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共育,促进幼儿独立性发展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bgqx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重点对当今学前儿童的自理能力、独立性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发现了该年龄段儿童在自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根据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精神,提出了幼儿园与家庭共同配合对幼儿独立性的教育培养和潜能的开发的重要性、如何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和家园配合促进儿童独立性发展的方法。
  【关键词】幼儿 自理能力 独立性 潜能开发 家园共育
  【中图分类号】B8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8-0205-02
  随着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人们面临的竞争日趋激烈,社会越来越重视教育,特别是学前教育向0岁的延伸,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重视孩子受教育的年龄,普遍希望孩子早早接受系统的早期教育,目前,孩子入园年龄基本上在3岁左右。家长虽然希望早点送孩子上幼儿园,但是对宝宝有许多的担忧与牵挂,我国实行的三十多年的独生子女政策,使家长都普遍存在对孩子非常溺爱,孩子们在家里有众多的人或者专人(保姆)无微不至的照顾,出门有人抱,吃饭有人喂,睡觉有人陪,缺乏起码的自理能力。因此,每一位家长送孩子入园时都会问:“我的小宝宝不会自己吃饭,老师喂不喂?”,“孩子自己不会尿尿,有没有人帮助?”等等,甚至有些家长还给老师提出特殊照顾自己孩子的要求,使老师们无所适从,深感困惑。一个人要想适应社会的发展,首先要学会生存,学会独立。生活自理能力是指自我服务的能力,是人类生存与发展所具备的最基本的素质。陶行知早就提出“生活即教育”,孩子的一切活动,生活都是教育,陈鹤琴先生也指出:“儿童是人生独立生活的一个时期”,心理学研究表明,学前期是婴幼儿动作发展迅速的时期,腿部动作从练习独立行走发展到跑、跳、攀登、越过小障碍,手的动作逐渐灵活、准确,并熟练地运用物体,如端杯喝水,拿小匙子吃饭,用毛巾把娃娃包起来,搭积木,3岁左右学着自己穿脱衣服,鞋袜、扣扣子、洗手、用筷子吃饭等等,是人生开始使用“工具”(用具)的年龄;同时,自我意识萌芽,开始“闹独立”“爱做事”凡事都要看一看,做一做,由此可见,学期儿童可塑性强,容易接受教育,是各种习惯形成和培养独立性的最佳时期。《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在健康领域指出幼儿应该“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并详细罗列了每个年龄段应该具备的自理能力。
  一、学前儿童具有很大潜能,有利于培养自理能力和独立性
  现代心理学和儿科专家研究发现,潜能是一个人与生俱来的,胎儿在子宫内就有各种知觉,能有目的运动,新生儿也能听、能看,而且还会模仿、会注视物体,与亲人对视和交往,而2-6岁的婴幼儿身体迅速发育,神经系统快速发展,动作明显增多,熟练和复杂化,语言和思维均处于迅猛发展时期,在与人和事物的相互作用中他们的自我意识开始萌芽,开始“闹独立”,他们好动,好奇,爱做事,这里摸摸,那里看看,非常喜歡模仿成人做事,看见大人做什么,赶快跟着去做,特别是成人帮助他的一些事,如喂饭、洗手等,孩子往往要自己来,虽然动作不协调,有可能饭舀不起来或送不到嘴里,弄得满桌都是饭,洗手时搞得衣服上,满屋子都是水,可他们已表现出强烈的自理愿望,我们曾经做过两次家长调查问卷,设计了一项“孩子是否愿意帮助成人做事”,90%以上的家长都承认孩子非常愿意做事,这充分证明,这一时期的孩子具有爱动手、爱做事的强烈欲望,他们已具备自我服务的很大潜能。但是,为什么现在许多的小学生、中学生、乃至许多的大学生都缺乏独立性呢?追究其原因,就在于幼年时期缺乏自理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所以,我们认为,2至6岁是人生的起点,这一时期是培养自理能力和良好生活习惯的最佳时期,关系到人的独立性的形成,如果重视了自理能力的培养,将使人终身受益。
  二、家庭与幼儿园是影响幼儿自理潜能发展的主要因素
  家庭与幼儿园是学前儿童生活的主要环境,是他们接触最早的社会,孩子是在与他周围环境不断相互作用中发展成长的。家长与教师是婴幼儿发展的直接影响者,婴幼儿的潜能是通过成人与孩子的互动(交互作用)而诱发出来的。所以,婴幼儿的自理愿望必须通过成人为他们提供的机会予以实现,他们的自理潜能必须在家长与教师创造的良好教育环境,采取多种教育手段的形式下得以发展的,在调查研究中我们已经看到,重视孩子自理能力培养的家庭和幼儿园的孩子自理能力,独立性发展快,特别是孩子在教师的耐心培养和鼓励下,在幼儿园独立能力强,样样事情都能自己做。
  在培养过程中,家长与教师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自我服务的内容必须符合该年龄段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不能要求过高,要使孩子力所能及,以树立信心。特别要杜绝对婴幼儿漠不关心,放任自流。
  2.充分相信每一个孩子,以积极鼓励的方式为主,并给予孩子以支持。陈鹤琴先生提出“凡是儿童能做的应该让他自己做”,“儿童有自己的思想,儿童有自己的力量,需要教师的尊重和支持”。《指南》中指出“鼓励幼儿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对幼儿的尝试与努力给予肯定,不因做不好或做得慢而包办代替”。作为教师和家长要为孩子创设适合孩子年龄的环境,提供有利于幼儿生活自理的条件,充分给予孩子动手的机会。
  3.注意多观察了解孩子,注重个体差异,发现问题及时指导。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点,动作发展有的早,有的晚,有的这方面强,有的那方面欠缺,所以教育者要善于观察每个孩子,记录并了解掌握他们发展情况,及时调整教育目标与方法,努力使每个孩子都能自己照顾自己,并学着帮成人做力所能及的事,从中体验做事的快乐,逐渐形成习惯。
  三、加强幼儿家庭教育指导,帮助家长形成正确的教育观,达成家园教育共识
  家庭是组成社会的“细胞”,是孩子生活的第一个小社会,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是儿童发展中社会化过程最有影响力的动因,家长的教育态度,观念和行为直接影响孩子的发展。在调查中发现,孩子在幼儿园经过培养,自理能力比较强,表现有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独立性,并能干一些力所能及为集体服务的事,但是在家又事事依赖父母。如:在幼儿园能自己吃饭,睡觉,在家却要大人喂饭,要人陪着睡觉等。这就说明家园教育不一致,家长普遍存在溺爱孩子,一切包办代替的现象,孩子就是有自理的愿望,家长们往往忽视了这种愿望,总嫌他们这也不会那也弄不好,还不如自己代替放心,使孩子们养成了依赖父母的心理。   幼儿园虽然开展了婴幼儿自理能力教育培养,通过召开家长会,家长开放日等形式向家长介绍培养孩子自理的目标、要求等。但是对家长的传宣工作还做得不够,使家长们对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缺乏了解,对自理能力独立性培养的重要性认识不深刻,也缺少有效的教育方法,致使部分家长的儿童观,教育观陈旧,幼儿园培养孩子自理,家长在家却一味的包办代替,家园教育出现不一致的状况,因此才使孩子们表现出在幼儿园一个样,在家里又是一个样儿,这种教育上的不一致性,不仅抵消了幼儿园的教育,还容易使孩子形成“两面性”性格,严重影响婴幼儿身心健康发展。为此,幼儿园应该开办家长学校、定期举行相关家长讲座、利用家长宣传栏、家长开放日等多种方式,引导家长认识到培養儿童独立性的重要,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科学的儿童观、教育观,教师应利用家长会、家访、家园栏、特别是针对个别幼儿的发展状况与家长多交流、多沟通,进行家庭教育指导,形成家园教育同步进行,才能促进儿童独立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2012年9月.
  [2]陈帼眉、冯晓霞等,《学前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年.
  [3]周宗奎,《现代儿童发展心理学》,安徽人民出版社,1999年.
  [4]吴颃琛,《幼儿园“生活、学习、做人”课程》,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2000年.
  [5]赵寄石,婴幼儿潜能开发的有关问题,《早期教育》,2003年11期.
  [6]王春燕等,家庭与幼儿园教育一致性和调查研究,《学前教育研究》,1998年3期.
  [7]祁晓芳,2-3岁幼儿自我服务能力现状分析,《幼儿教育》,2001年5期.
  [8]林颖、薛芬,从认识到实践,《幼儿教育》,2001年2期.
  [9]李永珍,我自理,我快乐,《幼儿教育》,2003年6期.
  [10]山下俊郎(日),《独生子女的心理和教育》,河北教育出版社,1988年.
  作者简介:
  向鸣燕,女,1964年生,重庆万州人,武汉大学幼儿园二分园中教高级教师,从事幼教工作37年,对幼儿品德教育、良好习惯培养、2—3岁婴幼儿教育、家园共育等方面有所研究,先后在《学前教育研究》、《早期教育》、《四川幼教》、《儿童与健康》、《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等刊物发表文章多篇,多次主持或参与武昌区、湖北省、国家课题研究并获奖。
其他文献
目的 观察硫氢化钠(NaHS,外源性的H2S供体)对低糖和高糖环境下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凋亡的影响。方法 传代培养人近曲肾小管上皮细胞,细胞用无血清培养基同步化24 h后,将细胞
目前集中供热系统大多按经验供热,并未实现“按需供热”的生产模式。在热源处进行短期热负荷预测是供热企业实现“按需供热”的前提。热负荷预测源于历史数据与既往经验,供热现场的运行数据虽被存储在工业信息平台中,但目前并未得到有效的挖掘利用。利用单一预测方法建立热负荷预测模型很难达到满意的预测精度,组合预测可充分利用单一方法的优势,达到更高的预测精度。故本文针对热源采用组合预测进行短期热负荷研究,为实现智慧
小学教学中语文里的作文作业是最大难题。学生怕写作文,原因主要是作文能反映出学生语文综合素养能力。很多学生看到作文题目,不知道从何写起,有的离题万里,词不达意,语句不通。有
本文主要研究水力压裂遇天然裂缝时的扩展情况。随着页岩气的不断开发,水力裂缝遇到天然裂缝的行为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本文从模型准则、数值模拟、室内实验三个角度对扩
【摘 要】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是衡量一个城市文化是否符合新时代下新业态发展水准,从中体现了城市文化精髓与创新意识融合后的创意产品是否符合市场需求。创意离不开人才,高校作为人才培养基地,应强化校企合作意识,充分依据行业特点,引入企业参与育人过程,构建基于校企共建的课程体系、人才培养模式和产业培育平台。  【关键词】校企共建;文创产业;发展;人才;宜昌  【中图分类号】F121 【文献标识码】A  【文
深度学习是近些年提出的一种具有广泛多层级结构的神经网络模型,其早先的应用研究主要针对图像识别领域。随着当前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大数据与AI应用正在驱动数字化生活向智能化生活转变,智能计算系统将更加便捷、快速的帮助人们处理日常的工作并获取有用信息。当下已有的深度学习算法模型对于医疗图像的病变检测在部分领域已超越人类,计算机辅助检测行之有效的减少检查过程中出现的误诊或漏诊现象。微钙化簇是乳腺癌发病
【摘要】 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本文就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施展开讨论,着眼于当前的现实问题,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解决意见。意在通过有益的探索,为突进小学数学教学工作的深入有效开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关键词】合作学习 小学数学 实施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0-0174-02  一、着眼于合作学习,当前
【摘 要】数学教学的目标中本身就蕴含着深刻的人文精神。然而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对人文精神的教育与培养不仅不够重视,甚至有些是与人文教育相悖的。为此,我们必须深刻反思,并努力探索小学数学人文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人文教育;途径和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4-0246-02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条件的改善,生活方式的改变,特别是商业文化的冲击,许多古建筑正在加速消亡。因此抢救、保护、传承、弘扬民间文化刻不容缓。
【摘要】经济社会飞速发展促使信息技术进步,那么对实施教育改革具有非常大的影响。教育体制改革背景下,传统小学数学教学已经无法满足小学生日益增长学习需求,微课教学也逐渐获得教师和学生更多的认可。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将微课有效应用到教学中,提升教学趣味性以及知识性,提升小学生数学能力。本文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微课资源的重要性作了分析,提出小学数学教学中微课资源应用对策,为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效率打下良好的基础。