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中怎样导入新课

来源 :未来英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anshui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的导入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要使学生在上课的短短几分钟便把注意力中到所学课文上,并产生跃跃欲试的感觉,导入课文的技巧至关重要。导入得好,便会牵一发而动全身,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只有学生倾心于此,才会积极主动的乐于受教,也才能达成高效率的教学。
  关键词:初中语文;导入新课
  一、歌曲导入法
  在进入新课之前,可以放一段音乐创设一种情境,激发、感染学生的情绪,增强讲课的感染力,提高听课效果,使学生快速地进入教学的氛围之中。讲《背影》时,我是这样设计的:“有这样几句歌词:‘父亲是儿那登天的梯,父亲是那拉车的牛,想儿是一封家书,千里写叮嘱,盼儿归,一袋闷烟,满天数星斗’。这饱含深情的话语充满了对父亲的爱戴之情,同时也是父亲最真的写照,今天,我们就来学一篇文质兼美的纪实散文,其中也刻画了一位疼爱儿子的父亲,这篇散文就是朱自清的《背影》。”教《愚公移山》时,我让学生欣赏歌曲《愚公移山》,让学生产生一种对愚公的敬佩之情,从而激发学习兴趣,由此导入新课。在讲《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我放录音——成方圆唱的歌曲《童年》:“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叫着夏天,操场边的秋千上还有蝴蝶停在上面……等待着放学,等待回家的童年。”用美妙的音乐、优美的歌声把学生带入了一片清纯而幻美的世界。
  二、“丢包袱”导入法
  有针对性地设置相宜、精当的问题导入,这是教学中常用的一种导入方法,即“丢包袱”法。心理学上认为:思维过程通常是从需要应付某种困难,解决某个问题开始,概括地说,思维总是从某个问题开始。根据这个原理,新课的导入,教师要有意识地设置一些既体现教学重点又饶有趣味的问题,诱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创设逐疑探秘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思维。如《统筹方法》一课,我一上课就说:“今天语文课,我考大家一道数学题。”语文课考数学,一下子吊起了学生“胃口”。于是,我挂出事先已设计好题目的小黑板:星期天,小明妈妈出门。走时,交代小明完成三项任务:煮饭、做作业、拖地板。假如每一项任务都须用一小时完成,请你想想:能否用最短时间完成这三项任务。学生积极思考,积极发言,经过讨论之后,引入新课《统筹方法》。这一课重点内容自然迎刃而解。
  三、图片导入法
  人教版语文课本前都有几页插图,这些插图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素材,活用这些素材可一举多得。通过各种渠道还可以查到更多的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充分发挥其作用,以此导入新课,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如:在学习《看云识天气》时,先展示图片资料,学生们边欣赏天上变化多端的云,边聆听课文范读,耳闻目睹,形象直观。在此基础上,接下来讲解课文,学生听得津津有味,可以说是如鱼得水,轻松自如。接下来鼓励学生结合课文制作解说词,配合音乐和云彩变化的图片,以天气预报员的身份介绍各种云彩与天气变化的关系。受到同学们的瞩目,颇有新鲜感、成就感,既锻炼了自己的综合能力,又达到了寓教于乐的理想境界。
  四、知识型激趣法
  所谓知识型激趣法,就是教师充分利用自己较为广博的知识,组织成生动优美的教学语言,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方法。例如,在教学《济南的冬天》一文时,我是这样设计导语的:“同学们,苏轼有首诗: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烟雨蒙蒙,远山近水,尽在画中,漫步湖边,荡舟湖上,令人如在画中游。而到了夏天,世界著名的避暑胜地瑞士景色最美:绿色山林,环绕着浅蓝色的湖泊,映衬着阿尔卑斯山头的皑皑白雪;悬崖上瀑布流泻,草地上鲜花盛开,无愧于“世界公园”的美称。同学们知道哪儿的秋天和冬天最美吗?这就是我国著名的“泉城”济南。老舍在《济南的秋天》一文中写道:“上帝把夏天的艺术赐给了瑞士,把春天的赐给西湖,秋和冬的全赐给了济南。”在作者笔下,济南的秋天和冬天如诗如画,别具情致。今天,我们先来欣赏济南冬天的美景。教师引古博今,讲得生动活泼,热烈精彩,妙趣横生,学生听得神思飞越,如痴如醉,欲罢不能,那么课堂上出现的将是学习兴趣浓厚,情绪高涨,活泼热烈的教学场景。
  五、实物演示导入法
  实物能加强教学的直观性和形象性。新课之前,出示与课堂内容有关的实物,导入自然,利于理解。如在教学《核舟记》一文时,我先在课前展示了核舟的投影片,然后向学生介绍核舟的实际大小,长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再请学生试着用纸叠一个这样大的东西,大家叠出来之后发现只有半个粉笔那么长,高度还赶不上粉笔的直径。接着我又让他们在纸船上画五个人,八扇窗,学生们都反映很难做到,我就此顺势引导古代的艺术家不是画而是刻,而且人物刻得栩栩如生,这样很快把学生的心给牵住了,学习兴趣被激发起来。
  六、情感感染法
  就是教师在导入新课时,用深情的语言,把自己的情感与文章的情感溶化在一起,来打动学生的心,激发学生的情,使文章与学生的“心”,教师与学生的“心”,发生共鸣,形成一个情感交融的教學氛围。例如在导入新课《回忆我的母亲》时,可以用以下导语:【沉痛的语调】同学们,1944年2月25日,朱德同志的母亲钟老夫人不幸去世。4月10日,延安各界举行公祭,挽联很多,党中央、毛泽东、周恩来都写了挽联,其中党中央的这幅挽联是:“八路公勋,大孝为国;一生劳动,吾党之光。”上联歌颂朱德同志的丰功伟绩;下联是对钟老夫人勤劳一生的崇高评价,也表明伟大的共产党与亿万人民的母亲的血肉联系和鱼水之情。在这次公祭之前,朱德同志已经深情地写下了《回忆我的母亲》这篇感人肺腑的叙事散文。
  教师以沉痛的语调,缓慢的速度,悼念的口气叙述,目的是使学生的心理状态一开始就向作者靠拢。用党中央的挽联导入新课,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明白朱德的母亲就是千百万劳动人民的母亲,为文章结尾部分“升华”主题埋下伏笔。这样一个开场白,一下子抓住了学生的情感,使他们沉浸在对“我的母亲”的深切怀念之中,与作者的感情产生共鸣。
  总之,导入新课是一种教学艺术,融知识性、趣味性、思想性、艺术性于一体。如果说语文课堂教学是一朵绽放的花蕾,那么一堂课的导入环节就是一片锦上添花的绿叶,二者相得益彰,互为一体,给学生创设了愉悦有趣的情境,从而达到提高语文的教学质量的目的。
其他文献
晚熟伏令夏橙以及其他一些柑桔种类急需控制大小年结实。近来在格里菲思已经研究出一种新的疏果方法,并证明这是一个颇有希望的方法。正在评价几种控制结实的方法,例如应用
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国际资本流动速度越来越快,而当代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也迎来了严峻挑战.我国国有企业是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关键构成部分,其发展稳定与否直接关系到国民经
新时代国有制造企业需直面改革挑战,如何增强竞争能力并良性发展,成为国有制造企业要解决改革难题.其中,成本费用作为国有制造企业关注管理要点,关乎利润分配、资金流通、生
炼焦煤含有0.6%-1.0%的硫,在炼焦过程中,有30%-35%的硫转化成硫化氢等进入焦炉煤气中,焦炉煤气中硫化氢的含量一般为5-10g/m3.硫化氢等杂质不仅腐蚀设备,还会造成洗苯工段的洗油
会议
国有企业的“三重一大”事项审计监督对国有企业的发展非常重要,能够有效保护国有企业的利益.但在很多国有企业,“三重一大”的实施仍然留于表面,并没有落到实处,这也是国企
昆明市安宁区朝阳乡,在去年秋收秋种时,分片组织了四个托儿点。后来,根据生产需要和社员要求,便在原来的基础上,除以村为单位成立了八个婴儿室外,并将已有的托儿点合併、扩
我躺在医院的病床上,听见街上传来激昂的口号声和雄壮的《七·二六颂歌》歌声,我的心激动了,燃烧起愤怒的火焰,我和全中国人民、全世界支援古巴的人民一起高呼:要古巴,不要
向大支老师是长沙市第一中学的数学教师,从事教育工作廿六年了。解放后,在党的教导下,认真进行思想改造,由一个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改造为一个优秀的共产党员。他高举总路线和
杉木是我国特有的优良速生用材树种。据以往许多文献记载,秦岭南麓和大别、桐柏山系是杉木分布的北界。最近在伏牛山(秦岭山系)北麓的栾川县境内发现两处杉木分布,生长快,干
伴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深入发展,市场所需要会计专业人才也在不断增加,会计教育的发展在会计学科的发展中受到很高的重视,同时会计教育也是同高等教育一同发展起来的,当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