孩子上学的钱都拿不出来。无奈老唐从父亲那里借了1万元钱,看着父亲含泪将钱递到自己的手里,这时的心里真不是个滋味。这一万元是父亲的棺材本,这笔钱再赔了,家里就只剩下这座房子了。连自己的父亲都在怀疑,难道自己的儿子真的疯了不成。
  
   成功不忘大众 技术共享铸就辉煌
  
   的确,历史上一再表明,所有成功者在追求自己的理想时,都是如此专注,几近于疯狂。
   家中存留的鸡蛋让他在一个月的实验中就给用光了。没有办法,为了继续他的研制,老唐只好到市场去买鸡蛋来做实验。为了尽量减少家中的经济负担,老唐甚至把自己的烟都戒掉了。在研制过程中,烧烤鸡蛋的配料也是很重要的,市场上的烧烤用料味道单一,而且没有什么特色而言。要想在口味上做一番更新,就得请教一些在厨艺精湛的烧烤厨师。为此他专门托人找到了沈阳著名的厨艺大师刘明武先生,并在他的帮助下配制了口味独特的烧烤用料,这为老唐在以后的发展打定了坚实的基础。至于烧烤器具,老唐更是下了一番苦心,其中的滋味恐怕只有他本人才知道。终于,苦心人,天不负。一个月后,老唐的烧烤鸡蛋技术终于趋于成熟,相应的配套设备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老唐的辛苦没有白吃,他的烧烤鸡蛋在自己的家中受到了一致好评。
   但家人的称赞还不能满足心气十足的老唐,只有把自己的技术带到市场,才能真正验证自己的价值。于是,经过十一天的准备,老唐在自家楼下的夜市上支起了一个小摊,专门出售烧烤鸡蛋。起初的几天,来吃烤鸡蛋的人并不很多。但随后几天里,老唐的烧烤鸡蛋的摊位前都围满了人。就这样,每天都是如此,每天准备的鸡蛋都不能满足顾客的需求,每天老唐都是最先收摊。烧烤鸡蛋让老唐赚到了一大笔钱,为了把自己的生意做好,自己的妻子也在单位辞了职,帮着丈夫一起做起了烧烤生意。如此,唐家风味烤蛋的名声也越来越大,老唐的买卖也越做越大。一夏天的夜市,让老唐迅速积累了一笔财富,成了未来发展事业的原始资本。秋冬无话,转过年来,一家名为唐家风味烧烤店开始挂牌营业了。烧烤店里不但用老唐研制的烧烤鸡蛋,而且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了烧烤鸭蛋、鹌鹑蛋等多个项目。因为老唐烧烤出来的鸡蛋色泽金黄、口感独特,老唐便把自己的烧蛋命名为“黄金烧蛋”。因为唐家风味烧烤鸡蛋的名气,老唐的生意十分红火,来这里吃烧烤的顾客络绎不绝。烧烤店也一扩再扩,直到又开了几家分店。
   生意做大了,经营也上了轨道。老唐开始从幕前走到了幕后,一切生意交由自己的妻子打理。闲暇时的他经常和自己曾经在一起共事的同志们聚会,每每看到他们因为下岗后生活没有着落而心中酸楚不已。自己也曾经历过酸楚,同样的经历,让他们有着同样感受。于是,老唐又开始陷入了沉思,一个想法总是在他的灵魂深处徘徊。“我要把自己的技术推广出去,我要让给所有下岗而没有着落的兄弟姐妹们找到一条致富的道路。”
   想到还要做到,一切浮华的想象只有在现实的行动中才会变得绚丽夺目。一个月之后,一家真真美味食品技术开发中心在沈阳成立了,其负责人就是唐凤明。这个技术中心成立的宗旨就是要把这项鸡蛋烧烤技术推广出去,为所有下岗失业人员找到一个致富的门路,同时也要让其他地区的消费者都能吃到这种风味独特的烧烤小吃。
   老唐的此番义举,不但得到了家人的一致同意,同时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首肯。各地媒体争相报道了他的经历。中央电视台的《每日农经》,以及《大众致富指南》等财经类杂志也都在第一时间报道了老唐的事迹,2004年,烧烤鸡蛋项目又被团中央“彩虹工程”青年创业、再就业致富项目。烧烤鸡蛋一时声名鹊起,来沈阳加盟和购买技术的人络绎不绝。
   烧烤鸡蛋技术经过了多个城市和地区的验证,各地市场反响强烈,烧烤鸡蛋来到哪里火到哪里已经成了一个不争的事实。而且这项技术简单易学,有无文化只要2—3天即可学会。投资小,回报快。经营方式灵活,流动、开店均可。老唐完成了个人的创业梦想,更为许多无业待业人员缔造了一个创业致富的商机。老唐这种创业后不忘大家,致富后回报社会的精神更是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正如编者的话,小鸡蛋做起了大文章,创业路上有榜样。
其他文献
在放眼量的济南直营店中有很多成功的治疗实例,因为产品有好的疗效,再加上放眼量多年的良好口碑,所以,在当地,总部与部分大中型医院的眼科合作开展了治眼护眼工作,另外,放眼量总部还与疾控中心及教委合作,以专业优势为市内的几乎是全部中小学校在校学生进行了免费的视力普查,并在普查过程中,提醒孩子注意用眼习惯,对已经近视但自己还不知道的孩子,工作人员则提醒他们将自己的视力情况及时告诉父母。在普查中,放眼量的工
期刊
樊长喜,一位让人“长”寿、给人欢“喜”的奇人;一个致力于人类健康、降伏病魔、造福大众的杰出发明家;一位有着强烈社会使命感、胸怀宽广的企业家。他自幼喜爱美术、书法、医学和自然科学。已有20多项发明问世,已获得国家专利权多项。其中“樊长喜特色疗法” 以除病快、疗程短、标本兼治而谱写了医学史上新的篇章;他发明的新能源发电技术,将使能源紧缺问题得到彻底解决;他研究推出的“快速练字法”能让练习者只用一天的时
期刊
从不懂广告到评选为“中国杰出广告人”;从一无所有到成为拥有3亿资产的风驰传媒的董事长;从说普通话都有些发怵到被评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十大培训师”;从民营企业的老板到和记黄埔联营机构TOM户外传媒集团总裁,每一个角色的转化,都是李践一个从“惑”到“不惑”的过程。  在google上输入“李践”二字,你会得到13000条信息;在百度上输入“李践”名字,你可以查出15600条资讯,而且这里极少有重叠信息
期刊
时至今日,创业和投资已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老百姓手中有了钱,也盼望“钱生钱”,于是投资创业就成了最佳选择之一。然而,创业有风险,投资须谨慎。如何释放风险?如何获得较好的投入产出比?专家从三个层面分别提出三个要注意的问题。    创业三条件    坚定的投资意识 投资创业是一块巨大的磁石,吸引着众多投资者,但不是每个想发财的人都能取得成功,成功的投资者必须具备坚定的投资意识。构成个人投资意识最重要的
期刊
坟场开餐馆!肯定会有人问:到坟场去吃饭既不吉利,环境又差,怎么会有生意?然而,河南省周口市的一名农妇却发现了这一特别的商机,在坟地开了一家餐馆,并创造了生意史上的奇迹:400元的成本投入,一年之内赚了20万。    路过坟地 偶然发现另类商机    今年30岁的杨艳丽是河南省周口市川汇区赵寨人,由于家庭贫困,初中毕业就回家务农了。1997年5月,杨艳丽与同村的杨海水结婚。后来杨艳丽在一家小厂当临时
期刊
唐雅君22岁开始创业时,妈妈卖掉了家里惟一的房子,舅舅和表姐夫每人出了12万(台币),凑足50万元当作启动资金。当时成立的舞蹈社只有5名员工,而如今的亚力山大集团共有23家分店,2000多名员工,营业额高达20亿元。唐雅君从来没有学过管理,但却成为全球最会推销健康的成功女人。   拨通亚力山大集团董事长唐雅君的手机时,她正在去母亲家的路上,因为第二天她就要从台北飞到北京,临走之前她想和父母一起吃顿
期刊
四川成都市青白江区下岗女士代梦华既不懂营销,也没有做过医药保健品,可她代理藏妇康产品后生意做的风生水起,不尽的钞票流向她的腰包,现今她利用这几个月赚到的20多万元一举签下了四川总经销,力争在不超过一年的时间里赚到百万!在当今市场竞争激烈,市场低迷的情况下她为何大把大把的赚钱?她成功的秘密是什么?  代女士向笔者透露:“藏妇康是采用青藏高原天然野生藏药材生产,功效神奇,一般一丸可祛除痒痛,一盒能解决
期刊
1.朋友不合作,合作不朋友。     如果是大街上遇到的两姓旁人也根本谈不上相互合作创业的话题,但凡一起合作,一定有感情上的牵扯,或亲朋好友,或同学战友,或亲朋好友介绍,或同学战友搭线……  现在有人在网上招商引资,我看成功的可能性不大,这不太符合中国的国情和人情,没有人牵线搭桥一般的别人难相信。但是,一旦合作在一起时,我劝合作者的任何一方先不要把对方当作朋友对待,要象在法庭上对付原告或被告那样
期刊
今年6月,在北京举办的第十届中国国际环保展会上,在合肥三猫日用品有限责任公司的展位上,正在应参观者的要求,演示产品快速除臭效果,只见工作人员将一瓶有恶臭味的液体往一块瓷砖上喷了一下,当即迷漫着一股令人掩鼻的难闻臭气。紧接着,工作人员又从展架上取出一瓶产品,往刚才喷过臭味之处,哧哧两下!整个过程不足两秒钟,真神了!原来令人恶心的臭味,瞬间消失!这令在场观看的人无不为之叹服,就连笔者观后也倍感兴奋!访
期刊
有一次,长沙超忆星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罗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有人问我,加盟商的年利润能有多少呢?有的媒体报道说有50万,这样的报道是不是夸大了,是失实的报道?我当即否定了他的说法。在我看来,50万还只是个保守的说法。我今后的工作是要进一步进行产品研发和市场研究,争取把这50万变成100万,我们超忆星也要在全国造就一批百万富翁。”在罗兰的心中,“分享利润,追求共同发展”的理念才是当今企业要发展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