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性提问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有效实施的途径

来源 :家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gz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是学生积累语文基础知识和提升基本语言能力的一个重要阶段。在语文教学中,课堂提问可以有效提升学生能力,也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重点和灵魂。语文课堂中的开放性提问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手段。语文课堂要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发言能力、自主动手能力以及学生个性化发挥能力为主,在教师的点拨下,依据语文教材文本,在有效的课堂开放性提问中展开讨论、释疑和解惑,让学生真正在课堂中受益,促进小学生的语言想象能力和语文思维能力在讨论中不断提升。
  一、开放性提问的必要性
  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增加开放性问题提问对于小学生而言十分有益,其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首先,开放性提问可以吸引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由于开放性的问题没有唯一的答案,只要在回答问题时表明自己的观点即可。小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回答问题,并保留自己的意见。其次,开放性提问可以锻炼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开放性提问可以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在思考的同时发散自身思维,最终提升小学生自身的思考能力。第三是尊重小学生的个性。对于教师提出的开放性问题,不同学生会产生不同的想法,即使想法类似,学生的自我表达能力也不同。语文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化表达方式,这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学生要通过回答问题锻炼小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而开放性提问是提高语文课堂效率的最有效途径。
  开放性问题的提问对小学生学习语文十分重要,其可以有效地增加学生对学习语文的兴趣。而怎样合理设置开放性的问题才是关键,也是语文教师需要提前准备的工作。小学语文教师在准备开放性提问的问题时要结合教材内容进行设置。如,当教师在备课过程中遇到一些答案不确定的问题时,部分教师会在课堂中将自己认为的标准答案作为正确答案灌输给学生。在课堂上学生没有主动权,只是习惯性地按照教师的要求去学习。久而久之,这样的学习方式会使学生对语文产生厌恶感,影响小学生学习语文的效率。为了避免出现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将这类问题交给学生去思考,让学生主动去寻找答案,增加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探知欲。
  二、 开放性提问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实施策略
  (一)思辨性问题实施策略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要以教材为依据,通过设置开放性的问题,把要传授的知识设计为一个个思辨性的问题,一环紧扣一环提问学生,与学生进行交流,从而让学生学会讨论、思考和判断,以达到培养小学生缜密敏锐思维习惯的目的,促进小学生形成积极探究的思维品质。
  例如:在《十年后的礼物》中,教师在引出该课后,就要围绕教学目标进行问题的设定,并请学生对这些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由于学生们接受、理解事物的能力以及成长环境因素的影响,对同一问题有着多样化的看法。部分学生觉得这个礼物居然花了十年的时间才送达;部分学生认为这么长时间才到的礼物肯定很特别;也有很多学生抛开了礼物的时间,而从礼物的内容、方式来发表自己的看法。在这个讨论的环节就充分地将课程与思辨相结合,从一个简单的话题就能够让学生产生非常多的想法,这也说明了不管学习成绩如何,学生们都有着自己对事物独到的理解。对于教师来说,话题的设定需要结合语文教学的环境,做到有的放矢,才能够体现出讨论的意义。
  (二)质疑性问题实施策略
  引导学生发现疑点和提出质疑也是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一项内容,教师可以让学生对教材中的疑点问题进行讨论交流。例如:在进行课本内容的教学时,适当地提出对应的问题,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四年级的《笋芽儿》,写这篇课文的目的是什么?《共同的秘密》中矿工为什么要这么做?这些问题,本身就是一个发散性的问题,学生们带着问题进行学习,往往会在不同的知识内容中与问题相结合,不管学生对问题回答得对与错,都是基于学生一定的心理和思考活动后得出的,教师都需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学生通过《笋芽儿》的学习,就会从笋芽的成长联系到自己,自己每一天都是在关爱中成长的;会联系到父母,如果对孩子过分宠爱,他就得不到全面的成长,这也勾起了学生想要快速成长的愿望。《共同的秘密》中矿工没有把秘密告诉妻子,但是文中又体现出前后矛盾的一面,如果矿工告诉了妻子,很可能帮助别人的效果会更好。在这两课中,教师通过提出质疑性的问题,使学生带着问题学习,促进他们自我思考,也使他们的思维能力得到全面发展。
  (三)想象性问题实施策略
  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要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出发。小学生正处于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的时期,教师要牢牢把握这个机会,并不断在课堂教学中增加一些富有想象力的问题,从而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例如:四年级下学期的《颐和园》,作为一篇游记类的课文,文章按照游览的顺序层次清晰地进行讲述,在初步学习这一课后,教师可以提出一个想象性的问题,如让学生根据对课文的学习,绘制一张“颐和园游览图”。这一新颖的教学方式,能够一下子提起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他们就根据自己对文章的理解以及个人的想象力进行绘制。教师提出的这种问题,本身答案就比较发散,学生的作画结果也会让人意想不到。如学生们根据文中的内容将景点、线路结合起来,如同一般景区的导游图一样,教师再选择部分学生介绍自己“创作”的思路,并与其他学生的“创作”进行对比和分享,通过讨论使学生们对这篇课文的理解更加深入,同时这也很好地使学生们的想象、思维、逻辑能力得到提高。
  在语文课堂的开放性问题的讨论过程中,学生思考和讨论这些问题需要一定的时间,这将会影响课堂教学的速度和进程,甚至导致教师的教学任务无法顺利进行。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掌握好课程的进度,让课堂气氛更加活跃、积极。
  三、结语
  总而言之,语文课堂教学过程是学生鍛炼语文学习能力、提升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重要过程。学生在课堂中体现自主性发挥的关键在于教师在语文课堂开放性问题的设计和提问释疑,小学语文教学中对于开放性问题的设计,需要以课本为中心,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见识能力进行综合考虑,选择的开放性问题要具有辩证性和开放性两个特征,然后再进行相关知识的拓宽和延伸,促进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和思考能力的提升。
  (责编
其他文献
推荐算法已经应用于多个领域,其中物品和用户推荐是最主要的两种推荐形式.本文首先对基于内容和基于知识两种推荐算法以及当下较为流行的协同过滤算法做了深入了解.分别以用
目的: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观察俞原配穴法治疗广泛性焦虑障碍(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GAD)的临床疗效,进而研究并探讨治疗广泛性焦虑障碍病的临床方法和作用机理。方
目前我国新课标改革正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在当前的课堂之中,最大的变化就是体验式教学方法的运用,在初中化学的学习过程中,运用体验式教学法能够有效增强学生对课堂中教授的知识进行思考,在化学课堂中效果更是显著。本文主要对体验式教学法在初中化学课堂中的应用进行探索,进而对该方法是如何激发学生自主学习以及创新思维进行探究。体验式教学法主要就是通过对课堂知识进行体验,从而能够直观感受到其中的变化,在化学课堂中主
期刊
伴随着2017版普通高中学科课程标准的正式颁布,随即拉开了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序幕.而当下面临了三“新”一“旧”局面,即新课程、新课标、新高考、旧教材.教材还在审批中,但课
期刊
幼儿在刚上幼儿园时,由于生活环境和接触人群的变化会出现哭闹、厌食、内向等焦虑现象,为保证幼儿的身心发展,解决幼儿的焦虑问题是幼师的主要工作之一。本文首先阐述了幼儿园新生入园焦虑的表现,然后探讨了幼儿园新生入园焦虑的原因,最后提出了解决新生入园焦虑的措施。  幼儿园新生入园焦虑是一种普遍的现象,幼儿在刚进入幼儿园内情绪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哭闹、不与人交流、睡眠不安、厌食等现象经常发生,这种由于环境变化
期刊
目前自然语言处理的技术正在发展的高峰期,当下最先进的预训练模型展现出了可以在新产品和服务中大规模采用的可用性.在企业生产力、客户服务和医疗记录等领域跨产品构建功能
一、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新模式存在的问题  我校语文教学中提倡小组合作这种教学模式,小组合作的课堂教学模式可调动课堂气氛,发挥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小组教学模式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应用非常广泛,但是在小组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在教学中过分追求教学形式,忽视了小组教学模式应用的真正意义,没有发挥出应有的教学效果。小组合作课堂教学中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一)教学中学生合作主动性差  在小组合作教学课
期刊
数学绘本具有图文并茂的特点,其内容符合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和兴趣爱好,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将数学绘本运用在教学中,有利于提升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由此可以看出,数学绘本在教学实践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基于此,我浅谈数学绘本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优势、应用方法。  一、数学绘本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优势及价值  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数学绘本教学,其优势表现在几个方面:首先,促进师生之
期刊
目的:观察多动停煎剂对拟多动症大鼠脑组织γ-氨基丁酸(GABA)和血浆β-内啡肽(β-EP)含量的影响,探讨其对多动症的治疗机制,为多动停煎剂治疗小儿多动症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
口语作为英语学习的重要部分,对于如何提高学生口语学习的效果也是教育部门与学校关注的问题。目前,高中英语口语教学仍存在着诸多问题,教师作为教学的主导者,更多是以灌输式的方式进行知识传授,这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与积极性大大降低,学习效率难以提升。对此,实施新型的教育方式非常必要,本文提出在高中英语口语教学中运用合作学习的方式,以期能够改善现有的教学问题,提高教学质量。  一、合作学习概述  (一)合作学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