仝凤儿之情根深种(连载4)

来源 :搏击·武印文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nda_chri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2 送信
  孙如林吓了一跳!这才想起:刚来寺里的时候遇到过这个怪和尚,还说我今天有难,非他莫解。现在想想很是神了,这个怪人怎么能知道有难呢?
  那边法本知道这人说话一向一言九鼎,不可更改。于是不得已走了过束,对孙如林说道:“那人一向不听别人的话,不知怎么此时却要你来讲话?”此时当着仝知府和众人的面,法本也只能以对待亲戚晚辈的口吻对孙如林说话。
  孙如林此时却是灵机一动,执晚辈礼低头拱手回答法本道:“侄儿也别无他法,这次来上香,本就是想祈求上苍能让我娶到仝小姐这样的天仙一般的女子。现在既然小姐有难,小生自当竭力禳解。只是此事过去之后,还望知府大人成全小人与仝小姐结为秦晋之好。”
  仝知府一听,大怒,暗骂道:“你是个什么东西?癞蛤蟆竟想吃天鹅肉?’壤面上却是不动声色地说道:“此事过后,我可以提携你的出身,或者重赏金银,任由你选。”
  孙如林一听可就急了!
  别说他急,那边仝小姐也是暗自脸红,只是面上敷着纱巾。
  仝小姐心想:其实我出去报信本不是什么难事,只是一个千金小姐在大庭广众之下显示武功,未免也太惊世骇俗了。但要是没人报信,也难解目前的局面。看来这个孙如林还是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只是,他怎么和那个古怪的和尚搅到一起了?他们是什么关系呢?
  那里孙如林却是小牙一咬,脖子一梗,横下心来,抬头对仝知府说道:“若是今生娶不得仝小姐,小生我宁愿葬身此处,不再为人!”言外之意也就是说,你要是不答应我和小姐的亲事,我就不给你报信,就让我和小姐一起死在这里罢了!这正是:“生不能同裘,死而得同穴。”
  仝知府被气得直吹胡子,他没有料到一个小小的文弱书生竟然敢如此无礼!可是气归气,此时境况险恶,还不是翻脸的时候。
  念及此处,仝知府面生笑容,和善地对孙如林柔声说道:“足下既然深爱小女,怎可忍心让她蹈此险境而不顾?是不是太自私了些?”
  孙如林一听这话,心想还真是此理,不知一旁的仝小姐听了会怎么想?不由得心中一阵慌乱。但转念一想,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此时要是不能求得仝知府答应,以后就决绝没有希望了。于是毅然决然地说道:“不得小姐,有死而已。”说罢,不管不顾地就地一屁股坐下,盘腿打坐,闭上双目,不再言语。
  不说小红在一旁感动的眼睛湿润了,就是仝小姐心下也是一阵一阵地悸动。心想这个人可真是痴了!
  仝知府此时面临着两难的选择,一方面是目前面临险境,一边是能解开目前险境的唯一人选孙如林。虽然他还不知道此人姓甚名谁,但这已然不重要了。
  所以呢,仝知府想到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于是胸有成竹地对孙如林说道:“这位公子既然久慕小女,那就当速速解此危厄!事成之后,自当将小女许配与你。”
  此语一出,不说孙如林呆在了当地,就是一旁的仝小姐也听得目瞪口褶。心下说道:“越来越乱了,谁说我要嫁给这个痴人了?”在场众人谁也不知道仝知府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只道他是为形势所逼的不得已的选择,有些人就暗骂孙如林趁火打劫。不过更多的人则是羡慕这个书呆子怎么能有此艳福。这些人当中,自然也有些是寺中的和尚在暗动凡心。
  孙如林此时已经激动得嘴角抖动,口不能言,勉强起得身柬,冲那古怪的雕根和尚深深地一揖。
  那雕根和尚见他如此,哈哈大笑,接过仝知府的手书,大叫一声,已然不见了踪影。惊得众人一阵低呼。
  仝凤儿心中也是十分地吃惊,心知这个怪和尚功夫真是惊世骇俗,幸亏是友非敌,否则还真是不好对付。
  仝知府这一边对法本说道:“集中寺中上下人等持械守卫,等待大军到来,不得懈怠!退贼后本官自有奖赏。”法本连连答应,谕令众僧人分别准备。
  仝凤儿此时却依旧在角落里冲着塑像祷告,好像这一切都不关她的事儿似的。
  孙如林在一旁却是不像先前那样又急又怕、股若筛糠了。此时他只知道就要和仝小姐成亲了,其他任何事情对他来说都置之度外了。这要是搁在之前,他要是知道这是上次那伙贼人前来报复,恐怕就要被吓得晕死过去了。
  仝凤儿此时心中也在盘算这么了了这个局。凭她的武功虽然不能杀退如此众多的强梁,也许里面还混着什么扎手的硬角色也未知。但带着个把人脱身尚不成问题。只是以她的实力只能带着一个人脱身,那也就是说,带着父亲走,就会把小红留在这里遭群贼荼毒。这也是仝凤儿十分不愿意的。仝小姐端坐在一角盘算着,只是一时也想不到什么良策。
  仝知府看了女儿一眼,叹了一声,带着众人出得殿门。
  仝全望山下查看一番后,派人对为首的红脸大汉喊道:“你等胆敢围攻朝廷命官,其罪不可赦。若此时散去,可不追究。否则俱是死罪!”
  红脸大汉‘山里风’哈哈大笑,他看仝知府派人传话,好像很有派头的样子。不禁心中好生羡慕,于是有些有样学样儿地也摆开了架子。对身边一个手下叫道:“过来!‘跑龙套”’。那个被唤作‘跑龙套’听得老大叫他,急急上前,谄媚地应道:“大哥,有何吩咐?”
  “山里风”摸了一下胡须,然后才说道:“替我上前传话,告诉那个狗官:我等既然敢来,就不怕你这个狗官!半壁江山都守不住,还在这里大言不惭?速速交出你那妖女,尚可放尔等一条狗命。否则一个也别想活着下山!”
  原来这“山里风”眼看清兵就要南下,大明王朝岌岌可危。于是心生不轨,正想借着这次给弟兄们报仇,聚起一哨人马,好趁乱取一份富贵,同时也作为今后向满人邀功的资本。就算是大明不倒,于今乱世,正是用人之际,若是能手中有兵,自然就有了谈判的话语权。这是他的一个把兄弟告诉他的。关于他这个把兄弟是个什么样的人等,编剧房子在后文会有交待。
  仝全听了‘跑龙套’的一番声嘶力竭的吼叫后,知道这帮人是势在必得了。他虽然对仝小姐一向无奈,但也断不肯将女儿交出。更何况现在他要用仝凤儿巴结钦差大人,更是不会妥协。这仝全别看平日里贪腐无德,但关键时刻却还是能撑得住场面。他回到殿中端坐在一把椅子上,倒也毫无惧色。   这时,寺外上山的路上已是喊杀声一片,众贼人欲夺路而上,已与拼死守着寺门的周节等官兵和一众和尚斗了起来。不一时,两边已有数人挂了彩。
  要说这个周节的武功比起一般的土匪来还真是不弱,手下的官兵也被他鼓起了斗志,个个奋勇向前。但之所以能守得住,还是主要靠的是寺中武僧们的力量。索然贼人众多,但好在通往寺中的山门只有一个,也就仅能容纳四五个人同时同行。因此贼人在人数上的优势发挥不出来。
  红脸大汉‘山里风’也发现了这个问题。他知道不能在这里拖得时间太长。尤其是刚才围困后山的手下来报,被一个古怪长相的和尚打下了山,恐怕常德大军很快就要到了。
  他来到四个倨傲地坐在大块山石上的中年人面前,恭谨地说道:“四位请了,寺中和尚参伙其中,我等久攻不下,只怕夜长梦多,还请高人出手相助。”
  这四个人一看就不同于同来的众多匪类。只见他四人虽然是山石上小坐,也是背平颈直,胸腹开阔。且个个目光炯炯,咄咄逼人,令人不敢对视。虽然都是中等身材,但个个都有号令群雄的气势。
  只听为首的那个身形略胖的蓝衣汉子说道“我从山门进去,三位分从后山进寺吧!”
  说罢起身便往山门的路上走去,真是龙骧虎步,令人敬畏。
  另外三个见他如是说,也不答话,纷纷起身,转眼就消失在了茂密的山林中。
  却说那个像根雕一般的雕根和尚如风一般地从后山飞跃而下。
  不一时,已遇到散坐在四处的强人,见有人下山,呼啦一下子各执兵器都围了上来,各种家伙劈头盖脸就打了下去。
  那雕根和尚虽然生得虬筋铁骨,但是此时并没有发横。而是以迅捷的身法“飕”地往外一窜,就躲开了大部分的打击,然后寻找匪徒兵器袭来的一瞬间,错身挥掌一拍,只听扑的一声,一个强人就被拍中胸部,兵器哗啦一下从他的手中耷拉了下来,人却站着没倒,只是一时不再动弹。
  13 独脚铜人活了
  就这样,雕根和尚双掌连翻,伴随着迅捷的身法四下拍击,不一时就定住了十几个强徒,个个兵器脱手,颓立当地。
  这是一幅诡异而又可笑的画面。
  十几个匪徒站在灰蒙蒙的山中杂草灌木之中,除了轻微的动作外几乎就是定在了那里,挪不动脚步。他们的面部表情狰狞恐怖,因为他们现在五脏翻腾,难受的要死!虽然并没有被点穴,但是依旧是不能移动,一方面是失去了自身对身体的控制;另一方面,如果拼命地强要移动就会难受得要命。
  在做完这一系列的动作之后,雕根和尚的那一对像鸟儿一样圆睁的大眼睛上的眼皮又翻了一翻,眼神依旧清澈如水潭,清而深。剩下的匪徒俱都觉得这个和尚有邪门,就不敢再像之前逼得那么紧了。这样,根雕和尚得以寻机闯出包围下山而去,瞬息没了踪影,尾随的一些强人自是追赶不上了。
  却说山门之前,周节手中朴刀使得呼呼作响,已经一连上了数个抢上前来的强人。要说这周节的刀法还是不赖的,当年也是得了些真传,后来也下了些功夫。所以一般匪徒根本不是他的对手。
  敢上前和他对打的匪徒都是平日里也自以为不含糊的主儿。但可惜他们遇上了周节。这周节是上过战场对过阵的人,出刀毫不手软,刀刀见血,招招要命。其余的官兵和和尚们则与从旁边冲上来的悍匪战在了一起。
  又一个自以为不含糊的主儿挥着铁棍照周节劈头打下。周节提刀一个盘头裹脑,却是用刀背接着铁棍,以防刀刃被打缺。就在刀背挨着铁棍一瞬间的时候,手腕一转,将铁棍别出了圈外,刀势却毫不停顿,紧接着就往那匪徒的脖子上砍去。这架棍,外拨和砍脖子,几个动作一气呵成,端得是的得过真传。
  这也是周节使出了绝招。他虽然练伤数人,但匪徒人数众多,前赴后继,伤不胜伤,这样下去,就是不被打死,也会被累死。于是,他就想迅速砍死一个,好震慑群贼,使之丧胆。
  使棍的匪徒此时已来不及回棍防护,躲闪不及,眼看就要身首分家,命丧当场。
  只听“噹”的一声,周节的刀背反弹了回来,一只黑黄的东西挡在了使棍匪徒的脖子旁。周节定睛一看,原来是一只独脚铜人,一个蓝衣中年汉子漫不经心地站在那里。使棍匪徒死里逃生,拖着铁棍连忙跑回了强人的阵营。
  周节打量着这个蓝衣人,中等身材,年约四旬,太阳穴隆起,双目精光四射。手中拿着一只三尺长的独脚铜人,甚是沉重。
  周节知是劲敌,拿着刀刃已是内卷了一块的朴刀前后左右各挥几下,使了个门户,双眼死死地盯着蓝衣人。
  蓝衣人依旧是一副漫不经心的样子,将手中的铜人望周节身上碓了过来。周节依旧是用较厚的刀背去化解,谁知这铜人不仅本身沉重异常,而且被那蓝衣人注入了内力,丝毫拨塄不动,依旧不改变前冲之势往他而来。周节只好身形移动,试图避开这雄猛地一击。
  然而他终究没有避开,就在他要闪避的一瞬间,蓝衣人又加了一把力,铜人速度倍增,好像自身活了一般,狰狞着扑了过来,周节惊骇地发现:“这铜人怎么一下子活了?难道是我产生了错觉?”
  不容他再多想,周节只觉“扑”地一下就被铜人项在了自己的胸膛上。这还是他事先已有了闪避的身法,化了一半的冲力。饶是如此,也被一下子碓得飞了出去,倒在了地上,口吐鲜血,不再动弹。
  蓝衣人继续往山上走,又过来了两个寺中的武僧前来拦截。
  蓝衣人手中的铜人再次又活了起来,只见他双手微微拨拉两下,铜人左右各钻了一下,将两个武僧撞翻在地。
  这两个武僧已是寺中功夫最高的了。连他们都刚一照面,未曾招架就已倒地不起。其他的武僧就都不敢向前了,连同那些官兵哗啦一下都往寺庙跑去,不再抵抗了。
  蓝衣人带着众强人望寺门而去。
  仝全坐在大殿之中,心里边虽然焦急万分,但表面上却显得不动声色。这要得益于他自幼修习王阳明的心学诸法。其实,晚明的官员中,信奉阳明心学的非常众多,甚至也曾经权倾一时。
  而此时仝全的表现也起到了安抚人心的作用。就当众武僧和官兵逃回大殿之时,仝全大喝道:“不许慌!此时当尽量拖延时间,等待援兵的到来。”说着分派众人分守门窗,倒也井井有条。还真看不出这个文官出身的仝知府,对调兵打仗还略知一二。   这同样是心学的益处。王阳明的心学讲究开发人各方面的天赋,对军事方面的策略也自有一番体系,只是不为外人所知而已。显然,这仝全也是得了些皮毛。
  仝凤儿此时依旧独处一隅,面上扶着黑色的纱巾,旁人也看不出她有什么表情变化。小红此时也不甚惊慌。因为在在场的众人中,除了那个书呆子孙如林,再没有人知道那次仝小姐独战群贼的事情。就算是孙如林知道仝小姐身负武功,但也没有小红了解得清楚。因为小红朝夕和仝凤儿相处长大,目睹了她大多数的习武过程。当然,小红也得了个一招半式,对付一般的个把男人,不在话下。
  但孙如林就不同了。他不仅手无缚鸡之力,而且对仝小姐能付应付这么多强人也毫无信心。好在他刚刚得到知府大人的首肯,只要大军一到,他就能洞房花烛了。想到这里,孙如林脸上绽出了笑容,完全不顾殿外汹汹的群贼。
  法本却是叹气连连,苍白的胡须止不住地颤抖,一些高僧的修为也看不出来了。只听他不停地哀叹道:“千年古寺,毁于一旦。唉,遭劫难了!”
  旁观的众僧心想住持肯定是心疼他大半生化来的那些金银财宝就要被蜂拥而入的匪徒们抢走了。反倒是他们不甚慌张,因为平日里寺中生活甚是清苦,除了高级别的僧人,大多数和尚也不甚关心寺庙的安危。心想充其量卷堂大散,到时往别处挂单了事。
  法本也看出来这些僧人靠不住了,将最后的希望寄托在了武僧和官兵身上。就在仝知府再一次许诺时候重赏之后,他也接口重金奖赏。
  然而,再一次证明了金钱不是万能的,至少在此时此地没有起到作用。这些平庸的武僧和官兵只能对付那些普通的盗贼。遇到了像蓝衣人这样的高手,那都是不堪一击。
  就在蓝衣人用独脚铜人砸开大殿之门的同时,后面的窗子也同时被捣烂撞破。噗噗噗接连跳进来另外三个中年人。
  “哈哈哈哈哈哈哈”,伴随着一阵得意的大笑,红脸汉子“山里风”带着众人走进了大殿,他顾盼自雄地扫视了一圈,大声说道:“量你们也不是‘湘西四凶’的对手!”
  紧接着,他目光一转,盯向角落里的仝凤儿,恶声说道:“妖女还不快来受死?”
  此时,众匪徒都围了进来,一下子就将原先在大殿中的众人逼到了一个角落里。
  此时,孙如林已经跑到了仝凤儿的身前,他心想:“就是我死了,也不能让仝小姐受到一点儿伤害!”他不曾想就算他死了,也起不到任何阻挡作用。
  面对这么多凶神恶煞的强人,小红害怕了,她惊恐地贴在仝小姐的身边,身子已然开始不由自主地哆嗦了。
  仝凤儿自始至终都心如止水。无论殿中和外面多么纷乱吵闹,她都如不关己事一般,像雕像一般坐在那里。这也是她内功修习的效果。她师傅雨姑就曾教导她:临敌之时,最忌慌乱。冷静判明敌情,然后相机而动,寻找战机,一举制胜。
  仝凤儿已然判断出所谓的“湘西四凶”是贼人中武功最高者。正所谓“擒贼先擒王”,先料理了这四个人,再抓住那为首的红脸大汉,方可解决这场事端。否则,这么多贼人,就算武功平庸,但抱着拼命复仇的决心,杀也杀不完的。
  殿中众人只见一道红雾从角落里腾空而起,然后往下直落,直接射向了手执独脚铜人的蓝衣人!
  蓝衣人目光已敏锐地判断出了红雾是向他扑来的,遂举起铜人迎了上去。
  仝凤儿在空中觉察到蓝衣人铜人的动向,手中的利剑划一弧线,避开铜人,刺向蓝衣人的头顶百会穴。
  蓝衣人铜人一晃,只听“叮”的一声,堪堪挡住了刺来的一剑。
  仝凤儿手腕灵动,依着剑诀撒了出去,这一下却是从四个角度刺向蓝衣人。那蓝衣人手拿铜人左摇右晃,只听“叮叮叮”一阵铜铁交鸣之声,仝凤儿的攻势皆被挡了回去。
  此时,仝凤儿的身势已滞,在空中莲步轻踩,一个回转,红衣划出一道曼妙的弧线落在了地上。
  14 湘西四凶
  仝凤儿刚才那凌空一击,意在先声夺人,出其不意地先伤了四凶之首。谁料这蓝衣人虽然兵器沉重,却使得灵活自如,竟然防住了她的空中飞剑。
  这是仝凤儿出道以来迄今为止第一次遇到了对手。
  要是换作平时,仝凤儿在全力一击而不中的情况下,就会全身而退。
  但这次是只许胜不许败,因为她已经没有退路了。如果她此时失败,不仅自身要落入贼手,就连父亲、小红,还有那个姓孙的痴人,也要一起遭遇毒手了。
  所以,她必须先战胜这个蓝衣人。仝凤儿甫一站定,蓝衣人的独脚铜人就撞了过来,她也看到硕大的铜人好似活了起来,方向不定地忽闪着,好像要择人而噬。
  铜人当然不会咬人,但是它的变幻莫测的来势,让人难以躲闪。
  仝凤儿的目光却没有停在铜人上,而是注视着蓝衣人的双手。
  原来蓝衣人的双手只是虚虚地罩在铜人之上,但并没有抓实铜人!
  这是沉重的铜人的使用法门,一般人不易察觉,但是仝凤儿知道。
  五十多斤重的铜人好似自身会动似地在蓝衣人的双手之间扭动向前,与其说是蓝衣人在使铜人,不如说他只是在顺着铜人的劲道用双手调整着它的方向。
  仝凤儿听雨姑师傅说过,但凡使用超重兵器的人,如果不是那种蛮力异常大的巨人,大多是顺着着重兵器本身的重量和势头加以控制。因为好几十斤的重兵器如果使用蛮力去挥动,就算是力大无穷的人,用不了多久也会筋疲力尽。而内功深厚的人,则会使用巧劲儿控制着重兵器本身的方向。所以,仝凤儿不去理会颤动的铜人,而是观察着蓝衣人控制兵器的双手。
  对于铜人的走势,仝凤儿自忖可以和蓝衣人一样去把握。因此,蓝衣人手上微妙的控制,则是此时对敌的关键。
  仝凤儿的一只玉手已经轻妙地搭在了铜人的头上。这样,对手的兵器——铜人已经成为了两人共有的一件重物。
  别看仝凤儿伸出的一只小手洁白粉嫩,可是附在沉重的铜人上却毫不吃力。这就是内功!
  而且二人的内功相较起来,仝凤儿明显高出许多。因为她只用一只手就和蓝衣人在如龙翻腾的铜人身上一时旗鼓相当。   铜人在两个人三只手之间来回虚点着越来越快,双方却都在注视着对方的手和眼睛。可惜蓝衣人看不到仝凤儿的眼睛,因为她的面前敷着黑纱。
  而且仝凤儿的优势在于,她手上还有一把利剑。
  就在二人将铜人玩得让众人心惊肉跳的时候,仝凤儿的利剑忽然随着她的身形晃动,望蓝衣人分心便刺!
  蓝衣人手中的铜人已不能独自控制,自然不能用来格挡利剑。就算是能腾出手来,也不敢以肉掌轻摄仝凤儿的剑锋。
  蓝衣人被迫得腾身退出了一步,也就是这一步之遥,他就已失去了对铜人的掌控。
  只听仝凤儿一声娇吒,玉手在铜人的头顶拍了一掌,那铜人儿就带着迅猛而巨大的劲道反窜着向蓝衣人的胸膛冲去。
  人的胸部是最难躲避的。正如蓝衣人用铜人撞击周节和两个武僧一样,此时却被如法炮制,自食其果了。
  在场的众人怎么也没有想到一个娇小姐竟然能用看似轻轻的一掌就把硕重的铜人拍出如此的力道!
  伴随着蓝衣人的惨叫和铜人轰然落地的巨响,只见蓝衣中年汉子已是倒地不起,口喷鲜血了。
  大厅里一下子鸦雀无声。
  另外三凶此时才反应过来,这个娇小姐不是个好相与的。正如红脸大汉“山里风”等人向他们描述的,这是一个女罗刹!一个会取人性命的女罗刹!
  此时,三人可再也不敢托大了,几乎就在同时,手持兵器围了上来。
  仝凤儿黑纱后面的妙目四下轻扫,已将这三人的情况看了个差不离。
  正面的一个身材肥胖的中年汉子手拿一对判官笔,右边的干瘦汉子则拿着一杆生铁枪,左边的灰衣人手拿一把当地最普通的苗刀。
  但最让她看不透的就是这个灰衣人。因为她看不出他那把极普通的苗刀的刀势。
  高手比武都是有预判的。对于看不清的对手,是不会轻易动手的。
  所以仝凤儿率先向正面的肥胖汉子出手了。说是出手,却是身子也跟着窜了出去,这就恰恰避开了左右二人的合击。
  肥胖汉子就在另外两人出手的同时,一双判官笔也使出招式分扎仝凤儿的上下两个要穴。显然这几人平时已练就了一种超人的默契。
  他哪知仝凤儿已是料敌在先,一剑就破了他的招式,而且剑尖已冲他的胸口奔来。
  肥胖汉子虽然生得笨重,但身法却毫不凝滞。门户已破的情况下,脚下移动,带着身子望斜刺里一转,只觉得一道红色的影子挂带着冷风闪过,总算避开了来剑。
  也就是他这一闪避之间,仝凤儿已脱出了三人合击的包围圈,转到了外围。
  仝凤儿得势不饶人,利剑轻灵地连点三下,看似随意,却是本门最精妙的招式所在。竟是分刺三人的偏门。
  湘西三凶在这一刹那没有一个人是正面对敌。肥胖汉子离得最近,首先右臂就着了一剑,顿时被刺得大臂骨外翻,随着一只判官笔落地后,鲜血才滴了下来。眼见得一条胳膊已经废了。
  干瘦汉子也中剑了,而且是在颈部。鲜血一下子就喷呲了出来,而且不停地越喷越多。随着他的身子倒地,当啷一声,手中铁枪才撒了手。显然他已活不成了。
  只有那使苗刀的灰衣汉子在身子尚未转过来的时候,四尺长的苗刀已经挥出了一个圆圈,就是这个圆圈碰歪了仝凤儿的剑头,才救了他的性命。
  红脸大汉“山里风”大惊失色,他没想到大名鼎鼎的“湘西四凶”在这个小妮子手里竟然如此地不堪一击!
  更让他没想到的是,还没等他下令众匪徒一起围攻的时候,一团红光已向他扑来,晃得他眼都花了。
  等他定睛看清楚的时候,利剑已经比在了他的脖项上。那个俏生生的罗刹已然站在了他的身旁。
  这一切都是在鹄起鹘落之间发生的。不说“山里风”本人没来得及反应,就是在场的众人也都是看得眼花缭乱。
  只听仝凤儿娇旸的声音响起:“都不许动!否则他就没命了!”
  众匪徒傻了眼了。看着头领被制,都不知该如何是好,站在原地都不敢动了。
  但这时有一个人动了,而且动得飞快。
  一把雪亮的苗刀已架在了仝知府的脖子上。那个灰衣人发出了嘶哑的喋喋笑声,喊道:“赫赫赫赫,你最好也别动,除非不认你的父亲了!”
  这是仝凤儿事先没有算计到的。毕竟她还年少,而且缺乏江湖经验。
  看着父亲受制成为人质,仝凤儿一时也没了主意。但她已经养就了遇事不慌的性格,表面上依旧是波澜不惊。
  仝知府此时已是心胆俱寒,有生以来还从没有被人用利刃加身过,更何况是在这样凶险的情形下。他已经感觉到刀刃的寒气沁入了脖颈。
  求生的本能让他冷静了下来,他的官场练就的圆滑本领瞬息之间就发挥了出来,他迅速地判断了形势:既然形成了僵局,就要用谈判来解决问题了。他知道自己虽然经到了生死一瞬间,但暂时还是有回旋的余地的。
  只听仝全开口说道:“如果杀了我,你们的头领也会活不成。说吧,你想怎么样?”
  灰衣人冷笑道:“杀不了妖女,先杀了你这个狗官也算是解气了。”
  “山里风”也不愧是强人之首,此时也加入了谈判的行列,大声说道:“都不要动手!一起放人吧。”
  仝知府连连点头接口道:“对对,都放开,都放开。”说着眼睛向仝凤儿看了过去。
  仝凤儿看着父亲慈善的目光,不由得一阵心软,手中利剑不觉就已松动了。
  那“山里风”感觉到有了生机,闪身就要往众匪徒的人堆里扎。哪料后脖子忽然一阵剧痛,原来仝凤儿的剑刃已然一紧,拉破了他脖颈的皮肉。鲜血已慢慢地浸出。
  灰衣人再一次冷笑道:“想要我放人?没门!”
  灰衣人转头对殿内殿外的众匪徒喊道:“别忘了你们是来报仇的!这么多人一起去杀了这个妖女!就算打不过累也累死她!为死伤的弟兄们报仇!”然后又补充了一句:“谁要能活捉她,就归谁带走!”
  众湘匪轰然而应。
  原来上次十几个匪徒打劫孙如林时,被仝凤儿刺伤一大半,其中有两个在被刺伤腿部后,又被张家兄弟补上几下结果了性命。现在都算在了仝凤儿头上了。
  灰衣人这几句话是很有心计的。
  这次参与围攻的大部分匪徒都是在“山里风”和“湘西四凶”的筹划下聚集起来的。本来他们认为以“湘西四凶”之中随便一个人的实力都足以弄掉那个妖女。之所以要聚起这么多人马,其实是另有目的的。
其他文献
五、最重要的基本功“神龟出水”  老师教我“摇旋”以后,开始教我意拳最重要的基本功“神龟出水”。“神龟出水”最应该注意的要点,就是身子耍手,手动只是在原高度随着身体的起伏。在这个练习中,要特别注意意拳的手型,与此同时应注意身体的平面移动,不要做过多的转体动作,要充分体会芗老所说“一动是横”,肩撑肘横力贯掌心。在熟练了一段“神龟出水”以后,就要慢慢把“摇旋”加到练习中去。这个练习需要特别注意不可马虎
期刊
1 在狭小的空间被以人持刀砍,劈杀,请问该如何,自身没有武器,请问在徒手情况下如何自保?  答:自保的最好方法就是让对手失去战斗力,如果你功夫不能一击必杀,那就要近身攻击对手要害部位,在狭小空间对方也不利刀法的大劈大杀,如对手持刀砍来,砍刀,都是以劈砍杀伤对手为主,对手将砍刀劈杀时,腿上功夫好的要把握对手举刀时,用脚重创对手要害,力求一招制敌,要把握对手举刀时,腿法已重创对手,如果对手在落刀时,虽
期刊
杨式太极拳创始人杨禄禅(图1),清直隶广平府南关人,原是当地赫赫有名的红拳高手。因羡慕陈家沟拳术的巧妙,长途跋涉,往返数次,拜陈长兴(1771—1853)为师,终于学得这门拳术的奥妙。  疑问由此而生,为什么杨禄禅学了陈家沟拳,后来叫做杨式太极拳了呢?他从陈长兴所学,和杨式太极拳有没有区别呢?要弄清这个问题,就要先看陈家沟拳的面貌,不妨从以下四方面进行考察:  (一)民国时期出现的陈家沟拳谱(比如
期刊
编者:“整劲”的问题,一直是中国传统武术习练者着意关注的问题,而确如本文作者所说:“当前学术界对此整劲还没有做出权威的科学解释”,因此,本文观点可视为一家探讨之言,原文照登,立此存照,以备关注者参阅。  我国传统武术中太极、八卦、心意、形意、大成等所谓的内家拳和某些外家拳中有一种叫“整劲”的武技,有的门派又称“浑圆力”、“整体力”等,各门派的练法和用法不尽相同,但都是一个东西。“整劲”是“内家拳”
期刊
编者:缠丝拳是运用缠丝劲以柔克刚的拳术。缠丝拳也称缠拳,在武术门派中称缠门、缠丝门、残门等,有近300年的历史传承和文化底蕴。“荣昌缠丝拳”是重庆市第一个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拳派。本文作者陈伯华,男,曾任荣昌县缠丝拳协会第一届委员会副会长。  穿桩也称“打桩”,是在找不到人对练的情况下,选用数棵树木或不倒翁式拳靶为假想敌,人与器材相结合,模拟实战搏击的练功法。穿桩功能够助学拳者提升单打、反击群
期刊
今年是杨式太极拳汪(永泉)脉第三代传人石明先生逝世十五周年。2010年先生逝世十周年时,我在《武魂》杂志上写过一篇《“明师”石明》,赞扬石先生是一位“明明白白的老师”。转眼五年过去了,拳上的事情似乎又懂得了一些,翻看旧稿,感觉意犹未尽,遂写下了以下的文字:  我不是石先生的学生,那篇《“明师”石明》,是基于对他的认知和情感,情不自禁,有感而发。当时写下这个标题还有些犹豫,犹豫是不是太扎眼了?但随着
期刊
“东方尚武2015希望工程·国术基金第二届全国教师培训”结业典礼于5月30日圆满结束。本次活动由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和北京东方尚武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秦庆丰武术文化研究院、共青团聊城市委协办。由“东方尚武”总经理秦云、北京市少林五形八法拳研究会会长秦庆丰、中国政法大学硕士郭思齐等组成的教练组,对来自河北、山东、河南、安徽、陕西、江苏、湖北省等近百所希望小学的优秀体育教师们,进行了传统武术与实
期刊
传授/柳德恩  白猿通背拳是辽宁省锦州地区的主要武术流派之一,传承如下:  祁信——李忠——李恒——贺振芳——白乐民——霍周明——王宝良(顶门大弟子、已故)、王宝新、杨德祥、柳德恩(已故)、于福元(已故)、解宝琴、刘宏贵、姚全荣、王加生、田明新、安俊、刘子玉、杨顺祥、袁学淳、高岩、曲兆昆、宋久清、金书林、李长林、郭满祥(关门弟子)等。  二十四势,分前八手、中八手、后八手,这是通背拳的核心技术,要
期刊
一、与六合的关系  “手足肘膝”最听意念指挥,不管“手足肘膝”干什么,脏腑气血都智能自律地满足供应。在武学,“手与足合、肘与膝合”,是“六合”的主动程序,“肩与胯合”,和“内三合”是从动程序,意即“手足肘膝”合了,“六合”自然就有了。不信,请师友认真体会,看是否有这个效应。  肩胯是胸腹的门户,肩胯的开合伸缩,和脏腑气血是同步的。脏腑气血是自律程序,自动供应手足的运动消耗,这是多少年进化来的属性,
期刊
2015年4月,身高1.70米、面相敦厚、膀大腰圆的河南汉子李天金,突然蹿红网络——他被曝出是阿里巴巴集团创始人、中国著名企业家马云的贴身保镖,阿里上市时,老板赴纽交所敲钟仅带其一人!这令许多人感到迷惑:李天金,何许人也?一个打太极拳的保镖,他身藏何种绝技,又有着怎样的特殊经历?重情重义,清贫冠军不“下山”今年34岁的李天金,出生在河南焦作市温县赵堡镇北孟丰村,家有五兄弟,他是老幺。因该村与陈家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