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粒体自噬与青光眼发病机制的关系

来源 :国际眼科纵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jun51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线粒体自噬对维持线粒体网络正常功能起着重要作用,线粒体自噬通过清除受损的线粒体实现线粒体的更新。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etinal ganglion cells,RGCs)具有复杂的树突和极长的轴突,有非常高的能量需求,使其对线粒体功能障碍非常敏感,线粒体自噬受损与青光眼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OPTN基因和TBK1基因的突变分别与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和正常眼压性青光眼相关,可能是由于基因突变引起线粒体自噬失调导致RGCs凋亡。过表达线粒体自噬相关基因Parkin对RGCs具有保护作用。深入了解RGCs的线粒体功能障碍过程和线粒体自噬对其影响具有重要意义,可能为青光眼的预防、治疗提供新的方向。(国际眼科纵览,2019, 43:84-88)

其他文献
1 病史摘要  吴某,女,62岁.上腹部胀痛逐渐加剧伴呕吐1天就诊,不发热.30年前行胆囊切除术,10年前行"肝胆管结石手术",术式不详.B超发现左右肝管扩张并有结石,"胆总管"囊性扩张并有多块大结石(见封三图1).门诊以胆道结石合并感染收住。
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vascular cell adhesion rolecule 1,VCAM-1)是一种重要的细胞粘附分子,VCAM-1与VLA-4结合后导致构型改变,都成为高亲和力的粘附分子,处于活化状态,能使造血干细胞在骨髓基质细胞上形成聚集体,并参与造血干细胞的迁移、归巢、定居和分化等功能.在病理条件或受辐射时的VCAM-1无论是表达还是功能都有很大的变化.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etina ganglion cells,RGC)损伤是多种视网膜疾病发展的必然过程.RGC的形态和数量通常是相关研究的重要指标.目前RGC活体标记方法主要有逆行标记、玻璃体
期刊
目的了解宁夏人群中CYP11A1基因rs16968477、rs1843090、rs4077582、rs9806234和rs12438594位点遗传多态的分布情况,并分析该位点在不同种族间的分布差异。方法研究对象为宁夏医科大学体检健康学生559例,其中回族273例,汉族286例。单核苷酸多态性采用TaqMan Gene Typing技术检测。结果宁夏回、汉族人群CYP11A1基因多态位点等位基因频率
缺血性脑卒中是严重危害我国居民生命安全的疾病之一,其中常见的原因是颈动脉粥样硬化狭窄.从20世纪50年代Eastcott和Debakey首次报道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arotidendartenrectomy,CEA)以来,经过一系列大规模多中心临床随机对照研究,CEA已成为治疗颈动脉狭窄以预防脑卒中的金标准。
近年来许多研究关注青光眼患者的眼球运动变化。与年龄匹配的健康志愿者相比,青光眼患者的眼球运动表现出显著的改变,包括眼球扫视运动速度下降、运动延迟、准确度下降、扫视幅度减小以及反向眼球震颤缺失等。这些改变可能与青光眼患者视网膜神经纤维层特别是大细胞神经元的损害,继而影响上丘、初级视皮层等调控扫视运动和视动性眼震的神经结构有关。眼动用于青光眼诊断的相关研究已初具雏形。(国际眼科纵览,2019, 43:
抵抗素是近年新发现的一种由脂肪组织分泌的活性多肽,含有独特的半胱氨酸结构.该肽可使糖耐量降低,产生胰岛素抵抗、抑制脂肪细胞分化等生物学效应,其合成和分泌受胰岛素、TN
基因扩增是肿瘤中基因组异常形式之一,与肿瘤发生发展及耐药性有密切关系。非同源末端连接(non-homologous end joining,NHEJ)是哺乳动物DNA双链断裂(double-strand breaks,DSBs)修复的主要机制之一,在维持基因组的稳定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非同源末端连接与基因扩增关系的研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分别介绍了基因扩增,两种非同源末端连接修复方式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